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红蜻蜓》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四年级音乐下册(五线谱)第4单元《红蜻蜓》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2.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9 21:0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唱歌《红蜻蜓》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唱歌《红蜻蜓》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体会渐强渐弱力度符号,并能完整的演唱歌曲。
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范唱、模唱等形式再体验合作中准确的表达歌曲。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用真挚的情感演唱,表达出对美好生活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重点 附点四分音符
难点 注意气息的运用,均匀、悠长,力度稍弱,随旋律的走向自然地起伏,气息的控制,是这首歌曲演唱时的重点。
教学准备:
电子琴、口风琴
教学方法:
自学与引导、启发式、合作式…
教材分析:
《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表现了对年生活的美好回忆,旋律优美流畅,一气呵成,歌词朴实,富有园气息,能律起伏、深情,两个乐句的旋律线基木相同,先上后下,节奏也基本相似.
学情分析:
四年级孩子这学期刚开始学习口风琴了,大部分学生都已经初步掌握了口风琴的五指练习,和固定唱名法识谱。
教学过程
导入部分:
复习口风琴《学猫叫》并验收孩子自己创编的《学猫叫》的手指操!
猜谜语导出本课《红蜻蜓》
学习歌曲:
1.带着问题欣赏《红蜻蜓》动画,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
1.歌曲的旋律绪是怎样地?
2.歌曲描写了什么样的内容
3.歌曲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教师简介歌曲:《红蜻蜓》是一首日本歌曲,用优美、深情的旋律唱出“我”在晚霞中看到红蜓勾起的回忆,亲切深情的表现了对年美好时光的回忆,将童年美好的生活场景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2.欣赏歌曲范唱。感受歌曲每一个乐句的演唱力度有什么不同?
3.力度记号讲解
4.试唱旋律
3.按照谱子强弱记号演唱谱子
5.学习第一声部 (《红蜻蜓》第一声部谱例)
1教师弹琴,学生随琴轻声跟琴唱曲谱
2师要求学生唱曲谱
3教师提示学生注意换气记号,每两小节换一次气
4分小组唱曲谱
6.学习歌词
1.按节奏读歌词
2.找相同的节奏对应不同的歌词。
3.学生自己试读歌词
4.师生、生生合作按节奏读歌词
5、教师弹学生随琴用“LA”哼唱,学生自己填歌词.
师:提醒学生在演唱时,请注意曲谱上的换气记号,做到及时换气
表现歌曲
1.注意气息的运用:
《红蜻蜓》歌曲为四三拍,应用中速稍慢的速度,两小节一换气所以对气息的运用要求较高。
2.节拍
1歌曲的节拍是四但是在唱中,不能过分强调“强别”的节拍规律,如果严格按照“强,弱,弱”的强弱特点唱歌曲,反而会毁坏歌曲的意境。
2注意力度的变化:随音乐旋律线的起伏,力度自然地变化但这种变化是比较舒缓的,不能大起大落
3.完整演唱歌曲
课堂小结
愿同学们走进大自然,让美好的红蜻蜓记忆永远珍藏在我们的心中!
《红蜻蜓》教学反思
绥林一小:王传娜
音乐课堂教学是艺术教学,而艺术教学就更需要讲究教学的艺术性,以体现艺术的美、教学的美。民主、平等、和谐、自主快乐的学习氛围也是相当重要的。
《红蜻蜓》是一首曲调深情、优美,歌词富有童趣的儿童歌曲。曲虽短小,但曲调非常优美抒情,三段歌词却将美好童年的生动情景展现在人们的眼前,令人难以忘怀。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以情动人、以情促学,自主学习、突破重点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课前导入时,复习上节课的口风琴《学猫叫》并让孩子自己创编手指操,孩子们的学习热情非常高涨,紧接着谜语猜一动物导出课题,孩子们都很入神。
在歌曲中出现一些音乐知识点,如:歌曲情绪的处理、附点音符、一字多音的唱法、和力度记号(渐强、渐弱)等,需要学生理解、感受、表达出来。为此,在教学过程,我精心设计教学环节,来突破歌曲教学的重点难点:
1.通过聆听歌曲、观看动画思考,并回忆的童年,使学生初步感受歌曲的情感,激起学生对于自己的童年回忆,激发学生学习歌曲的兴趣。
2.学唱歌词时,学生先分小组有感情的朗读歌词(注意换气记号,休止符的运用),教师再用拍节奏的方式引导学生学习节奏,突破难点教学。
3、歌曲情绪处理时,我运用对比法教学,让学生边听、边唱、自主总结出活泼与深情两种不同情绪在力度与速度上的变化,达到了预设的歌唱效果,让学生感受到了美,表现出了歌曲的艺术美。
  这节课还有一些遗憾!在今后的日常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还要多思考、多学习,力争把自己的教学再上一个新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