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2017秋)科学四上 16《常见的岩石》课件(共15张PPT)+教案+学案+实验解析+2个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苏教版(2017秋)科学四上 16《常见的岩石》课件(共15张PPT)+教案+学案+实验解析+2个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0 16:52:24

文档简介

(共15张PPT)
2017版课标
苏教版四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第16课
常见的岩石
一般你们都是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岩石,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泥沙或土壤所覆盖。
你们来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岩石?为什么?
玻璃
水泥块
砖块
瓷砖片
岩石都是天然形成的。
你们来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岩石?为什么?
玻璃
水泥块
砖块
瓷砖片
岩石都是天然形成的。
1
2
3
4
请大家认真阅读这段文字,看看能不能在我们的4块岩石中准确地找到它?



活动一:
确定观察方法
1.认真阅读花岗岩的文字描述,找一找这段文字中都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2.根据总结结果,小组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地观察?
3.小组汇报:你们组准备怎样观察岩石?制定一个简单的观察计划。
观察方法:
①放大镜观察断面颜色、颗粒大小、气孔、条纹、动植物的痕迹等;
②敲击听声音;
③在瓷板上刻画,看划痕的颜色;
④在岩石上滴水,观察吸水性。
有些岩石中还能看到植物或者动物的痕迹,这是远古动植物的化石。
活动二:观察岩石特征
材料:砂岩、大理岩、带有化石的石灰岩标本、放大镜、烧杯、
滴管、无釉白瓷片
要求:1.根据制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观察;
2.边观察边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岩石表面特征记录表。
3.观察完后,小组总结所观察的岩石的特征,仿照花岗岩
的文字描述,完成一段文字介绍(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岩
石自述)。
红、白、黑
粗粒
肉红色
浑浊
不吸水
无气孔无条纹

土黄、红
粗粒
黄色
浑浊
吸水
有气孔有层次
可能有
白、有亮晶
中粒
灰色
清脆
不吸水
无气孔无条纹

灰白、黑
细粒
灰白色
清脆
吸水、保水
无气孔有条纹
可能有
认识花岗岩、砂岩和大理岩
活动三:
制作岩石标本
材料: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砾岩、贴纸、塑料盒
要求:1.观察制作岩石标本的视频。
2.小组内说说怎样制作岩石标本,并交流汇报。
3.尝试将小组内的4种岩石做成标本盒。
学做岩石标本
岩石标本制作步骤:


一种变质岩,具有板状构造,矿物颗粒很细,结构紧密。沿板理方向可以剥成薄片。板岩的颜色随其所含有的杂质不同而变化。一般呈黑色或灰黑色。敲击声音清脆。


一种沉积岩,是由卵石和碎石子胶结而成的岩石,颗粒粗糙,较硬。看上去类似于混凝土。敲击声音浑浊。
检测反馈:
1.下列不属于岩石的是(

A.鹅卵石
B.水泥块
C.砂岩
2.某科学小组找到一块灰色的、声音清脆的、含有古代鱼类化石的岩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3.小明同学在野外采集到一种岩石,发现它是由黑、白、红等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的,这种岩石是(
)。
A.花岗岩
B.砾岩
C.大理岩
4.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在故宫内大量使用了一种叫做“汉白玉”的石材用来建造宫殿基座,石阶,护栏。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岩石,内有闪亮的晶体,坚硬,敲击声音清脆,这种岩石属于(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5.我们在收集岩石标本的时候,遇到不知名的岩石,正确的操作是(
)。
A.扔掉
B.收集起来,不予理会
C.观察岩石特征,查阅资料弄清岩石种类
B
B
A
C
C《常见的岩石》
【学习目标】
1.通过交流、阅读,能举例说明地表到处都有岩石。
2.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岩石在断面颜色、颗粒特征、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仿照示例描述岩石主要特征,并根据描述辨认岩石。
4.学会采集制作岩石标本。
【学习准备】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带有化石的石灰岩、板岩、砾岩标本、放大镜、烧杯、滴管、无釉白瓷片、课件。
【学习过程】
活动一:
确定观察方法
1.认真阅读花岗岩的文字描述,找一找这段文字中都用了哪些观察方法?
2.根据总结结果,小组讨论:如何利用这些方法进行科学地观察?
3.小组汇报:你们组准备怎样观察岩石?制定一个简单的观察计划。
活动二:观察岩石特征
材料:砂岩、大理岩、带有化石的石灰岩标本、放大镜、烧杯、滴管、无釉白瓷片
要求:1.根据制定的计划按步骤进行观察;
2.边观察边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岩石表面特征记录表。
3.观察完后,小组总结所观察的岩石的特征,仿照花岗岩的文字描述,完成一段文字介绍。(完成活动手册第14页岩石自述)。
活动三:
制作岩石标本
材料: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砾岩、贴纸、塑料盒
要求:1.观察制作岩石标本的视频。
2.小组内说说怎样制作岩石标本,并交流汇报。
3.尝试将小组内的4种岩石做成标本盒。
【检测反馈】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岩石的是(

A.鹅卵石
B.水泥块
C.砂岩
2.某科学小组找到一块灰色的、声音清脆的、含有古代鱼类化石的岩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3.小明同学在野外采集到一种岩石,发现它是由黑、白、红等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的,这种岩石是(
)。
A.花岗岩
B.砾岩
C.大理岩
4.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在故宫内大量使用了一种叫做“汉白玉”的石材用来建造宫殿基座,石阶,护栏。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岩石,内有闪亮的晶体,坚硬,敲击声音清脆,这种岩石属于(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5.我们在收集岩石标本的时候,遇到不知名的岩石,正确的操作是(
)。
A.扔掉
B.收集起来,不予理会
C.观察岩石特征,查阅资料弄清岩石种类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阅读,能举例说明地表到处都有岩石。
2.乐于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岩石在断面颜色、颗粒特征、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
3.能用比较科学的词汇,仿照示例描述岩石主要特征,并根据描述辨认岩石。
4.学会采集制作岩石标本。
【教学准备】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带有化石的石灰岩、板岩、砾岩标本、放大镜、烧杯、滴管、无釉白瓷片、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初步了解岩石。
1.同学们,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岩石吗?说说看,一般你们都是在哪些地方见到过岩石,它们是什么样的呢?
(山上有岩石,石头都很大;水里有鹅卵石,圆圆的;……)
2.出示课件图片,大家请看,图片中这些地方有岩石吗?找找看。
3.岩石在地球上分布很广泛,它们是组成地壳的主要结构。[出示:岩石组成地球的外壳,有些岩石裸露在空气中,更多的岩石被水、泥沙或土壤所覆盖。]
4.老师这里也收集了一些物品:[课件出示:花岗岩、瓷砖块、红砖块、水泥块、砂岩、玻璃块、石灰岩、大理岩实物图]。你们来看看它们是不是都是岩石?(不是,瓷砖块、红砖块、水泥块、玻璃块不是)为什么说它们不是?(因为它们不是天然形成的。)
5.小结:很好,岩石一定是天然形成的。[出示:岩石是天然形成的],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看一些常见的岩石。[板书:常见的岩石]
二、研究观察方法。
过渡:接下来我们将要逐一认识屏幕上剩下的这些岩石,为了便于称呼,老师事先做了1~4的编号,而且给每组分发的岩石种类和相应编号都一样。
1.出示花岗岩的文字描述,请大家认真阅读这段文字,看看能不能在我们的4块岩石中准确地找到它?(1号岩石)不错,就是1号岩石,它的名字叫做花岗岩。
2.今天,我们的第一个主要任务就是要通过我们的观察来想这样描述剩下的3种岩石。
进入活动一:
1.出示活动单,学生读活动要求,了解活动的步骤。
2.学生小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组内交流。
3.小结观察方法:
①放大镜观察断面颜色、颗粒大小、气孔、条纹等;(交流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②敲击听声音;
③在瓷板上刻画,看划痕的颜色;
④在岩石上滴水,观察吸水性。(交流滴管的使用方法)
(相机补充:我们在观察的时候,要注意有些岩石中还能看到植物或者动物的痕迹,这是远古动植物的化石。)
4.现在请大家用我们总结的方法去观察1号岩石,对照花岗岩的文字描述,看看我们的观察结果是不是和文字描述一致的。
(学生观察花岗岩)
5.看来我们总结的方法是正确的,那么你们准备怎样观察剩下来的岩石呢?请每小组选择一到两个感兴趣的岩石,制定本小组的观察计划
(学生根据总结的观察方法,制定本小组的观察计划,并交流。)
三、观察岩石特征
过渡:大家了解了这么多观察和实验的方法,也研究了1号岩石,等会儿就请大家用这些方法来研究其他的岩石。
进入活动二:
1.组长领取观察材料,小组内按照计划进行岩石的观察,并在小组内交流观察结果。
2.完成实验,师巡视指导。
3.小组内总结:汇总观察到的岩石的特征,仿照花岗岩的文字描述,完成一段文字介绍。
4.班级内交流:汇报出示完成的关于岩石观察的文字介绍,全班同学们通过描述来判断观察的是哪一块岩石。对描述进行交流完善改进。
5.结合视频和活动手册岩石表面特征记录表,总结4种岩石的表面特征。(观看视频)
四、制作岩石标本
过渡:上面我们观察的4种岩石只是我们自然界许多岩石中的极少的一部分,自然界中还有许许多多不同的岩石,为了便于观察和研究,我们一般采取制成标本的方式来保存岩石。今天,我们就要一起来学习制作简单的岩石标本。
进入活动三:
1.出示活动单,学生读活动要求。
2.观看制作标本的视频,小组交流怎样制作岩石标本。
3.班级交流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
搜集——清理——判断——装盒——贴标签
(在交流制作步骤时,相机指导学生遇到不认识的岩石,需要认真观察总结特征,然后通过特征查阅资料或者上网查询并判定是什么岩石。)
4.小组内制作岩石标本。
(制作标本时学生会发现有两种新的岩石,相机暂停制作,指导学生通过前面学的方法总结出特征。并出示板岩、砾岩的描述,引导学生认识板岩、砾岩。)
5.交流展示制作的岩石标本。
4.班级交流,小结:科学家们一般都是把在野外采集到的岩石,通过观察分析、查阅资料等方法弄清楚是什么岩石,并分类制作成标本,便于以后的研究。今天我们学习制作了简单的岩石标本,课后同学们也可以在家长的陪同下,去野外搜集一些岩石,用我们今天所学的方法制作成岩石标本。以后可以在班级上做一次岩石标本展览。
五、课堂总结
1.检测反馈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检测反馈】
选择题
1.下列不属于岩石的是(

A.鹅卵石
B.水泥块
C.砂岩
2.某科学小组找到一块灰色的、声音清脆的、含有古代鱼类化石的岩石,这块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3.小明同学在野外采集到一种岩石,发现它是由黑、白、红等粗细不同的颗粒紧密结合构成的,这种岩石是(
)。
A.花岗岩
B.砾岩
C.大理岩
4.故宫是中国明清两代的皇家宫殿,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宫殿型建筑,在故宫内大量使用了一种叫做“汉白玉”的石材用来建造宫殿基座,石阶,护栏。它是一种白色或灰白色的岩石,内有闪亮的晶体,坚硬,敲击声音清脆,这种岩石属于(
)。
A.花岗岩
B.石灰岩
C.大理岩
5.我们在收集岩石标本的时候,遇到不知名的岩石,正确的操作是(
)。
A.扔掉
B.收集起来,不予理会
C.观察岩石特征,查阅资料弄清岩石种类
【板书设计】
常见的岩石
花岗岩

砂岩

大理岩
观察岩石特征

石灰岩

……
……
制成标本《常见的岩石》实验解析
【实验名称】
观察岩石特征
【实验目的】
运用多种方法,细致观察四种常见岩石标本,通过比较发现不同岩石在断面颜色、颗粒特征、吸水性等方面的特征。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花岗岩、砂岩、大理岩、带有化石的石灰岩、放大镜、烧杯、滴管、无釉白瓷片
【实验步骤】
1.用放大镜观察岩石断面颜色、颗粒大小、气孔、条纹、是否有动植物的痕迹等。
2.将两块相同的两块岩石拿在手中互相敲击,听声音是清脆的还是浑浊的。
3.将岩石标本在瓷板上面用力刻划,辨别出划痕颜色。无釉瓷砖重复使用时需清除已有划痕。
4.在岩石断面较平的地方,分别滴1-2滴清水,观察吸水性。
5.整理实验器材,放回原位。
【实验结论】
不同的岩石组成的颗粒的颜色、形状、大小不相同;敲击后声音有的清脆,有的浑浊,岩石的吸水性也各不相同,总之,不同的岩石表面特征不相同。我们可以根据岩石不同的表面特征,来区分岩石的种类。
【注意事项】
1.在敲击时,注意每次敲击的力度要相同。
2.滴水时,不要滴太多。
实验二
【实验名称】
制作岩石标本
【实验目的】
学会采集制作岩石标本。
【实验类型】
分组实验
【实验器材】
花岗岩、大理岩、板岩、砾岩、贴纸、塑料盒
【实验步骤】
1.采集一些岩石。
2.清理岩石。
3.观察岩石的表面特征,通过查阅资料或上网查询,弄清楚岩石的名称。
4.将岩石标本装入盒子。
5.在盒子上贴上标签,注明名称,采集时间,采集地点等。
【实验结论】
岩石内容的学习,不能仅局限在对几块岩石标本的观察描述,学习研究方法之后还应引领学生关注身边岩石或岩石制品,调查并采集一种岩石标本。
【注意事项】
1.
风化的岩石没有收藏意义,采石场或者工地加工石料的边角料比较适合收集。
2.
学生课后采集岩石一定要有家长陪同,确保活动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