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专版】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A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2.下面叙述内容为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
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
C.建立了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3.“国家对贫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
(?http:?/??/?www.21cnjy.com?)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个古代国家的法令21
cnjy
com
A.印度
B.古埃及
C.日本
D.阿拉伯
4.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
)
A.将军
B.农民
C.农奴
D.武士
5.日本的大化改新,仿照的是哪一国的制度
(
)
A.阿拉伯
B.英国
C.朝鲜
D.中国
6.646年(大化改新)元旦,孝德天皇颁布
(?http:?/??/?www.21cnjy.com?)“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7.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下列对其表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集团
B.武士团有时对抗地方政府,有时响应朝廷出征
C.12世纪晚期开始,幕府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之久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8.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9.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来源:21·世纪·教育·网】
(?http:?/??/?www.21cnjy.com?)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10.大化五年(649年),孝德天皇召集群
(?http:?/??/?www.21cnjy.com?)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措施与作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编订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B.土地收归国有,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促进了日本进步发展
11.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
(?http:?/??/?www.21cnjy.com?)生命危险来到中国,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来源:21cnj
y.co
m】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天皇掌握了实权
1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
(?http:?/??/?www.21cnjy.com?)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出处:21教育名师】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13.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
(?http:?/??/?www.21cnjy.com?),制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
A.以中国唐朝制度为蓝本
B.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C.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14.以下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古代日本社会概况的是
①封君封臣
②大化改新
③武士集团
④幕府统治21cnjy.com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2-1-c-n-j-y
15.“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
(?http:?/??/?www.21cnjy.com?),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下列能够从材料中得出来的是(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A.日本统治阶层内讧和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吸引是其改革的重要因素
B.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C.通过土地制度变革,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
D.这场变革是天皇开始的自上而下封建性质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
16.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2·1·c·n·j·y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
C.把《圣经》作为经典
D.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17.下图所示对外传播路线反映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18.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以下文明的传播与阿拉伯人有关的是
①阿拉伯数字
②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④文艺复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19.关于三大宗教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都产生于公元前
B.除基督教产生在欧洲外,其他产生在亚洲
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是基督教传播的结果
D.巴黎圣母院是西欧的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20.下列关于伊斯兰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其宗教经典是《古兰经》
B.凡是信仰该教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
C.该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左右
D.该教的代表建筑是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21.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创造它和改造它的分别是(
)
A.古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B.阿拉伯人和古印度人
C.中国人和阿拉伯人
D.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22.阿拉伯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②奠定了哈里发国家疆域的基础
③改变了中古时代文明的格局
④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24.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A.《天方夜谭》
B.《医典》
C.《医学集成》
D.《荷马史诗》
25.基督教无论从规模,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
(?http:?/??/?www.21cnjy.com?)称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下列事实与基督教无关的是( )21·cn·jy·com
A.查理加冕称帝
B.阿拉伯建国
C.《最后的晚餐》
D.中世纪大学
26.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27.伊斯兰教产生后发挥的作用是
A.使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
B.使东西方商路畅通无阻
C.使麦加贵族得以在麦加从事商业活动
D.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28.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
A.传播了中国的造纸术
B.发明了0到9的计数法
C.传播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D.将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入欧洲
29.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21教育网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东传入欧洲
30.辉煌的阿拉伯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瑰宝,阿拉伯人能够创造辉煌的文化是因为( )
①阿拉伯人们信仰伊斯兰教
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地文化
③阿拉伯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 ④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6—7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www.21-cn-jy.com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面对材料一的局势,日本是如何解决危机的?解决途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这一途径对阿拉伯半岛有何影响?(6分)21·世纪
教育网
(3)综合上述分析,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32.(12分)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它产生于古代印度,向南传入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向北传入阿富汗、伊朗等地,后来,又经我国新疆进入内地,再先后传到朝鲜、日本。www-2-1-cnjy-com
材料二:12月25日,原为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将此日定为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但该宗教创始人诞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版权所有:21教育】
材料三:他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4分)
(2)材料二中的“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4世纪末,该宗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如何?(4分)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与材料三有关的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它的诞生对这一地区有什么影响?(4分)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21
cnjy
com
(矛盾丛生析原因)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1)依据材料一概括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3分)
(酝酿新生看过程)
材料二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2)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半岛力挽狂澜的人物是谁?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3分)
(独特文化展成就)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建筑和医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3)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列举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医学领域方面的成就。(3分)
(4)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3分)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广东专版】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A卷)
(时间:8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共30题,每题2分,共60分)
1.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进行的改革,史称
A.伯里克利改革
B.大化改新
C.农奴制改革
D.明治维新
【答案】B
【解析】解题时注意“公元7世纪”“
(?http:?/??/?www.21cnjy.com?)仿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等制度”等信息,依据已学知识可知7世纪以来,日本社会矛盾尖锐,一部分贵族和皇室成员在留学生的影响下,主张仿效中国隋、唐制度实行改革,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C符合题意,而A是雅典的民主政治改革,C是俄国的农奴制改革,D是发生在19世纪60年代,时间上不合题意,故选B。
2.下面叙述内容为大化改新影响的是
A.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
B.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
C.建立了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
D.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从646年开
(?http:?/??/?www.21cnjy.com?)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为日本确立了一套在当时颇为先进的管理体制,使日本社会环境稳定,社会经济得到发展,为以后的繁荣奠定了基础,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D正确;“日本从630年第一次派遣‘遣唐使’”,先后共派遣了19次”“从学术、技术、文艺等各方面都向唐朝学习”这些发生在大化改新之前,遣唐使从各个方面学习唐朝先进文化,为大化改新奠定基础,AB排除;“建立了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是大化改新的内容,不是影响。C排除;故选Dwww.21-cn-jy.com
3.“国家对贫民班给口分田,六年一次,死
(?http:?/??/?www.21cnjy.com?)后归还。受田者负担租庸调:租为田租,交纳稻米;庸为徭役,每人每年十天,也可以绢布代替;调为贡物,交纳各种土特产品,一般是交纳绢布,每户一丈三尺。”这段材料出自下列哪个古代国家的法令2·1·c·n·j·y
A.印度
B.古埃及
C.日本
D.阿拉伯
【答案】C
【解析】据材料可知,其反映的是日本
(?http:?/??/?www.21cnjy.com?)大化改新的内容。7世纪中期,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仿效中国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大化改新。大化改新在经济上,把贵族土地收归国有,部民转为国家公民;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C符合题意;综合上述分析可知ABD项不符,排除。故选择C。
4.日本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
)
A.将军
B.农民
C.农奴
D.武士
【答案】D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随着庄园势力不
(?http:?/??/?www.21cnjy.com?)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地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年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D。2-1-c-n-j-y
5.日本的大化改新,仿照的是哪一国的制度
(
)
A.阿拉伯
B.英国
C.朝鲜
D.中国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9世
(?http:?/??/?www.21cnjy.com?)纪,日本积极吸收中国文化。从646年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D项符合题意;ABC三项与题干无关。故选D。
6.646年(大化改新)元旦
(?http:?/??/?www.21cnjy.com?),孝德天皇颁布“改新”诏书:废除贵族私有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此段材料反映的是
A.大化改新的背景
B.大化改新的内容
C.大化改新的性质
D.大化改新的影响
【答案】B
【解析】依据“废除贵族私有
(?http:?/??/?www.21cnjy.com?)的屯仓、田庄和部民,把土地和部民一律收归国家所有;中央设二官八省一台,地方高国、郡、里;实行征兵制。”结合所学可知,这些属于改革的内容,故选B。
7.武士和武士集团是日本封建社会时期特有的社会阶层。下列对其表述与事实不符合的是(
)
A.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集团
B.武士团有时对抗地方政府,有时响应朝廷出征
C.12世纪晚期开始,幕府统治日本长达近700年之久
D.武士效忠的对象不是国家,而是他的主公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士和武士集团是
(?http:?/??/?www.21cnjy.com?)日本封建社会时期,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所以选项A,地方豪强以血缘关系建立起来的一种政治集团,错误,应该是军事集团,表述与事实不符合;而选项BCD表述与事实是符合的。故选A。21·cn·jy·com
8.下列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
B.仿效英国建立君主立宪制度
C.使日本摆脱了沦为半殖民地的危机
D.倡导文明开化,大力发展教育
【答案】A
【解析】依据学过的知识已知,日本曾经效仿隋唐
(?http:?/??/?www.21cnjy.com?)进行过大化改新,通过这次改革,日本开始了由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过渡。因此,日本大化改新是一次封建性质的改革。BCD和日本大化改新无关,不符合题意,故选A。【出处:21教育名师】
9.武士是日本以武艺为专业的社会阶层,日本封建社会平安时代中期以后统治阶级的忠实仆从。武士集团形成的原因是【版权所有:21教育】
(?http:?/??/?www.21cnjy.com?)
A.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
B.庄园的形成与壮大
C.幕府政治开始
D.西方殖民者入侵日本
【答案】B
【解析】依据课本所学,日本大化改新百余年后,
(?http:?/??/?www.21cnjy.com?)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贵族、豪门、寺院大量购买、兼并土地,建立庄园。大庄园势力不断壮大,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B项符合题意;大化改新的完成使日本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A项不合题意;12世纪晚期,镰仓幕府拥有独立于朝廷的政治、军事权力,日本进入幕府统治时期,C项不合题意;19世纪中期日本锁国政策导致社会发展落后,美国等西方列强入侵日本。D项不合题意。由此可知ACD三项不合题意,故选择B。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10.大化五年(649年),
(?http:?/??/?www.21cnjy.com?)孝德天皇召集群臣盟誓“天覆地载,帝道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材料中涉及的改革措施与作用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A.编订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
B.土地收归国有,使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
C.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了中央集权
D.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促进了日本进步发展
【答案】C
【解析】由材料
“天覆地载,帝道
(?http:?/??/?www.21cnjy.com?)唯一”,并建立“置八省百官”的中央机构和地方行政机构(国、郡、里)”概括可知,大化改新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设立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从而改革行政制度,加强中央集权。因此C正确。材料中没有涉及编订律法,因此A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土地问题,因此B错误。改革行政制度确实是效仿唐朝典章制度,但是没有体现出促进日本社会进步,因此D错误,综上故选C。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11.唐朝初年,遣唐使冒着生命危险来到中国
(?http:?/??/?www.21cnjy.com?),学习中国的文化和典章制度,对646年日本著名的大化改新起到了重要作用。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实质性变化是21
cnjy
com
A.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
B.引进了中国先进的制度
C.缓和了各种矛盾,稳定了政局
D.天皇掌握了实权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开
(?http:?/??/?www.21cnjy.com?)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使日本发展成为一个中央集权制的封建国家,完成了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A项符合题意;B项是大化改新学习的方式,不符合题意;C项也是大化改新使日本发生的变化,但不是实质性变化;D项表述错误,在大化改新前,天皇发动政变掌握了实权。由此可知BC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12.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
(?http:?/??/?www.21cnjy.com?)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其直接结果是21
cnjy
com
A.促成以天皇为首的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B.最高统治者放弃“大王”称号,改称“天皇”
C.出现一种以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
D.日本进入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时期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化改
(?http:?/??/?www.21cnjy.com?)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日本出现许多大庄园。大庄园享有“不输不入”的特权,既不向国家纳税,也不准地方官吏进入庄园,干涉庄园事务。中央对地方逐渐丧失了控制能力,社会局势动荡。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己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出现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武士集团,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与题干无关。故选C。
13.日本留学生对于唐朝实行均田制,制
(?http:?/??/?www.21cnjy.com?)定律令,建立中央集权制国家,国泰民安,文化繁荣的大好形势,深为赞赏。回国后,积极倡导以“法制完备”的唐朝为典范,实行政治改革。材料反映了大化改新
A.以中国唐朝制度为蓝本
B.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
C.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
D.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
【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内容可知,日本的政
(?http:?/??/?www.21cnjy.com?)治变革即大化改新是效仿唐朝的政治制度进行的,选项A符合题意;使日本过渡到封建社会、促进了日本社会的进步是日本大化改新后对日本产生的影响,排除BC;近代日本学习西方进行了明治维新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同时也使日本走上了对外扩张道路,排除D。故选A。
14.以下词语可以用来形容古代日本社会概况的是
①封君封臣
②大化改新
③武士集团
④幕府统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646年
(?http:?/??/?www.21cnjy.com?)开始,日本仿效唐朝的典章制度,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史称“大化改新”。大化改新百余年后,土地私有与土地兼并盛行。地方豪强为了保护自己的庄园,把自已家族和仆从中的青壮男子武装起来,组成一种血缘关系和主从制相结合的军事集团,成员称为“武士”。小的武士团追随、服从一个更强大的首领,组成大的武士团。12世纪晚期,源氏武士集团击败平氏武士集团,源氏首领源赖朝获得“征夷大将军”称号,设幕府于镰仓,由此进人了长达近700年的幕府统治吋期。所以,②③④项可以用来形容古代日本社会概况,B项符合题意;①项是西欧的社会概况,不符合题意,需排除含①的ACD三项。故选B。
15.“诏书规定: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
(?http:?/??/?www.21cnjy.com?)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1/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下列能够从材料中得出来的是(
)
A.日本统治阶层内讧和隋唐政治经济文化的吸引是其改革的重要因素
B.标志着日本从古代社会向中古封建社会的转折,促进了国家和社会的迅速发展
C.通过土地制度变革,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
D.这场变革是天皇开始的自上而下封建性质的改革,其目的是维护自身统治
【答案】C
【解析】依据题干信息“效
(?http:?/??/?www.21cnjy.com?)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这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隋唐的制度。大化改新实行“班田收授法”,日本通过这次土地制度变革,废除土地和部民的私有制,变成国家的公地和公民,C项符合题意;AD两项不能从材料中体现出来;B项表述错误。由此可知ABD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21cnjy.com
16.从公元7世纪开始,穆罕默德和他的继任者们逐渐使阿拉伯帝国成为当时世界上疆域最大的国家。下列关于阿拉伯文明的叙述,正确的是
A.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
B.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
C.把《圣经》作为经典
D.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六世纪末七世
(?http:?/??/?www.21cnjy.com?)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的伊斯兰教应运而生。610年,穆罕默德出家隐修,潜心创教。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故A符合题意;印度人发明“0”到“9”的数字计数法,故B不合题意;基督教把《圣经》作为经典,故C不合题意;日本大化改新后,实行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故D不合题意。故此题选A。
17.下图所示对外传播路线反映的是
(?http:?/??/?www.21cnjy.com?)
A.佛教
B.印度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
【答案】D
【解析】依据图片中的关键
(?http:?/??/?www.21cnjy.com?)信息“麦加”“麦地那”“阿拉伯半岛”分析可知,该图所示对外传播路线反映的是伊斯兰教。六世纪末七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尚未形成统一国家,内忧外患,阿拉伯人民渴望建立统一的国家,穆罕默德创立和伊斯兰教应运而生。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传教,麦加贵族担心会损害自己的政治和经济利益,迫害穆罕默德的信徒;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离开麦加,在麦地那建立起政教合一的国家;伊斯兰教把622年定为伊斯兰教历元年。630年,穆罕默德征服麦加,迫使麦加贵族接受伊斯兰教,承认他在政治和宗教领袖地位,麦加从此成为伊斯兰教圣地。征服麦加,加速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632年穆罕默德病逝时,阿拉伯半岛已基本统一,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后来发展成为地跨三大洲的帝国,伊斯兰教也伴随其扩张而传播,所以D项符合题意。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18.阿拉伯人在不同文明之间搭起文化交流的桥梁,以下文明的传播与阿拉伯人有关的是
①阿拉伯数字
②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③中国古代四大发明
④文艺复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A
【解析】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
(?http:?/??/?www.21cnjy.com?)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常用的“阿拉伯数字”,①正确;伴随阿拉伯帝国的扩张,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向阿拉伯半岛以外广泛传播,②正确;中国四大发明中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也是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③正确;14世纪中叶,欧洲意大利兴起了一场弘扬人文主义,批判宗教神学的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即文艺复兴,与阿拉伯人无关,④排除。故选A。www-2-1-cnjy-com
19.关于三大宗教的相关描述中正确的是(
)
A.都产生于公元前
B.除基督教产生在欧洲外,其他产生在亚洲
C.阿拉伯帝国的建立是基督教传播的结果
D.巴黎圣母院是西欧的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的典范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佛教产
(?http:?/??/?www.21cnjy.com?)生于公元前6世纪的印度,基督教产生于公元1世纪的巴勒斯坦地区,伊斯兰教产生于公元622年的阿拉伯地区,由此可知,ABC三项的说法俊不正确,不符合题意;D说法正确,符合题意;故选D。【来源:21·世纪·教育·网】
20.下列关于伊斯兰教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该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其宗教经典是《古兰经》
B.凡是信仰该教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
C.该教创立于公元1世纪左右
D.该教的代表建筑是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
【答案】C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7世纪,穆罕
(?http:?/??/?www.21cnjy.com?)默德创立伊斯兰教,故C表述错误,符合题意;伊斯兰教的创立者是穆罕默德,其宗教经典是《古兰经》、凡是信仰该教的人,不分部落氏族,都是兄弟,称作“穆斯林”、
该教的代表建筑是清真寺,麦地那先知寺是世界最大的清真寺之一,故ABD表述正确,不合题意。故此题选C。
21.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使用“0—9”这十个数字,创造它和改造它的分别是(
)
A.古印度人和阿拉伯人
B.阿拉伯人和古印度人
C.中国人和阿拉伯人
D.阿拉伯人和犹太人
【答案】A
【解析】据所学知识可知,古
(?http:?/??/?www.21cnjy.com?)印度人创造了0到9十个计数符号,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人从0到9的计数法,形成了我们现在使用的“阿拉伯数字”,故A项符合题意;BCD项与题意不符;故选A
22.阿拉伯帝国扩张带来的影响有(
)
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
②奠定了哈里发国家疆域的基础
③改变了中古时代文明的格局
④对东西方文化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D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穆罕默德
(?http:?/??/?www.21cnjy.com?)逝世后,他的继承者继续扩张,伴随着帝国的扩张,促进了伊斯兰教的传播,奠定了哈里发国家疆域的基础,改变了中古时代文明的格局;阿拉伯帝国的扩张,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由此可知,①②③④都符合题意,ABC不符合题意;故选D。
23.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
①基本统一阿拉伯半岛
②阿拉伯国家的雏形诞生
③出走麦地那
④开始在麦加传播伊斯兰教
A.①②③④
B.④①②③
C.④③②①
D.①④③②
【答案】C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穆罕默德最初在麦加
(?http:?/??/?www.21cnjy.com?)城传教,宣扬安拉是独一真神,凡信奉安拉者死后可升入天堂,否则堕入地狱。由于遭到传统势力的反对,他于622年率领一些信徒迁居麦地那,建立了一个以共同信仰为基础的宗教社团,即穆斯林公社。公社成员都以兄弟姐妹相待,禁止相互仇杀,公社内外事务都要听从真主的使者穆罕默德的决定。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此后,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穆罕默德在宗教和政治活动中的大事是④③②①;选项C符合题意;而选项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21教育网
24.脍炙人口的名篇《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均出自阿拉伯民间故事集(
)
A.《天方夜谭》
B.《医典》
C.《医学集成》
D.《荷马史诗》
【答案】A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脍炙人口的
(?http:?/??/?www.21cnjy.com?)《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构思奇妙,情节曲折,语言优美,是阿拉伯文学的瑰宝。书中一些著名的故事,如《幸巴达航海》《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阿拉丁和神灯》等。选项A符合题意;而选项BC是阿拉伯帝国的医学成就,不符合题意;选项D.
《荷马史诗》是古希腊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A符合题意,故选A。21·世纪
教育网
25.基督教无论从规模,
(?http:?/??/?www.21cnjy.com?)还是从影响方面,都堪称世界第一大宗教。基督教在人类发展史上一直有着极为重要且不可替代的关键作用和深远影响。下列事实与基督教无关的是( )
A.查理加冕称帝
B.阿拉伯建国
C.《最后的晚餐》
D.中世纪大学
【答案】B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
(?http:?/??/?www.21cnjy.com?)穆罕默德以伊斯兰教为纽带,统一了阿拉伯半岛,建立了阿拉伯国家,与基督教无关。故B符合题意。查理加冕称帝、《最后的晚餐》、中世纪大学都与基督教有关,故排除ACD项。故选B。
26.穆罕默德将一盘散沙的阿拉伯各部落熔铸成一个强大的民族统一体的纽带是( )
A.政治口号
B.经济实力
C.个人魅力
D.宗教信仰
【答案】D
【解析】目要求选出穆罕默德统一阿拉伯
(?http:?/??/?www.21cnjy.com?)各部落的重要纽带,而正是穆罕默德创立的宗教伊斯兰教,号召人们信仰真主,才统一了阿拉伯半岛。所以答案选D。
27.伊斯兰教产生后发挥的作用是
A.使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
B.使东西方商路畅通无阻
C.使麦加贵族得以在麦加从事商业活动
D.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6世纪末7世
(?http:?/??/?www.21cnjy.com?)纪初,阿拉伯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穆罕默德阐述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于7世纪初创立伊斯兰教。622年,穆罕默德迁居麦地那,建立穆斯林公社,政教合一的阿拉伯国家的雏形由此诞生。630年,穆罕默德率穆斯林占领麦加,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由此可见,伊斯兰教产生后发挥的作用是促进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故D符合题意;阿拉伯各部落之间相互仇杀是伊斯兰教创立之前的情景。故A不符合题意;BC不属于伊斯兰教产生后发挥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故选D。
28.下列哪一项不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
A.传播了中国的造纸术
B.发明了0到9的计数法
C.传播了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
D.将印度的棉花、食糖传入欧洲
【答案】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人改造了
(?http:?/??/?www.21cnjy.com?)古代印度人发明的从0到9的计数法,把这一计数法传到欧洲,得名“阿拉伯数字”。发明了0到9的计数法的是古代印度人,故B不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符合题意;阿拉伯人担当了沟通东西方文化的角色,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中国的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重大发明和印度的棉花、食糖等,都由阿拉伯人传入欧洲。故AD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不符合题意;伴随着阿拉伯帝国扩张,伊斯兰教和伊斯兰文化向阿拉伯半岛以外的地区广泛传播。故C是阿拉伯人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的重要贡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9.阿拉伯人被誉为“东西方文明交流的使者”,对世界文化的传播与交流作出过重大贡献。下列史实不能说明这一观点的是( )
A.罗盘针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B.改造0到9十个数字计数法并传入欧洲
C.火药和火药武器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
D.佛教产生以后经阿拉伯人向东传入欧洲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可知,阿拉伯人有自己信
(?http:?/??/?www.21cnjy.com?)奉的伊斯兰教,佛教也没有传入欧洲,佛教产生以后,向北沿着丝绸之路传入中国,后来传到朝鲜半岛和日本等东亚国家,向南传入斯里兰卡、东南亚和我国云南的傣族地区,但不是经过阿拉伯人传播的,故D项符合题意,ABC项不符合题意,故应选D。
30.辉煌的阿拉伯文化是世界文明的瑰宝,阿拉伯人能够创造辉煌的文化是因为( )
①阿拉伯人们信仰伊斯兰教
②阿拉伯人善于吸收各地文化
③阿拉伯帝国特殊的地理位置 ④阿拉伯人重视教育和知识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答案】D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文化的辉煌得
(?http:?/??/?www.21cnjy.com?)益于阿拉伯民族对教育、知识的重视,得益于阿拉伯帝国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特殊的地理位置,及阿拉伯善于吸收消化其他地区的文明。因此②③④三项符合题意,阿拉伯文化是以伊斯兰教教义为指导,但并不是其辉煌的原因,故①项不符合题意,排除含有①的ABC三项,正确答案为D。故选D。【来源:21cnj
y.co
m】
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题,共40分)
31.(16分)阅读下列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6—7世纪,日本的社会矛盾十分尖锐,大贵族奴隶主势力强大,政局混乱……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材料二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摘编自《世界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1)面对材料一的局势,日本是如何解决危机的?解决途径的主要内容是什么?(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这一途径对阿拉伯半岛有何影响?(6分)
(3)综合上述分析,你从中得到什么启示?(4分)
【答案】(1)通过大化改新解决
(?http:?/??/?www.21cnjy.com?)危机。主要内容: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2)危机:部落间相互仇杀;信仰不
(?http:?/??/?www.21cnjy.com?)统一,盛行多神崇拜。途径:创立伊斯兰教,建立阿拉伯国家。影响:促进阿拉伯半岛实现基本统一,推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启示: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国情等。
【解析】(1)根据“6—7世
(?http:?/??/?www.21cnjy.com?)纪”可得出是通过大化改新解决危机。大化改新,又作大化革新,古代日本社会政治变革运动。发生于645年,因此年为大化元年,故名大化改新。主要内容:结合所学可概括得出主要有政治上,建立以天皇为中心的中央集权制度,地方设国、郡、里三级,由中央派官治理。经济上,废除一切私地、私民,将土地、部民收归国有,成为公地、公民;国家将土地分给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终生使用,也不能买卖;统一赋税。
(2)危机:根据“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
(?http:?/??/?www.21cnjy.com?)得出部落间相互仇杀;根据“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得出信仰不统一,盛行多神崇拜。途径:根据所学可得出是创立伊斯兰教,建立阿拉伯国家。影响:根据所学可得出促进阿拉伯半岛实现基本统一,推动统一的阿拉伯国家建立起来。
(3)启示:结合所学可从改革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改革要顺应时代潮流,要符合国情等方面概括。
32.(12分)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是社会意识形态的反映,阅读下面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材料一:它产生于古代印度,向南传入东南亚及我国西南,向北传入阿富汗、伊朗等地,后来,又经我国新疆进入内地,再先后传到朝鲜、日本。
材料二:12月25日,原为太阳神阿波罗的生日,罗马帝国将此日定为某宗教创始人的诞辰,但该宗教创始人诞生的真实日期无人知道。
材料三:他号召大家信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说自己是“真主”的使者。
(1)材料一描述的是哪一宗教的传播?该宗教的创始人是谁?(4分)
(2)材料二中的“某宗教”指的是哪一宗教?4世纪末,该宗教在罗马帝国的地位如何?(4分)
(3)材料三中的“他”是谁?与材料三有关的宗教诞生于哪一地区?它的诞生对这一地区有什么影响?(4分)
【答案】(1)佛教;乔达摩·悉达多
(2)基督教;定为罗马国教
(3)穆罕默德;阿拉伯半岛;推动了阿拉伯半岛的统一
【解析】(1)依据材料一“它产生于古代印度
(?http:?/??/?www.21cnjy.com?)……又经我国新疆进入内地,再先后传到朝鲜、日本”可见描述的是佛教的传播。公元前6世纪,乔达摩·悉达多(后来被称为“释迦牟尼”)在古印度创立佛教,公元前3世纪后,佛教开始向外传播。公元前1世纪,佛教经中亚传到中国新疆,再传入内地。后又传到朝鲜、日本和越南等国。
(2)依据材料二中“12月25日”可知这一天
(?http:?/??/?www.21cnjy.com?)是西方传统的节日圣诞节,也被认为是耶稣诞生日,因此“某宗教”指的是基督教,1世纪时基督教兴起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地区。基督教教导人们信仰耶稣基督,要忍受苦难,死后可以升入“天堂”。4世纪末,基督教被定为罗马国教。
(3)依据材料三“他号召大家信
(?http:?/??/?www.21cnjy.com?)仰唯一的神‘真主’安拉”可知“他”是穆罕默德。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的居民大多处于游牧时代,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7世纪初,穆罕默德阐述了独尊安拉的宗教思想,在阿拉伯半岛创立了伊斯兰教。后来半岛各部落纷纷遣使麦地那,承认穆罕默德的统治地位,阿拉伯半岛基本统一。
33.(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六、七世纪的亚洲大陆,阿拉伯半岛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穆罕默德以宗教为纽带的征战,完成了国家的蜕变,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
(矛盾丛生析原因)
材料一
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
(1)依据材料一概括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3分)
(酝酿新生看过程)
材料二
一手拿《古兰经》,一手执剑。
——《阿拉伯,中世纪的强者!》
(2)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二,指出阿拉伯半岛力挽狂澜的人物是谁?解决危机的途径是什么?(3分)
(独特文化展成就)
材料三
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建筑和医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阿拉伯—伊斯兰文化的主要中心有巴格达、开罗和科尔多瓦。
(3)依据所学知识和材料三,列举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医学领域方面的成就。(3分)
(4)通过学习本课知识,谈谈你对“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的理解。(3分)
【答案】(1)部落间相互仇杀;信仰不统一,盛行多神崇拜。
(2)穆罕默德。途径:创立伊斯兰教,建立阿拉伯国家。
(3)文学:《天方夜谭》。数学:阿拉伯数字、完整的代数学。医学:《医学集成》《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解析】(1)据“……阿拉伯半岛各部落之间为
(?http:?/??/?www.21cnjy.com?)争夺水源与牧场,相互仇杀。半岛盛行氏族部落的多神崇拜……”可知,6世纪末7世纪初阿拉伯半岛面临的危机表现在两个方面:部落间相互仇杀;信仰不统一,盛行多神崇拜。
(2)前一问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可知,阿拉伯半岛力挽狂澜的人物是穆罕默德;穆罕默德解决阿拉伯半岛危机的途径是创立伊斯兰教,建立阿拉伯国家。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可
(?http:?/??/?www.21cnjy.com?)知,阿拉伯帝国在文学、数学、建筑和医学等各个领域都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文学方面的突出成就是民间故事集《天方夜谭》,对后来西方各国的文学、音乐、戏剧和绘画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数学方面,阿拉伯人把印度数字传到欧洲,并在欧洲普及开来,被称为“阿拉伯数字”,并创立了完整的代数学;医学方面,《医学集成》《医典》两部书,长期被欧洲医学界奉为经典。
(4)本题属运用层面的要求
(?http:?/??/?www.21cnjy.com?),据结论“阿拉伯翻开了它们历史的新一页”对本课内容进行概括即可。如:阿拉伯半岛统一后,不断扩张,建成了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强大的阿拉伯帝国,并创造了光辉灿烂的阿拉伯文化。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