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12《湖心亭看雪》课件(19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09 22:02: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译文:崇祯五年十二月,我住在西湖。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这一天晚上初更时,我划着一叶扁舟,穿着毛皮衣服,带着火炉,独自前往湖心亭看雪。(湖上)弥漫着水汽凝成的冰花,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湖上(比较清晰的)影子,只有(淡淡的)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到了亭子上,看见两个人已经铺好了毡子,相对而坐,一个童子正把酒炉里的酒烧得滚沸。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在湖中怎么能碰上(您)这样(有闲情雅致)的人呢!”拉着我一同饮酒。我尽力饮了三大杯,然后(和他们)道别,问他们的姓氏,得知他们是金陵人,在此地客居。等到(回来时)下了船,船夫嘟哝道:“不要说相公痴,还有像您一样痴的人呢!”
轻轻的我走了,
正如我轻轻的来;
我轻轻的招手,
作别西天的云彩。
悄悄的我走了,
正如我悄悄的来;
我挥一挥衣袖,
不带走一片云彩。







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
公元1632年张岱游湖,写作此文1647年。
一、知 情
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二、味 雪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看雪
独往
是日更定矣
? 人
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雾凇沆砀,天云山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
惟长堤一痕,
湖心亭一点,
与余舟一芥,
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这种简笔勾勒的手法在中国文学上叫白描。
张宗子是个都会(都市)诗人,他注意的是人事而非天然,山水不过是他写的生活的背景。
——周作人《知堂书话》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体 情
到亭上,有两人铺毡对坐,一童子烧酒炉正沸。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饮。余强饮三大白而别。问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三、体 情
“金陵”即南京,明太祖朱元璋定其为国都,
后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
四、知 人
“湖心亭看雪”事件发生于崇祯五年(1632);1644年明亡,清朝建立。同年,张岱反清复明失败,逃入山中著书,屡欲自杀。“因所写《石匮书》”(纪传体明史巨著)未完成,尚视息人世。
1647年左右,作《湖心亭看雪》
陶庵国破家亡,无所归止,披发入山,战战兢兢为野人。……平生繁华靡丽,过眼皆空,五十年来,总成一梦。
——《陶庵梦忆 自序》
舟子喃喃曰: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
痴醉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痴情于感伤怀念的故国之思
对已逝岁月的深深眷恋!
十五年华流水去,一片痴心雪留湖。
作业:
推荐阅读《陶庵梦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