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8张PPT)
在大国激烈争霸,社会急剧变化的春秋时期,出现了两位思想巨匠:一位是老子,一位是孔子。他们博大精深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硕大壮实的主根,他们原创或编订的著述是中国传统之学最重要的经典。
春秋
战国
子:
对著名学者和老师的尊称,如“孔子”就相当于“孔先生、孔老师”;
诸子:
众多学者,老师;
诸子百家:
众多学者、老师组成很多学派;
第八课
百
家
争
鸣
部编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上册
自主学习
1、老子是什么时期的人?是哪个学派的创始人?主要思想主张和著作分别是什么?
2、孔子的生平经历、思想主张、教育成就、相关书籍和主要影响各是什么?
老子
时期:
学派:
思想主张:
经典著作:
老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都有其对立面,而且相互依存。
老子认为:世界万事万物除了相互依存,还可以相互转化。
世界万事万物有对立面,它们相互依存,对立的双方在一定的条件下相互转化。
但是,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应该遵循一定的自然规律,不包含任何人为因素,人所需要做的是顺应规律,顺因自然,道法自然。
辩证思想
孔子
时期:
学派:
思想主张:
教育成就:
经典著作:
春秋后期鲁国人
儒家学派创世人
孔子的思想由其弟子整理成《论语》
孔子家的马棚失火了。孔子从朝廷下班回家,他看见马棚烧没了,就问家人:“马棚失火伤着人了吗?”他却不问马怎么样了。
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提出的为人处世的准则是什么?
具有爱心和同情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能够换位思考。
核心思想:“仁”
政治主张:
以德治国,反对苛政
教育主张:
有教无类
教育方法:
因材施教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故事情景1:小明总是自以为自己很聪明,什么都知道。
请用孔子的教育话语来劝诫一下以下同学。
故事情景2:小华对于很多问题喜欢不懂装懂
故事情景3:小光学习时不爱思考;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敏而好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编订《诗》《书》《春秋》等书作为教材,丰富了教学内容。
1、百家争鸣出现的背景(原因)
战国时期,社会正经历着深刻而广泛的变化。旧制度进一步瓦解,新制度逐步确立。
2、百家争鸣的形式
著书立说,聚众讲学,阐述主张,传播观点。
3、百家争鸣的中心话题
治国方略、统一方式、天人关系等。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道家
墨家
法家
荀子
战国
墨子
庄子
韩非
战国
战国
战国
战国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选贤能的人治理国家、
提倡节俭
治国要顺应自然和民心,人生应该追求精神自由,要保持独立的人格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反对一切非正义的战争
孟子
二、思想的碰撞——战国时期百家争鸣
荀子的名言
诸子百家中关于治国的主张,哪一个学派对当时统治者最有用?
孝敬父母,尊敬师长
(儒家,礼治)
团结友爱
(墨家,兼爱)
主张和平,反对战争
(墨家,非攻)
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儒家,有教无类)
依法治国
(法家韩非子,法治)
以不变应万变
(道家老子,无为而治)
古今连线
当今的思想观点
各派学说、主张
思想超市
面对班级里的不交作业、自习课说话、上课交头接耳、乱扔垃圾等现象,你在“思想超市”中选取哪家的思想来进行管理?
荀子
墨子
韩非子
孔子
老子
庄子
孟子
方式一:以德来教化同学们——
取法古人,建设良好校风
儒家
法家
道家
方式二:制定一些具体的措施和制度,严厉惩罚——
方式三:“无为而治”,
让同学们自觉去要求自己——
方式四:加强节约意识的宣传——
墨家
学派
人物
时代
主要思想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孔子
春秋
孟子
荀子
战国
墨子
战国
老子
春秋
庄子
战国
韩非
战国
“仁”;“以德治国”
、反对苛政;
“仁政”;“民贵君轻”;反对非正义战争
主张实行“礼治”,明确尊卑等级
“兼爱”“非攻”、选贤任能
提倡节俭
顺应自然;辩证思想;“无为而治”
顺应自然和民心;精神自由,独立人格
以法治国,树立君主权威,建立中央集权专制统治
知识梳理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