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羊毛》教学设计
【课型】
歌曲教学综合课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完整而充分地聆听歌曲,感受源于劳动的律动,知道音乐与生活、劳动密不可分,感受劳动的快乐。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尝试杯子舞、表演等活动,能够对学习产生兴趣,获得音乐的创造力、感受力和表现力。
3、知识与技能
学会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
【教学重点】
学会用热情、饱满的情绪演唱歌曲,体验劳动的快乐。
【教学难点】
准确把握好歌曲中附点节奏型和四分休止符的演唱。
【教学准备】
电子琴、多媒体、纸杯
【教学流程】
(一)组织教学
1.在剪羊毛的歌声中走入教室,老师跟每个孩子击掌,建立课前良好的学习关系。
2.老师弹琴,师生互动,拍拍手、跺跺脚、点点头、握握手,愉快音乐课开始了
创设情境
1、师:在刚才的环节中,老师已经感受到了你们的热情和极佳的表现力,老师给你们来拍击一段节奏,请你仔细观察,一会是否能够模仿
(播放歌曲)老师表演杯子舞
师: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生活用品,都是一件乐器,例如老师用的这个杯子,我也给你们每个人准备了一个,你们试着模仿一下
老师敲击一组节奏,学生模仿,给予鼓励。
3、师:请你们再次仔细听,我的动作重复了几次?
(播放歌曲前四句)老师随音乐表演第一部分
播放歌曲的前四句,学生跟老师一起表演杯子舞
4、(出示简谱歌谱)
师:下面同学们再仔细听和观察,四遍过后,我拍击的节奏是否有变化?在哪句歌词处发生了变化?
(播放歌曲)老师再次随歌曲伴奏表演杯子舞
学生找出在哪里发生了变化(洁白的羊毛。。。。。)
老师哼唱敲击,学生试着模仿
师:你们也尝试一下,创编一个八拍的节奏敲一敲
找同学展示,给予鼓励
5、播放歌曲,师生完整表演杯子舞
三、学习歌曲
1、师:(看曲谱)通过刚才的节奏变化,我们把音乐划分成几个部分?两个部分。
师:第一部分有几个乐句?
四个乐句,你们观察,四个乐句中,哪两个乐句是相同的?
学生找出一、三乐句是相同的。随琴用“LA”哼唱
2、师:请你们仔细观察第二部分的旋律,有没有跟第一部分的旋律基本相同的乐句?
找出最后两句旋律基本重复了第一部分的三、四乐句。用“la”哼唱
3、师:每一乐句最后一拍都有一个共同特点,你们发现了吗?
休止符,提示要注意停顿一拍
试着用“lu”哼唱第二部分变化的两句,熟悉休止符的停顿
4、师;每个乐句出现最多的,你又不太熟悉的是哪个节奏型?引出“附点节奏”
(出示第一乐句),熟悉附点节奏,老师读附点节奏,让学生想一想,这个节奏会让你联想到什么?
例如:知了的叫声,马蹄奔跑的节奏。。。
试着随琴用“la”哼唱,熟悉附点节奏
师:你觉得附点节奏在音乐中起到了什么效果?
跳跃、欢快、富有动感
5、(播放歌曲伴奏)启发学生用轻巧的“la”哼唱第一部分和后面重复的部分,用“lu哼唱”变化的部分。
提示附点节奏和休止符要唱准
6、师:有一个国家被人们称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你们知道是哪个国家吗?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美称?因为澳大利亚的羊特别多,以生产羊毛而著称。每年到了春夏之交,所有牧场、农场都将羊集中在一起剪下羊毛,然后出口到其它国家,加工成我们生活中常用的羊毛衫、围巾、毯子等,也给国家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收入
7、 师:澳大利亚流传颇广的民歌《剪羊毛》讲述的就是工人们剪羊毛时劳动的欢乐场面。歌曲中用了很多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比喻羊毛,你们帮我找一找。
(播放歌曲)完整聆听《剪羊毛》
“白云、冬雪、丝棉”来比喻羊毛,把绵羊身上厚厚的毛比喻成皮袄,非常有意思
9、(播放伴奏)读歌词
师:让我们一起随着音乐把歌词读一读,感受一下人们劳动时的场面和心情。
指导轻声高位读词,提示注意附点节奏和休止符
10、.演唱歌曲。
师:试着说一说,你体会到工人剪羊毛时是怎样的心情?(体会到劳动的快乐,丰收的喜悦)
11、师:下面就让我们用热情、饱满的情绪,轻盈而有弹性的声音,把工人们对劳动的热爱还有自豪的心情表达出来,好吗?)
播放伴奏演唱
师生接龙演唱(领唱和齐唱)
(四)、扩展延伸,表现歌曲
1、师:你们想像牧场工人们剪羊毛的动作是怎样的?剪刀发出什么样的声音?我们可以试着演唱中加入“咔擦”的声音
想一想加哪里合适?(每一句休止符处)
师生一起练一练
(播放歌曲)师生共同表演。
2、师:孩子们,今天我非常欣赏你们的表现,我们一起感受了工人们辛苦劳动的场面以及他们愉快的心情,下面我们就选择刚才的剪羊毛动作、加入“咔嚓” 声音和杯子舞来表演一遍吧。
第一段动作表演、第二段杯子舞
3、我们国家著名的歌唱家宋祖英老师曾经受澳大利亚的邀请,来到澳大利亚著名的“悉尼歌剧院”举办个人演唱会,在演唱会上,他为热情的澳大利亚人们演唱了这首澳大利亚民歌。
欣赏演唱视频
让我们在欢快的音乐声中说再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