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音版三年级音乐下册(简谱)第2课《木偶的步态舞》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音版
科目 音乐
更新时间 2020-10-09 22:20: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木偶的步态舞》教案

教学内容:人音版第六册第二单元《童趣》中的欣赏《木偶的步态舞》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音版第六册第三课《童趣》。法国作曲家德彪西,在1910年为他的爱女创作了一套共六首题名为《儿童乐园》的钢琴曲集,是反映和刻画了孩子的童心世界。此课《木偶的步态舞》是最后一首第六首作品。作品通过切分节奏、倚音细腻刻画出小木偶机械、滑稽的动态特征。通过旋律、速度上的变化与对比表达小木偶的情绪、情感的发展,让人产生故事联想。三部曲式结构中一、二段情绪对比和一、三段首尾呼应更加鲜明的烘托出小木偶的形象。同时作者在这首作品中吸收了黑人音乐中的元素,使得音乐形象更加富于动感,富于童趣。
教学目标:
1.欣赏乐曲《木偶的步态舞》,感受欢快、失落的音乐情绪,体验小木偶心情的变化。
2.学生能够听辨乐曲的情绪,并用不同的肢体律动来表现。
3.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模仿、想象等方法,感受并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形象与情景。
教学重难点:感受音乐的节奏特点及不同乐段上速度和情绪的变化,引导学生编创动作表现木偶的动态。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聆听音乐,律动课堂
师:请同学们在音乐声中随老师一起走进课堂,享受音乐的魅力。
2.感受音乐,体验情绪
师:刚才同学们跟着音乐的节奏走进了课堂。那么谁来告诉老师,听着这段音乐,你有着怎样的心情?
3.选择主角,刻画木偶形象
师生交流:再次聆听音乐,想一想,你会选择谁来作为今天音乐课的主角?请为你心中的小木偶选择你自己喜欢的动作来表现它。
【设计意图】:听辨音乐情绪,创设木偶情境,为步态舞做好铺垫。
二、节奏引导,感受律动
1.师引导学习,体验节奏变化。
x x x x x x x x x x x
【设计意图】:感受音乐节奏特点及变化,加深地感受木偶的形象。
2.简要了解作曲家——法国.德彪西。
三、律动表演,情感引导、感受歌曲、体验木偶形象
(A主题)1.师邀请个别表演。
要求:想一想木偶的动作和音乐的旋律有什么联系,你能不能记住一段旋律?
2.师引导全班表演。
3.哼唱部分主题旋律。
4.为A主题取名字
(B主题)5.聆听B主题
师:同学们,音乐家结束了吗?你听到下面这段音乐有什么变化呢?(播放B主题)
6.师引导聆听B1旋律。
要求:请看老师的手,跟着老师的步伐,有一段过渡的音乐进来,预示着小木偶刚才快乐的情绪在改变。请听—
7.聆听B2乐段
师:看来小木偶刚才快乐的舞蹈以后,心情发生变化了。让我们继续往下聆听,请你跟着老师一起寻找旋律线的起伏,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木偶的内心世界。(播放B主题)师在黑板画旋律线。
8.情感升华,对比B主题音乐情绪
9.为B主题取名字
10.聆听第三乐段—重复的A主题
师:通过同学们的鼓励使我们的小木偶重新振作了起来,又开始了快乐的舞蹈,对吗?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聆听、感受、模仿等方法,体验两个主题中小木偶心情的变化,感受并体验乐曲所表达的形象与情景。
创作表演,课堂总结,完整感受歌曲。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聆听整首乐曲,让你们也成为老师心目中的不怕困难的小木偶。全体起立,跟着音乐再次舞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