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同步重难点集训】03 第一章 第3、5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探究(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年级上册同步重难点集训】03 第一章 第3、5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探究(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20.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1 09:49:5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年级上册同步重难点集训】03
第一章
第3、5节
科学观察与科学探究
一、科学观察
1.(2019七上·杭州期末)仅凭肉眼观察有一定的局限性,所以观察时我们会借助工具。下列有关借助工具观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放大镜观察指纹更清晰????????????????????????????????????B.?用显微镜可以观察到人眼看不到的微生物
C.?使用工具后的观察结果肯定正确?????????????????????????D.?用天文望远镜观察天体能获得更准确的数据
2.(2018七上·三门期中)小科同学借助于显微镜观察了三种不同生物的细胞,把观察结果绘制如下,则这里小科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是
3.(2018七上·杭州期中)下表是小金同学研究空气中的气体成分和人体呼出的气体成分含量对照记录情况,则他采用的记录方法是(
??)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其他气体
空气中的气体(%)
78
21
0.03
0.07
0.9
呼出的气体(%)
78
16
4
1.1
0.9
A.?文字描述法???????????????????????B.?表格记录法???????????????????????C.?图形记录法???????????????????????D.?以上都不上
4.(2018七上·宁波期中)做《观察蚯蚓的外形》实验时,为更仔细地观察它,你借助了以下哪种工具?(????

A.???????????????B.???????????????C.???????????????D.?
5.(2018七上·丽水月考)下列关于指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左、右手食指的指纹完全是相同的?????????????????????B.?放大镜离手指距离不同,指纹图像的大小也不同
C.?放大镜离手指越近,指纹图像越大?????????????????????D.?用放大镜看到的指纹方向与实际相反
6.下列活动不属于观察的是(  )
A.?用体温计测量一位学生的体温?????????????????????????????B.?仔细观察蜗牛的活动
C.?用秒表测量某同学跑100米的时间???????????????????????D.?一位学生在学校里漫无目的地东张西望
7.在科学研究中借助仪器是为了(  )
A.?扩大观察范围??????????????????B.?完成观察任务??????????????????C.?得到观察结果??????????????????D.?延长观察过程
8.观察如图所示中甲环的外圈与乙环的内圈哪个大?________。
再动动脑想一想,你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证明你的判断?________。
这个现象说明了什么?________。
二、科学探究方法
9.(2019七上·宁波期中)法布尔在《昆虫记》中栩栩如生地记录了昆虫的本能及习性,他研究昆虫的方法主要是(???

A.?观察法????????????????????????????????B.?实验法????????????????????????????????C.?调查法????????????????????????????????D.?模拟法
10.(2018七上·杭州期中)为比较蔬菜中维生素C含量,小明同学根据维生素C可使高锰酸钾溶液褪色的原理,设计了如下实验:在四只同样的试管中分别加入2毫升相同浓度的高锰酸钾溶液,然后用滴管分别向其中滴加黄瓜、青椒、芹菜、白菜的汁液,边滴边震荡,直到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为止,实验结果如下:
黄瓜汁
青椒汁
芹菜汁
白菜汁
高锰酸钾溶液(2毫升)
14滴
8滴
15滴
11滴
据表可知维生素C含量最多的蔬菜是(??

A.?黄瓜?????????????????????????????????????B.?青椒?????????????????????????????????????C.?芹菜?????????????????????????????????????D.?白菜
11.(2018七上·湖州月考)科学就在我们身边,你认为学习《科学》的基本方法是(
)
A.?多做实验????????????????????????????????????????????????????????????B.?认真听老师讲课
C.?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D.?凭感觉对身边的事物仔细观察并做出正确判断
12.(2018七上·杭州月考)伽利略的理想实验将可靠的事实和理论结合起来,如图是伽利略的理想实验,让小球从斜面
AO
上某处静止释放,沿斜面滚下,经
O
点滚上斜面
OB。有关他的理想实验程序内容如下:(1)减少第二个斜面
OB
的倾角,小球在这个斜面上仍能达到原来的高度,但这时它要运动的远些。(2)两个对接的斜面中,使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3)如果没有摩擦,小球上升到释放的高度。(4)继续减少斜面
OB
的倾角,小球到达同一的高度时就会离得更远,最后使斜面
OB
处于水平位置,小球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直线运动。有关理想实验程序先后顺序排列的正确选项是(
)
A.?事实(2)→事实(1)→推论(3)→推论(4)??????????????????B.?事实(2)→推论(1)→推论(3)→推论(4)
C.?事实(2)→推论(3)→推论(1)→推论(4)??????????????????D.?事实(2)→事实(1)→推论(4)→推论(3)
13.(2018七上·金华月考)厨房调味盒里有多种白色固体。小明为了确定哪种是蔗糖,他取少许尝味道。他的行为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
A.?建立假设???????????????????????????B.?提出猜想???????????????????????????C.?获得证据???????????????????????????D.?得出结论
14.(2018七上·湖州月考)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在《蜡烛的故事》系列讲座中,对蜡烛燃烧所涉及的知识做了全面的介绍。下列关于问题的回答,属于“设计实验方案”的是(
)
选项
问题
对问题的回答
A
蜡烛是用什么制成的
泥炭地的石蜡、牛油里的硬脂等等
B
蜡烛燃烧会生成水吗
将一只干燥的冷的烧杯罩在火焰上方
C
火焰会什么向上
热气流上升,对火苗起着牵拉作用
D
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是什么
是石蜡蒸气凝成的固体小颗粒
A.?A???????????????????????????????????????????B.?B???????????????????????????????????????????C.?C???????????????????????????????????????????D.?D
15.(2017七上·杭州期末)蚊子在水中产卵形成蚊子的幼虫叫孑孓,人们常可观察到孑孓浮到水面的现象。小明针对“孑孓为何要浮到水面”这个问题,提出“孑孓需要光线才能生存’’的假说,为求证此假说而设计的下列实验装置,最合适的实验条件是(?
)
选项
烧杯
水/毫升
孑孓大小
光线
温度/℃
A

400
20大
光照下
28

300
20小
黑暗中
20
B

400
20大
光照下
28

400
20大
黑暗中
28
C

300
10大10小
光照下
20

300
10大10小
黑暗中
28
D

300
20小
光照下
28

400
20小
黑暗中
28
A.?A???????????????????????????????????????????B.?B???????????????????????????????????????????C.?C???????????????????????????????????????????D.?D
16.(2018七上·绍兴月考)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葵花子)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
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17.小明在校园里浇花时发现了一只潮虫,他和同学们对潮虫的生活环境产生了兴趣,便一起去探索,他们记录了不同地点发现潮虫的数量(如下表所示)。根据调查结果,可推测适宜潮虫生存的环境是(???
)
地点
潮虫数量/只
水泥路上
?0
水槽边的石头下
24
种花的湿花盆下
18
干草地中
2
A.?阳光充足???????????????????????????B.?阴暗潮湿???????????????????????????C.?空气新鲜???????????????????????????D.?高温干燥
18.烟草燃烧时会产生约l400多种有害物质,烟草中的烟碱等有害物质容易导致心血管疾病的发生,严重影响人的生命活动和身体健康。全球13亿烟民中,每年死于肺病、冠心病等与吸烟相关的疾病的人数超过结核病、艾滋病、车祸和自杀等死亡人数的总和。某科学兴趣小组就“烟草浸出液是否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
①取5只1000毫升的烧杯,分别贴上标签A、B、C、D、E。
②在4份等量的香烟烟丝中分别加入50毫升、40毫升、30毫升、20毫升蒸馏水浸泡一昼夜,滤去残渣得到浸出液。
③在B、C、D、E中分别加入上述四组烟草浸出液,A中不加。再分别向A、B、C、D、E中加入清洁池塘水至总量为800毫升。
④向A、B、C、D、E中各放入10只蝌蚪,定期饲喂同种、同量饲料,观察并记录。
根据以上设计,回答下列问题:
(1)该小组的假设是?________

??????????????????????
(2)各烧杯中放入的蝌蚪应该是________。
???????????????????????????????????
(3)A、B、C、D、E组实验中,A组的作用是________?。
(4)请你设计一个简单明了的统计表格,以便记录观察结果。
(5)若实验结果为烟草浸出液浓度越大,蝌蚪存活的时间越短,则该小组的假设是否成立?________。
19.(2020七上·鄞州期末)小科看到香烟盒上印有“吸烟有害健康”。为证实这一点,他利用实验探究“烟草浸出液对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探究步骤如下:
Ⅰ.用烟草、蒸馏水制得烟草浸出液(原浸液,浓度视为100%),再通过稀释得到浓度为70%、40%的浸出液。
Ⅱ.取4个同规格的培养皿,编号为1、2、3、4,并在里面铺上等量的★棉花。
Ⅲ.在每个培养皿中放20粒同样完整、饱满的黄豆,盖上盖子。
Ⅳ.每天定时向各培养皿中喷洒等量、对应浓度的浸出液,并记录数据。其中第5天的数据如下表:
编号
喷洒的浸出液浓度
第5天的平均芽长和萌发率
芽长/cm
萌发率
1
0%
10
100%
2
40%
4
95%
3
70%
1.2
65%
4
100%
0.5
35%
(1)本实验中编号为________的培养皿作为对照组。
(2)为了防止喷洒的浸出液浓度稀释,步骤Ⅱ中的“★”处应填________?。(填“干”或“湿”)
(3)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20.(2020七上·鄞州期末)一些同学沉溺于电脑网络游戏,长时间的电脑辐射对他们的身体有没有伤害呢?有人做了这样一组实验:将健康的成年雄性大鼠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只。甲组置于未开机的电脑前,乙组置于开机电脑前;其他饲养条件相同。六十天后获得实验数据如图所示。
(1)实验设置的变量是
???????。
A.电脑游戏种类
B.电脑是否开机
C.大鼠的身体状况
(2)每个实验组都用了8只而不是1只大鼠,目的是________?。
(3)分析A图和B图可看出,长时间的电脑辐射会影响大鼠的________。
21.(2018八上·金华月考)小科发现很多物质都能在水中溶解,但溶解的速度有快有慢,她想:影响同种物质溶解速度的因素有哪些呢?小科根据生活经验以冰糖为例,提出了她的一些猜想:
A.与水的温度有关
B.与冰糖颗粒的大小有关
C.与是否搅拌有关
为了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她设计了实验方案(实验中的烧杯完全相同),并进行了探究。下表是她在探究过程中记录的实验数据。
实验次数
颗粒大小
水的温度
实验现象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10?
℃的水
缓慢溶解

5
克块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较快溶解

5
克粉末状冰糖
100
毫升、80?
℃的水
快速溶解
(1)通过对比实验①和实验②的实验现象,可验证猜想________(填字母)。
(2)通过对比实验②和实验③的实验现象,得到的结论是:当水温等其他条件一定时,________。
(3)为了验证猜想
C,小科设计如下实验:在两个完全相同的烧杯中,________,观察两杯中冰糖溶解的速度。
22.(2018七上·湖州月考)盛夏来临,人们又为“怎样才能晒不黑”而犯愁。资料表明:将皮肤晒黑的罪魁祸首是太阳光中的长波紫外线。“好奇实验室”为此检测了若干衣服的防晒效果。检测方法:先用光纤探头和计算机测算出阳光中长波紫外线的强度;再把衣服挡在光纤探头上,测算出透射到光纤探头上的长波紫外线强度。利用前后两次测得的长波紫外线的强度计算出长波紫外线的透过率。实验数据如表所示:
实验序号
衣服材质
衣服布料层数
长波紫外线透过率
1
天蚕丝(白色)
1
12%
2
2
5%
3
化纤(白色)
1
28%
4
2
14%
5
全棉T恤(白色)
1
7%
6
全棉T恤(黑色)
1
4%
(1)该实验是通过比较________来分析衣服的防晒效果。
(2)比较实验
1、2

3、4
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比较实验________得到的结论是天蚕丝材质的衣服比化纤材质的衣服的防晒效果好。比较实验
5、6
让我们知道,要防晒效果好应穿________色的全棉
T
恤。
(3)根据测量结果,请向你的家人提出一条夏季户外活动时着装的建议:________。
23.(2018七上·湖州月考)金属丝被拉断时所挂物体质量的大小和什么因素有关?某同学做实验时,提供了如表中所列的
9
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的金属丝。
金属丝名称
金属丝材料
长度/cm
横截面积/mm2
A

10
0.5
B

10
1
C

10
1.5
D

20
0.5
E

20
1.5
F

30
0.5
G

20
0.5
H

30
1.5
猜想一: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横截面积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
为序号为________。
猜想二: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长度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丝为
序号为________。
(3)猜想三:金属丝被拉断时,其所挂质量大小与金属丝的材料有关。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的金属为序号为________。
24.聂利同学在一个养蜂场看到许多蜜蜂聚集在蜂箱上,双翅没有振动,仍嗡嗡地叫个不停。她对《十万个为什么》中“蜜蜂发声是不断振动双翅产生的”这一结论产生怀疑。蜜蜂的发声部位到底在哪里?下面是聂利同学的主要探索过程:
①把多只蜜蜂的双翅用胶水粘在木板上,蜜蜂仍然发声;②剪去多只蜜蜂的双翅,蜜蜂仍然发声;③在蜜蜂的翅根旁发现两粒小“黑点”,蜜蜂发声时,黑点上下鼓动;④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蜜蜂不发声。
请回答:
(1)聂利同学在实验时,采用多只蜜蜂的目的是________。
(2)从实验①和②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
(3)“用大头针刺破多只蜜蜂的小黑点”基于的假设是________。
25.(2018七下·嘉兴月考)蚕在结茧时不吃也不动,一般会结出厚薄均匀的茧,但是有时也会结出厚薄不均的“薄头茧”,影响了蚕茧的出丝率。某研究性学习兴趣小组为了寻找“薄头茧”的原因,5
月份进行了一次探究实验,9
月份又进行了重复实验。两次实验均选择五龄期老熟蚕,
将它们放入
6
片方格簇(每片方格簇有
312
格,即每片最多结茧
312
粒),7
天后统计“薄头茧”的发生率。实验分为
3
组,三组的光线处理不同,实验结果见下表:
不同光照条件下平均结茧情况统计表(单位:%)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光线
明亮而不均匀
明亮而均匀
暗而均匀
实验Ⅰ(5
月份)
15.48
7.50
4.92
实验Ⅱ(9
月份)
17.17
8.85
4.50
总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请根据上述情况回答:
(1)蚕茧是蚕蛾在发育过程中的________阶段出现的。
(2)该小组设计并实施这一实验的实验假设是:________。
(3)在这一实验中,除要控制蚕的年龄和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控制其他实验条件相同,请你举出其中的一个。________。
26.某生物小组为了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a.在一塑料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
b.将10只鼠妇放人实验装置的中央,静置2分钟。
c.每分钟统计一次明亮处和阴暗处的鼠妇数目,统计10次。
请根据上述实验方案回答:
(1)该实验方案中设计了对照实验吗?________
(2)该实验方案中的实验变量是________。
(3)如果该生物小组作出的假设是鼠妇适于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光会影响鼠妇的生活,那么请你预测实验结果并指出哪种结果与假设相符。
27.(2016·宁波)敌百虫是一种杀虫剂,有资料显示:“少量残留在土壤中的敌百虫,能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某同学为验证此说法,设计了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农田里取适量的土壤,将其均分为甲、乙两组,将甲组土壤进行灭菌,乙组不灭菌;
②配制适宜浓度的敌百虫溶液,等分两份,并分别与甲、乙两组土壤混合均匀,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且适宜的环境下;
③一段时间后,取样检测甲、乙两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并进行比较;
根据上述实验步骤,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中对甲、乙两组土壤进行不同的处理,目的是为了________.
(2)步骤②将两组土壤分别放在相同的无菌环境中而不是自然环境中,原因是________.
(3)若微生物能分解敌百虫,则可预测步骤③中甲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________乙组土壤中敌百虫的浓度.
答案解析部分
一、科学观察
1.【答案】
C
2.【答案】
C
3.【答案】
B
4.【答案】
B
5.【答案】
B
6.【答案】
D
7.【答案】
A
8.【答案】一样大;使用刻度尺测量等;说明人的直觉有时是不可靠的,要借助工具等的帮助来进行正确的判断
二、科学探究方法
9.【答案】
A
10.【答案】
B
11.【答案】
C
12.【答案】
C
13.【答案】
C
14.【答案】
B
15.【答案】
B
16.【答案】
B
17.【答案】
B
18.【答案】
(1)烟草浸出液会对蝌蚪的生命活动产生影响(2)大小、发育程度等性状相近(3)对照
(4)
组别
蝌蚪存活的只数
第2天
第4天
第6天
第8天
……
A
B
C
D
E
(5)成立
19.【答案】
(1)1(2)干(3)烟草浸出液会抑制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
20.【答案】
(1)B(2)避免实验的偶然性(3)体重增加量和精子的畸形率
21.【答案】
(1)A(2)冰糖颗粒越小,溶解速度越快(3)分别加入相同温度的水
100ml,同时向烧杯各加入
5g
颗粒大小相同的冰糖,其中一杯用玻璃棒搅拌
22.【答案】
(1)长波紫外线透过率(2)衣服布料层数多,衣服的防晒效果越好;1

3(或
2

4);黑(3)可选择黑色的厚实的全棉
T

23.【答案】
(1)ABC(2)ADF(3)DG
24.【答案】
(1)避免实验的偶然性(2)蜜蜂发声不是由双翅振动产生的(3)蜜蜂可能是靠小黑点振动发声的
25.【答案】
(1)蛹(2)不同的光照条件影响茧的均匀程度(3)温度或湿度或气压
26.【答案】
(1)有(2)光
(3)①两边田鼠数目相同②鼠妇分布在阴暗处较多③鼠妇分布在明暗处较多;②与假设相同
27.【答案】
(1)设置对照实验(2)为了防止自然环境中的微生物进入土壤,干扰实验(3)大于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