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颗钻石》

文档属性

名称 《七颗钻石》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68.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25 17:27:24

文档简介

七年级(上)语文同步速练卷
23、七颗钻石
A 基础储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给加点字注音。(6分)
旱灾( ) 干涸( ) 水罐( )
绊倒( ) 唾沫( ) 舔净( )
2、解释词语。(6分)
①喜出望外: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瞬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清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填空。(12分)
《七颗钻石》是______(国籍)作家____________的______(体裁)。他还有响誉世界
的长篇小说作品,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4、选词填空。(6分)
①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______(干枯 干涸)了;草木丛林也都______(枯萎 干枯)了,许多人及动物都焦渴而死。
②她以为,水一定都______(洒 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
5、与例句使用的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例句: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地上睡着了。
A、这下可惨了,我没带巴掌大一块雨具,可能要淋透了。
B、在山的那边,是海!是用信念凝成的海。
C、六月逛北京不是好时候,没有春花,没有秋霜,也没有冬雪。
D、土地,原野,我的家乡,你必须被解放!你必须站立!
6、与例句写法相同的一项是( )(4分)
例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
A、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
B、抱着火,烤了一阵,他哆嗦得像风雨中的树叶。
C、茶从嘴里进去,汗马上从身上出来,好像身子已经是空膛的,不会再储藏一点水分。
D、刚上好了雨布,又一阵风,墨云似的遮黑了半边天。
7、《七颗钻石》刻画人物时最主要的手法是________________,从而更直接地展示了人物形象和起到了推动_______________的作用。(4分)
8、“七颗钻石”是从____________里面飞出来的,之所以它非常神奇,那是因为它周围的 人们都充满了____________。(4分)
9、本文结尾处“七颗钻石最后升到了空中,变成了七颗星星”,你能说说作者为什么要安排这样的细节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 综合提升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4分)
A、“水”字共5画,最后一笔是一捺。 B、“递”字共10画,最后一笔是一捺。
C、“凹”字共4画,最后一笔是一横。 D、“及”字共4画,最后一笔是横折。
2、根据特定语境,理解加点词语在文中的作用:(4分)
①当她醒来的时候,拿起罐子一看,罐子里竟装满了清亮新鲜的水。_______________
②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跑回家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对作者在“一天夜里,一个小姑娘拿着水罐走出家门,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该句中想要表达的意图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4分)
A、由于事发突然,小姑娘只得在夜里出门去找水给母亲喝。
B、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故事中的小姑娘很懂事。
C、从中可以知道小姑娘的母亲病生得很重。
D、让读者可以感受到小姑娘的那颗诚挚的爱心。
4、“小姑娘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但又一想,这些水给妈妈还不够呢,就赶紧抱着水罐 跑回家去”一句中,加点词可以用下列哪一项替代而意思不变( )(4分)
A、欣喜若狂 B、喜不自胜 C、喜上眉梢 D、欢天喜地
5、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4分)
A、我们应该从小培养诚实守信的美德。
B、经过努力,使我校评为“十大文明学校之一”。
C、听了英雄事迹报告后,我的心长时间久久不能平静。
D、在元旦晚会上,张张笑脸沉浸在兴奋之中。
6、下列各句中双引号表示引用作用的一项是( )(4分)
A、“的、地、得”三个助词在写作中要加以正确区分。
B、我家电饭煲使用的是“苏泊尔”。
C、八达岭城墙上方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苍劲古朴的大字。
D、他写的字实在不敢恭维,有时跟“天书”一样。
7、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4分)
①“永远的丰碑”记录着革命先烈凭着______的信念,坚持斗争不动摇的光辉事迹。
②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完全______海峡两岸同胞的根本利益。
③今年在上海举行的第48届世乒赛上,我国运动健儿______,一举囊括五项冠军。
A、顽强 迎合 所向无敌 B、坚定 符合 所向无敌
C、顽强 符合 不可一世 D、坚定 迎合 不可一世
阅读下列语段并回答问题:
她以为,水一定都洒了,但是没有,罐子端端正正地在地上放着,罐子里的水还满满的。小姑娘把水倒在手掌里一点,小狗把它都舔净了,变得欢喜起来。当小姑娘再拿水罐时,木头做的水罐竟变成了银的。小姑娘把水罐带回家,交给了母亲。母亲说:“我反正就要死了,还是你自己喝吧。”又把水罐递给了小姑娘。就在这一瞬间,水罐又从银的变成了金的。这时小姑娘再也忍不住,正想凑上水罐去喝的时候,突然从门外走进来一个过路人,要讨水喝。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
8、概括地说说上述语段中发生的几件神奇之事。(10分)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体会“小姑娘咽了一口唾沫,把水罐递给了这过路人”句中加点词语,并说作者表达
的意思。(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读过全文后,你能说说小姑娘是个怎样的人吗?(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你是如何理解童话这种文学体裁的?(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时间(45分钟) 分值(50分)
1、下列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4分)
A、“四书”,即指《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四本著作。
B、我国最早的诗歌是《诗经》,最早的史书是《史记》。
C、《水浒传》、《三国演义》、《西游记》和《红楼梦》是我国四大古典小说名著。
D、“唐宋八大家”里有“一门三苏”,就是指苏洵、苏轼、苏辙。
2、著名画家潘天寿画过一幅《菊花》图,上题诗句:“大醺彭泽陶元亮,不比西风李易安”。其中“大醺彭泽陶元亮”即指写“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_______;而“李易安”即是书写“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_______。(4分)
3、仿照例句,写一个格式相同的句子。(4分)
例句: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这时,突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接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假设同学邀请你外出,你又不想去,最得体的回答是( )(4分)
A、对不起,今天我约好了到阿姨家。 B、我不能去,今天有事。
C、我要做作业呢。 D、我去不了,今天有场球赛。
5、“这真是一部好电影”可以运用什么方法而明显改变说话意图( )(4分)
A、改变句子的语序   B、说时词语的重音不同
C、说时的语调不同   D、说时音量的不同
23、七颗钻石
本节高效解题要诀:分清童话、寓言、神话这三种体裁的区别,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作品的主题。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这种作品通过丰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往往离奇曲折,引人入胜。了解这些特点,对大家理解课文应该有促进作用。本节快速解题要诀:1.童话是文学作品的一种,阅读时也要注意其文学特性,如B卷9小题就考查了语句含义的分析;2.C卷12小题为开放性题目,作答时可以充分发挥想象。
A 基础储备卷
1、zāi hé guàn bàn tuò tiǎn 2、①遇到出乎意外的喜事而特别高兴。②一眨眼,形容时间之短。③清而透明。3、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童话; 《战争与和平》、《复活》《安娜·卡列妮娜》4、①干涸; 干枯 ②洒 5、A 6、C 7、心理描写 故事情节发展8、水罐;爱心 9、表达了作家对小姑娘善良与美好心灵的礼赞。
B 综合提升卷
1、B 2、①出乎意料,故事很神奇。②关爱母亲,首先想到母亲病中口渴而心急如焚。 3、D 4、B 5、A 6、C 7、B 8、①人摔倒了,可是灌子里的水没有洒掉。②木罐变成了银灌。③银灌变成了金灌。④跳出钻石和涌出清澈而新鲜的水流。⑤七颗钻石升天变成了大熊星座。 9、为下文表现小姑娘舍己为人的崇高境界而埋设铺垫。10、心地善良,心灵美好。 11、童话往往通过丰富的想象、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社会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C 新颖考题集萃卷
1、B 2、陶渊明 李清照 3、具体答案略,要求写照两个现象,而且这两个现象具有时间上前后连贯的特点。4、A 5、B 6、①看见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有利条件而希望自己也有。②新鲜特别。③满足爱好。7、拟人 对话(语言)8、让野鸭帮助自己“尝一尝飞天的滋味”。 反语讽刺9、微笑 (不怀好意地笑着)今天打定主意要愚弄一下野鸭们。 10、C 11、因为事实上没有如他所说的池塘,那只是它欺骗和搪塞野鸭而要利用它们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已;再者一说话,衔着木棍的嘴巴一松懈,就会从空中掉下来。乌龟在内心里想到底如何向野鸭们交代呢?但是急切之间想不出。12、①乌龟:扣住“弄巧成拙”、“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等意思即可。②野鸭:扣住“急功近利”、“是非不分”等即可。
原创资料
请勿散布(共15张PPT)
 七颗钻石
童话故事:
认识作者:
  列夫·托尔斯泰: 俄国伟大的现实主义作家。托尔斯泰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复活》等。作品再现了俄国社会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俄国社会的现实生活,揭露了俄国资产阶级社会的罪恶。列宁称他为“俄国革命的一面镜子”。
我会认:
jìng
cōng
bàn
shùn
còu
yàn
tuò

竟 匆 绊 瞬
凑 咽 唾 沫
我会读:
钻石  焦渴  水罐  反正
绊倒  新鲜  干涸  涌出
递给  唾沫  旱灾 一瞬间  
忍不住 匆匆忙忙  喜出望外


钻石:指宝石级金刚石 。
  旱灾:长期干旱缺水使农作物枯死。
  干涸:干枯。
讨论讨论:
  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地球上发生了大旱灾,许多人和动物都焦渴而死,一个小姑娘抱着水罐出门为生病的母亲找水,爱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地发生着神奇的变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鲜的水流,从水罐里跳出的七颗钻石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
合作讨论、交流:
 1、水罐是怎样一次次发生变化的?
空木水罐-
有水木水罐-
掉在地上
水依然是满的-
银水罐-
金水罐-
跳出七
颗钻石,接着涌出了水流.
  2 、为什么水罐会发生这样神奇变化?
动动脑:
  因为小姑娘不但深爱着自己的母亲,还用真挚的爱心对待动物,体现出她的爱心是广博无私的。
  3 、小姑娘的爱心换来了源源不断的一股水流,世界会变成什么样
如果有了水,人们会说:(         )
动物会说:( )
花草树木会说:( )
  为什么课文不用“神奇的水罐”“水罐的变化”“一罐水”等作题目,而用“七颗钻石”
结合对课题的辨析来加深对课文最后一段的理解:
  因为钻石闪烁着美丽的光芒,它可以用来表示对美好事物的赞美。在本课中,星星和钻石一样,象征着美好的心灵,象征着爱心。星星永远挂在夜空里,象征着爱心永恒;它光照人间,还表示爱心普照人间。
星星银元
从前有个小女孩,在她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去世了,她无依无靠,四处流浪。除了身上的衣服和好心人送的面包外,一无所有,但她非常虔诚和善良。
一次,她在野外遇到一个乞讨的穷人,就把手中的面包全部给了他。穷人感激地说:“你是个好心人,一定会有好报的!”往前走了没多久,又遇到一个小男孩光着头在哭。风呼呼地刮着,小女孩取下自己的帽子给了他。小男孩戴上帽子后,立刻不哭了。小女孩又往前走了一会儿,她看见一个小孩子没穿外套,在风中冻得直发抖,她又脱下自己的外套给他穿上。小孩子说:“姐姐,你真是一个好人。”
再走一会儿,小女孩又看到一个没穿上衣的穷苦人蜷缩在一块石头后面,冻得发紫的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小女孩心想:这人太可怜了,反正我还有一条裙子,就把衬衫给他吧。于是毫不犹豫地把衬衫给了他。
天渐渐地黑了,她来到一片森林。这时又有一个小孩子请求小女孩把裙子给他。小女孩为难了,但她又一想:反正天已经黑了,谁也看不到我没穿衣服。于是,她又把裙子给了小孩。
当她一无所有地站在森林里时,突然天上的星星哭了,它们纷纷落下来,一些落在小女孩的身上,小女孩马上有了一套缀着金线的裙子。而落在地上的变成了亮晶晶的银币。小女孩把银币分给了穷苦人。
课后小练笔:(任选一题)
  这个故事真神奇,我要展开想象续写这个故事。
                                                         
  写一写自己或者身边人做过的爱心故事。23、《七颗钻石》教学设计方案
案例名称 《七颗钻石》教学设计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课内容是江苏教育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奇思妙想”主题下的第23课《七颗钻石》,较之传统教材有更多可供师生自由发挥的空间。这则童话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作品,它讲述了一个善良的小女孩因为充满了爱心而得到了生活对她的巨大回报的故事。从而告诉读者,爱心的力量是神奇的。童话文字浅显易懂,学生非常喜欢。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1、知识与能力:①1、引导学生感知爱心的神奇力量。②培养学生的联想和想象能力。③展开丰富的想象,根据情境进行写作练习。2、过程与方法: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这篇童话蕴涵的思想意义;②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③通过续写、补写来训练学生的想象力及创新精神。3、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爱心的神奇力量,培养他们学会关爱他人,富有同情心,热爱人生的美好情感。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鉴于初一学生对童话有浓厚兴趣的特点,教学目标设计为通过学习童话,培养大胆想象的能力,做一个有爱心的人。由于对象是初一学生,他们对知识的把握需要教师的良好引导和正确指引,学生对课文的内容虽容易把握,但对情感的体验不是很深,因此要求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一定的情境,方能更好地实现预期目标。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听——想——议——写——说 语文课侧重于学生在读中感、读中悟。俗语说:“书读百遍,其义自现。”在教学中,我设计了学生自由读、个别读这几个环节,让学生在对课文充分理解后,根据教者出示的问题去分析、理解课文,教者在此时起的是引导作用,带动学生积极参与,使学生有感而发、有感而写。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1、多媒体网络教室2、七年级上册课本3、专门为本课设计、制作的课件资源4、制作爱心卡的纸张。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一、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展示大熊星座图片,播放歌曲《让世界充满爱》)教师用舒缓的语言叙述。)同学们,晴朗的夜晚,当我们仰望星空时,在那北方有七颗很亮的星,他们排成勺状,指示着北方,我们叫它们北斗七星。有关这北斗七星的美丽传说,你听说过吗? 学生在音乐的渲染下,教师的叙述中聆听,思考。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准备北斗七星的图片,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二、出示课题,认识作者。 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俄国伟大作家列夫·托尔斯泰写的童话《七颗钻石》。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第一流的地位。代表作有《安娜·卡列尼娜》、 《复活》、 《战争与和平》 认知,拓宽视野 通过学生对作者的认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相关图片和文本资料)
三、阅读文章,复述故事。 引导语:一篇好的文章重在朗读,从读中感悟字句的含义,从读中感悟文章内容及作者在文中所蕴含的感情。同学们以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文章,体会文章内容。 学生们以自己的方式有感情地朗读文章,凝练而生动地复述故事。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四、整体感知,理解文章 再读文章,整体感知,合作探究。思考探讨问题:1、围绕水发生的爱心行动有哪几次?2、她的水罐神奇在哪里?水罐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 出相关内容幻灯片并进行总结。)爱能创造奇迹,爱的境界越高,爱的价值越大! 步骤一:在书上相应的地方圈点勾画并思考。步骤二:小组讨论,答疑解惑,达成共识。 通过自我感知和小组探讨,对文章整体内容进行理解。
五、合作探究,感悟文章。 想一想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它通过丰富的想像、幻想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你从这个童话故事中学到了什么?(可以是对某一个片段的感悟,也可以是对整体内容的感悟。) 学生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将自己的感悟写在旁边,在小组内进行交流。参考句式:从……里,我懂得了……(学生各抒己见,发表对句(段)或文章进行自我感知下的个性化见解。) 1、提高学生的自我感悟能力,锻炼学生口头表达技能。2、由浅入深,不拘一格地引导学生对文章进行深度理解。
七、发挥想象,丰富内容。 1、文中小姑娘两次都非常想喝水,可最后都没有喝,请试想小姑娘当时心里是怎样想的?2、童话中说:“小姑娘哪儿也找不到水,累得倒在草地上睡着了。”如果小姑娘这时候做了一个梦,她会做一个什么样的梦呢? 1、第一次: ;第二次: 。2、学生大胆地发挥想象说说梦中的情景。 1、培养学生的想象,联想的思维。2、有助于对文章主题的理解。3、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
六、奇思妙想,拓展外延。 写一写 :童话中说:“这时,突然从水罐里跳出了七颗很大的钻石,接着从里面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而新鲜的水流。” 那么,河流 、草木 、人们会怎样呢?写一段文字描写久旱逢甘露的情景,一百字左右。 (给学生五分钟时间进行写作)写完之后在全班进行展示。 1、进一步培养学生在正确理解下的想象能力。2、锻炼学生限时写作。
七、体会含义,升华主题。 1、 体会句子的含义:“而那七颗钻石越升越高,升到了天上,变成了七颗星星,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大熊星座”。(作者希望爱心像大熊星座一样在天空永远放射光芒,向人间遍洒爱的光辉。 2、仿写句式,限时三分钟,比比看,谁写得好。(播放歌曲翁倩玉的《爱的奉献》教师小结:爱是爱心,爱是奉献,爱是人类最美丽的语言。我们的世界正因为有爱,才变得丰富而美好。 学生在体会文章内涵的基础上,进行仿句练习。爱是( ),它 ( )。 关键句意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认识。2、仿句练习,锻炼技能,升华见解。
八、拓展延伸,培养爱心。(作业) (播放汶川地震的图片),教师缓慢而沉痛地叙述:2008年5月12日14点28分,一场突如其来的天灾降临,我们的同胞遭受罹难。(画面转换,人们点燃蜡烛为灾区人民祈福。)天灾无情,人有情,大爱无疆。(出示爱心图片)又是新的一年来临,让我们拿起手中的笔,为灾区同学送去祝福。 同学制作爱心卡。 培养动手能力。通过制作爱心贺卡,培养学生的“爱心”意识。
教学流程图:教学过程结构的设计教 学 过 程 结 构 流 程 图
七、板书设计
七、教学评价设计
七颗钻石教学评价:抓住课文的主线,引导学生走进文本,进行朗读、想象与感悟,确保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注重方法,阅读文本在方法的指导上下功夫,在渗透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走进文本,了解文章的主旨,挖掘文本的内涵,体会文章的感情。通过开展小组之间的阅读竞赛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文字的表层进入了文章的深层。二.抓住主线,走进文本通过几个问题的渗透,例如水罐的变化,小姑娘的爱等等,从而激发学生的想象,但是也不脱离文本。夸张和想象结合,对文本进行了深度的挖掘,同时又将童话的特点渗透其中。三.延伸拓展,超越文本这篇文章篇幅短小,情节简单,但“爱”的主题非常鲜明。学生在感知课文“爱”的同时,可以让学生以课本为引子,感悟生活,关注社会。本课的教学的难点也是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关爱,树立正确的“爱心”观。通过学生有何话说,引导学生说出了自己对爱的体会,引入为汶川地震,链接真实生活,最终达到主题的升华,使学生在爱的氛围中体会世间的博爱之情。
八、帮助和总结
《七颗钻石》是一篇童话故事。这篇课文情节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刻,从水罐的一次次变化中体会爱心的神奇力量是本课的教学重点,同时引导学生感知童话丰富的想象力,体会爱心对别人,对社会的意义,懂得关心别人,用爱心对待生活是本文的意图所在。这篇课文情节虽然比较简单,但内涵比较深。在教学上,1、在语言表达上给学生留点想象的空间,让学生自我体验和感受。2、在读和写的文本学习过程中,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让学生的思维过程充分展现与完善。3、在对学生评价上给学生留点思维空间,让学生自己点燃探索的热情。《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我努力将感知、思考、质疑、探究、发现、交流等多种学习活动运用教学实践中,教学中,我让学生一边默读,一边画出学生最感动的语句,指导感情朗读,并思考是什么让你一次又一次的感动。例如“喜出望外”、“真想喝个够”等词语体会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对母亲的爱;抓住“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唾沫”等关键词句,引导学生了解小姑娘当时多么想喝水,从而体会她把水让给过路人是多么动人的行为。让学生站在赞美爱心的角度,读出美感。课堂效果还不错。实际教学的收效在教学活动中就可以彰显,但一节课的成功与否不在于教师教了多少、讲了多少,而是学生从中掌握了多少,他们的能力是否有所展示、有所发挥,是否得到了培养和提高,都是教者必须思考的问题。在实际教学中,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通过学习实践,既学到知识,又能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才能充分地体现大语文教学观念,从而实现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
开始
设置情境,
导入新课。
展示大熊星座
的图片

件1

件2
出示作者图片
及介绍资料
出示课题,
认识作者。
学生有感情
的朗读课文
阅读文章,
复述故事。
合作探究,
答疑解惑。
展示思考题

件3
出示思考,
整体感知。
共同总结,达成共识。

件4
引导学生,
感悟文章。
发表自我感知下,独特见解。
有关白鹭诗词
出示相关引导语
和句式。

件5
发挥想象,
丰富内容。
学生合理想象,发表见解。
出示相关思考题

件6
指导续写,
锻炼技能。
大胆想象,进行续写,全班展示。

件7
出示续写题目。
体会含义,
升华主题。
学生制作爱心卡。
课件9、10、11、12、

件8
出示汶川地震照片组图
出示仿写句型格式。
拓展延伸,
培养爱心。
教师进行逻辑判断
教师活动
学生的
活 动
媒体的
应 用
6 /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