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培优课时层级精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详尽全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统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培优课时层级精练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详尽全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70.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1 21:10: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三单元
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基础巩固练
1.(2020山西太原期中)“公元前207年,秦朝的统治者在起义军的包围下,被迫出城投降。威名显赫的秦朝,仅存在十几年就灭亡了。五年后,这位受降者建立一个新的王朝,这个王朝的名字也成为我们这个民族永远的名字。”这位受降者是(
)
A.陈胜
B.吴广
C.刘邦
D.项羽
2.西汉的都城是(
)
A.咸阳
B.镐京
C.长安
D.洛邑
3.汉初农民要承受田租、算赋(人口税)、更戍(兵役)等沉重的负担,经常入不敷出,乃至卖地、卖儿卖女卖妻,最后将自己也卖为奴隶,为此统治者采取(
)
A.严刑峻法政策
B.休养生息政策
C.对外征战政策
D.奖励工商政策
4.对汉高祖休养生息政策的表述正确的是(
)
①吸取了秦亡的教训
②目的是巩固新生的政权
③采取了轻徭薄赋的政策
④重视“以德化民”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
5.(2020山东烟台月考)王朝刚建立之初,统治者吸取前朝灭亡的教训,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多次减
免田租赋役将田租降至三十税一。不修宫殿园囿,减轻刑罚,废除伤残肉体的肉刑,使这一时期社会经济迅速发展,出现了我国古代第一个治世局面。此文描述的是(
)
A.光武中兴
B.开元盛世
C.贞观之治
D.文景之治
6.中国古代史上有许多治世局面,其中第一个便是汉朝的“文景之治”。这一治世局面形成的原因不包括(
)
A.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减轻农民的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
B.统治者提倡节俭、以身作则
C.统治者采用法家思想,严刑峻法,社会比较安定
D.统治者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7.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汉初的休养生息政策,自汉高祖开始,历经吕后、文帝及景帝几代统治者,先后执行了六七十年,至武帝时已是“海内殷富,国力充实”。
(1)汉初为什么要实施“休养生息”政策?
(2)汉高祖时期采取了哪些措施来“休养生息”?
(3)“休养生息”政策的实施,有什么意义?
能力提升练
8.绘制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阅读小明同学绘制的中国历史朝代更替示意图(局部),其中空白处应该填写的是(
)
A.夏朝
B.商朝
C.东汉
D.西汉
9.(2020广东万山测试)西汉初年,统治者推行休养生息政策,关注民生,恢复生产。西汉推行休养生息政策的实质是(
)
A.以黄老道家思想取代法家思想
B.把封建剥削降到人民可以接受的程度
C.调整生产关系,缓和阶级矛盾
D.调整赋税制度
10.西汉建立之初,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及其继承者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措施中属于汉高祖时期的有(
)
①让士兵还乡务农
②将部分奴婢释放为平民
③轻徭薄赋
④废除一些严刑峻法
A.①②
B.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11.汉文帝说:“盖天下万物之萌生,靡有不死。死者天地之理,物之自然……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吾甚不取。”汉文帝在此强调的是(
)
A.无为而治
B.轻徭薄赋
C.崇尚节俭
D.民贵君轻
12.(2020河南平顶山期末)历史故事“缇萦救父”,汉景帝被缇萦感动,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这说明汉景帝重视(
)
A.以德化民
B.以法治国
C.废除法律
D.没有原则
13.继汉高祖刘邦之后,文帝和景帝继续推行休养生息的政策。下列政策属于文帝、景帝采取的是(
)
①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
②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
③进一步减轻赋税和徭役
④提倡勤俭治国
⑤重视“以德化民”
⑥释放奴婢为平民
A.①②③④⑤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⑥
D.①②③④⑥
14.以下对文景之治的描述,符合史实的是(
)
A.以酒为池,悬肉为林
B.战事连绵,干戈不息
C.民失作业,百姓饥馑
D.海内安宁,家给人足
1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民失作业,而大饥馑,凡米石五千,人相食,死者过半…自天子不能具(选出)醇驷(纯一
色的四匹马),而将相或(有的)乘牛车。上于是约法省禁,轻(减轻)田租,什伍而税一(收入的十五
分之一用来交税)
——《汉书·食货志》
(1)由材料可知,西汉建立后,统治者面临的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状况?造成此局面的原因是什么?
(2)材料一中的“上”是哪个皇帝?
材料二
夫农,天下之本也。
——汉文帝
材料三
黄金珠玉,饥不可食,寒不可衣,以为币用,不识其终始(把它们当作货币使用,并没有认
识到它们真正根本的作用)…令郡国务劝农桑(下令郡国官员以劝勉农桑为首要政务)。
(3)材料二、三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具有的相同思想是什么?在这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怎样的局面?
(4)你从秦亡汉兴的史实中获得了怎样的启迪?
核心素养练
16.(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西汉初年,刘邦废除秦朝苛法、豁免其徭役,减轻人民的负担,如减轻田租,什五税一;文帝、景帝之时又两次“除田租税之半”,即土地税由十五税一减为三十税一,还减轻刑罚,废除了连坐法和残损肢体的肉刑等。汉初统治者实行这些措施的原因是(
)
①为了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
②人民对政府不满,不断起来反抗
③为汉朝的强盛奠定了基础
④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第11课
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练]
1.C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公元前207年在巨鹿之战中,项羽以少胜多,大败秦军主力,为灭亡秦朝奠定了基础。随后,刘邦率兵进逼咸阳,秦王子婴出降,秦朝灭亡,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C符合题意。
2.C
刘邦打败项羽后,于公元前202年建立汉朝,定都长安,史称西汉。
3.B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刘邦为了巩固新生的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同时吸取了秦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
4.A
西汉建立后,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亡的教训,采取了轻徭薄赋为特征的休养生息的政策。
5.D
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汉初年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减轻农民的赋税徭役、兵役和赋税负担,注重农业生产发展。文帝和景帝奖励努力耕作的农民,劝诫百官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文景时期,社会比较安定,百姓富裕,国家的粮仓丰满,历史上称这一时期的统治为“文景之治”。
6.C
为了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汉高祖吸取秦朝因暴政导致速亡的教训,采取了休养生息的政策。到文帝和景帝,他们继续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注重农业生产,提倡以农为本,要求各级官吏关心农桑,提倡节俭,并以身作则,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从而出现了“文景之治”的治世局面。C项符合题意。
7.解析:第(1)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施“休养生息”政策是由于秦朝的暴政和秦末长期战乱导致社会十分贫困,统治者吸取秦亡的教训,欲图长治久安,稳固统治。第(2)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汉高祖具体采取的措施包括:士兵解甲归田、民还乡、释奴为民,增加劳动力,鼓励农业生产,轻徭薄赋。第(3)问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休养生息”政策促进经济恢复发展,有利于改善民生,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有利于社会秩序的恢复和稳定,也有利于培养民众对政权的忠诚态度。
答案:(1)原因: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使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破坏,为恢复和发展社会生产,巩固政权和稳定社会局势;吸取秦亡的教训。
(2)措施:让士兵还乡务农,并将那些因战乱、饥荒而成为奴婢的人释放为平民,以增加农业劳动力;为稳定民心鼓励人民致力农业生产,汉高祖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减轻农民的赋税,相应地减免徭役及兵役。
(3)意义:使汉初的经济逐渐得以恢复和发展,社会局势稳定下来。
[能力提升练]
8.D
根据题干提供的中国历史部分朝代更替示意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末农民战争推翻了秦朝的统治经过楚汉之争,刘邦夺得天下,于公元前202年建立西汉。故选D
9.C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初吸取秦亡的教训,并鉴于经济贫困的现状,为了巩固统治、恢复经济而采取了休养生息政策政策主要涉及让士兵复员生产,让战争期间逃亡的人回家恢复原有田宅,把因饥饿卖身为奴者释放为平民,减轻田租等方面。这些政策实质上是对生产关系的调整,以缓和阶级矛盾。
10.C
根据题干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汉高祖时期让士兵还乡务农,释放奴婢为平民,采取轻徭薄赋的政策等,而文帝和景帝时期重视“以德化民”,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综合比较四个选项,故
选C
11.C
由题干材料中厚葬以破业,重服以伤生”等信息,即可判定选C
12.A
依据所学可知,西汉文景时期以政富民,以德化民,历史故事“缇萦救父”,汉景帝被缇萦感动,废除了一些严刑峻法,这说明汉景帝重视以德化民,故A符合题意。
13.B
“释放奴婢为平民”是汉高祖所采取的措施,排除含有⑥的选项即可。
14.D
文景时期,政治清明,经济发展,人民生活安定。当时的国力有了很大的增强,国家积累了大量的钱粮,库存的粮食和铜钱非常充盈。这一时期的统治局面,历史上称之为“文景之治”。D项符合题意。
15.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社会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西汉建立之初,到处是残破荒凉的景象。据此回答。第(2)根据材料一中信息并结
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一中的“上”是汉高祖刘邦。第(3)问据材料二、三分析可知体现了汉文帝和汉景帝具有重视发展农业(或以农为本)的相同思想。在这两位皇帝统治时期出现了“文景之治”的局面。第(4)问是开放性题目,言之有理即可。
答案:(1)残破荒凉的景象。(主要意思符合题意即可)秦朝的残暴统治和秦末的战乱。(主要意思符合题意即可)
(2)刘邦(或汉高祖)
(3)重视发展农业(或以农为本)。“文景之治”。(描述当时具体状况也可)
(4)顺民心者昌,逆民心者亡。残暴统治必然招致灭国的横祸,温和的统治能使社会安定,人民接受统治并促使社会向前发展。(言之有理即可)
[核心素养练]
16.C
西汉初年到处残破荒凉,人民流离失所,人口锐减、土地荒芜统治者的首要任务是如何恢复和发展农业生产,安定社会秩序,巩固新王朝。①④符合题意。②与题意不符;③是这些措施的影响,
不是原因,故选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