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单县第五中高一化学月考试题
(考试时间:90 分钟 试卷满分:100 分)
1.本试卷分第 I 卷(选择题)和第 II 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班 级、姓名、学号填写在试卷上。
2.回答第 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将答案涂在答题卡上。
3.回答第 II 卷时,将答案直接写在答题卡上。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N-14 S-32 Cl-35.5 Na-23
第Ⅰ卷(选择题 共 40 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意。
1.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青蒿一握,以水升渍,绞取汁,尽服之”。下列操作与 “渍”和“绞”原理相近的是( )
A. 浸泡 过滤 B. 煮沸 研碎 C. 萃取 剪断 D. 蒸馏 捣碎
2.自来水厂常使用氯气消毒,市场上有些小商小贩用自来水充当纯净水出售。下列试 剂中,可用来辨其真伪的是( )
A.酚酞溶液 B.氯化钡溶液 C.氢氧化钠溶液 D.硝酸银溶液
3.N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含 0.1mol BaCl2 的溶液中 Cl-数为 0.1NA
B.22gCO2 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C.11.2LCO2 所含有的分子数为 0.5NA D.常温下 NA 个 Cl2 分子所占有的体积为 22.4L
4.某同学将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观察到下列现象:银白色→变灰暗→变白色→出现液滴→白色固 体,其变质过程中不可能产生的物质是( )
A.Na2O B.NaOH C.Na2CO3 D.Na2O2
5.amol H2SO4 中含有 b 个氧原子,则阿伏加德罗常数可以表示为( )
A.false mol- 1 B.false mol-1 C.false mol-1 D.false mol-1
6.“新冠肺炎”发生后,消毒尤为重要,其中常用的消毒剂为“84”消毒液,市场上销售的 “84”消毒液,其商品标识上有如下叙述: ①本品为无色溶液,呈碱性 ②使用时加水 稀释 ③可对餐具、衣物进行消毒,可漂白浅色衣服则其有效成份可能是( )
A、Cl2 B、SO2 C、NaClO D、KMnO4
7.某同学用下列装置进行有关 Cl2 的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Ⅰ图中:实验现象证明氯气无漂白作用,氯水有漂白作用
B.Ⅱ图中:闻 Cl2 的气味
C.Ⅲ图中:生成棕黄色的烟
D.Ⅳ图中:若气球干瘪,证明 Cl2 可与 NaOH 反应
8 为探究钠的部分性质,设计实验操作如下:
①向如图所示的试管中加入苯(已知苯的密度为 0.86 g·cm-3,苯不溶于水);②拔出大头 针,使 Na(密度为 0.97 g·cm-3)落入苯中(钠与苯不反应);③从长颈漏斗中
加入 MgCl2 溶液(密度约为 1 g·cm-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把 MgCl2 溶液加入苯中,MgCl2 溶液在上层
B.钠一直停留在苯层不发生反应
C.Na 在 MgCl2 溶液与苯的界面处反应,并上下跳动直至消失,下层有白色沉淀产生
D.Na 在 MgCl2 溶液底部四处游动,MgCl2 溶液中有白色沉淀产生
9.下列各溶液中,Cl-浓度最大的是( )
A.200ml 2 mol·L-1MgCl2 溶液 B.1000ml 2.5 mol·L-1NaCl 溶液
C.250ml 1 mol·L-1AlCl3 溶液 D.500ml 3 mol·L-1KCl 溶液
10.如图装置用来检验氯气的部分性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装置 A 的作用是除去氯气中的水蒸汽
B.该实验必须在通风橱中进行
C.装置 C 中氢氧化钠溶液不能用澄清石灰水代替
D. 装置 B 的现象是干燥布条褪色,湿润布条不褪色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 错的得 0 分。
11.下图是一种实验某气体化学性质的实验装置,图中 B 为开关。如先打开 B,在 A 处 通入干燥的氯气,C 中湿润的红色布条褪色;当关闭 B 时,C 处湿润的红色布条颜色无 变化。则 D 瓶中盛有的溶液可以是( )
A.浓硫酸 B.饱和氯化钠溶液
C.浓氢氧化钠溶液 D.氢氧化钙悬浊液
12.一团棉花包裹少量过氧化钠放在石棉网上,将 CO2 气体缓缓通入棉花中的过氧化钠 上,棉花很快燃烧起来,根据实验分析可知,下列表达不正确的是( )
A.CO2 对棉花起助燃作用
B.过氧化钠与 CO2 反应放热
C.反应生成的 O2 有利于棉花燃烧
D.过氧化钠与 CO2 反应固体质量增加了
13.同温同压下,等体积的两容器内分别充满 NO 和 CO 气体,下列有关两容器中气体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子数相同 B.分子数相同
C.原子数相同 D.气体质量相同
14.将钠和碳分别置于如图所示的两个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燃烧完毕冷却至室温后,打 开装置中的两个弹簧夹,盛水的试剂瓶中的实验现象是( )
A.左导管液面上升,右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
B.左导管液面无明显变化,右导管液面上升 C.左、右导管液面均上升
D.左、右导管液面均下降
15.下列物质能使干燥的蓝色石蕊试纸先变红后褪色的是( )
A.液氯
B.新制氯水
C.敞口放置的久置氯水
D.用盐酸酸化的漂白粉溶液
第 II 卷(非选择题 共 60 分)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个大题)
16.(共 10 分)如图所示中,A 为一种常见的单质,B、C、D、E 是含有 A 元素的常见化 合物,其中 B 为淡黄色固体。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物质的化学式:A ,B ,
C ,D 。
(2)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
(4)写出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
17.(共 18 分)①同温同压下,同体积的甲烷(CH4)和二氧化碳(CO2)中,所含分 子数之比为 ,物质的量之比为 ,原子数之比是
质量之比是 ,密度之比为 。
②等质量的 O2 和 O3 物质的量之比 ,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之比 , 原子数之比是 ,密度之比为 ,
18.(共 16 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欲探究氯气的化学性质,设计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 已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铜粉放在耐高温托盘内(防止硬质玻璃管炸裂)
(1)为防止铜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在加热之前应该进行的操作为
(2)当观察到 AgNO3 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时,点燃酒精灯加热;写出 AgNO3 溶液中发
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3)硬质玻璃管中的反应现象为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实验中,观察到紫色石蕊溶液颜色的变化为
(5)烧杯中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6)盛水的试管中,溶液最后的颜色为 ,说明氯气
(填“能”或“不能”)溶于水。
19.(共 16 分)实验室欲配制 250ml 1mol·L-1 的氢氧化钠溶液,完成下列填空。
(1)实验步骤如下:
①计算:需要 NaOH 固体质量为 g。
②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 NaOH 固体,称量时要注意两个问题:一要装在烧杯里称, 二要迅速。
③溶解:用量筒量取蒸馏水注入烧杯里,搅拌。
④冷却:将溶液冷却至室温。
⑤移液:将冷却溶液用 引流到 中。
⑥洗涤:用适量蒸馏水洗涤 、 2--3 次,并将洗涤液注入容量 瓶里。
⑦振荡:手持容量瓶轻轻振荡,使溶液充分混合均匀。
⑧定容:继续加蒸馏水至刻度线 处,改用 滴加蒸馏水至刻 度线。
⑨摇匀:盖好玻璃塞,反复上下颠倒,使溶液均匀。
(2)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 NaOH 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在 横线上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①定容时俯视
②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
③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
④容量瓶中有少量蒸馏水未倒出
高一化学月考试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 10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 项符合题意。
1-5: ADBDB 6-10:CDCAD
二、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共 5 个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20 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 项中,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得 4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有选错的得 0 分。
11-15:CD A BC A BD
三、填空题(本题共 4 个大题)
16、(共 10 分)(1)A:Na B:Na2O2 C:NaOH D:Na2CO3
(2) ②: 2Na + 2H2O = 2NaOH + H2↑
(3) ③: 2Na2O2 + 2H2O = 4NaOH + O2↑
(4) ④: 2Na2O2 + 2CO2 = 2Na2CO3 + O2↑
17、(共 18 分) ① 1:1 1:1 5:3 1:1 4:11 4:11
②3:2 3:2 1:1 2:3
18、(共 16 分)(1)通入氯气排尽装置中的空气
(2)Cl2 + H2O = HCl + HClO HCl+AgNO3=AgCl↓+HNO3
(3)剧烈反应,产生棕黄色的烟 Cu + Cl2 == CuCl2
(4)先变红后褪色
(5)吸收尾气中的氯气,防止污染空气 Cl2 + 2NaOH = NaCl + NaClO + H2O
(6)浅黄绿色 能
19、(共 16 分)(1) ①10.0 ⑤玻璃棒 250ml 的容量瓶
⑥烧杯、玻璃棒 ⑧1-2cm 胶头滴管
(2)①偏大 ②偏小 ③偏小 ④无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