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7单元 (7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四年级上册语文习题课件-第7单元 (7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0 21:27:10

文档简介

(共9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奉天东关模范(faηyuan)学校的魏(
wen
we)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你
们为什么而读书?”周恩来回答说:“为中华之崛
色)起而读书!”
2.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
chu
chu)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了那个中国妇女一通,因为那是在
被外国人占据的地盘,惹出麻烦来可就糟了,没处(
chu
chu)说理去!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他
xiong
huai(胸怀)祖国,认为
Zhen
xing(振兴)民族企业也算上是
bao
xiao(报效)
祖国的方法之
2.她的作文思路
qIng
XI(清晰),得到了老师的
cheng
zan(称赞)。
3.每学完一篇课文,我们都要认真
hui
gu(回顾),争取不留疑惑。
、补充词语,并完成练习。
①为之(—)(振)
②左(顾)右(盼)
③(难)(以)忘怀
④热闹(非)(凡)
⑤大不(相)(同)
⑥若有(所)()
1.词语①中所填的第二个汉字的意思是(C)
A.摇动,挥动
振动
奋起,振作
D.鼓动
2.词语②的意思是向左右两边看,与其结构类似的词语有:左邻右舍、东张西望。
四、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①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②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③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外国人,反而训斥她。
1④中国巡警没有惩处肇事的外国人,而是训斥她
1.我发现两组句子中第①句和第③句语气比较强烈,今后如果我要表达强烈的情感,
可以用反问句和双重否定句。
2.用加点词“不但不……反而……”造句
他不但不承认错误,反而诬陷别人
五、回顾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三件事,第一件事讲周恩来在修身课上当众表明志
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二件事讲周恩来初到沈阳时对“中华不振”疑惑不解
第三件事讲周恩来进租界亲身体验“中华不振”,表现了少年周恩来博大的胸怀和远大
的抱负
)成长加油能力练
六、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新学年开始了,修身课上,奉天东关模范学校的魏校长向学生们提出了一个严肃的问题
你们为什么而读书?”
“为家父而读书。”
为明理而读
¨为光耀门楣而读书。”有人干脆这样回答。
有位同学一直默默地坐在那里,若有所思。魏校长
注意到了,他打手势让大家安静下来,点名让那位同学回
。那位同学站了起来,清晰而坚定地回答道(共5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语文园地(七)
、填空。
读一篇文章,如何把握主要内容呢?一般有以下几种方法
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
2.弄清事情的起因
经过
结果,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3.有的文章写了不止一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件事连起来,就能
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
、下面哪些题目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ACD)(多选)
A.《精卫填海》
B.《普罗米修斯》
C.《观潮》
D.《爬天都峰》
、把下面的成语补充完整,并完成练习。
志存(高)(远)精忠(报)(国)(大)(义)凛然(英)(勇)无畏
视(死)如(归)
铁)面无(私)秉(公)执(法)(刚)正(不)阿
1.周恩来总理从小志存高远,树立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远大志向。
2.包拯铁面无私、秉公执法,是老百姓的靠山,其浩然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
3.抗金将领岳飞精忠报国的事迹广为流传
四、把下面的句子换个说法,意思不变。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又敢怎么样呢?
围观的中国人都紧握着拳头,但这是在外国人的地盘里,谁也不敢怎么样。
2.您何必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还愁没钱花?
您不用卖房子,只要您把胡子一剃,一登台,就不愁没钱花。
五、遇到下面情况,你会怎么说?试着写一写。
1.小明总不及时关灯,还说:“这花不了多少钱。”你会说:“我们要节约能源,不能浪费呀
2.六一儿童节那天,你收到了爸爸送给你的心仪的书,你惊讶地说:“哇!这真是爸爸送给我
的吗?感谢爸爸,今天我真是太开心了
六、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别董大
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1.《别董大》是一首送别诗,作者是唐代诗人高适,主要内容写的是高适送别
董大
的句子是一个反问句,意思是:天下还有谁不知道您呢?
3.这首送别诗与常见的不同,因为从这首诗中我们能感受到(B)
A.离愁别绪之情
旷达豪迈之情
C.伤感惋惜之情
D.依依不舍之情
4.关于送别的诗句,我还知道: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共4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延安,我把你追寻
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昔日(x
延安(
yan
yan)
土炕(
keng
kang)春笋(
sun
shun)
选词填空。
茁壮强壮
1.我栽的小树正在(茁壮)成长。
2.爷爷每天打太极拳,因此身体十分(强壮)。
、下面的句子各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请写在括号中,再任选其中一种修辞手法仿写一句。
1.一旦失去了你啊,那就仿佛没有了灵魂,怎能向美好的未来展翅飞翔?(反问)
2.一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比喻)
3.追寻信念,追寻金色的理想;追寻温暖,追寻明媚的春光;追寻光明,追寻火红的太阳!(排比)
这件好事难道不是她做的吗?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本文是一首诗,通过对延河
枣园
南泥湾
杨家岭等具体事物的歌颂,抒
发了诗人追寻延安精神的迫切心情,强调了在新时期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的重要性。
五、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排排高楼大厦像雨后春笋,
宇宙飞船探索太空的奧秘,
件件家用电器满目琳琅;
电子计算机奏出美妙的交响;
我们永远告别了破旧的茅屋,
我们毫不犹豫丢掉了老牛破车,
却忘不了延安窑洞温热的土炕。
却不能丢宝塔山顶天立地的脊梁
1.根据下面的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形容美好、完美的事物很多。(满目琳琅)
(2)比喻事物迅速大量地涌现出来。(雨后春笋)
2.“毫不犹豫丢掉了”与“不能丢”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告诉我们在坚决丢掉贫穷和落后的
同时,不能丢掉伟大的延安精神
3.作者所要追寻的“延安精神”具体指的是什么精神
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
六、现代社会,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延安精神?
延安精神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是力求上进、永不满足的精神,虽然我们过上了美好
的生活,但我们要继续发扬延安精神。(共9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单元阅读要素专训
语文要素:关注主要人物和事件,学习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
阅读指导: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种方法:1.题目有时能提示文章的主要内容,如《盘古
开天地》;2.理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也能帮助我们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如《麻雀》;3.有的文
章写了几件事,如《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共写了三件事,可以先弄清每件事讲了什么,然后把几
件事连起来,就能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了;4.找中心句,中心句”应该是文章写作内容的集中体现,
找到中心句也就把握住了文章的主要内容,如《观潮》。
(一)最贵的项链
①店主站在柜台后面,望着窗外一个小女孩走过来,整张脸都贴在了橱窗上,出神地盯着那条
蓝宝石项链看。
②她说:“我想买给我姐姐,您能包装得漂亮一点吗?”店主怀疑地打量(liαng
ing)着小女孩说:“你有多少钱?”小女孩从口袋里掏出一个手帕,小心翼翼地解开所
有的结,然后摊开在柜台上,兴(
xing
xing)奋地说:“这些可以吗?”她拿出来的不过
是几枚硬币而已。她说:¨今天是姐姐的生日,我想把它当作礼物送给她。自从妈妈
去世后,她就像妈妈一样照顾我们。我相信她一定会喜欢这条项链的,因为项链的颜色就像她的眼
晴一样。”
③店主拿出了那条项链,装在一个小盒子里,再用一张漂亮的红色包装纸包好,还在上面系(j
x)了一条绿色的丝带。他对小女孩说:“拿去吧,小心点。”小女孩满心欢喜,连蹦带跳地回家了
④在一天的工作快要结束的时候,店里来了一位美丽的姑娘,她有一双蓝色的眼睛。她把已经
打开的礼品盒放在柜台上,问道:“这条项链是在这里买的吗?多少钱?”“本店商品的价格是卖主和
顾客之间的秘密。
⑤姑娘说:“我妹妹只有几枚硬币,这条蓝宝石项链却货真价实。她买不起的。”
⑥店主接过盒子,精心将包装重新包妤,系上丝带,又递给了姑娘说:“她给出了比任何人都高
的价格,她付出了她所拥有的一切。”
1.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上“√”
2.根据意思从文中找出相应的词语。
(1)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小心翼翼)
(2)实实在在,一点儿不假。(货真价实)
3.根据文中内容可以知道,题目“最贵的项链”中的“贵”有两层意思:一是价格昂贵;二是小
姑娘对姐姐的那份感情,饱含了亲情,她给姐姐的项链是无价的
4.读画横线的句子,这里的“一切”指的是(C)
A.小女孩所有的钱
B.小女孩最后给出的价格比别人高
C.小女孩虽然只有几枚硬币,但她付出了对姐姐的一片真情,是任何金钱都买不到的
5.小女孩很想买那条项链,这可以从文章第①段中“出神、盯着”这两个词感受到,第③段
中“连蹦带跳”一词写出了小女孩买到项链后开心的心情。
6.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短文的主要内容
小姑娘很想买一条蓝宝石项链送给照顾自己的姐姐,但她只有几枚硬币,店主被小女孩的真情
所感动,将项链廉价卖给了她。
7.请对小女孩做出评价:小女孩为了姐姐愿意付出一切,这种浓浓的亲情让人感动,正所谓亲情无价。(共4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23梅兰芳蓄须
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读音有错误的一项是(D)
A.租界(zu)拒绝(j)
B.宁可(ning)打扰(rao)
C.纠缠(chan)邀请(yo)
D.要求(yao)蓄须(xu)
二、根据意思写出相应的词语。
1.比喻说话做事时露出的漏洞。(破绽)
2.平日老在家里待着,很少出门。(深居简出)
3.形容说话办事坚决果断,毫不犹豫。(斩钉截铁)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在句子里。
只要……就
无论……都
1.(无论)戏园子老板开出的条件多么优厚,梅兰芳(都)拒绝了。
2.(只要)签订演出合同,(就)预支二十两黄金给梅兰芳。
四、理解重点句子,完成练习。
1.“他宁可卖房度日,也决不在日本侵略者的统治下登台演岀”这句话表明了梅兰芳先生怎样的
精神?
表现了他对日本侵略者的深恶痛绝和他崇高的民族气节
2.“前来看他演出的人太多了,很多人没有座位就站着看。”大家为什么愿意站着看,仅仅是因为
梅兰芳演得好吗?(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
梅兰芳先生高超的表演艺术让人喜爱,他的民族气节更令人敬佩。
五、阅读课内片段,完成练习。
1941年12月香港沦陷。日本驻港司令官亲自出马,多次逼迫梅兰芳演戏。梅兰芳可以忍
受生活的困顿,直面战争的危险,但他难以抵抗来自侵略者随时随地的骚扰。拒绝的借口都用
尽了,梅兰芳最后只能蓄须明志,表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表明不给侵略者演戏的决心。后
来,梅兰芳不堪其扰,只好又回到了上海。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沦陷—(失陷)
困顿——(困难)
抵抗——(抵挡)
2.从画线句子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①梅兰芳在京剧表演艺术方面的卓越成就;②他受到侵略者无休止的骚扰。
3.梅兰芳为什么要蓄须?用“”画出相关的句子。
六、中国京剧的“四大名旦”是梅兰芳、程砚秋
尚小云
荀慧生(共9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古诗三首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画“、√”。
1.她还(
hai
huan)是没有把我的书还(
hai
huan)给我。
2.大将(
jiang
jiang)军率领着所有将(
jiang
jiang)土奔赴战场。
3.来到塞(
sal
sal
se)外看不到车辆堵塞(
sal
saⅰse)的现象。
4教(
jiao
jido)室里,老师正在教(
Jao
Iao)孩子们读书。
二、根据语境,看拼音,写词语
1.这一栋
XIong
weI(雄伟)的建筑据说是由一位
jie
chu(杰出)的建筑师设计的。
2.每天放学回家,妈妈都cucu(催促)我把ciyu(词语)写完。
3.我
tao
zu(陶醉)在这秀美的山川景色之中。
4.哥哥踏上了维护世界和平的
Zheng
tu(征途)。
巧填同音字。
XIang
gIn
ng
(项)目
(秦)朝
边(塞)
(征)服
(最)美
方(向)
(琴)声
比(赛)
(争)斗
(醉)酒
四、判断下面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维。
2.凉州词是《凉州曲》的唱词,盛唐时流行的一种曲调名。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中的“飞将”指的是李广。
4.“古来征战几人回?”夸张地展示了战争的残酷,流露出诗人对战争的不满。
五、句子练习。
1.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这两句诗描绘了边塞的苍凉景象,“万里”一词写出了边塞之遥远,“人未还
词令人联想到战争给人们带来的灾难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这两句诗中“人杰”和“鬼雄”高度赞颂了项羽的英雄气概。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出塞》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其中“但使龙城飞
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两句诗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渴望
2.《凉州词》的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朝,诗中描写了边塞的一场盛宴。“醉卧沙场君莫
笑,古来征战几人回?”表现了戍边战士为国而战、视死如归的豪情壮志
《夏日绝句》是一首借古讽今诗,借赞颂项羽宁死不屈的英雄气概,讽刺南宋统治者
屈辱愉生、逃跑妥协的行径,体现了诗人的爱国情怀。
七、补全古诗,再完成练习
(一)出塞
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教”意思是令,使,诗的后两句意思是:要是有李广那样的猛将戍守边关,北方游牧民
族的骑兵就不敢跨越阴山
2.这首诗通过“秦时明月汉时关”写出了边塞战争时间的久远,通过“万里长征人未还”写
出了边塞与中原的距离遥远,反映了作者对连续驻守的战士们久征未归的同情。(共5张PPT)
四年级上册(人教版)语文
习作指导:写信
审题训练:选一选,填一填,明确本次习作的任务
1.审清题目:这次习作要求我们写的是(B)
A.一次活动
B.一封信
C.一个人物
D.一处场景
这封信可以写给(AB),信写完以后,可以通过(CD)寄(发)给对方。(多选)
A.亲友
B.其他人
C.邮局
D.电子邮件
2.审题内容:首先要表达自己对对方的关心、问候,然后要讲清晰自己要说的事情,最后询
问对方的情况。
3.审清书信格式:下列各项中对书信的格式说明有误的一项是(D
A.称呼要在信纸第一行顶格写,后面加冒号。
B.问候语要在第二行空两格写,独立成段。
C.正文要在第三行空两格写,转行顶格,可有若干段落
D.署名和日期要写在祝福语的左下方。
二、选材训练:给下面材料中能作为本次习作材料的画“”。
1.写自己想要诉说的事。
2.回答来信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或要求代办事的结果
3.问候对方,表达问候和牵挂。
4.结尾写想要询问对方的事。
、书信修改:找出下面书信中有毛病的地方并在原文中进行修改。
亲爱的爸爸:您好!
(问候语写在第二行,并在开头空两格。)
近来工作顺利吗?您已快一年没回家了,我和妈妈都很想念您。
您给我寄来的《十万个为什么》和玩具已经收到了,我非常喜欢。我已阅读《十万个为什么》
十几页了,每天晚上睡觉前我读半个小时,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弄懂了许多问题。谢谢您,爸爸
马上就要过年了,您一定会回来,是吧?我和妈妈盼您早些回来。
此致
年×月×日
敬礼!
(在此处添上祝福语,并分两行书写。)
子:小军
(在祝福语下方先署名,再写日期)
四、思路形成:填一填,理清习作思路。
1题目:写给姑姑的一封信
2.在信中要写的内容:回忆与姑姑相处的点点滴滴
3.要表达的情感:感谢姑姑在家时对自己的关心和照顾
4.我要这样安排文章结构:开头,问候姑姑;正文部分,回忆姑姑对我的关心和照顾,诉说
自己现在的学习情况;结尾,表达对姑姑的爱和感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