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税问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纳税和税率,理解和掌握应纳税额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的纳税意识,继续感知数学就在身边,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2.培养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3.进一步体会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获得一些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正确、熟练地运用百分数的知识进行纳税的计算。
教学难点 掌握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课前准备 投影仪、挂图
学情预判 能理解营业税的含义,会解答简单的纳税实际问题。但是在实际解答问题时计算正确率不够高。因此在计算上加以指导。
教 学 过 程 思考与调整
(二次备课)
一、先学探究 活动一:了解纳税。
1.查阅相关资料,什么叫纳税?(也可阅读课本P97下面的尾注)
活动二:学算税额。
例7 星光书店八月份的营业额是60万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这个书店八月份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万元?
(1)填空。这里的“5%”是指 是 的5%。
要求“应缴纳的营业税”就是求 。
(2)列式解答。
活动三:巩固提升。
1.张叔叔因一项科技发明,获得了5000元奖金。按规定应缴纳20%的个人所得税。张叔叔实际获得奖金多少元?
2.一家保险公司去年全年的营业额是6.2亿元。如果按营业额的5%缴纳营业税,去年应缴纳营业税多少亿元?
3. 李华买了一辆5200元的摩托车。按规定,买摩托车要缴纳10%的车辆购置税。他买这辆摩托车一共要花多少元?
二、交流共享
后教预设1
1.了解纳税的含义
(1)认识、了解什么是纳税。 并对学生进行纳税意识教育。
(2)揭示课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纳税的有关知识。板书:纳税
2.交流活动二:
(1)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的想法与计算方法,准备全班交流。
(2)指名回答,全班交流,相互质疑。
(3)小结:求应纳税额实际上就是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也是用乘法计算。
3.交流活动三:
(1)第1题①小组内交流校对,找出存在问题,参与全班交流。
②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不同算法?
5000-5000×20% 或 5000×(1-20%)
(2)第2题 指名说说自己如何解答的?
(3)第3题 指名说说自己的想法。交流不同算法?
5200+5000×10% 或 5000×(1+10%)
三、反馈完善
1.完成P100练习十六第1-3题。
(1)指名学生板演,其余自练。
(2)全班交流,相互补充、质疑。
四、全课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什么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每个集体和公民都有依法纳税的义务。希望同学们长大了争当纳税先锋,为祖国的繁荣贡献力量!
五、作业 内:《 》P 外:《 》P
六、板书
纳税问题
营业额×5%=营业税
60×5%=60×0.05 = 3(万元)?
答:应缴纳营业税3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