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拿破仑

文档属性

名称 2011拿破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民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11-09-25 16:51:0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一代雄狮
拿破仑·波拿巴
【人物档案】
拿破仑·波拿巴(Napoléon Bonaparte)
身高:168cm
生日:1769-8-15
最喜欢吃的菜:烧鸡
星座:狮子座
伟人们对拿破仑的评价:
歌德:“拿破仑是我从来没有见过的最富于创造力的人"
黑格尔:“拿破仑是马背上的世界灵魂.” 司汤达:“拿破仑向世界证明经过了多少世纪之后,恺撒和亚历山大终于后继有人."
丘吉尔:"这世界上没有比他更伟大的人了“
斯大林:拿破仑是头狮子,而希特勒只是只小猫
世界各国出版的有关拿破仑的著作,论文和资料估计在10万种以上,至少有9个国家拍摄过拿破仑的电影达70多部。
在我的字典中,没有“不可能”这样的字眼。
没有机会!这真是弱者的最好代名词。
人生的光荣,不在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
不以小事为轻,而后可以成大事。
从伟大崇高到荒谬可笑,其间只相差一步 。
人多不足以依赖,要生存只有靠自己。
我只有一个忠告给你——做你自己的主人。
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一个好士兵。
“恰巧拿破仑这个科西嘉人做了被战争弄得精疲力竭的法兰西共和国所需要的军事独裁者,这是个偶然现象。但是,假若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是会由另一个人来扮演的”。
----恩格斯
(1)时势造英雄
(即英雄人物是应时代的需要而产生)
(2)拿破仑个人的才能,抓住机遇
法国大革命
波旁王朝封建专制统治阻碍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法国启蒙运动
三级会议的召开
  1789.5
英、美革命的促进和鼓舞
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
国际因素:
导火线:
五年的法国大革命(1789-1794年)
阶段 执政派别 时间 特点
第一阶段 君主立宪派 1789年7月-
1792年8月 建立君主立宪制
第二阶段 吉伦特派 1792年8月- 1793年5月 处死国王
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第三阶段 雅各宾派 1793年6月-1794年7月 革命高潮
革命后初期 督政府 1794年7月- 1799年11月 秋千政策
爆发标志:
1789. 7. 14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1、法国大革命对欧洲产生了什么影响?
①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秩序;②传播了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和民主制度;③促进了欧洲民族主义潮流的兴起。
干涉法国革命,恢复法国的封建统治秩序
2、以英、俄、普为首的反法同盟为何要干涉法国大革命?
  如何正确认识恩格斯的这段话,你认为拿破仑上台的原因是什么?
⑴法国面临严峻的国内国际形势,督政府无力解决
⑵资产阶级希望更强有力的政权来保障他们的既得
利益,巩固革命成果
⑶拿破仑手握重兵且具有政治手腕
必然性
偶然性
拿破仑
1769
伟人诞生
1793
初露锋芒
1799
雾月政变
1804
登基大典
1805
军旅巅峰
1814
被迫退位
1815
1815
再次退位
1812
军事转折
再登皇位
1821
巨星陨落
1815
最后决战
1813
四面楚歌
1806
失误决策
1798
远征埃及
1796
任总司令
1795
共和救星
拿破仑生平:
初露锋芒
共和救星
雾月政变
登基大典
1810
大陆霸主
大陆霸主
最后决战
被迫退位
为人勤劳、谨慎,兴趣广泛,博览群书,酷爱抽象科学,擅长数学、地理;沉默寡言,喜欢独处;任性、高傲、自私、善辩,自尊心强,雄心勃勃,求知欲强,有培养前途。
——军校给予的毕业鉴定
雄狮崛起
独特个性:沉默寡言,勇敢好斗,勤奋好学,坚韧不拔,雄心勃勃…
军校经历:布里埃纳军校 →巴黎军事学院
机遇垂青:
①崭露头角:土伦之役(1793年) ②声名大震:平息保王党叛乱(1795年)
思想认识:受启蒙思想影响,反对封建专制,追求自由与平等
前期战争(1796-1810)
①1796年,北意战争(击败反法同盟)
②1798年,远征埃及
称霸欧洲
③连克强敌:
A 粉碎第二次反法同盟(奥、英)1799
迫使奥、英承认法国在欧洲占领的领土
B 摧垮第三次反法同盟(俄、英、奥)1805
奥斯特里茨战役(“三皇会战”)
C 粉碎第四次反法同盟(俄、英、普、奥)1806
重创普鲁士
D 粉碎第五次反法同盟(英、奥)1810
拿破仑控制了除英、俄外的几乎整个欧洲,登上欧洲
大陆霸主宝座。
1807年拿破仑法国逼迫普鲁士接受和约,迫使普鲁士贵族君主国家不得不进行一些改革,规定;
……各种现有农奴制关系和一切相应的权利义务,均应完全停止。”
《世界近代史参考资料》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的性质:
评价拿破仑前期战争
捍卫法国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
革命性战争
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1)目的:
2)性质:
3)意义:
1、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⑴目的:
打败俄国,扩大欧洲大陆霸权
⑵结果:
被迫撤退。
⑶影响:
帝国由盛而衰
走向末日
拿破仑后期战争(1810-1815)
1、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2、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
莱比锡大会战;
⑴原因:英俄要挫败法霸权
⑵结果:法军惨败,拿破仑陷入四面楚歌的境地,
1814第一帝国覆亡,波旁王朝复辟
走向末日
拿破仑后期战争(1810-1815)
1、1812年,60万大军进攻俄国;
2、1813年,与英、俄、普第六次反法同盟会战
3、1815年,与英、俄、普、奥第七次反法同盟交战
结果:滑铁卢战役,法军战败,
百日政权结束,再次被流放
——说明:欧洲封建势力依然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走向末日
拿破仑后期战争(1810-1815)
对拿破仑后期战争你如何认识?
1)目的:扩大统治范围,发展霸权利益
2)性质: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3)影响:侵略战争,带去灾难,招致反抗,致使帝国覆灭
材料一 对德国来说,拿破仑并不像他的敌人所说的那样是一个专横跋扈的暴君。他在德国是革命的代表,是革命原理的传播者,是旧的封建社会的摧毁人。
——恩格斯《德国状况》
  材料二 当拿破仑建立了法兰西帝国,奴役欧洲许多早已形成的、大的、有生命力的民族国家的时候,法兰西的民族战争便成了帝国主义战争,而这种帝国主义战争又反过来引起了反对拿破仑帝国主义的民族解放战争。
——列宁《论尤尼乌斯的小册子》
恩格斯、列宁是如何评价拿破仑的?
他们的评价是否矛盾?为什么?
肯定,拿破仑所进行的战争进一步摧垮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否定,拿破仑进行的战争具有侵略、奴役其他民族的一面
没有矛盾。因为拿破仑发动的战争本身就具有两重性(前期革命性,后期侵略性);恩格斯、列宁是分别对其不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的。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具有多重性质
1、革命性:(早期)
反对外来干涉,捍卫了法国大革命成果和国家主权,推动了法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在欧洲大陆上传播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动摇欧洲封建统治秩序。
2、争霸性:(后期)
与英是争夺世界市场和霸权,与俄是争夺欧洲霸权
3、侵略性:(后期)
侵犯了欧洲许多国家的主权,掠夺、奴役各国人民
反法同盟干涉法国的目的:
俄奥普等:扑灭法国革命,重建封建秩序;
——拿破仑战争在本质上是两种社会制度的交锋。
——失败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封建势力强于资本主义势力。
英国:消灭商业竞争对手,维护欧洲大陆均势。
拿破仑一世加冕大典 [法国]达维特
思考:如何看待拿破仑的称帝问题?
法兰西第一帝国是否又回到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倒退吗?
政权性质:
资产阶级的军事独裁,捍卫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和革命果实;特别符合大资产阶级要求稳定和保护既得利益的愿望
①政治:
②经济:
③军事:
④法律:
⑤宗教:
改造政体,将法兰西共和国变为法兰西帝国
精简编制,将政府改成军事体制
高度集权,剥夺人民民主权利
用人唯贤,重用人才
建立法兰西银行,整顿国家财政,
扶植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废除雇佣兵制,实行征兵制
颁布民法典即《拿破仑法典》
宗教宽容,承认天主教为国教
改造法国
对内政策:
对外政策:
大陆封锁令
幽禁中的拿破仑
关押拿破仑的城堡
拿破仑临终之时
如何评价拿破仑?
有人说:拿破仑是个英雄,他改变了欧洲历史。
有人说:拿破仑是疯子,他想干什么就干什么。
有人说:拿破仑具有政治与军事才能,但只有在法国革命的形势下,他才能发挥一定作用。
有人说:拿破仑没有什么才能,只是当初法国没有杰出人物,他才能崭露头角。
有人说:拿破仑执政时的措施巩固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成果,应该肯定。
有人说:拿破仑称帝,建立法兰西帝国,是历史的倒退,对他应该否定。
上述说法有道理吗?请谈谈对拿破仑的评价。
如何评价拿破仑
第一,阶级原则。也就是阶级分析的原则。
第二,历史原则。就是要用彼时彼地的眼光去看待和评价历史人物。
第三,大节原则。金无足赤,人无完人。看主流
第四,两点原则。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两点论,不能一点论。
1、功:
对内:采取措施维护资产阶级革命成果
对外:前期作战
——打击封建复辟势力,捍卫革命成果,使革命思想在欧洲大陆广泛传播,动摇了欧洲封建统治
2、过:
对内:专制独裁,取消民主
对外:后期侵略战争,争夺霸权
——导致其政权最终失败
3、总体: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杰出军事家、政治家。
评价拿破仑
拿破仑
生平
拿破仑战争
改造法国
评价
早期战争:
后期战争:
史实:
目的:
性质:
影响:
史实:
目的:
性质:
影响:
对内:
对外:
①政治:
②经济:
③军事:
④法律:
⑤宗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