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
平面镜成像
一.选择题
1.小明站在穿衣镜前3m处,以1m/s的速度匀速靠近穿衣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穿衣镜中小明的像逐渐变小
B.以穿衣镜为参照物小明总是静止的
C.穿衣镜中小明的像是虚像
D.2s后小明走的距离是1m
2.舞蹈演员站在竖直放置的平面镜前,她到镜面的距离是0.5m。则她在镜中的像是( )
A.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B.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m
C.实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D.虚像,像到镜面的距离是0.5m
3.关于做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实验中所成的像可用光屏承接
B.实验中所成像的大小会随物体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C.该实验需要选择两支大小相同的蜡烛
D.多次进行实验,主要是为了减小测量误差
4.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斜放着一个平面镜M,桌面上的小球按图示方向滚动。要使小球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沿竖直方向下落,则镜面与桌面间的夹角α应为( )
A.90°
B.60°
C.45°
D.30°
5.如图所示是(淮南万毕术)中记载的潜望镜。它是世界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潜望镜。它的成像原理是(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折射
D.光的色散
6.下列光学仪器或日常用品中,能够成与物体大小相等的虚像的是( )
A.穿衣镜
B.老花镜
C.显微镜
D.望远镜
7.把万花筒一端对着光亮的地方并转动,从另一端能看到千变万化的图案,这是因为万花筒内放置的( )
A.平面镜
B.凹面镜
C.凸透镜
D.凹透镜
8.下列四种情境中,与平面镜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A.水中“弯折”的筷子
B.倒映在水中的山
C.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D.手影
9.对一些实例和对应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看见水中的鱼儿﹣﹣光的直线传播
B.太阳下人影相随﹣﹣光的反射
C.近视眼镜的镜片﹣﹣凸透镜
D.用镜子增大空间感﹣﹣平面镜成像
10.伦敦奥运会圣火于5月11日在奥运会发源地﹣﹣希腊奥林匹亚的赫拉神庙前利用凹面镜点燃,如图所示。利用凹面镜采集圣火的过程属于下列哪种光现象?(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反射
C.光的色散
D.光的折射
二.填空题
11.一只小鸟在离湖面10米的上空飞行,若湖深为5米,则小鸟在湖里所成的像与它的距离是
m,它在湖里所成的像是由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填“实”或“虚”)像。
12.小兰站在竖直的平面镜前0.5m处,她在镜中的像到镜面的距离是
m,小兰后退时,她在平面镜中的像将
(选填“逐渐变大”、“逐渐变小”或“不变”)。
13.如图,请作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的像,观察图形可知,像与物体是
相反的,雕刻工艺常用的镜像技术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这一特点来实现的。
14.如图所示,墙壁上的平面镜前立有一硬杆。
(1)画出杆顶A点在平面镜中的像。
(2)若杆在2s内右移1m,杆移动的速度是
m/s,杆的像相对镜向右还是向左移?
,移动时,杆的像大小会变大、变小还是不变?
。
15.如图所示是一位小朋友在照镜子(平面镜)。
(1)小朋友看不到被镜子遮住的物品,是因为光在同一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
(2)小朋友通过镜面所成的像在
。(填“镜面前”“镜面上”或“镜面后”)
三.解答题
16.“照镜子,正衣冠”。小红站在平面镜前0.3m处,她的像离她
m.利用自制简易潜望镜可以观察到高处的物体是利用了平面镜可以
。
17.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提供如下器材:光具座、刻度尺、一张大白纸、记号笔、两支相同的蜡烛、无色透明薄玻璃板、茶色透明薄玻璃板、光屏。
(1)为了获得较好的实验效果,应选择
透明薄玻璃板。
(2)实验选用器材有两种组合: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刻度尺和白纸,白纸既要记录玻璃板的位置,也要记录
;另一种组合除选用玻璃板、蜡烛、光屏外,还选用光具座。这两种组合中光屏的作用是
。
(3)用光具座完成本实验比较方便,因为其上的刻度值便于比较
关系。
(4)实验中,通过多次观察点燃的蜡烛的像与没点燃的蜡烛完全重合的现象,得出“平面镜所成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的结论。这种确定像和物大小关系的研究方法是
。(填字母)
A.转换法
B.控制变量法
C.等效替代法
18.在图中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A′B′。
19.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在图中画出物体AB在平面镜MN中所成的像A′B′。
20.哈素海是呼和浩特市一处著名的旅游景点。深秋时节一群南归的鸿雁飞翔在清澈见底而且平镜的湖面上,如图所示。当某只鸿雁距水面120m时,这只鸿雁的倒影与它的距离为
m,该倒影是
(选填“实”或“虚”)像,它是由于光的
(选填“折射”或“反射”或“直线传播”)形成的;当鸿雁缓缓地向更高、更远的南方飞去时,它在水中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或“变小”或“不变”)。
答案
一.选择题
1.C。
2.D。
3.
C。
4.
C。
5.
B。
6.
A。
7
.
A。
8.
B。
9.
D。
10.
B。
二.填空题
11.
20;反射;虚。
12.
0.5;不变。
13.左右。
14.
(1)见下图:
(2)0.5;左;不变。
15.
(1)直线;(2)镜面后。
三.解答题
16.
0.6;改变光路。
17.
(1)茶色;(2)像和物的位置;判断像的虚实;(3)像距与物距;(4)C。
18.
19.
20.
240;虚;反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