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家乡的小吃 人美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美术教案-第14课 家乡的小吃 人美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4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美版
科目 美术
更新时间 2020-10-09 22:01:3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附件: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教学名称 家乡的小吃 教学班级 六年班级
作者及工作单位 武隆区白马镇中心小学校 主要领域 小学美术
教学设计背景
热爱家乡,热爱传统文化,加深对本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手工设计有创意的特色小吃
教学目标
1.了解有关本地区的传统饮食文化,简单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特色和制作方法。 2.尝试着采用橡皮泥、彩纸等多种材料和表现方法来制作一份家乡的小吃,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家乡小吃进行宣传。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观察生活的能力,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提高学生的审美情怀。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了解家乡小吃的历史,习俗,加深对本地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的了解;尝试用多种形式表现家乡的小吃,通过宣传介绍家乡小吃的特色,抒发自己热爱家乡的情怀。 2.怎样把传统的小食品做得有创意和新意。
教学准备
橡皮泥、彩纸、皱纹纸、一次性纸盘、剪刀、牙签、泡沫、塑料袋…… 收集一种中国名小吃的由来,文字介绍、图片、传说看相关视频。
了解小吃的色、形、味。
关于小吃的歌曲、快板、叫卖的吆喝声等。
制作这种小吃,什么材料最合适并带上相关材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今天老师来考考同学们的听力,请你仔细的听听这是什么声音?(播放声音),刚才听到叫卖糖葫芦的声音。看来同学们都听到过卖小吃的声音!经常我们在大街上,特别是好吃街还听得到哪些叫卖声?
生答:羊肉串好香好香的羊肉串、黑芝麻糊哎
师答:这些叫卖小吃的声音有的成了宣传小吃的最好的广告,又吸引了顾客!
这么多小吃都聚集在我们的身边,丰富了我们的饮食文化,那今天我们一起走进——家乡的小吃。(板书:家乡的小吃)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身边入手,感受丰富的小吃文化。】
二、感悟情感
1.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你们收集小吃的信息。你知道哪些是重庆特有的小吃吗?
生答:麻辣烫、合川桃片、怪味胡豆……
2.你对重庆的小吃有什么样的情感?
生答:喜爱,代表了重庆传统的饮食文化,麻辣象征着重庆人火辣辣的性格,作为重庆人的骄傲
3.(出示酸辣粉图片)重庆名小吃酸辣粉,有同学了解它吗,请你来说一说!(说得真棒,不仅说了小吃的味道,还说道了他的做法),还有同学补充吗?(讲酸辣粉的来历、品种多)看来同学们收集资料的能力真细致,刚才同学们说到了他的味道、香味,其实他柔软的条状、红红的辣椒、金黄的花生米、绿色的葱节,真是色、香、味俱全。
【设计意图】从了解家乡小吃为出发点,表达出对家乡美食的热爱。
三、体验情感
1.我们重庆不仅有很多小吃,全国各地还有更多的小吃!他们靠什么来吸引顾客呢?
生答:形状、颜色、味道、香味
2.老师找到好多年糕的图片,请你说说他们造型和色彩上有什么特点?(小结并板书:造型多样、色彩丰富、创意新颖)
【设计意图】通过同学间信息的交流,了解小吃的造型特点和色彩的特点。
四、激发情感
1.今天我们班上将开展一个小吃博览会,跟着大厨学习制作自己喜欢的小吃,老师想做个烧卖(出示图片),你能帮老师出出主意,用什么材料?怎么制作?
生答:烧麦:用黄色、橙色、肉色的橡皮泥分别搓成圆形成馅,将薄的白塑料袋成皮,将馅包在塑料袋中,折出烧麦的外形和褶皱即可。
师答:对,在做的过程中,重要的是选择和实物相似的材料制作,做出小吃的特点!(板书:选材恰当)
2.现在小组讨论,你们组准备做什么小吃?你准备用什么材料?怎么做?
⑴选择与食物颜色相似的材料;⑵用我们学过的泥塑方法、纸质造型等综合材质表现;
师问:先请同学们欣赏这组图片,(出示几幅用各种材料做成的小吃)看看有同学就做出了很奇妙的小吃!你对哪种小吃最感兴趣?它哪儿做得最特别?
生答:1.选材:材料的恰当选择;2.做法:制作的精美巧妙、3.色彩:色彩的和谐搭配
小结:小吃的造型具有点、线、面的结合美观;摆盘时采用了重复排列、对称排列、均衡排列;色彩上采用了对比色、暖色为主。制作的方法有:泥塑的搓、揉、捏等,手工的制作方法:折、剪、卷、粘贴等。
【设计意图】通过观察小吃的图片,了解制作小吃的选材、制作方法、色彩搭配。
五、表达情感
1.作业要求:⑴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一种小吃,⑵为你们的小吃设计独特的广告语,并在博览会上进行宣传。
2.注意:⑴小吃制作的精美、选择恰当的材料、颜色的和谐,制作精巧。⑵工具的安全使用。
小组分工合作制作一组小吃。教师及时指导。
小吃博览会开幕啦!请组长将各种小吃带到会场来!
你对哪种小吃最感兴趣?它哪部分最美?(从造型、色彩、做工等方面进行分析)
请个别小组以自己的方式宣传、叫卖自己的小吃!(以文字介绍或设计的口号、顺口溜等多种方式推销制作的小吃)
【设计意图】制作与展示中体现自己的对小吃的热爱,能运用多种材料制作一种有新意的小吃,在宣传的过程中体现学生综合表现能力。体验成功的愉悦感。
六、升华情感
今天我们博览会同学们做了那么多有创意的小吃,(出示多张生活中废旧物品制作的艺术品)希望你们能带着这种创新精神,,追求更有创意的生活!更精彩的生活!
【设计意图】通过本环节让学生了解废物利用的强大作用,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的创新能力。
七、板书设计
家乡的小吃
造型多样 色彩丰富
创意新颖 选材恰当
教学反思
“家乡的小吃”是六年级美术新教材中的一课,它主要是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了解传统的民间小吃,锻炼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我将游戏与美术教材有机整合,起到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启迪智慧的火花,活跃思维、训练技能的作用。下面,我结合“家乡的小吃”一课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点滴感想。
一、生活情境,置身愉悦环境
创设游戏情境,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愉快的易于接受的学习气氛中。“家乡的小吃”一课在一节有趣的街头小吃的叫卖声中拉开了序幕。我先让学生自己动脑想想重庆民间小吃、欣赏小吃,讲讲做法,小吃的小故事,让学生自己当厨师。此时课堂一下就变得情趣万千,充满勃勃生机。
二、亲身体验,游戏贯穿始终
重视实践,让游戏伴随着孩子们学习与活动是新课标的基本理念。美术课的教学过程是学生实践、游戏的过程。后我们进入主题制作“家乡的小吃”。他们在玩中学、玩中体验着美术课的童趣、情趣、文化味之所在。
三、主动参与学习,互动其乐融融
这个年龄的学生都喜欢议论,针对这一特点,在教学实践中我尝试着把学生材料造型技能进行整合,作业的形式是举办“小吃博览会”。为了让学生能更主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来,我请学生当起“评委”,如在小组合作、集体合作玩“小吃博览会”游戏时,让“评委”做出公正判决。学生的情感在升华,起到了“师生互动、共同参与”的效果,充分体现“现代课堂上让学生成为主体”的精神。
四、不足之处,有待改进
在整个教学中,还应加强学生对综合材料的探索,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寻找更适合的材料进行小吃的创作、加工。展示环节,本来设计了学生演示吆喝卖小吃的场景,让学生展示他们的才能,可是这个活动没有完成,在今后的课堂中我还要注意调控课堂,是课堂生动、活跃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