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新装》

文档属性

名称 《皇帝的新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25 17:30:27

文档简介

《皇帝的新装》
【学习目标】
1.理清故事情节,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2.有感情朗读课文,品析人物性格。
3.领会童话深刻的内涵,培养敢说真话的品格。
【课前预习】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炫耀( ) 滑稽( ) 陛下( )
  骇人听闻( ) 随声附和( ) 赏赐( )
2.本文出自 (国籍)的 所写的《 》,他还有代表作《 》《 》等。
【活动方案】
活动1: 掌握生字词,组长组织,默写在下框中,小组内交流并订正。
活动2:自由朗读课文后,小组合作,为文章编写情节发展的回目。
(《红楼梦》回目示例: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村风尘怀闺秀 第二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三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四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1)
(2)
(3)
(4)
活动3:小组合作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不同角色的语气、语调。朗读时读出人物的语气,体会人物的心理,口吻要符合人物的身份和个性特征。同时用合适的词语概括人物性格,找出相关的语句证明观点。依次进行。
( )的皇帝
( )的骗子
( )的官员
( )的百姓
( )的孩子
活动4:说真话需要勇气,有时可能还要付出代价。作者为何设计让孩子揭露真相?又具有怎样的社会意义?(组内讨论→全班交流)
活动5:给本文写一续篇,大胆想象,合理夸张,且能自圆其说。要求:a.大胆想像,勇于创新。 b.书写规范、工整。 c.字数200字左右。
个性调整
课堂随笔
【反馈练习】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ù ( )pìn ( ) cì 给( ) 头xián( )
xūn ( )章 愚chǔn ( ) 滑jī ( )
2.文学常识。
(1)《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作家。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3.下面句中划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
A.目前家电市场硝烟弥漫,空调降价大战一触即发。
B.在学习遇到困难的时候,我们要善于虚张声势把大家的自信心树立起来。
C.日本军国主义所发动的侵华战争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可是日本文部省却别出心裁地一再修改日本中学历史教科书,掩盖战争罪行。
D.听到有儿童落水了,正在江边消夏的人们纷纷忘乎所以地跳入水中去营救。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皇帝很想亲自去看一次。他选了一群特别圈定的随员——其中包括已经去看过的那两位诚实的大臣。然后他就到那两个狡猾的骗子所在的地方去。这两个家伙正在以全副精力织布,但是一根丝的影子也看不见。
“您看这布华丽不华丽?”那两位诚实的官员说,“陛下请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
的色彩!”他们指着那架空织布机,他们相信别人一定看得见布料。?
“这是怎么一回事呢?”皇帝心里想,“我什么也没有看见!这可骇人听闻了。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最可怕的事情。”“哎呀,真是美极
了!”皇帝说,“我十分满意!”?
于是他点头表示满意。他仔细地看着织布机,他不愿说出什么也没看到。跟着他来的全体随员也仔细地看了又看,可是他们也没比别人看到更多的东西。他们像皇帝一样,也说:“哎呀,真是美极了!”他们向皇帝建议,用这新的、美丽的布料做成衣服,穿着这衣服去参加快要举行的游行大典。“这布是华丽的!精致的!无双的!”每人都随声附和着。每人都有说不出的快乐。皇帝赐给骗子“御聘织师”的头衔,封他们为爵士,并授予一枚
可以挂在扣眼上的勋章。
4. “两位诚实的官员”指着那架空织布机违心地称赞“布料”的原因是 (   )
A.为了蒙骗皇帝 B.替骗子说谎
C.他们相信别人都能看见布料
D.为了表明他们可以看见布料,因而是聪明的,称职的
5.“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一个皇帝吗?”这是两个 句。
这两个句子既写出了皇帝的 ,又写出了他的 。
6.这段文字对皇帝的描写主要采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描写。
7.《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中心意思是 (   )
A.指责了两个骗子的卑劣行径,他们利用人们的信任骗取他人财物。
B.讽刺了皇帝图漂亮,求虚荣,反而被骗得赤裸裸地大出其丑。
C.揭露了封建皇帝大臣们的贪婪、愚蠢、昏庸、腐朽的本质,歌颂了儿童的天真无邪。
D.指明了只有无私欲、无邪念的人才能说真话,讽刺了那些自欺欺人的人们,剥下了他们虚伪的面纱。
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春天到了,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整夜听着她轻快的脚步声一路跳跃。?
初搬到山上时,正值严冬,又是风又是雨。我只好蛰伏在我的小屋里,透过大大的玻璃看,看云天夕阳的变幻,山间晓雾的弥漫;除此之外,就是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我一直没见过小溪的模样,但我和她却是那样熟识。深沉的夜里,当我读累了,写疲了时,我就放下书,搁下笔,静静聆听小溪以她独特的“溪语”诉说着大地的心声。屋外寒冷凛冽,冷雨敲毫,小溪的脚步也是迟缓沉重的,是她也耐这冬日的冷寂?她可曾看到我窗口透出的一荧灯火,体会些许我关怀的心境?多少时候,我俩是深相契连的。?
天气渐渐暖和,小溪的步子也开始变得轻快流畅。想来,她一路穿过青山,行过原野,蓦然发现溪边的小花结了苞,小草冒了芽,初生的小蜗牛怯怯地探出了触角;大地一片青葱,万物欣欣向荣。便不由得一阵惊讶,一阵欢喜,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听
听,这小溪正以多么愉悦的声音告诉你一个亘古弥新的故事:春回大地!?
什么时候,挑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我也下到小溪,探访我这位神交已久的老朋友,小溪不知将以怎样的欢乐迎接我哩!
8.把“屋后的小溪突然活泼起来”中的“活泼”换成“活跃”好不好?为什么?
9.“这条小溪终日为寂寞深山加添一些生动的音符”中“生动的音符”指的是什么?
10.小溪的脚步“迟缓沉重”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轻快流畅”又是指小溪的什么状态?
11.“忙不迭地要将这好消息带给大家”中的“好消息”是指什么消息?
《皇帝的新装》
【课前预习】
1.xuàn jī bì hài hè cì 2.丹麦 安徒生 《安徒生童话和故事选》 《丑小鸭》《海的女儿》
【反馈练习】
1.御聘 赐给 头衔 勋章 愚蠢 滑稽 2. (1)童话 安徒生 丹麦 儿童文学 (2)想象 幻想 夸张 3.A 4.C 5. 反问  恐惧  骄横?6. 语言  心理 7. C 8.不好。“活泼”多用来形容人的性格,指生动自然,不呆板;“活跃”多指行动进展积极有力。这里用“活泼”更生动传神。9.指溪水流动时发出的悦耳的声响。10.“迟缓沉重”指冰冻状态,“轻快流畅”指解冻状态。?11.指春回大地的信息。(共15张PPT)
The Emperor’s New Clothes
【丹麦】安徒生
资料收集
整体感知
问题探究
堂上练习
课后作业
字词学习
1、什么是童话?
2、安徒生是个怎样的作家?他的作品有什么特点?
3、本文的写作背景是怎样的?
资料收集
▲童话:儿童文学的一种。通过丰富的想象和夸张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语言通俗生动,故事情节离奇曲折,引人入胜。
▲安徒生:19世纪丹麦文学巨匠,世界著名的童话作家。著作有《卖火柴的小女孩》、《丑小鸭》等168篇童话。其作品想象丰富,情节生动,较多揭露了社会黑暗,讽刺统治阶级的骄横愚昧。
▲写作背景:写于1873年,丹麦已成为英国的附庸国,丹麦人民身受本国封建阶级和英国资产阶级的双重剥削,过着饥寒交迫的贫困生活,而资产阶级则穷奢极欲、挥霍无度。
读准字音:
炫耀( ) 愚蠢( )
妥当( ) 呈报( )
滑稽( ) 陛下( )
赐给( ) 爵士( )
头衔( ) 勋章( )
御聘( ) 骇人听闻( )
xuàn
ch n
tu
chéng
jué



xián
xūn
yù pìn
hài
字词学习
gēng,改换
gèng,越发
chēng,说
chèn,适合、配得上
更衣
更多
1、病重到不能用药救治。比喻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2、由皇帝临时派遣出外办理重大事件的官员。现在多指由上级机关派下来工作而随便发号施令的人。
3、使人听了非常震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骇:惊吓,震惊。
4、别人怎样说就跟着怎样说。多形容缺乏主见。
自称
相称
多音字辨析:
成语积累:
不可救药
钦差大臣
骇人听闻
随声附和
听录音,把握文意,回答问题:
1、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
2、故事情节围绕哪条线索展开?
新装
复述故事
整体感知
抓住“新装”这条线索,按故事发展的先后顺序,概括主要情节。
皇帝爱新装
骗子做新装
官员看新装
皇帝展新装
小孩揭新装
引子:
开端:
发展:
高潮:
结局:
服装费用:不惜倾其所有
心思兴趣:最爱炫耀新衣
换衣次数:每一天每一点钟
用夸张的修辞突出皇帝的荒唐昏庸
布的色彩和图案:分外美观
布的特性:神奇怪异
用想象手法写骗子如何诱皇帝上当
心理:怕被知道自己看不见
神态:装模作样地看了又看
言行:点头赞美“美极了”
表里不一,虚伪至极,与后面小孩的天真无邪形成鲜明对比
动作:在镜子前转动身子
心理:让人觉得确有新衣
自欺欺人,丑态百出
揭穿方式:私下传开
皇帝表现:发抖又摆傲姿
表明皇帝及官员的昏庸、愚蠢、虚伪
问题探究
2、文中人物在这场骗局中的表现如何?
4、为什么皇帝、官员、百姓都会中圈套?从课文中找出各人的心理活动描写,然后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实质。
3、这分别体现了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
5、作者塑造这样一群人的用意何在?你们从皇帝、官员的身上看到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1、用一个字来概括文章的情节。
6、这个童话揭示了一个怎样的主题?
百姓
小孩
骗子
官员
皇帝
愚蠢昏庸、穷奢极侈
荒唐虚伪、自欺欺人
诚实天真
直言不讳
虚伪自私
阿谀奉承
明哲保身
狡猾奸诈
善于设骗
胆小怕事
人云亦云
随波逐流
“难道我是一个愚蠢的人吗?难道我不够资格当皇帝吗?这可是件最可怕的事情。”
老大臣:“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诚实官员:“我决不能让人看出来。”
谁也不愿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或是太愚蠢。
为了不暴露自己的愚蠢和不称职,为了保皇位维护他独断专行的统治
为了保住地位和职务
怕别人说自己愚蠢,也怕招来杀身之祸
为了自身利益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揭示社会黑暗,封建统治阶级虚伪、愚蠢、腐朽。
皇帝
百姓
官员
1、鞭挞腐朽的封建王朝,鞭挞至高无上的皇帝和一群道貌岸然的大臣,把他们的愚蠢、虚伪、为了保持权力不惜自欺欺人等恶行拿出来示众。
2、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
童话的主题:
堂上练习
1、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和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教育。《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的作者是_____作家_______,他的童话作品还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想象
夸张
丹麦
安徒生
《卖火柴的小女孩》
《丑小鸭》
《海的女儿》
堂上练习
2、下列句子不是心理描写的一项是[ ]
A.“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
B.“我将要派我诚实的老大臣到织工那儿去。”
C.“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
D.“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D
堂上练习
3、童话通过丰富的想像和夸张来叙写故事,表现主题。指出下列句中没有运用夸张手法的一句是[ ]
A.城里所有的人都在谈论这布料
B.他们装做从织布机上取面布料,用两把大剪刀在空中裁了一阵子
C.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D.他们说:“这些衣服轻柔得像蜘蛛网一样,穿的人会觉得好像身上没有什么东西似的,这也正是这些衣服的优点。”
B
阅读叶圣陶和鲁兵写的《皇帝的新装》的续篇,想想续篇有什么新的含义。
你也写一个续篇,想像力越丰富越好。(200字以上)
课后作业  《皇帝的新装》同步练习
  一、积累与运用
  1.给下列多音字注音。 (注意字音、字形、词义)
  (1)更衣 更多 (2)称职 自称
  (3)系上 关系 (4)钦差 差别
  (5)随声附和 生丝和金子
  2.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御pìn 花wén jué 士 cì 给
  头xián xūn 章 愚chūn 滑jī
  3.解释下列词语及加点的字。
  (1)不可救药——
  (2)骇人听闻——
  (3)精致——
  (4)陛下——
  (5)御聘——
  (6)无双——
  4.文学常识 (理解加记忆)
  (1)《皇帝的新装》的体裁是__________,作者__________,是__________人,著名的__________作家。
  (2)童话是儿童文学的一种,常通过丰富的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来塑造形象,反映生活,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
  5.关联词语使用恰当,表意明确的是
  许多年前,有一个皇帝,为了穿得漂亮,不惜把所有的钱都花掉。他( )不关心他的军队,( )不喜欢去看戏,( )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为了去炫耀一下他的新衣服。
  A.既 又 又 B.既 也 也
  C.不但 也 也 D.不但 还 还
  6.下面几句话应依次填入的一项词语是
  (1)这两个骗子说,他们能织出人类所能想到的最__________的布。 (要根据语境选择恰当的词)
  (2)“这布是__________的!精致的!”大臣们都附和着。
  (3)这样,皇帝就在那个__________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
  A.美丽 富丽 华丽 B.美丽 华丽 富丽
  C.华丽 美丽 富丽 D.华丽 富丽 美丽
  二、文段阅读
  (一)
  许多年前,有一位皇帝,为了要穿得漂亮,他不惜把他所有的钱都花掉。他既不关心他的军队,也不喜欢去看戏,也不喜欢乘着马车去游公园——除非是为了去显耀一下他的新衣服。他每一天每一点钟都要换一套衣服。人们提到他的时候总是说:“皇上在更衣室里。”
  7.给这一段分层,并写出每一层的意思。
  8.本段运用夸张的手法,表现了皇帝的什么性格特点?
  9.这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二)
  这位善良的老大臣来到那两个骗子的屋子里,看见他们正在空织布机上忙碌地工作着。
  “愿上帝可怜我吧!”老大臣想。①[他把眼睛睁得特别大,]“我什么东西也没有看见!”但是他没敢把这句话说出口来。
  那两个骗子请他走近一点,同时指着那两架空织布机问他花纹是不是很美丽,色彩是不是很漂亮。②[可怜的老大臣的眼睛越睁越大],可是他仍然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什么东西可看。
  “我的老天爷!”他想,“难道我是愚蠢的吗?我从来没有怀疑过自己。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难道我是不称职的吗?不成!我决不能让人知道我看不见布料。”
  “嗳,您一点意见也没有吗?”一个正在织布的骗子说。
  “哎呀,美极了!真是美妙极了!”③[老大臣一边说,一边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多么美的花纹!多么美的色彩!是的,我将要呈报皇上,我对这布料非常满意。”
  “嗯,我们听了非常高兴。”两个骗子齐声说。于是他们就把色彩和稀有的花纹描述了一番,还加上了些名词。老大臣注意地听着,以便回到皇帝那儿去的时候,可以照样背出来。事实上他也这样做了。
  10.这段文字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面描写了老大臣“看布”的经过,由此可看出老大臣是一个
  11.这段文字中有三处写老大臣的眼睛,都分别表现出他不同的内心活动,请结合课文,做简要分析。 (注意人物形象的刻画)
  12.老大臣看布料过程心理变化分析正确的是
  A.感慨害怕怀疑坚定 B.悲叹害怕坚定犹豫
  C.悲叹害怕犹豫坚定 D.高兴怀疑否定坚定
  13.“这一点决不能让任何人知道”中的“这一点”指的是什么?
  14.老大臣说假话的主要原因是
  A.骗子的骗术天衣无缝。
  B.老大臣怕别人说自己不称职和愚蠢。
  C.老大臣既虚伪又愚蠢。
  D.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
  15.文段详写老大臣看新装而略写其呈报皇上,原因是
  A.为了突出表现老大臣的虚伪。 B.为了讽刺老大臣的“称职”。
  C.看新装能推动情节发展。 D.呈报皇上不能推动情节发展。
  (三)
  ①这样,皇帝就在那个富丽的华盖下游行起来了。站在街上和窗子里的人都说:“乖乖!皇上的新装真是漂亮!他上衣下面的后裙是多么美丽!这件衣服真合他的身材!”谁也不愿意让人知道自己什么也看不见,因为这样就会显出自己不称职位,或是太愚蠢。皇帝所有的衣服从来没有获得过这样的称赞。
  ②“可是他什么衣服也没有穿呀!”一个小孩子最后叫了出来。
  ③“上帝哟,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爸爸说。于是大家把这孩子讲的话私自低声地传播开来。
  ④“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有一个小孩子说他并没有穿什么衣服呀!”
  ⑤“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最后所有的老百姓都说。皇帝有点儿发抖,因为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不过他自己心里却这样想:“我必须把这游行大典举行完毕。”因此他摆出一副更骄傲的神气。他的内臣们跟在他后面走,手中托着一条并不存在的后裙。
  16.选出反义词搭配不当的一项
  A.美丽——丑陋 B.愚蠢——聪明
  C.骄傲——自谦 D.称赞——斥责
  17.“你听这个天真的声音!”句中“天真”在文中的含义是 (结合语境准确把握词义)
  A.形容声音甜美 B.形容单纯幼稚
  C.形容心地纯洁 D.形容无所顾忌
  18.文段属于全文的第三部分,这一部分着意突出的中心人物是
  A.皇帝 B.老百姓
  C.小孩 D.内臣们
  19.第④段的话和第⑤段的“他实在没有穿什么衣服呀!”在叙述方式上有什么不同?刻画了人们怎样的心理?
  20.文段中画线部分是什么描写?这样描写有什么作用?
  21.童话的结局让一个小孩说出了真话,是为了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
  一、1.(1)ɡēnɡ ɡènɡ (2) chèn chēnɡ (3)jì xì(4)chāi chā (5)hè hé
  2.聘 纹 爵 赐 衔 勋 蠢 稽
  3.(1)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药,用药治疗。
  (2)使人听了非常吃惊。
  (3)精巧细致。
  (4)对君主的尊称。陛,宫殿的台阶。
  (5)皇帝请的(人)。
  (6)独一无二。
  4.(1)童话 安徒生 丹麦 儿童文学
  (2)想象 幻想 夸张
  5.B 6.B
  二、(一)7.第①句是第一层,写皇帝买新衣服的费用极大。第②句为第二层,写皇帝的全部兴趣都在穿新衣服上。第③、④句为第三层,写皇帝换衣眼的频繁。
  8.写出了一位爱慕虚荣、大肆挥霍、不理国事的皇帝形象。
  9.这一段是故事的序幕,它为骗子骗皇帝、皇帝及文武百官受骗而且还骗别人,以至最后上演皇帝赤身裸体招摇过市的闹剧作了准备。
  (二)10.语言 动作 心理活动 虚伪愚蠢、见风使舵、老谋深算
  11.第一次写老大臣“眼睛睁得特别大”,是说他吃惊的样子;第二次“眼睛越睁越大”,是说他在竭力想看见布料;第三次写“从他的眼镜里仔细地看”,是说他装着真看见的样子。
  12.C
  13.老大臣看不见什么东西,因为的确没有东西。
  14.D 15.A
  (三)16.C 17.B 18.A
  19.第④段是写市民转述小孩子的话,他们不敢正面承认这个事实;第⑤段则直接描写市民已认可并说出这个事实,前面还有疑惧,后者则已解脱心理压力。
  20.心理描写。揭露皇帝虚伪、卑鄙、愚蠢的本质。
  21.说明一个人应该保持天真烂漫的童心,无私无畏,敢于说真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