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年级上册同步重难点集训】04 第1章 科学入门 综合测试(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7年级上册同步重难点集训】04 第1章 科学入门 综合测试(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0 23:02: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7年级上册同步重难点集训】04
第一章
综合测试
总分16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单选题(共20题;共60分)
1.教育部日前发布有关禁烟通知,要求“禁止在中小学幼儿园内吸烟”。“吸烟有害健康”,这已经成为大家的共识,但在实际生活中总是能够听到不同的声音,如“某人抽烟很厉害,但身体却很好”。其实要证明抽烟与健康之间有无关系,除了探寻背后的科学原理外,还可以让数据来说话,但这个数据不能限于个案,而应该来自充足的统计。对于说明抽烟与健康间的关系,下列统计数据没有价值的是(
?
?

A.?在人群中,抽烟的人所占的比例?????????????????????????B.?在抽烟的人群中,患某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C.?在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D.?在不抽烟的人群中,没有患各种相关疾病的比例
2.(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下图所示的四种测量方法中,正确的是(
??)
A.??????????B.?
C.??????????D.?
3.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A.?干细沙深度越深温度越低????????????????????????????????????B.?干细沙随深度降温比湿泥土快
C.?表面的湿泥土温度比干细沙的温度低??????????????????D.?干细沙的温度总比湿泥土的温度高
4.下面数据中用同一刻度尺测量的是(???
)
①1.52m?
②23.0mm?
③4.8cm?
④0.72dm
A.?①和②????????????????????????????????B.?②和③????????????????????????????????C.?③和④????????????????????????????????D.?①和④
5.(2019七上·奉化期末)想要学好科学,很多时候需要经过自己的思考并对知识进行归纳总结,这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下列是小科同学整理的实验“错误操作”与所对应的测量结果,其中操作与结果一致的是(??
)
选项
错误操作
测量结果
A
用皮卷尺测量跳远距离时,将尺拉得很紧
偏大
B
测量头发直径时,绕在铅笔上的头发相互排列较为松散
偏小
C
测沸水温度时,将温度计移出沸水后读数
偏大
D
测量液体体积时,以俯视角度读取量筒刻度的数值
偏大
A.?A???????????????????????????????????????????B.?B???????????????????????????????????????????C.?C???????????????????????????????????????????D.?D
6.(2020七上·北仑期末)宇航员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
???)
A.?5cm????????????????????????????????B.?5.0cm????????????????????????????????C.?5.00cm????????????????????????????????D.?5.000cm
7.(2020七上·北仑期末)生活处处是科学,留心观察皆学问,对需测量的科学量进行估计,是应具有的基本技能之一。凭你的生活经验,下列估计不正确(
???)
A.?全新的28铅笔长约为18cm?????????????????????????????????B.?课桌高度约为750毫米
C.?健康人的正常体温约为37℃????????????????????????????????D.?教室的门高约为200分米
8.(2020七上·海曙期末)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三位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A.?只有第一、二次正确???????????????????????????????????????????B.?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一定错误
C.?只有第一、三次正确???????????????????????????????????????????D.?第二次肯定正确,第一、三次也可能止确
9.(2020七上·吴兴期末)对于生活中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

A.?初中生正常步行时的步幅约为50分米??????????????????B.?冬天洗澡水温60℃,人体感觉舒适
C.?一个便于携带的保温杯容积为550升???????????????????D.?初中生一只鞋印面积大约200cm2
10.(2019七上·慈溪月考)实验前,小科和同学们跃跃欲试,都想要测出最准确的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马说:“我只要认真按老师要求去做,就不会有实验误差.”
B.?小科说:“我只要测量方法正确了就不会产生实验误差.”
C.?小灵说:“我对同一个量多测几次,求出它们的平均值,就不会有误差了.”
D.?小高说:“你们这样只能减少实验误差,不可能没有误差,即使老师测量也会有误差.”
11.(2018七上·泰顺月考)走进实验室,我们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的安全守则,以下行为合理的是(??

A.?边吃零食边做实验
B.?随意闻气味
C.?同桌在做实验的时候,我可以睡会
D.?出现意外伤害事故,应立即报告老师
12.小佳的爷爷是一个集邮爱好者,当他用放大镜观察邮票时,为得到大而清晰的视觉,你认为他会(????

A.?让放大镜尽可能地靠近邮票????????????????????????????????B.?让放大镜尽可能地靠近眼睛
C.?调节放大镜到邮票一定距离????????????????????????????????D.?让放大镜处于邮票和眼睛的中点位置
13.(2019七上·衢州期中)小科同学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平放且面对刻度线。向下俯视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读数为20mL,倒出部分液体后,视线与量筒内液体的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读数为8mL,则小科实际倒出液体的体积是(???
)
A.?小于12mL?????????????????B.?等于12mL?????????????????C.?大于12mL?????????????????D.?可能大于也可能小于12mL
14.在运动会上的铅球比赛中,裁判员用皮卷尺测量比赛的成绩,如在测量时将皮卷尺拉得太紧,则测量值将会(????

A.?偏大?
????
????????????????????????????B.?偏小??????????????????????????????????C.?不变
?????
????????????????????????????D.?都有可能
15.试管是科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下列有关试管操作错误的是(  )
A.?禁止品尝实验室中的任何试剂
B.?给试管里的液体加热时,试管口对着无人的方向
C.?为防止试管炸裂,加热时试管底部要接触酒精灯的灯芯
D.?用实验桌上洗过的抹布擦干洗净的试管
16.(2018七上·杭州月考)用“小方格法”是测不规则物体的面积常用的方法,例如科学课本
P22
页(如图)就用此方法测量了一片叶子的面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不占有整个小方格就不算入该物体的面积????????B.?只要占有小方格就应算入该物体面积
C.?用这种方法可以测出叶片的真实面积??????????????????D.?方格越小测出的面积越接近真实值
17.体育课上掷铅球活动后,同学们对铅球材料进行了讨论,有的同学认为铅球是铁制的,并从实验室借来磁铁吸了一下。“吸一下”这一过程属于科学探究中的(  )
A.?提问??????????????????????????????????B.?猜想??????????????????????????????????C.?实验??????????????????????????????????D.?得出结论
18.某同学喜欢观察鸟的行为。她曾看到某种鸟在吃蓟(jì)的种子,就想证实蓟的种子是不是它最爱吃的食物,于是用三种食物(蓟的种子、稻谷、太阳花的种子若干)进行实验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此实验的假设是“这种鸟可能最爱吃蓟的种子”??????????B.?实验时应把蓟的种子放在离鸟最近的地方
C.?实验前三种食物的取用数量应一样多??????????????????
D.?如果发现三种食物都被鸟吃完了,则这个结果不支持本实验的假设
19.(2017七上·越城期中)吴平同学在化学课上提出,可以用澄清石灰水来检验人呼出的气体是否是二氧化碳气体.就这一过程而言,属于科学探究环节中的( ?
 )
A.?建立假设???????????????????????????B.?收集证据???????????????????????????C.?设计实验???????????????????????????D.?做出结论
20.?为准确配制80g
10%的氯化钠溶液,要求尽量减小计量仪器称量时的误差.该实验用到了下列仪器,其中属于计量仪器的是(  )
A.?①⑤?????????????????????????????B.?③④⑤?????????????????????????????C.?①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
二、填空题(共8题;共44分)
21.(2020八上·温州开学考)读数:①如图1所示,物体A的长度的测量值为________cm;②如图2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________℃;③如图3所示,量筒中水的体积为________mL。
22.(2020七上·吴兴期末)学习了温度计的知识后,同学们尝试自制了一支气体温度计(如图甲所示)。瓶中装的是空气,装置不漏气,玻璃管中间封有一段红色液柱。
(1)此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
(2)小明把该温度计先后放入10℃和60℃的水中,标出红色液柱右侧到达的位置A和B,如图乙所示(右边装置已省略),用刻度尺测出温度计上AB段长度为________cm;再用该温度计测室内温度,液柱右侧正好移动到C处,则此时室内的温度为________。
23.(2019七上·义乌期中)科学研究表明,宇宙中存在着温度的下限:—273℃。以这个下限为起点的温度叫做热力学温度,用T表示,单位是开尔文,符号是K。热力学温度T与摄氏温度t的换算关系是:T=t+273。
(1)如图所示,关于“冰人”和“火人”有没有说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人”在说谎
B.“火人”在说谎
C.“冰人”和“火人”都在说谎
D.“冰人”和“火人”都没有说谎
(2)月球上的夜里温度大约是-183℃,那么用热力学温度表示应该是________K。
24.沿长廊AB方向铺有30块完整的相同的正方形地砖,如图甲所示。
(1)小明用分度值是________的刻度尺;
(2)测量其中一块地砖长度如图乙所示,刻度尺的读数为________,则走廊的长度约为________。
25.(2018七上·丽水期中)石蜡不能沉入水中,为了测量石蜡的体积,某同学采用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第________(填字母)次实验测量是没有必要的,石蜡的体积是________。
26.(2018七上·长兴期中)??????????????????????????
(1)某同学测一本书的厚度,五次测量的长度分别为:2.12厘米、2.14厘米、2.13厘米、2.15厘米、2.23厘米,则测量结果应取
??????。
A.2.1厘米
B.2.13厘米
C.2.135厘米
D.2.14厘米
(2)小明想测量大米的体积,但由于大米容易吸水,导致体积明显变化,因此用排水的方法测量大米的体积是不合理的。于是小明进行了如图实验,由于米粒间存在较大间隙,按图中的方式用量简直接测量大米体积,则会导致测得的体积值_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3)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测一纸带的厚度,纸带厚薄均匀,他把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内,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圈,则纸带厚度是
________?。
27.人的指甲是不断生长的,但到底是由指甲的哪一部位长长的呢?某同学对此提出假设:“指甲长长可能是由于指甲的根部不断长长而形成的。”由此他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
?
①在指甲的中轴线上,按图l—3—2所示涂上指甲油(指甲油比较难以擦去,可以在指甲上保持较长时间)。
?
②半个月后,观察、测量并分析。请回答相关问题:
(1)如果该同学的假设是正确的,则应观察到A、B间的距离会________?
(填“增大”“不变”或“缩短”)。
(2)对于指甲的生长,你还想研究什么问题?________?
28.(2019七上·慈溪月考)如图甲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的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世界上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如图乙所示)也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若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图丙是小明同学仿照实验室使用的液体温度计的原理,设计而成的一个简易的气体温度计,烧瓶中装的是气体,瓶塞密封不漏气,瓶塞上面细弯管中有一段液柱。若周围温度升高时,液柱将向哪边移动________(填“左”、“右”);为了提高此温度计的灵敏度,便于读数,可采取的措施有很多,请写出其中一种:________。
三、实验探究题(共6题;共38分)
29.(2019七上·温州期中)周末回家,七(1)班小王同学在家里做了一个有趣的实验,他用温度计、玻璃杯、热水、电子表等仪器,测量了热水放在玻璃杯中每隔10分钟的温度,下表是他记录的在不同时间测得的玻璃杯中的水温的几组数据。
时间(分)
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110
温度(℃)
98
84
71
61
52
44
37

28
25
24
24
根据这些数据,请你回答以下问题:
(1)小周现在手边有两个温度计,一个是水银温度计(最大量程是120℃)、一个是酒精温度计(最大量程是60℃),你认为在这个实验中应该用哪个,并说明理由________。
(2)从表格中的“?”,温度如图所示是
________℃。
(3)如果要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绘制一张水温随时间变化的图。你认为下列哪个图能正确反映实验过程________。
30.(2019七下·温州期中)随着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不少场所的装修会考虑材料吸音效果。小明同学想比较几种常见装修材料的吸音性能,他找来厚度相同的四种小块材料(聚酯棉、软木、泡沫和海绵),进行了图示实验:桌面上放一个玻璃杯,在玻璃杯下分别放上待测试的小块材料,将悬挂在细线下的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仔细比较玻璃杯发出的声音强弱,小明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1)为控制实验过程中敲击玻璃杯的力大小相同,小明的做法是:________。
(2)小明实验中的四种材料,仅从吸音性能的角度考虑,最适合隔音墙装修的是________;
(3)请你评估小明的做法是否合理并说明理由:________。
31.(2019七下·台州月考)水蚤的身体呈半透明,制作装片后在低倍显微镜下可以观察到其心脏的搏动情况。某班甲、乙、丙、丁四组学生,分别用滴管从
10℃、20℃、30℃的三种含有水蚤的培养液中吸取培养液,滴在载玻片上,制成不同装片进行观察,得到数据如下表。
(说明:心率是指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
甲组
乙组
丙组
丁组
平均心率(次/分)
10℃
281
191
192
187
20℃(室温)
288
286
289
291
30℃
401
408
398
296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本实验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
(2)表中有错误数据的组别是________。
(3)实验数据有误是因为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引起的,为什么实验操作的时间太长会引起数据错误?________。
32.(2018七上·长兴期中)实验室用排水法测量物体排开水的体积时,老师总是强调先要在量筒中加入“适量的水”。
(1)“适量”是指能用排水法测量出物体排开水的体积的水量范围,其中最多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能使液面上升量程的水量;最少水量是指物体放入量筒后,量筒内最低液面满足________时的水量
(2)现有一块小石块(体积为15厘米)、两个100毫升的量筒、胶头滴管、烧杯、细线水等。请选上述材料,设计用排水法粗略测量小石块体积的“最少水量”的实验方案,并完成实验。________?。
(3)利用100毫升的量筒,用排水法能测出上题中小石块体积的“适量的水”可能有(???
)
A.5毫升
B.50毫升
C.80毫升
D.95毫升
33.(2018七上·杭州期中)下面是小范同学用普通温度计测量沸腾水温度的实验步骤。
(1)A.选取适当的温度计,观察温度计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B.估计被测液体的温度;
C.让玻璃泡和被测液体充分接触;
D.取出温度计;
E.观察温度计的读数;
F.整理仪器,检查实验结果,与估计值比较
请将这些步骤按正确顺序排列起来:________
测量过程中,温度计的示数从26℃上升到100℃,若测量过程中一不小心玻璃泡接触到烧杯底部,测量值会________?(填“偏大”、“偏小”、“不变”)。
(2)小范发现,在同一个实验室里测量从同一个热水壶里倒出的热水的温度时,不同的小组得到的实验结果都不太一样。原因可能是多方面的,小范突发奇想,有没有可能是温度计不准确呢?她查阅了一些资料,并且按照如下方法校验普通水银温度计:
⒈检擦温度计的玻璃部分是否有破损、刻度是否清晰,否则就得更换;
⒉用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冰块,让它自然熔化,形成冰水混合物;
⒊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冰水混合物中,读出此时示数为2℃;
⒋取另一个大烧杯盛放适量水,用酒精灯加热至沸腾;
⒌将待校验的温度计的玻璃泡完全浸没在沸水中,读出此时示数为98℃
①若用该温度计测量实际温度为50℃的物体时,该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
②若测量某未知温度的物体时,示数为26℃,则该物体的实际温度为________?℃?
34.(2019七上·吴兴期末)小米很小,直接测量直径有困难,我们可以用量筒取一定体积V的小米,将这些小米倒在浅盘上尽量铺开,使之只有一层小米紧接分布,在盘上放一有机刻度板,测出小米所占的面积S,利用d=V/S即可求出直径。
与此方法类似,我们可以用油膜法粗测出分子的直径。具体实验操作如下:
①取油酸1.0mL注入250mL的容量瓶中,然后向瓶中加入酒精,直到液面达到250mL的刻度为止,摇动瓶使油酸在酒精中充分溶解,形成油酸酒精溶液;
②用滴管吸取制得的溶液逐滴滴入量筒,记录滴入的滴数直到量筒达到1.0mL为止,恰好共滴了100滴;
③在边长约40厘米的浅水盘内注入约2厘米深的水,将细石膏粉均匀地撒在水面上,再用滴管吸取油酸酒精溶液,轻轻地向水面滴一滴溶液,酒精挥发后,油酸在水面上尽可能地撒开,形成一层油膜,膜上没有石膏粉,可以清楚地看出油膜轮廓;
④待油膜形状稳定后,将事先准备好的玻璃板放在浅盘上,在玻璃板上绘出油膜的形状;
⑤将画有油膜形状的玻璃板放在边长为1.0厘米的方格纸上,算出完整的方格有67个,大于半格的有14个,小于半格的有19个。
(1)利用上述具体操作中的有关数据可知一滴油酸酒精溶液含纯油酸为________cm3

求得的油膜分子直径为________cm。(结果用科学计数法表示)
(2)在上述活动中,我们为什么要先将1mL的油酸溶解在大量酒精中配制成250mL油酸酒精溶液,而不是直接将纯油酸滴到水面上?________
四、解答题(共2题;共18分)
35.(2020·永嘉模拟)近期,世界多地发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医学专家通过研究发现“75%的医用酒精”、56摄氏度以上的高温能有效杀灭新型冠状病毒,针对医学专家的说法,网络上流传着“喝高浓度的酒”、“蒸桑拿”能杀灭肺部的新型冠状病毒。你认为网络上流传的这两种说法是否正确?请利用所学知识以及提供的资料信息做出判断并加以解释。
资料: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是一种呼吸道传染病,发病部位主要集中在肺部;
⑵外界条件(高温、高浓度酒精)直接作用在病毒上才能发挥作用;
⑶“蒸桑拿”指将人体处在一定的高温下(60摄氏度左右)进行汗蒸。
36.(2018七上·湖州月考)有一只刻度不正确但是刻度均匀的温度计甲,将它与一只标准的温度计乙对比后发现,当乙的示数为
20℃时,甲为
14℃;当乙的示数为
80℃时,甲为
78℃,则:
(1)当甲的示数为-2℃时,乙的示数为多少?
(2)是否存在这样一个温度,甲与乙的示数相等,若存在,请计算此示数为多少?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答案】
A
2.【答案】
D
3.【答案】
D
4.【答案】
C
5.【答案】
D
6.【答案】
B
7.【答案】
D
8.【答案】
D
9.【答案】
D
10.【答案】
D
11.【答案】
D
12.【答案】
C
13.【答案】
A
14.【答案】
B
15.【答案】
C
16.【答案】
D
17.【答案】
C
18.【答案】
B
19.【答案】
C
20.【答案】
A
二、填空题
21.【答案】
2.35;26;42
22.【答案】
(1)气体的热胀冷缩(2)4.00;22.5℃
23.【答案】
(1)A(2)9
24.【答案】
(1)1毫米(2)60.0厘米;18米
25.【答案】
AC;5cm3
26.【答案】
(1)D(2)偏大(3)
27.【答案】
增大?
;指甲的生长速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指甲的生长速度跟人的身体状况有无关系?(其它合理均可)
28.【答案】
热胀冷缩;降低;左;细弯管再细一点
三、实验探究题
29.【答案】
(1)水银温度计,其量程大于被测最高温度(2)32(3)D
30.【答案】
(1)将小球拉到同一高度静止释放去敲击玻璃杯(2)聚酯棉
(3)不合理,要多次实验,避免实验的偶然性。
31.【答案】
(1)温度变化对水蚤心率有影响吗
?(2)甲组和丁组
(3)因为观察环境是在室温下,载玻片标本会与环境进行热传递,使温度接近室温
32.【答案】
(1)恰好全部浸没或刚好漂浮
(2)方法一: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1底部,在量筒2内倒入一部分水读出水的体积V0

把量筒2内的水缓缓倒入量筒1内,当水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停止滴水,读出量筒2内剩余水的体积V1

此时量筒1内的水量V2即为最少水量,求出最少水量V2=
V0-V1。(水面接近恰好浸没小石块时用胶头滴管加水更准确);方法二:用细线系住小石块放入量筒底部,然后将水慢慢倒入量筒中,当量筒中水面恰好浸没小石块时,取岀小石块,此时量筒里水的体积,就是该小石块的最少水量。(3)A,B,C
33.【答案】
(1)BACEDF;偏大(2)50;25
34.【答案】
(1)4×10-5;4.9×10-7(2)经过充分稀释的油酸酒精溶液滴在水面上时,油酸不溶于水会在水面上散开,而其中的酒精会溶于水,这样在水面上形成一层单分子的纯油酸薄膜,若把分子看成球形,则单分子油膜层的厚度就可以看作油酸分子的直径。
四、解答题
35.【答案】
我认为网络上流传的说法是错误的。
(1)新型冠状病毒在肺部,而酒精是通过消化道吸收的,因此酒精不能直接作用于病毒上,则无法发挥作用;
(2)虽然桑拿房内的温度很高,但是人体的温度始终维持在37℃左右,因此对病毒没有作用。
36.【答案】
(1)解:甲在实际温度
20℃到
80℃之间的刻度格数:78-14=64

甲每格刻度表示的实际温度为:60/64℃
-2

14

16
格,则温差为
16×60/64℃=15℃
20℃-15℃=5℃
(2)解:设实际温度为
t
时,与甲的示数相同(t-14)×60/64℃=(t-20),t=110℃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