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复习旧知:
工业革命时间、含义?
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标志?
工业革命利用的能源?动力机?
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
4.工业革命的影响?(只答角度)
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第
第二次工业革命
8
课
课标:了解两次工业革命的基本史实,探讨
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
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
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
发展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探究一、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你能从其
含义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
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
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
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
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探究二、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1908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
请问上面哪些发明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出现的?找出的同学请到黑板上写出发明者、发明时间、发明物(不知道的可不写)。除此之外,第二次工业革命还有哪些发明?
法拉第
研究电磁感应现象的实验示意图
1831年
西门子
1866年
1896年
意大利人马可尼
无线电报
诺贝尔发明炸药
制造业
建筑业
木材、铁
钢材
领
域
重大成就
作用
电力应用
发电机、电动机、发电厂、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无线电报
改变了人类的生产生活,人类由此进入“电气时代”
内
燃
机
内燃机、柴油机、汽车、飞机、远洋轮船
大大提高工业部门的生产力,特别是迅速推动了交通运输领域的革新
化学工业
从煤、石油中提取各种物质作为化工原料,炸药、塑料、人造纤维等开始使用
大大丰富了人类的生活
传统工业
炼钢技术的进步
在制造业和建筑业中,
越来越多地使用钢材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
新能源:
动力机:
新兴工业:
电、石油、汽车、飞机、化学、通讯工业、电器制造业
电、石油
电动机、内燃机
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1868年英、美、法、德钢产量为24万吨1900年增至
2355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
请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出第二次工业革命有哪些特点?
探究三、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发明来源: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
范围:多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
有的国家交叉进行。
领域:重工业
探究四、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影响
生产力:
工业结构:
生产关系:
生活方式:
社会关系:
思想:
环境:
世界市场:
国际关系:
对亚非拉:
电气时代
重化工业
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时期)
垄断资产阶级(私人垄断)
垄断资本主义,仍自由主义为主
最终形成;
美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冲击英国霸主地位
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欧美资产阶级最终确立对世界统治;联系加强,东西方差距扩大。
经济格局
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是怎样形成的?
什么是垄断组织?
垄断组织出现后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
1.垄断的目的
2.形成垄断组织的方式
3.垄断的表现
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
兼并或联合
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
追求更大利润
原因:
(根因)
(直因)
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影响:
积极:
消极:
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一定程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垄断资本家干预政治,
帝国主义阶段;
对外加紧扩张、资本输出
瓜分狂潮,拉大贫富差距
进步
材料:为了摆脱困境,国内同一工业部门的大生产者联合为一个“托拉斯”,即一个以调节生产为目的的联盟;他们规定应该生产的总产量,在彼此间分配产量,并且强制实行预先规定的出售价格。但是,这种托拉斯一遇到不景气的时候大部分就陷于瓦解,正因为如此,它们就趋向于更加集中的社会化……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
卡特尔(德)、辛迪加(俄)、托拉斯(美)、康采恩是垄断组织的四种主要形式。
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1、条件
2、表现
4、主要手段(途径):
殖民扩张、国际贸易
(1)第二次工业革命促进了生产力的
巨大增长,使世界各地的经济联
系更加紧密。
(2)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大大加
强了世界各地的联系。
(3)强大的经济、军事实力
世界贸易额增长了三倍左右;
国际分工日益明显。
3、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最终形成
(15世纪末-16世纪)
新航路开辟
(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后期)
工业革命
5、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6、原因
资本主义的开放扩张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根因
新、早殖、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
(17世纪-18世纪中期)
早期殖民扩张
雏形出现
拓展
初步形成
(19世纪中后期-20世
纪初)
第二次工
业革命
(时间、事件、影响)
7、影响:
(对欧美、对殖民地、对世界)
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
资本主义经济体系:世界市场
资本主义殖民体系:瓜分世界
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
(19世纪末20世纪初)
课堂小结: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提示:同、异
可以从时间、背景、进程(成就)、特点、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
课堂小结:
比较两次工业革命
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工业革命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提示:可以从产生的背景、进程、影响等角度加以阐述。
类
别
第一次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异
时间
发明来源
主要标志
能源
动力机
新兴工业部门
领域
范围
生产力
生产组织形式
经济结构
社会关系
思想
世界市场
国际关系
同
托马斯?爱迪生(1847---1931)
天才是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
随
堂
演
练
见学案
1.1923~1929年,美国的企业普遍使用流水线等先进生产管理方式,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同时在少数企业中工人可以领取养老金,享受带薪休假。这反映出当时在美国
A.工人分享的经济发展成果有限
B.科技未对经济发展发挥重大作用
C.供给与需求保持基本平衡
D.国家干预促进了经济发展
2.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一场经济和社会关系的变革。它包括生产组织变革、技术变革和社会阶级关系变革。下列与之对应正确的是
A.工厂―→蒸汽机―→工业资产阶级
B.工场―→蒸汽机―→工业无产阶级
C.圈地运动―→珍妮机―→金融资产阶级
D.垄断组织―→蒸汽机、内燃机―→垄断资产阶级
3.欧洲资本主义的发生与发展大致经历了资本原始积累,自由资本主义和垄断资本主义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对外扩张方式各有侧重,以下能对应的是
A.商品输出―→资本输出―→早期殖民
B.早期殖民―→资本输出―→商品输出
C.早期殖民―→商品输出―→资本输出
D.商品输出―→早期殖民―→资本输出人教版必修二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评测练习
1.第二次工业革命兴起的原因与第一次工业革命相比,最大的区别在于
A.市场需求不断扩大
B.工艺技术的需要
C.自然科学的重大突破
D.电力的广泛应用
2.19世纪晚期,人类开始利用的新能源有
①石油
②煤
③电力
④原子能
A.②④
B.①③
C.①②
D.③④
3.
博物馆陈列着三张图片。下列按图片顺序对应的信息,不准确的是
A.哈格里夫斯
史蒂芬孙
卡尔·本茨
B.人工动力
蒸汽动力
燃油动力
C.18世纪60年代
19世纪初
19世纪60年代
D.工业革命
工业革命
第二次工业革命
4.史学界认为,19世纪末20世纪初,垄断组织出现是社会的进步。对该说法表述正确的是
A.垄断组织使人类社会进入到电气时代
B.垄断组织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C.垄断组织最终确立了资产阶级对世界的统D.垄断组织提高了国家干预经济的能力。
5.世界市场能够形成,从根本上说是
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推动
B.新的交通工具的发明
C.生产力发展的结果
D.垄断组织的出现
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见下图
材料三
现代工业和生产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和石油。据美国石油协会估计,地球可能储藏有近2亿桶石油,可供人类开采不到95年。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使用,排出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
材料四
《12英尺的战利品》是美国一位摄影家于1908年拍摄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巨树轰然倒下,随之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三项发明反映了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的哪两项成就?
(2)材料二是第一次工业革命时哪国发明的火车?当时使用什么动力?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其动力设备又有何变化?
(3)两次工业革命中出现了哪些新兴的工业部门?(各举一例)
(4)综合材料一、二,说明它们在推动世界市场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5)结合材料三、四和你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第二次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掌握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认识“电气时代”的到来对人类生产、生活带来的巨大影响。
2.对比第一次工业革命,认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
3.通过对第二次工业革命影响的分析,使学生初步形成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得出结论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谈话法教学,与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交流,将学生的思维引向历史的本质。
2.通过探究、讨论培养学生之间互帮互助,从多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及举一反三的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一系列科学家、发明家贡献的介绍,培养学生积极探索、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认识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但经济发展应与保护环境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与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垄断组织出现的必然性和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教学方法:
多媒体、分析归纳法,史料教学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旧知
四个问题,站立问答,前后两人一组,问答完坐下。1.工业革命时间、含义?2.工业革命开始的标志?标志?3.工业革命利用的能源?动力机?
产生的新兴工业部门?4.工业革命的影响?(只答角度)
巩固上节课所学,为本节学习奠基。
导入新课多媒体展示材料:英国学者安德鲁·波特说:“当英国人从陶醉中惊醒,猛然看见帝国上空的夕阳时,新的太阳已经在大西洋另一端的美洲大陆上升起。那将是世界大国命运的又一次兴衰消长”。
分析新的太阳并与第二次工业革命联系。
承上启下,激发兴趣,导入本课。
人类迈入“电气时代”引导学生探讨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概念,从而得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起止时间,理解第二次工业革命最大特点,并体会第二次工业革命产生的技术条件。什么是第二次工业革命?你能从其
含义找出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时间?其
体现的最大特点是什么吗?引导学生利用课前预习和初中所学分析材料,概括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要成就。多媒体展示材料:1908年的某一天,有一位英国曼彻斯特商人查尔斯,他要取道法国赴美国洽谈生意,他打电话给美国的朋友预约好到达的时间,然后穿上时髦的涤纶面料做的衣服,坐电车到码头,乘汽船渡过英吉利海峡到达法国。当他达到法国时,已近日暮,看到大街上灯火通明。第二天,他便搭乘飞机匆匆赶往美国华盛顿,到达机场时,他多年的朋友威廉热情地从一辆汽车中迎了出来,把他接到家中,吃过晚餐后,威廉热情地邀请查尔斯去看电影。闲聊中,查尔斯告诉威廉,他这次洽谈的是一笔塑料制品和化肥及电脑配件生意。如果谈成就马上给自己的合伙人发短信报喜,并准备用远洋轮船将货物运回曼彻斯特。展示图片引导学生分析材料,并结合工业革命的特点,从不同角度探究第二次工业革命的特点。多媒体展示材料: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期间,自然科学的新发展,开始同工业生产紧密结合起来,科学在推动生产力发展方面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第二次工业革命几乎同时发生在几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新的技术和发明的发展走出一国范围,其规模更加广泛,发展也比较迅速。1868年英、美、法、德钢产量为24万吨1900年增至
2355万吨1836年增至3000万吨。二、垄断组织的出现设问:第二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那些重大影响?点拨:参照工业革命的影响,从生产力、工业结构、生产关系、生活方式、社会关系、思想、环境、世界市场、国际关系、对亚非拉角度分析,并从影响得启示。设问:什么是垄断组织?垄断组织是怎样形成的?垄断组织出现后带来了哪些重大影响?多媒体展示材料:垄断组织──大企业之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这种控制是通过订立各种协议规定价格、划分市场、分配产量来实现的。指导学生从垄断的目的、表现,形成垄断组织的方式分析追问:为什么会形成垄断?点拨: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企业规模扩大,单靠个人难以短时完成生产,于是就出现了将生产和资本越来越多的集中到某些大资本家和大企业中的现象,由他们统一组织生产,提高劳动身产率,从而控制了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市场等形成垄断。追问:垄断实质?点拨:属于生产关系追问:那么如何评价垄断或垄断组织的出现那?点拨:辩证分析,积极与消极世界市场的发展设问: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途径有哪些?追问:世界市场是如何一步步形成的?点拨:从时间、事件、影响角度回答。追问:促进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点拨:资本主义经济是高度发达的商品经济,需要广阔市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区域性市场难以满足其需求,资产阶级走向世界开拓世界市场。点拨: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包括资本主义政治体系、资本主义经济体系、资本主义殖民体系。
19世纪中后期,很多科学研究都应用于生产,各种新技术、新发明层出不穷,并被迅速应用于工业生产,大大促进了经济的发展,这就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美国和德国是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主角。时间:19世纪中后期---20世纪初特点: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分析材料,适当讨论,找出材料中体现的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成就并上台展示,同时结合课本和所学积累概括全成就并归类,知道电的发明和应用是其主要标志,并理解每条影响。领域成就作用电力应用发电机、电动机、电话、电灯、电影放映机、无线电报改变生活、电气时代内燃机内燃机、柴油机、飞机、汽车、远洋轮船提高生产力和;推动交通运输业革新,加强世界联系;环境问题。化学工业炸药、塑料、人造纤维丰富生活传统工业钢铁工业越多使用钢材。对比工业革命,分析第二次工业革命在新能源、动力机和新型工业部门的体现。新能源:电、石油动力机:电动机、内燃机新兴工业:电、石油、汽车、飞机、化学、通讯工业、电器制造业在教师指导下分析、总结。发明来源:科学与技术真正结合范围:多个国家几乎所有的工业领域同时展开,有的国家交叉进行。领域:重工业学生回顾工业革命的影响,在教师指导下变换表达,得出答案。生产力:电气时代工业结构:重化工业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生活方式:社会关系:垄断资产阶级思想:垄断资本主义,仍自由主义为主环境: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美德成为世界经济强国,冲击英国霸主地位国际关系:帝国主义瓜分狂潮,欧美资产阶级最终确立对世界统治;联系加强,东西方差距扩大。对亚非拉:
在教师引导下分析材料。垄断的目的:追求更大利润形成垄断组织的方式:兼并或联合。垄断的表现:控制某一种或几种产品的产量、价格和市场在教师点拨下思考、分析。原因: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生产力发展
生产和资本的高度集中
实质: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结合课本文字和图片分析、理解利弊。积极:适应了资本主义大生产的要求,一定程度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消极:垄断资本家干预政治,帝国主义阶段;对外加紧扩张、资本输出瓜分狂潮,拉大贫富差距学生自主学习世界市场最终形成的条件和原因、表现、时间。结合前面所学得出:殖民扩张和国际贸易等。原因:资本主义的开放扩张性(资本主义发展需要)根因新、早殖、两次工业革命的推动。理解、识记。
通过分析、比较,体会两次工业革命在科技作用方面的不同。通过分析、讨论、概括、归类培养学生全面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比较体会不同,加深认识。通过分析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并学会用历史语言回答问题。明确垄断的概念、认识垄断产生原因、实质和影响,突破难点。举一反三的再次应用。从总体上掌握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理解技术革命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了解和尊重其他民族和国家对人类社会经济所做的贡献。
课堂小洁:比较两次工业革命。点拨:从异、同;时间、背景、进程(成就)、特点、影响等角度加以分析。升华:第二次工业革命带给人类很多惊喜,特别是科学家们勤奋、刻苦、勇于探索的精神在竞争力加剧的今天更值得我们学习。
填完表格,下节课展示。类别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异时
间发
明来
源主
要标
志能
源动力机新兴工业部
门领
域范
围生产力生产组织形
式经济结
构社会关
系思
想世界市
场国际关
系同
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问题,培养综合、概括、比较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巩固练习
做学案1-5题
巩固理解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