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 (36PPT+内嵌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课件 (36PPT+内嵌视频)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40.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09 23:16: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欧 洲
亚 洲
非 洲



阿 拉 伯 海
根据地图说出阿拉伯半岛的地理位置和自然环境特点。
红海
波斯湾
阿拉伯半岛
阿拉伯半岛
欧洲
亚洲
非洲
赤道



黑 海


阿 拉 伯 海




北回归线

自然条件:炎热干旱;多沙漠、有绿洲。
地理位置:五海三洲之地
三洲五海之地
热带沙漠气候
绝大部分地区是沙漠和草地
经商为生
商路受阻
炎热干旱
生存环境非常恶劣
各部落之间争夺水源和牧场,相互仇杀,社会矛盾十分激烈
人们渴望统一
地理位置:
自然环境:
游牧生活
1、伊斯兰教的创立背景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2、伊斯兰教创立的时间、创立人、地点及教义
创立时间:
创立者:
地点:
7世纪初;
穆罕默德;
教义:
信仰宇宙间唯一的神——安拉
经典:
《古兰经》
“宇宙间唯一的神是真主安拉。人的一切也都是安拉赐予的,只有生前服从安拉,死后才能进入天堂。”号召人们“圣战”
信仰知识等等。
“每个穆斯林是另一个穆斯林的兄弟(姊妹),所有穆斯林都是一族。”
“真主命令人们把斋,以便让富人穷人平等”
伊斯兰教义表达了哪些思想?
3、 伊斯兰教的主要教义
伊斯兰教宗教节日
阅读教材,归纳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麦加传教
出兵麦加
麦地那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半岛统一
622年,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政教合一)
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后在麦加传教,后遭贵族迫害
630年,穆罕默德占领麦加,麦加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
632年,穆罕默德去世,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其继承者哈里发继续扩张
时间
地区
创始人
基本教义





伊斯兰教
公元前
6世纪
古代
印度
释迦
牟尼
1世纪
巴勒
斯坦
耶稣
7世纪初
阿拉伯半岛的麦加
穆罕
默德
众生平等;
忍耐服从
耶稣就是救世主,
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
要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穆罕默德是真主的使者
世界三大宗教
穆罕默德完成了双重历史使命
1.创立伊斯兰教 2.建立统一国家
阿拉伯骑兵
穆罕默德死后,他的继任者称为“哈里发”
继续扩张,南征北战疆域不断扩大
二、阿拉伯帝国的建立
1.从7世纪中期起,穆斯林军队先后征服了西亚、北非、西班牙和中亚等地。到8世纪中叶,阿拉伯国家成为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西临
大西洋
北接
黑海与里海
东到
印度河
流域
西南
尼罗河下游
南包
整个半岛
"大食国",唯一与中国大唐相提并论的国家
人类历史上东西方跨度最长的帝国
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帝国
随着帝国的不断扩张,伊斯兰教迅速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传播
分析伊斯兰教和阿拉伯帝国有何关系。
阿拉伯
帝国
伊斯兰教
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振兴。
阿拉伯半岛的统一和阿拉伯帝国的扩张进一步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相互促进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哈里发”,阿拉伯语意思为“继承者”或“代理者”
阿拉伯骑士
哈里发的军队在战场上
2、阿拉伯帝国的灭亡:
9世纪中叶以后,随着内外矛盾激化,帝国逐渐衰微。1258年,蒙古人攻陷巴格达,阿拉伯帝国灭亡。
700年
600年
800年
7世纪初
622年
632年
8世纪中叶
900
10世纪以后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55-P57的内容,将阿拉伯帝国的兴衰过程用年代尺表示出来。
伊斯兰教创立
在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阿拉伯国家雏形)
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阿拉伯帝国成为地跨欧亚非的大帝国
衰落下去
阿拉伯帝国的兴衰
帝国的特征:
政教合一
武力征服
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归纳:
阿拉伯数字是古代印度人首创,因为阿拉伯人将这种数字传播到全世界,所以得名为阿拉伯数字。
花拉子密: 阿拉伯“代数学之父”
数学
三、阿拉伯文化
医学
阿拉伯帝国的医学解剖图
医学家:拉齐斯──《天花与麻疹》和《医学集成》
阿维森那──《医典》──“医中之王”
三、阿拉伯文化
建筑
印度泰姬陵
开罗清真寺
巴基斯坦清真寺
中国清真寺
世界各国清真寺
三、阿拉伯文化
你发现各地清真寺在建筑风格上有哪些共同点?
圆顶、塔楼、几何图案装饰、拱门
世界各地的清真寺建筑风格都不同说明了什么?
伊斯兰文明传到世界各地,与当地文化传统相结合,是世界文化交流的结晶。
埃 及
耶路撒冷
麦加大清真寺
伊斯兰教三大圣寺
麦地那“先知寺”
阿克萨清真寺位于耶路撒冷老城东部,是伊斯兰教第三大圣地,但也被犹太人视为自己的宗教圣地 .
文学
阿拉伯民间故事集《一千零一夜》,中国译为《天方夜谭》,该书深受各国人民喜爱,并对欧洲文学产生了深远影响。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
《渔夫和魔鬼》
《辛伯达航海旅行记》
《阿拉丁神灯》
是其中的名篇。
三、阿拉伯文化
阿拉伯文化繁荣的原因。
智慧宫中的翻译者
哈里发重视知识,重视人才
1
830年,哈里发在巴格达设立“智慧宫”,集科学院、图书馆、翻译馆于一体。
为延揽翻译人才,以黄金支付稿酬。
阿拉伯人不断吸收其他民族的精华,并不断加以创新改造。
2
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
3、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贡献:
1、以下哪个地方是穆斯林一生中最希望拜谒的地方( )  
A.麦加大清真寺  
B.“哭墙”  
C.巴黎圣母院  
D.圣索菲亚大教堂
A
2、麦加之所以成为伊斯兰教的圣地,是因为( )
A.那是穆罕默德最初传教的地方
B.那是穆罕默德病逝的地方
C.那是穆罕默德最早建立政教合一国家的地方
D.那是当时世界的政治经济中心
A
3.解放路上有一座宗教建筑清真寺。与清真寺有关的宗教是( )
A.佛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犹太教
C
4.世界三大宗教不包括
( )
A.道教
B.基督教
C.伊斯兰教
D.佛教
A
5、下列文学著作中属于阿拉伯文学的是( )
A.《荷马史诗》
B.《诺亚方舟》
C.《天方夜谭》
D.《大唐西域记》
C
6.伊斯兰教是世界上三大宗教之一,它起源于( )
A.古代印度
B.巴勒斯坦地区
C.阿拉伯半岛
D.古代埃及
C
7、穆罕默德在麦地那建立的
国家的性质是( )
A.政教分离
B.政教合一
C.世俗政权
D.宗教政权
B
8、世界文明是在不断冲撞和融合中向前发展的,把包括零在内的10个数字符号从东方传入西方的是( )
A.古代印度人
B.古代阿拉伯人
C.古代罗马人
D.古代日本人
B
9、7世纪初,穆罕默德在当时历史条件下,顺应了历史潮流在麦加创立了伊斯兰教,这里的历史条件不包括( )
A.阿拉伯半岛盛行多神崇拜
B.部落战争连绵不断
C.人民渴望统一
D.阿拉伯帝国衰落
D
9、西方有一句谚语:“中国人的头,阿拉伯人的口,法兰西人的手”。据此,你认为在东西方文化交流中起桥梁和纽带作用的是( )
A.阿拉伯人 B.中国人
C.法兰克人 D.罗马人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