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第14课
故乡(重点练)
【重点知识·提升】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既然(jì)
阴晦(huì)
断茎(jǐng)
心绪(xù)
B.闰土(rùn)
寓所(yú)
亲戚(qī)
祭祀(shì)
C.脚踝(huái)
鄙夷(bǐ)
嗤笑(chī)
瑟索(sè)
D.作揖(jí)
惘然(wǎng)
恣睢(shuī)
隔膜(mó)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阴侮
诲人不倦
影像
印象深刻
B.蓬隙
蓬勃向上
愕然
扼腕叹息
C.寒噤
屡禁不止
箫索
肃然起敬
D.潮汛
杳无音讯
惶恐
张皇失措
3.下面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通过全市上下的共同努力,让安顺市交出了一份提升城乡人居环境满意的成绩单。
B.在胶片行业面临被新技术颠覆的时期,富士胶卷经历了最艰难的裁人,传统业务收缩,进而开始了新业务的探索。
C.虽然在网上“晒旅游”是积极向上的,要有度,不要有攀比或骄傲的心理。
D.中国不仅有发展“一带一路”这一宏大倡议的决心,也有实现这一美好蓝图的能力。
4.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我们所接受的教育中,无论是父母、老师,还是工作以后的领导,总是教育我们要积极进取,知难而进,生命不息,奋斗不止。
①那么,是否人生的一切事情,只有进才能成功呢?其实不是。
②如果说,进需要的是一种勇气,那么,止需要的却是一种智慧。
③止,有时候也是成功的重要因素。
④的确,进取是一个人走向成功必须具备的一种精神。
A.①④③②
B.①②③④
C.④②①③
D.④①②③
5.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又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鸣呜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仓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____________(A.悲哀
B.悲凉)起来了。
(1)给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________
萧索________
(2)语段中有两个错别字,找出来并改正。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
(3)给文中横线处选择恰当的词语将字母序号填在横线上:________。
6.鲁迅先生作为“民族魂”,不仅用笔、用文字,更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中国脊梁”的精神,为祖国的富强和进步而呐喊。“感动中国”栏目组邀请你为鲁迅先生写一段颁奖词,要求语言简洁流畅,100字左右。
7.为了加深对鲁迅及其作品的认识和理解,某班决定开展以“解读鲁迅”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
(1)你将从哪几个方面搜集材料?
(2)为了全面了解鲁迅的精神品格,你能写出两句反映鲁迅不同精神品质的名言吗?
(3)根据下面两则材料,拟写下联,写出你心目中的鲁迅。
(材料一)
几个生活细节
◎孙伏园回忆:我随鲁迅先生旅行,如到陕西,到厦门,到广州,我的铺盖常常是鲁迅先生替我打的。耶稣常为门徒洗脚,我总要记起这个故事。
◎北京大冷天,鲁迅先生还穿着单裤。他对朋友说:“你看我的棉被,也是多少年没有换的老棉花,我不愿意换。你再看我的铺板……找也从来不愿意换厚褥子。生活太安逸了,工作就被生活所累了。”
(材料二)
两张照片
上联:简朴热忱甘于奉献
下联:
【重点文段·拓展】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消失的故乡
①这座曾经长满古榕的城市是我的出生地,我在那里度过难忘的童年和少年时光,可是如今,我却在日夜思念的家乡迷了路:它变得让我辨认不出来了。通常,人们在说“认不出”某地时,总暗含着“变化真大”的那份欢喜,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
②我认不出我熟悉的城市了,不是因为那里盖起了许多过去没有的大楼,也不是那里出现了什么新鲜和豪华,而是,我昔时熟悉并引为骄傲的东西已经消失。
③我家后面那一片梅林消失了,那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消失了。那里变成了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我在由童年走向青年的熟悉的小径上迷了路。我没有喜悦,也不是悲哀,我似是随着年华的失去而一起失去了什么。
④为了不迷路,那天我特意约请了一位年轻的朋友陪我走。那里有梦中时常出现的三口并排的水井,母亲总在井台上忙碌,她洗菜或洗衣的手总是在冬天的水里冻得通红。[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⑤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们家坐落在一片乡村景色中。而这里又是城市,而且是一座弥漫着欧陆风情的中国海滨城市。转过龙眼树,便是一条由西式楼房组成的街巷,紫红色的三角梅从院落的墙上垂挂下来。再往前行,是一座遍植高大柠檬桉的山坡,我穿行在遮蔽了天空和阳光的树荫下,透过林间迷蒙的雾气望去,那影影绰绰的院落内植满了鲜花。
⑥那里有一座教堂,有绘着宗教故事的彩色的窗棂,窗内传出圣洁的音乐。这一切,如今只在我的想象中活着,与我同行的年轻的同伴全然不知。失去了的一切只属于我,而我,又似是只拥有一个依稀的梦。
⑦我依然顽强地寻找。我记得这鲜花和丛林之中有一条路,从仓前山通往闽江边那条由数百级石阶组成的下坡道。在斜坡的高处,我可以望见闽江的帆影,听见远处传来的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那年北上求学,有人就在那渡口送我,那一声汽笛至今尚在耳畔响着,悠长而缠绵,不知是惆怅还是伤感。可是,可是,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
⑧这城市被闽江所切割,闽江流过城市的中心。闽都古城的三坊七巷弥漫着浓郁的传统氛围,那里诞生过林则徐和严复,也诞生过林琴南和冰心。在遍植古榕的街巷深处,埋藏着飘着书香墨韵的深宅大院。而在城市的另一边,闽江深情地拍打着南台岛,那是一座放大了的鼓浪屿,那里荡漾着内地罕见的异域情调,那里有伴我度过童年的并不幸福,却又深深萦念情想的如今已经消失在苍茫风烟中的家。
⑨我的家乡是开放的沿海名城,也是重要的港口之一。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然而,那梦境消失在另一种文化改造中。人们按照习惯,清除花园和草坪,用水泥封糊了过去种植花卉和街树的地面。[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人们以自己的方式改变他们所不适应的文化形态,留给我此刻面对的无边的消失。
⑩我在我熟悉的故乡迷了路,我迷失了我早年的梦幻,包括我至亲至爱的故乡。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
(选自谢冕随笔集《流向远方的水》)
8.综观全文,面对“消失的故乡”,作者表达了________、________的情感。
9.阅读③~⑦段文字,将“故乡消失的风物”填写完整。
故乡消失的风物有:老家屋后的梅林,迎着风霜绽放的梅花;妈妈洗菜、洗衣的水井,①________,②________;长满水草的河渠,③________;充满欧陆风情的街巷、教堂;“我”北上求学时走过的通向江边的石阶道,④________等。
10.根据第⑨段的内容,简要说说是什么“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
11.本文语言富有意蕴,请从A、B两句中任选一句,自选角度,简要点评。
[A]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
[B]把所有的西式建筑物加以千篇一律地改装,草坪和树林腾出的地方,耸起了那些刻板的房屋。
12.请你就文章所运用的一种写作手法进行简要赏析。
【参考答案】
1.C
【解析】
考查字音的识记。A项,“茎”应读“jīng”;B项,“寓”应读“yù”,“戚”应读“qi”,“祀”应读“sì”;C项,正确;D项,“揖”应读“yī”,“睢”应读“suī”。据此,答案为C。
2.D
【解析】
考查字形的识记。A项,“阴侮”应为“阴晦”;B项,“蓬隙”应为“篷隙”;C项,“箫索”应为“萧索”;D项,正确。据此,答案为D。
3.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病句的辨析及修改能力。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词义角度分析病因,也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A项缺少主语,去掉“通过”或“让”;B项缺少宾语,在“收缩”后加上宾语“的过程”;C项缺少关联词,应在“要有度”前加一个表转折的关联词语“但”或“但是”;D项没有语病。故选D。
【点睛】
辨析或修改病句时,如果句子比较长,就要分析句子的结构,再判断其存在的问题。常见的病句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如果遇到难以确定的选项,可以按病句类型一一衡量,也可以通过划分句子的结构来发现病因。
4.D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语言的衔接能力。解答时应注意时空语序、逻辑语序、陈述对象一致、句子结构对称等问题,还要注意明显的语言标志,如关联词语,起总领、总结作用的词语等。做题过程中,要根据句意及语言标志,首先要准确判断句子要表达的主要意思以及前后句的关系,并利用句式特点,从选句里选择。观察语段,这段话是说“进”和“止”的关系。首先提出“进取”,即句④,其次由“进”转为“止”,句①是过渡句,最后具体论述“止”②③。故选D。
5.(1)huì
xiāo
(2)蓬
篷
仓
苍
(3)B
【解析】
(1)考查汉字拼音的识记。“晦”指昏暗,不要读作:huǐ;“萧”指
冷落,没有生气的样子。不要读作:sù。
(2)考查汉字字形的识记。“蓬”和“篷”音同形似,注意根据形旁推断字义。“蓬”是“艹”头,与“草”有关,指飞蓬,使蓬松,用于枝叶茂盛的花草或浓密的头发;“篷”是“?”头,与“竹”有关,指遮蔽日光、风雨的设备,用竹木、苇席或帆布等制成。过去的船篷一般是竹制的,故将“蓬”改为“篷”。“仓”和“苍”音同形近,“仓”指收藏谷物的建筑物,“苍”指青色、灰白色或指天、天空。故将“仓”改为“苍”。
(3)考查根据语境选择合适的词语。结合词语意思和具体语境分析。悲哀:指伤心、难过,与欢乐、幸福、乐观、高兴等相对。悲凉:悲哀凄凉。根据语境“苍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分析,应选“悲凉”。
6.示例:从狂人的眼睛里,我们读出了历史的沉重;从阿Q的身影中,我们体会到变革的艰难;从铁屋的呐喊中,我们听清了奋进的声音!你在孤独中呐喊、彷徨,采一片朝花为自己送行,荷一杆长戟向黑暗进攻!大星陨落,天地同悲;巨著行世,千秋共仰一你,就是世纪伟人鲁迅。
【解析】
颁奖词,是在某一主题的颁奖典礼上,对获奖对象的事迹所作的一种陈述评价性的礼仪文稿。拟写时语言要饱含情感,真挚赞美人物的事迹与精神,以达到以情感人的艺术效果。对人物事迹的评价,必须体现一定的深度,触及人物的精神内核,将人物的壮举提升到一定的思想高度。还有注意语言精练简洁。为适应电视节目的播出时间要求,寥寥数句,即见人物的神韵与风采。
7.(1)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搜集材料:
①鲁迅的生平;②代表作品;③魯迅的名言;④趣闻轶事;⑤别人眼中的鲁迅。
(2)(示例)①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是有的。(珍惜时间)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奉献精神)③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开拓精神)④不满是向上的车轮,能够载着不自满的人前进。(谦虛精神)(任写两句,意对即可)
(3)(示例1)幽默谦逊贵在自省
(示例2)慈祥冷峻源于爱憎
【解析】
(1)考查搜集资料的能力。结合活动主题搜集资料。因为本次活动的主题是“解读鲁迅”,所以,可以从鲁迅的故乡、他的学习经历、他的代表作品、他的名言、他的一些逸事、别人眼中的魯迅等方面来搜集材料。
(2)考查课外知识的积累。本题为开放性试题,不要求统一答案。作答时,从自己的积累中搜寻鲁迅的名言,然后指出其表现了魯迅的什么精神即可。如,鲁迅珍惜时间的名言: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用来工作的。鲁迅甘于奉献的名言:我好像是一只牛,吃的是草,挤出的是奶、血。
(3)本题考查拟写对联的能力。对联书写格式要求: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②位置相同,词性相对。③内容相关,上下衔接。阅读材料,结合材料内容拟写对联。材料一是鲁迅的两则小故事,第一则表现了他对同志的热爱,第二则表现了他不注重物质的享受,反而认为过于追求物质享受会拖累了工作。材料二是鲁迅的两幅照片,第一幅是他的肖像,可见他外表冷峻,内心刚毅。第二幅是他抱着自己的儿子,可知他是一个慈祥的父亲。上联“简朴热忱甘于奉献”中“简朴热忱”,是对材料一内容的概括,“甘于奉献”体现了鲁迅的精神内涵。由此分析,下联前四个字是对照片种鲁迅外表的解读,后面四个字应该体现其中蕴含的精神品质,可拟写为:慈祥冷峻源于爱憎。
8.怅惘哀伤(失望、遗憾、怀念、痛惜)
【解析】本题考查对文章情感的理解能力。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梳理文章的内容概括作答。本文结尾“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一句话直接抒发了自己的情感,作答时,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语“怅惘”“哀伤”即可作答。
9.①井台上边开着小花的茂密的龙眼树②树下静卧的水牛③碧绿的稻田④轮渡起航的汽笛声(闽江的帆影)
【解析】考查筛选信息并整合信息的能力。通读全文,逐段了解基本意思,特别是主要段落、层次的内容。在此基础上,审清题意,依据题目要求筛选有效信息,选取原文中词句作答或对其内容进行概括作答。熟读文章第③~⑦段,结合“井台上边,几棵茂密的龙眼树,春天总开着米粒般的小花,树下总卧着农家的水牛。水牛的反刍描写着漫长中午的寂静”“那里蜿蜒着长满水草的河渠,有一片碧绿的稻田”“我再也找不到那通往江边的路、石阶和汽笛的声音了!”这些语句,提取相关意象即可作答。
10.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的多元文化。
【解析】考查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和筛选能力。解题时要结合上下文的具体语境加以理解。可以由果溯因,根据所给句子,找出原文有关语句,再对它们进行分类、整理、归纳。根据原文第⑨段中“基督教文化曾以新潮的姿态加入并融会进原有的佛、儒文化传统中,经历近百年的共生并存,造成了这城市有异于内地的文化形态,也构成了我童年的梦境”这一前因后果句,答案一目了然。
11.示例:[A]作者通过对枝叶茂密、开着米粒般小花的龙眼树和静卧反刍的水牛的描写,渲染了故乡田园般宁静、安详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往昔故乡的深深眷恋。
[B]用“千篇一律”“刻板”等词表现出在不合理的改造之后,故乡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和美感,变得单调乏味,表达了作者的痛惜之情。
【解析】体会重要语句的含意,品味语言表达艺术。结合语境,对句子进行赏析是重要的考点之一。A句可以从描写角度赏析。这一语句通过环境描写,渲染了故乡田园般宁静、安详的氛围,表达了作者对故乡的眷恋之情。B句可以从重点词语“千篇一律”和“刻板”赏析。语句运用“千篇一律”“刻板”等词表现出故乡的建筑失去了原有的特色,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故乡的怀念之情。选择其一作答即可。
12.示例:文章第③段用昔日“迎着南国凛冽的风霜绽放的梅花”和今日“嘈杂的市集和杂沓的民居”作对比,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故乡的怀念之情。
【解析】考查写作手法及其作用。常见的写作手法:联想、想象、对比、烘托(衬托)、伏笔、铺垫、欲扬先抑、巧设悬念、以小见大、讽刺、前后照应、托物言志(即象征)、情景交融、夹叙夹议等。本文主要采用了对比、首尾呼应、以小见大等写作手法。从文章中选择具体内容分析作答即可。如:文章的开头(我不是,我只是失望和遗憾)和结尾(我拥有的怅惘和哀伤是说不清的)相呼应,表达了作者对消失的故乡的怀念之情,深化了文章的主旨。再如,文章的第3、7段都运用了对比的写作手法。答案不唯一,符合题目要求即可。
【点睛】
赏析的句子往往具有某一特色,或是修辞,或是表达方式,或是遣词造句,或表现手法,表现的情境等。赏析时,要结合具体语境灵活作答。通常解题思路是:先写出句子的特点,然后结合具体语境进行分析,最后写出表达效果。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四单元
第14课
故乡(基础练)
【基础知识·积累】
1.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阴晦(
)
xiāo(
)索
è(
)然
鄙夷(
)
嗤笑(
)
wǎng(
)然
隔膜(
)
恣睢(
)
2.阅读下面一段话,按要求答题。
时候既然是深冬;渐近故乡时,天气叉阴晦了,冷风吹进船舱中,鸣鸣的响,从蓬隙向外一望,沧黄的天底下,远近横着几个萧索的荒村,没有一些活气。我的心禁不住悲凉起来了。
(1)给文段中加点的字注音。
阴晦(
)
禁不住(
)
(2)文段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加以改正。
(3)将画横线的词语用正楷字抄写在下面的田字格里。(要求书写工整准确,笔画流畅)
3.文学常识填空。
《故乡》作者______,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我国著名的____、______、______。著有散文集《______》,小说集《______》《彷徨》,散文诗集《______》,发表了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
4.综合性学习
小说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一种文学样式。小说家通过对生活的细致观察和深刻体验,借助超凡的想象力,用语言塑造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让我们一起走进小说天地,感受小说的魅力。下面是一位同学为小说中的主要人物建立档案,请帮他完成下面卡片的内容。
小说人物卡片
人物
(1)____________
出处
(2)《__________》
外貌特征
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典型事件
索要木器,恶语中伤闰土
人物点评
(3)_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C.眼睛也像他父亲-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D.接着便飞出了八岁的侄儿宏儿。
6.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的项是(
)
A.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牌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面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B.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
C.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都苦得他像一个木偶人了。
D.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7.下列对中年闰士的形象理解正确的项是(
)
A.中年闰土受到多重压迫,生活艰辛,但他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
B.苦难的生活改变了中年润土的外表,但并没有改变他的内心世界。
C.中年闰土遵守社会的礼法,并以此处理与“我”的关系。
D.中年闰土见到“我”时虽然没有很多的言语,但他没有忘却儿时的记忆,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
8.在下面句中的下划线上,填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1)阿____这不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____。
(2)“他多年出门,统忘却了。你还记得罢____便向着我说____这是斜对门的杨二嫂,……开豆腐店的____。
(3)“他就是水生?第五个?都是生人,怕生也难怪的;还是宏儿和他去走走____母亲说____。
【基础文段·理解】
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哈!这模样了!胡子这么长了!”一种尖利的怪声突然大叫起来。
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两手搭在髀间,没有系裙,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
哦,我记得了。我孩子时候,在斜对门的豆腐店里确乎终日坐着一个杨二嫂,人都叫伊“豆腐西施”。但是擦着白粉,颧骨没有这么高,嘴唇也没有这么薄,而且终日坐着,我也从没有见过这圆规式的姿势。那时人说:因为伊,这豆腐店的买卖非常好。
“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说不阔?吓,什么都瞒不过我。”
我知道无话可说了,便闭了口,默默的站着。
“阿!闰土哥,——你来了?……”
“老爷!……”
“非常难。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规……收成又坏。种出东西来,挑去卖,总要捐几回钱,折了本;不去卖,又只能烂掉……”
9.试对选文中人物外貌描写作简要赏析。
10.探究闰土、杨二嫂语言描写的作用,写出你发现的结果。
【参考答案】
1.阴晦(huì);xiāo(萧)索;è(愕)然;鄙夷(bǐ);嗤笑(chī);
wǎng(惘)然;隔膜(mó);恣睢(suī)。
【解析】
此题是对字音与字形的考查。注意易错音的积累,掌握汉语拼写规则,规范拼音书写,不要写成英语字母。作答根据拼音提示写出相应汉字题时,除了根据具体的语境,还要注意同音字、形似字的辨析,避免混淆。本题注意“萧”“惘”的字形,“晦”“嗤”的读音。
2.(1)huì
jīn
(2)
蓬一篷
沧一苍
(3)萧索
悲凉
【解析】
这道题目考查学生对汉字字音、字形的掌握情况,是语文学习中最基础的知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多读、多记、多写,才能够准确无误书写出来。“禁”是多音字,jìn不许,制止。jīn受得住,耐久。“蓬一篷,沧一苍”可从语境和部首上加以辨析。汉字用正楷字工整美观地书写即可。
3.鲁迅
教育家
思想家
革命家
《朝花夕拾》
《呐喊》
《野草》
《狂人日记》
【解析】
考查文学常识内容的识记。文学常识的识记可以按人物、国籍、时代、作品、称谓等来记就可以,也就是所说的“名、时、地、评、作”几个方面来识记。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原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1921年发表中篇白话小说《阿Q正传》。1918年5月15日发表《狂人日记》,是中国第一部现代白话文小说。鲁迅的作品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等
;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热风》《华盖集》《华盖集续编》《南腔北调集》《三闲集》《二心集》《而已集》《且介亭杂文》等。据此填写作答。
4.杨二嫂
《故乡》或《呐喊》
长期艰辛生活的磨难,她变得尖酸、刻薄、庸俗、势利,是一个贪小便宜、自私的小市民,辛苦恣睢的典型。
【解析】
考查著名人物形象积累。由“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这一典型的外貌,“恶语中伤闰土”这一典型事件,可知:她是《故乡》中的杨二嫂。鲁迅先生在小说《故乡》中,表达了改造旧社会、创造新生活的强烈愿望,在对闰土这样的老实巴交的农民表示同情的同时,又讽刺了杨二嫂这个惟利是图尖酸刻薄的人物形象。在《故乡》中,鲁迅把旧生活分成三类“如我的辛苦展转而生活”“如闰土的辛苦麻木而生活”“如别人的辛苦恣睢而生活”,其中的“别人”就是指杨二嫂这类人,她说“阿呀呀,你放了道台了,还说不阔?你现在有三房姨太太;出门便是八抬的大轿,还就不阔?”这些毫无根据的话,就是为了有理由“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裤腰里”,她说闰土埋了“十多个碗碟”就是为了“拿了那狗气杀”,她只以利来衡量人的行为,以自己为中心,便宜能占就占,能偷就偷,不占理还不饶人,说话尖酸刻薄,在生活的重压下,扭曲了灵魂。虽然生活得辛苦,却得不到别人的同情。
5.C
【解析】
A.比喻;B.比喻;C.虽然有“像”,但是句中是把他的眼睛和他父亲的进行比较,不是比喻;
D.比拟;故选C。
6.B
【解析】此题考查对比喻的修辞手法的判断,需要从比喻的特点人手进行思考。B项中虽然带有比喻词“像”,但是比喻的本体和喻体应是两个不同性质的事物,而“闰土”和“他父亲”都是属于同一性质的“人”,所以B项没有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
7.C
【解析】
A项,“仍满怀希望,充满活力”这一说法不正确,中年的闰土已“像一个木偶人了”,对生活已没有了什么希望,而是把精神寄托在神灵上;B项,闰土的内心世界已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由原来的天真、充满活力,变得麻木迟钝;D项,“他与‘我’的心灵又融合在一处”的说法不正确,此时两人之间已有“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
8.(1)!?(2),”,“。”(3)。”。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标点符号的运用能力。常用的点号有顿号、逗号、分号、句号、问号、冒号、叹号;常用的标号有引号、省略号、破折号、书名号、括号等。对于标点符号的考查有选择题、加标点题、修改题。所以平时的学习中,我们要用心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书写过程中也要做到尽可能正确地使用标点符号,另外对于一些标点符号的特殊用法要加以积累。(1)“啊”表示感情抒发,所以后面用感叹号,“这不
是我二十年来时时记得的故乡”表示反问,所以后面用问号。(2)提示语“便向着我说”在句中,其后用逗号,前面用引号,后面的话用引号,句末用句号放在引号之内。(3)提示语“母亲说”在后面,所以其后用句号。所说的话用引号,句末用句号,放在引号之内。
9.①抓特征,凸显人物个性。着重抓住杨二嫂“凸颧骨”“薄嘴唇”的脸部特征和不雅站相,简笔勾画,表现人物瘦削的体貌、刻薄的性格以及灵魂被扭曲的状态,将庸俗小市民的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入木三分。②运用形象化手段为人物画像。用“细脚伶仃的圆规”比喻人物站相,激发人们的联想,从形似到神似,漫画式地勾画出杨二嫂冷漠、刻薄和以物质利益为中心的形象特征。③通过二十年前后外貌、姿势的对比,反映人物生活、性格与精神状态的巨大变化,给人以深刻的印象。
【解析】
考查外貌描写的作用。外貌描写:即(肖像描写),是从人物的体貌特征(包括人物的容貌、衣着、神情、体型、姿态等)进行描写,以揭示人物的思想性格,表达作者的爱憎,加深读者对人物的印象。其作用是:①能看出人物的内心世界,展现人物的性格;②反映人物在特定环境,特定时期的内心情绪和心理活动;③还可以反映人物所处的社会环境和时代特征。外貌描写必须切合文章的主题,能为刻画人物服务。本题作答从文章中找出外貌描写的内容,并结合语境分析其作用即可。
10.①展现不同人物语言的不同特征。杨二嫂尖嘴利舌、疯言颠语;闰土吞吞吐吐、寡言失语。②体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性格。杨二嫂尖酸刻薄、唯利是图,闰土愚昧落后、迟钝麻木。③表现人物的生活处境和精神状态。表现出两个人物在重压下艰难困顿的生活处境以及灵魂被扭曲的状态。④反映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隔膜。受封建思想的奴役和物质利益的驱使,一个喊“老爷”,一个说“我”“放了道台”,真诚、友善的关系不再存在,灵魂间产生了不可逾越的鸿沟。
【解析】
考查语言描写的表达作用。语言描写是塑造人物形象的重要手段。语言描写包括人物的独白和对话。独白是反映人物心理活动的重要手段。对话可以是两个人的对话,也可以是几个人的相互交谈。描写人物的语言,不但要求做到个性化,而且还要体现出人物说话的艺术性。成功的语言描写总是鲜明地展示人物的性格,生动地表现人物的思想感情,深刻地反映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获得深刻的印象。本题作答可以从语言与人物的性格特点的关系、语言与人物的思想精神的关系、语言与人物的身份地位的关系、语言与表现主题的关系等方面,结合文章的具体内容分析即可。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