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单元
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变革
第5课
青铜器与甲骨文
基础巩固练
1.“工匠精神”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华之一。正是古代工匠追求极致、追求品质的精神,造就了司母戊鼎、四羊方尊两件绝世青铜精品。它们铸造于(
)
A.原始社会后期
B.夏朝
C.商朝
D.周朝
2.(2020江苏泰州张甸中学期中)下图中,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是(
)
A.司母戊鼎
B.青铜立人
C.青铜树
D.四羊方尊
3.“天子为九鼎八簋,诸侯为七鼎六簋,卿大夫为五鼎四簋。”周朝的这一规定说明(
)
A.西周时期青铜器的种类繁多
B.西周时期青铜器的数量增加
C.西周时期礼器的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等级的高低
D.西周时期鼎和簋配合使用,鼎是奇数,簋配偶数
4.《尚书》记载:“惟殷先人,有典有册”,殷人在典册中使用的文字最有可能是(
)
A.甲骨文
B.隶书
C.小篆
D.楷书
5.下列有关甲骨文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
B.它是我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C.它是刻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文字
D.经过文字学家的努力,所有的甲骨文我们都已
经释读
6.甲骨文采用了多种造字方法,如图中文字使用的造字方法是(
)
A.象形
B.假借
C.会意
D.形声
7.夏、商、西周时期是中国早期国家产生和发展的重要阶段。让我们一起走进这一时期,去了解这一时期人类创造的文明。
(1)请写出上面三幅图片中青铜器的名称。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什么方法铸造而成的?
(2)在商周时期,青铜器的功能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甲骨文]
(3)这两幅图片中的文字都是甲骨文,请你说出这些文字首先是在什么时候被谁发现的。这些文字
主要记载了哪一时期的历史?
(4)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哪些领域?如何评价这一文字?
能力提升练
8.青铜是以铜为基本成分的合金。4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已掌握了青铜冶炼和铸造技术。随着青铜器的数量增多,种类逐渐丰富,青铜器的功能也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什么时候开始出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觚盉等(
)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尧舜禹时期
9.(2020四川月考)商周时期是青铜器发展的顶峰时期,器物精美,造型丰富。这一时期较为典型
的纹饰有兽面纹、鸟纹、连珠纹、云雷纹等,每一种不同的纹饰都有着特殊的意义。这能够表明
商周时期(
)
A.青铜器数量众多
B.铸造业规模宏大
C.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D.青铜器功能广泛
10.2017年,甲骨文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审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甲骨文的重要性在于(
)
A.保存了大量的原始记录
B.具备了较高的收藏价值
C.得到了世界的普遍认同
D.肯定了中国人造字功底
11.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公元前1046年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据此可以判断(
)
A.利簋由铜和黄金的合金制作而成
B.利簋内部铭文为中国已知最早的文字
C.利簋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
D.铭文所记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0世纪
12.王亮向韩国留学生介绍夏、商、西周的历史。下列各项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A.商王盘庚时迁都到殷才稳定下来
B.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夏朝开始的
C.汤起兵灭夏,建立商朝
D.周武王率大军伐纣,灭商建周
13.(2020河北期中)妇好是商王武丁的王后。某年夏天,北方边境发生战争,妇好自告奋勇,要求率
兵前往,商王犹豫不决,占ト后才决定派妇好起兵,结果大胜。这个故事最早记载于(
)
A.龟甲或兽骨上
B.竹简
C.丝帛
D.宣纸
14.“洹水安阳名不虚,三千年前是帝都。”这是著名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郭沫若同志考察殷墟时留下的著名诗句。让我们走进历史与安阳:
[访殷墟——寻商朝之都]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殷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1)殷墟遗址是哪一王朝的都城?哪一国王迁都到此?
[赏文物——析青铜文化]
该文物是1939年3月在河南安阳出土,是商王为祭祀其母戊所制造,是商周时期青铜文化的代表。
(2)该文物是商朝青铜器的代表作,它的名称是什么?从外观上看,它有什么特点?
(3)商朝时铸造一个大型的青铜器有时需要几百人,面对这样大的工程,人们却把它做得很好,这
体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什么样的精神?
[观照片——探古代文字]
中国文字博物馆位于河南省安阳市人民大道东段656号,是经国务院批准的一座集文物保护、陈列展示和科学研究功能为一体的国家级专题博物馆,也是中国首座以文字为主题的博物馆。
(4)结合所学谈一谈中国文字博物馆设立在“河南省安阳市”的原因。
核心素养练
15.(史料实证)小华同学在参观山西博物院举办的商周文物展览时,拍摄了一组青铜器的图片,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
)
A.青铜铸造业规模宏大,组织严密
B.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
C.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D.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练]
1.C
商朝后期,青铜铸造业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组织严密,分工细致,能够铸造出大型器物,如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四羊方尊是青铜器中的精品。
2.A
司母戊鼎是迄今世界上出土的最重的青铜器。
3.C
根据题干中“天子”“诸侯”“卿大夫”等信息可知根据权力的大小鼎簋使用规格有明确规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商朝以后,青铜器的功能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更成为王公贵族身份地位
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其类型和数量反映了权力的大小和严格的等级界限。
4.A
根据题干中“殷人”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的发现充分证明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是从商朝开始的。
5.D
结合所学可知,甲骨文是中国商周时期刻写在龟甲和牛、羊等兽骨上的文字。甲骨文记载的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现在发现的商代甲骨文单字计4400个以上,已经识别的字在1500个以上。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故D项符合题意。
6.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甲骨文使用象形指事、会意、形声、假借等多种造字方法象形是最原始的造字方法,用图形、线条把物体的外形特征勾画出来。甲骨文中约40%是象形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题干图片中甲骨文采用了最原始的象形造字方法。
7.解析
:第(1)问观察干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图一是四羊方尊;图二是司母戊鼎;图三是利簋。这些青铜器主要是用“泥范铸造法”铸造而成的。第(2)问考查青铜器功能的转变,结合所学回答即可。第(3)(4)问考查甲骨文的相关知识,联系课本知识回答。
答案:(1)图一:四羊方;图二:司母戊鼎;图三:利簋。“泥范铸造法”。
(2)由食器等发展到礼器,成为玉公贵族身份地位乃至国家权力的象征。
(3)1899年,王懿荣。商周时期的历史。
(4)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文历法等。
评价: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
[能力提升练]
8.A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夏朝时开始现中国最早的青铜礼器鼎、爵、觚、盉等。
9.C
结合所学知识分析题干中的关键语句“器物精美”“造型丰富”“有兽面纹、鸟纹、连珠纹、云雷纹”等可知,这些都表明商周时期青铜器制作工艺高超。
10.A
甲骨文保存了我国古代大量的原始记录,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1.C
由材料“陕西临潼出土的青铜器利簋内底铸铭文4行33字,记载了公元前1046年甲子日清晨武王伐纣这一重大历史事件”可知,利簋可作为研究当时历史的第一手资料。A在材料中没有体现;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的文字,故B不符合题意;铭文所记事件发生在公元前11世纪,故D表述错误,选C项。
12.B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目前所知,我国有文字可考的历史从商朝开始。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对中国文字的形成与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13.A
根据关键词“商王”,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可知,商周时期的甲骨文记载内容十分丰富,涉及祭祖、战争等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它的书写材料是龟甲或兽骨。据此可知选A
14.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可知,商朝的盘庚把都城迁到殷,此后保持了相对稳定,因此商朝又称为“殷朝”。第(2)问结合图片,容易判断是司母戊鼎,其外观特点根据图片结合所学回答。第(3)问属于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第(4)问结合甲骨文的发现地点和地位回答。
答案:(1)商朝。盘庚。
(2)司母戊鼎。特点:厚重典雅,气势恢宏,制作精良,工艺高超。
(3)吃苦耐劳、不怕困难、善于合作、敢于创新等精神。
(4)在河南安阳殷墟出土了大量商代的甲骨文。甲骨文是中国已发现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体系较为完整的文字,甲骨文已经具备了汉字的基本结构,很多字体至今仍在使用,是汉字形成与发展的重要阶段。
[核心素养练]
15.A
观察题干关于青铜器图片可知青铜器种类繁多,用途广泛;青铜铸造业的工艺水平高超;青铜器物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从中不能得到的历史信息是选项A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