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习 1.2时间和位移 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物理人教版必修1课后练习 1.2时间和位移 Word版含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10.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0 10:06:5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一、单项选择题
1.每逢周五,《新民晚报》会刊登日出日落时间表.下表为某年11月30日刊登的12月2日部分城市日出日落时间表.
城市 日出时间 日落时间
北京 7:18 16:50
哈尔滨 6:54 15:51
西安 7:33 17:35
上海 6:36 16:51
成都 7:44 18:02
拉萨 8:34 18:56
请比较表中六个城市白昼的长短,其中两个城市之间白昼时间差值最大可达( A )
A.1小时25分 B.3小时05分
C.2小时06分 D.1小时58分
解析:北京的白昼时间为16:50-7:18=9小时32分,哈尔滨的白昼时间为15:51-6:54=8小时57分,西安的白昼时间为:17:35-7:33=10小时2分,上海的白昼时间为16:51-6:36=10小时15分,成都的白昼时间为18:02-7:44=10小时18分,拉萨的白昼时间为18:56-8:34=10小时22分.根据各城市的白昼时间可知:拉萨的白昼时间与哈尔滨的白昼时间的差值最大,即为10小时22分-8小时57分=1小时25分.因此选项A正确.
2.我国将于2019年5月22~24日在北京组织“全球无人机大会”.组委会致力于打造一场高规格、高水平的无人机产业应用盛会,助推无人机产业快速、健康、有效发展.如图所示是某正在飞行的无人机.该无人机往返飞行了850 km,用时72 min,这两个数据分别指( B )
A.位移、时间间隔 B.路程、时间间隔
C.位移、时刻 D.路程、时刻
解析:850 km指路程,72 min指的是时间间隔,有时称为时间.
3.如图所示,一小球在光滑的V形槽中由A点释放,经B点(与B点碰撞所用时间不计)到达与A点等高的C点,设A点的高度为1 m,则全过程中小球通过的路程和位移大小分别为( C )
A. m, m B. m, m
C. m, m D. m,1 m
解析:小球通过的路程为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s=2=2 m= m;位移为由初位置到末位置的有向线段,x=== m= m.选项C正确.
4.在图中所示的时间轴上标出的是下列哪些时间或时刻( D )
A.第4 s初 B.第6 s末
C.第3 s D.前3 s
解析:时间是指时间的长度,在时间轴上对应一段距离,时刻是指时间点,在时间轴上对应的是一个点.从时间轴中来看表示的是从0到3的一段时间,表示的是时间间隔,即前3 s的时间,所以D正确,选项A、B、C错误.
5.下列关于矢量和标量的说法正确的是( D )
A.取定正方向,做直线运动的甲、乙两物体的位移分别为x甲=3 m、x乙=-5 m,则x甲>x乙
B.甲、乙两运动物体的位移大小均为50 m,这两个物体的位移必定相同
C.温度计读数有正有负,所以温度也是矢量
D.温度计读数的正负号表示温度高低,不表示方向,温度是标量
解析:直线运动中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故选项A错误.两个矢量大小相等、方向相同时,它们才相同,故选项B错误.温度是标量,温度的正负号表示温度的高低,故选项C错误,D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6.有关路程和位移的说法,下列正确的是( AD )
A.路程是运动轨迹的长度
B.位移大小等于运动轨迹的长度
C.路程是运动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D.位移大小是运动起点指向运动终点的有向线段的长度
解析:路程是物体运动轨迹的长度,路程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故A正确,C错误;位移是描述物体位置变化的物理量,可用从物体的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有向线段表示,有向线段的长度是位移的大小,有向线段的方向是位移的方向,故B错误,D正确.
7.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坐标轴上的坐标表示物体的位置,用坐标的变化量Δx表示物体的位移.一个物体从A运动到C,它的位移Δx1=-4 m-5 m=-9 m;从C运动到B,它的位移Δx2=1 m-(-4 m)=5 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D )
A.C到B的位移大于A到C的位移,因正数大于负数
B.A到C的位移大于C到B的位移,因符号表示位移方向,不表示大小
C.因为位移是矢量,所以这两个矢量的大小无法比较
D.物体由A到B的合位移Δx=Δx1+Δx2
解析:位移的正负号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选项B正确;又Δx=1 m-5 m=-4 m=Δx1+Δx2=-9 m+5 m,故选项D正确.
8.一个质点沿x轴做直线运动,它的位置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是x=-2t2-3t+1(m),式中t的单位为“s”.关于质点的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D )
A.质点从坐标原点开始运动
B.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
C.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是-4 m,“-”表示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D.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大小是5 m,位移的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
解析:t=0时,x0=1 m,说明质点是从离原点1 m处的位置开始运动的,选项A错误;由坐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可知,质点一直向x轴的负方向运动,选项B正确;t=1 s时,x1=-4 m,则在最初的1 s内,质点的位移Δx=x1-x0=-4 m-1 m=-5 m,即位移大小是5 m,方向与x轴的正方向相反,选项C错误,D正确.
三、非选择题
9.如图所示,一辆汽车沿着马路由A地出发经B、C两地到达D地.D与A、C两地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汽车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位移又是多少?方向如何?
答案:2 200 m 1 800 m 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解析:位移的大小是始末位置间的直线距离,而路程要看物体运动的实际路径,根据勾股定理:AC=1 000 m.
由于A、C、D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汽车的位移大小为:
AD=AC+CD=1 000 m+800 m=1 800 m.
由边角关系可知∠BAC=53°,
即:位移方向为北偏东53°(或东偏北37°),
汽车的路程为s=AB+BC+CD=2 200 m.
10.一质点在x轴上运动,各个时刻的位置坐标如表所示,则此质点开始运动后:
t/s 0 1 2 3 4 5
x/m 0 1 -4 -1 -7 1
(1)在第几秒内质点的位移最大?
(2)质点在前3 s内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3)质点在开始运动后发生的最大位移出现在哪个时刻?
答案:(1)第5 s内 (2)9 m (3)第4 s末
解析:由物体的位移Δx=x2-x1求得第1 s、第2 s、第3 s、第4 s、第5 s内的位移分别为:1 m、-5 m、3 m、-6 m、8 m.故质点开始运动后,第5 s内位移最大;质点在前3 s内通过的路程为:s=(1+5+3) m=9 m;质点在前1 s内位移为1 m,在前2 s内位移为-4 m,在前3 s内位移为-1 m,在前4 s内位移为-7 m,在前5 s内位移为1 m,则质点在第4 s末位移最大.
11.右图所示为400 m的标准跑道,直道部分AB、CD的长度均为100 m,弯道部分BC 、DA是圆弧,其长度也为100 m.A点为200 m赛跑的起点,经B点到终点C,求:
(1) 200 m赛跑的路程和位移;
(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的路程和位移.
答案:(1)200 m 118.6 m,方向由A指向C
(2)150 m 135.6 m,方向由A指向P
解析:(1)在200 m赛跑中,200 m指路径的长度,即路程是200 m;
位移是从起点A指向终点C的有向线段,因BC是半圆弧,则直径d=m≈63.7 m,故位移的大小=≈118.6 m,方向由A指向C.
(2)跑至弯道BC的中点P时,路程是
s=+=100 m+50 m=150 m;
位移的大小=≈135.6 m,方向由A指向P.
12.如图所示,实心长方体木块ABCD-A′B′C′D′的长、宽、高分别为a、b、c,且a>b>c.有一小虫从A′点运动到C点,求:
(1)小虫位移的大小;
(2)小虫的最短路程.
答案:(1) (2)
解析:(1)小虫的位移大小为由A′指向C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即长方体的体对角线的长度,位移
x===.
(2)小虫的最短路程应等于长方体表面展开后A′、C两点之间的距离,展开方式有三种,如图所示,经过比较可知,甲图中A′C之间的距离最短,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