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
第4课 洋务运动
洋务运动——世事变,洋务起
1842
1851
1856
1860
1895
1864
1840
鸦片战争
太 平 天 国 运 动
内忧
外患
第二次鸦片战争
曾国藩
李鸿章
左宗棠
张之洞
奕?
洋务运动——世事变,洋务起
“窃闻立国之道,尚礼义不尚权谋;根本之图,在人心不在技艺。”
“天下之大不患无才,何必师事夷人?”
中国但有开花大炮、轮船两样,西人即可敛手。
探源之策,在于自强,自强之术,必先练兵。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
奕?、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
时间:
目的:
口号:
代表:
19世纪60---90年代
利用西方先进技术,强兵富国,维护清王朝统治。
“自强”“求富”
洋务运动——世事变,洋务起
阅读教材P21正文内容-P22第一段,归纳洋务运动主要包括哪几方面内容。
{10A1B5D5-9B99-4C35-A422-299274C87663}洋务运动的主要内容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近代教育
新式海陆军
读读书、
动动手
安庆内军械所、江南制造总局、福州船政局
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
新式学校、翻译馆、留学生
新式海陆军、西式兵操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安庆内军械所
仿制的蒙蒂格尼多管枪
第一台蒸汽机
19
世
纪
60
年
代
自
强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江南制造总局
福州船政局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材料一:
“子药炮弹的消耗大量增加,军火费大幅度上升,特别是到了60年代,购买洋枪洋炮和轮船的规模远比以前增大,几个大型近代军用工业企业的创办,是费用急增,每年不下千万两。”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材料二:
在洋务运动中,各局的机器设备、生产技术、原料供应全部依靠外国。
——摘自网络
阅读材料,思考军事工业面临怎样的难题。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福州船政局
“如今开启战端,并非难事。我兵......舰体、枪炮坚不可摧,随时可以投入战斗”。
----李鸿章语
以应该变而变,从而顺应历史潮流而开始和发展,
以应该变而不变,从而违反历史潮流而结束。
——夏东元《洋务运动史》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汉阳铁厂
开平煤矿
轮船招商局
湖北织布局
19
世
纪
70
年
代
求
富
{10A1B5D5-9B99-4C35-A422-299274C87663}创办年代
名称
类别
1862年
京师同文馆
语言
1863年
上海广方言馆
语言
1866年
福州船政学堂
军事
1880年
天津水师学堂
军事
1885年
天津武备学堂
军事
1876年
福州电气学塾
科技
1880年
天津电报学堂
科技
洋务运动——自强,求富
京师同文馆
第一批留学生
兴办新式学校,培养翻译人才;
设立翻译馆,翻译外国科技书籍;
派遣留学生出国深造等
留美幼童代表
——詹天佑
洋务运动——塞防,海防
东则海防,西则塞防,二者并重。——左宗棠
洋务运动——塞防,海防
1875年,左宗棠率领装备了新式武器和进行了新式训练的清军,成功收复新疆;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建立行省。
洋务运动——塞防,海防
北洋海军
福建广东海军
南洋海军
定远号
北洋舰队总吨位41200吨位,名列东亚第一,世界第九。
1885年,清政府成立海军衙门统一协调指挥;
1885年,在台湾建立行省。
洋务运动——变,不变
洋务运动中的军事工业,不仅搬入了西方的枪炮、轮船、弹丸、雷管,而且使外国制器之器(机器)也由此而入中国。
而民用企业,则移来了资本主义的生产过程和生产关系,它们于不知不觉中把封建主义的坚冰钻开了些微裂缝。
——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
进步性:
①中国近代化的军事、民用、交通运输业等逐渐发展起来;
②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
③对外国资本主义入侵起到了一定抵制作用。
4923000两白银
136000两白银
材料七:
洋务运动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近代化运动
洋务运动——变,不变
材料四:
1873—1893年,轮船招商局获利白银600多万两,但大都归入李鸿章等人的私囊。 ——选自教材
地方大员兴办的洋务军火工业,最开始的时候,连成本核算都没有,后来即使有了成本核算,生产的产品也不是商品。而且经营方式,就是衙门这一套,能用上一点工部管理工程的办法,就已经很先进了。
——张鸣《洋务自强》
福州船政局开支占比
薪水工食
生产
80%
20%
材料三:
阅读材料,思考洋务运动为何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标。
1、管理落后,官僚腐败
洋务运动——变,不变
材料五:
在洋务运动中,机器主要靠进口,大量聘请洋工洋匠。他们在受聘期间挟技居奇,惟利是图。如天津机器制造局委托英国人总管,筹备三四年,耗资不少,进展不大。
材料六:
不可思议的是,清政府认为这些学生(留美幼童),就应该只学习自然科学,而对政治制度和社会影响要无动于衷。 中国不可能只从我们这里引进工业模式而不引进政治上的改革。否则,她将什么也得不到。
——1881年7月23日《纽约时报》
2、外国势力的挤压
3、只学技术,不改变政治制度
洋务运动——变与不变
局限性:
由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维护和巩固清政府的统治;
再加上其内部的腐败和外国势力的挤压,它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洋务运动——变与不变
1860
1895
1898
1911
1949
1915
1840
近代史的开端
近代化的开端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新中国成立
近代化的一小步
中国历史的一大步
洋务运动——小结
世事变,洋务起
变,不变
自强,求富
海防,塞防
左宗棠收复新疆
北洋舰队
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教育、新式海陆军
洋务运动——练习
2、洋务运动时李鸿章说:“古今国事,必先富而后能强,尤必富在民生,而国本乃可益固。”下列事实能印证这一思想的是( )
A. 创办安庆内军械所 B. 创办江南制造总局
C. 创办轮船招商局 D. 创办京师同文馆
1、“他们是中国近代化的先驱。客观地看,他们能够从磐石般沉重、数千年积滞的传统营垒中突破而出,很不容易。”“他们”的历史功绩是( )
A. 创办近代工业 B. 黄海海战壮烈殉国
C. 矢志为变法献身 D. 兴办大生纱厂
A
C
洋务运动——练习
4、张之洞1890年创办的湖北织布局曾导致江汉关进口洋布每年减少10万多匹;实行股份制后的轮船招商局,几年内使得国外轮船公司损失超过千万,美国旗昌洋行由于连续亏损而被招商局收购。以上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 创办了近代第一批工业 B. 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
C. 促进中国军事近代化 D. 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
3、1875年,洋务派开始创办新式海军,到19世纪80年代,福建、广东、南洋和北洋等海军初步建成,共有船舰六七十艘。这表明近代中国( )
A. 海防建设初具规模 B. 创办洋务已经取得共识
C. 军事实力匹敌欧美 D. 海军建设旨在保护海外贸易
A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