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 声音的特性同步练习(含答案及解析)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沪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2 10:35: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沪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学期3.2 声音的特性
一、单选题
1.同学们在操场用嘹亮的歌声演唱《我和我的祖国》。演唱中涉及到的下列声现象,说法错误的是(?? )
A.?歌声是通过空气传播的???????????????????????????????????????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歌声传的越远
C.?“歌声嘹亮”指的是音调???????????????????????????????????? D.?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
2.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的是声音的(? )
A.?音色?????????????????????????????????????B.?音调?????????????????????????????????????C.?响度?????????????????????????????????????D.?速度
3.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叉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21教育网
4.小杰用两个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的音量更大,主要是由于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 )
A.?速度大????????????????????????????????B.?音色好????????????????????????????????C.?时间长????????????????????????????????D.?振幅大
5.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哪个环节控制噪声(?? )
A.?声源处??????????????????????????????B.?传播途径??????????????????????????????C.?人耳处??????????????????????????????D.?考场门口
6.影响声音音调的因素是声源的( ??)
A.?振幅?????????????????????????????????????B.?频率?????????????????????????????????????C.?材料?????????????????????????????????????D.?结构
7.在相同的玻璃杯里装入不同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听到了高低不同的声音,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 )
A.?音量?????????????????????????????????????B.?响度?????????????????????????????????????C.?音调?????????????????????????????????????D.?音色
8.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听声辨人主要是由于声_é?????é??è°???????_
B.?禁止鸣笛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C.?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D.?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拔动时发出的声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振幅决定21cnjy.com
9.甲音叉发声时每秒振动256次,乙音又发声时振动频率为512Hz,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 )
A.?发声时振幅一定更小???????????????????????????????????????????B.?发声时振动频率一定更高
C.?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D.?发出声音的响度一定更大www.21-cn-jy.com
10.如图所示,将钢尺一端紧_?????¨???é????????_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钢尺会发出不同的声音,此处“不同”是指声音的(?? ) 【来源:21·世纪·教育·网】
A.?音调?????????????????????????????????????B.?音色?????????????????????????????????????C.?响度?????????????????????????????????????D.?速度
11.疫情期间,_??????????¤§??????_”重出江湖,用最接地气的表达,呼吁村民们做好疫情防控,戴好口罩,减少串门。对这一过程中声现象的解释,错误的是(?? ) 【出处:21教育名师】
A.?声音可以传递信息??????????????????????????????????????????????B.?选择不同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音调
C.?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D.?用喇叭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使声音传播得更远
12.我们不用看到同学,就能辨别出是哪位同学在讲话,主要是(?? )
A.?每个人说话的音色不同???????????????????????????????????????B.?每个人说话的响度不同
C.?每个人说话的音调不同???????????????????????????????????????D.?每个人发出的声速不同21·cn·jy·com
13.非洲大部分地区昼夜温差_?¤§,é??é????????_的房屋建筑是茅草屋。这种茅草屋很廉价也很舒适,既防晒又保暖,隔音效果好。下列关于这种建筑的说法错误的是(?? ) 【版权所有:21教育】
A.?白天,利用茅草的隔热功_è??,?????¤??????_度不会升得很高
B.?晚上,利用茅草的隔热功能,使室内温度不会降得很低
C.?隔音效果好是因为茅草中空,不利于声音的传播
D.?隔音效果好是因为茅草对声音有很好的反射效果21*cnjy*com
14.如图所示,苗族“鼓舞”是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该舞是围绕“苗鼓”展开的。从物理学的知识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手敲击鼓的频率_è???¤§???é????°???_度越大
B.?有经验的人听下鼓声,就能区别是“苗鼓”还是其它地区鼓,是因鼓的音色不同
C.?敲鼓的力量越大,鼓声的音调越高
D.?距着鼓越远,听到的鼓声频率越低
二、填空题
15.控制环境_?±?????????????é??_宜居城市,建设优雅遂宁”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是从________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了如图所示的噪声监测装置,该装置显示了噪声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音色”).
16.智能手机有一个_???è?????????????§_语音”,它可以通过识别声音实现对手机解锁,该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音色”或“响度”)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17.张老师在手机上安装了一个分_è?????è??è????????_它是用来衡量声音________的软件,声音的这个特性跟发声体的________和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18.智能手机有个“声_???è§?é????????è??_是依据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来识别的。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这是从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途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
19.如图,同一小锤用相_??????????????????_一鼓面的不同部位,发出声音的________不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鼓面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此外响度还跟________有关。
20.在这次疫情期间,小明在家中_??????????????????_到外面有人大声喧哗,他从窗外看,原来是一个不戴口罩就要出小区的人,被保安拦住而发生了争执,小明觉得这影响到了他的学习,于是关紧了窗户,在自己的房间放起了音乐,但是邻居来敲门了,对小明说他家还有婴儿正在睡觉,希望不要放音乐。从物理学的角度来看,“大声喧哗”描述的是声音的________(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关紧窗户是从________(选填“声源处”、“传播过程中”或“人耳处”)减弱噪声,小明放的音乐对于邻居来说属于________(选填“噪声”或“乐音”)。 2·1·c·n·j·y
三、实验探究题
21.微风吹过,金属管_é??é???????????è??_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编号 长度/cm 直径/cm 频率/Hz
1 20.50 1.50 2131
2 31.00 2.00 1284
3 48.50 2.50 656
(1)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________号。
(2)根据表中数据,能否_??????????????????_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或直径)的增大会减小”的结论?________(选填“能”或“不能”);理由:________。 21*cnjy*com
(3)小明发_??°?????????é???±?_管发出声音时在做有规律的摆动,认为金属管发出的声音是由于摆动产生的。小明设计了一个简单实验来验证自己的想法,他将金属管悬挂,然后________,听管子是否发声;判断方法:如果管子不发声,说明________,如果管子发声,说明________。 【来源:21cnj*y.co*m】
四、解答题
22.夜间学生已经_?????????????¤????_卡拉OK歌厅仍在营业,歌声吵醒了一些同学,第一个同学起身关上窗户,第二个同学索性用被子把头蒙上睡,而第三位同学起身到对面去交涉,要求将音量放小,这三个同学是分别采取了什么措施减弱噪声的?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 C
解:A.我们听到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到人耳的,A正确,不符合题意;
B.唱歌时声带振动的幅度越大,响度越大,能传得越远,B正确,不符合题意;
C.“歌声嘹亮”指的是响度,C错误,符合题意;
D.每个人的音色不同,老师能通过音色分辨出是哪位同学在唱歌,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响度指声音的大小,音调指声音的高低,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
2. C
解:把电视声音调小一点,是指减小声音的响度。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大小指响度。
3. C
解:频率的定义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多少,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于甲音叉每秒振动256次,即甲音又发声时振动频率为
所以,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音调和振动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4. D
解:小杰用两个大_?°????????????????_同一个琴键,第二个声音的音量更大,说明第二次声音的响度大,响度是由振幅决定的,所以第二次声源比第一次声源的振幅大。
故答案为:D。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有关。
5. A
解:ABCD.中考期间,考场附近禁止喧哗,是为了在声源处控制噪声。
故答案为:A。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是从声源处控制噪声。
6. B
解:音调由发声_???????????¨é?????_决定,频率越高音调越高,频率越低音调越低;振幅影响声音的响度;材料、结构影响声音的音色;B符合题意。 2-1-c-n-j-y
故答案为:B。
【分析】音调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就越高。
7. C
解:在相同的玻璃_???é??è???????????_量的水,用筷子轻敲杯壁,由于水的质量不同,振动频率会发生变化,音调就不同,所以这里的声音高低是指音调,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改变发声体的长度,可以改变振动的快慢,改变音调的高低。
8. C
解:A.听声能辨人,我们便可分辨是谁在讲话,主要是依据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A不符合题意;
B.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B不符合题意;
C.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符合题意;
D.直尺伸出桌面的长度越短,振动的频率越快,发出的声音调越高,说明音调由频率决定,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该_é?????è???????????_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传播速度不同,声音在固体中传播的最快,在气体中传播的最慢,在液体中传播速度介于两者之间。21教育名师原创作品
9. C
解:频率的定义是每秒钟振动的次数是多少,频率的单位是赫兹(Hz);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由于甲音叉每秒振动256次,即甲音又发声时振动频率为
所以,相比于乙音叉,甲音叉发出声音的音调一定更低,C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物体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10. C
解:将钢尺一端_??§?????¨???é?????_,另一端伸出桌面,保持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相同,用大小不同的力拨动钢尺;用大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大,发出声音的响度大;改用小的力拨动钢尺时,钢尺的振幅小,发出声音的响度变小,即钢尺会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 21世纪教育网版权所有
故答案为:C。
【分析】声音的三个特性:音_è°?????????????é??_色;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音色跟发声体的结构和材料有关。
11. B
解:A.农村“大喇叭”呼吁村民们做好疫情防控,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A正确,不符合题意;
B.选择不同的音量,是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错误,符合题意;
C.农村“大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C正确,不符合题意;
D.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音量指声音的大小,有叫响度;声音是通过空气传入人耳朵的;喇叭状外观可以减少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响度。
12. A
解:人们能够区别不同的人发出的声音,就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的音色是不同的。
故答案为:A。
【分析】判断不同发声体的依据是音色。
13. D
解:白天,利用茅_è?????é????????è??_,使室内温度不会升得很高,A正确,不符合题意;晚上,利用茅草的隔热功能,使室内温度不会降得很低,B正确,不符合题意;隔音效果好是因为茅草中空,不利于声音的传播,C正确,不符合题意,D错误,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分析】该题目考查的是物体的一些物理属性,例如硬度表示的物体的坚硬程度,延展性表示的物体的柔韧程度。
14. B
解:A.敲击鼓的振_????¤§??????????¤§_,A不符合题意;
B.能通过听声音辨别鼓声,根据声音的音色不同,B符合题意;
C.敲鼓的力量越大,响度越大,C不符合题意;
D.距离鼓越远,听到的响度越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声音的响度和振幅、到声源的距离有关,音调和频率有关,音色是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
二、填空题
15. 声源处;响度
解:减小噪声的_é??????????¨??°???_处减弱;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在人耳处减弱.禁止鸣笛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物理学中,以分贝为单位来表示声音强弱的等级,所以图示装置显示了噪声的响度.
【分析】阻止声音的产生,从声源处减弱噪声,声音强弱的等级显示了响度。
16. 音色
解:不同的_??????é??è?????è??_不同,智慧语音系统主要是根据声音的音色这一特征来工作的。
【分析】不同声音有不同的品质与特色,即音色不同,可以通过音色来辨别声音。
17. 响度;振幅
解:分贝是_??????????????????_所以分贝测试软件是用来衡量声音的响度的软件。响度的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分析】声音的响度指声音大小,响度和物体振动的幅度、到发声体的距离有关。
18. 音色;传播途中
解:因为_??????????????°???_结构不同,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智能手机的“声纹解锁”功能就是依据声音的音色来识别的。当人们感觉室外的噪声过大时,习惯于关闭门窗,从声学角度讲,这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分析】区别不同发声体的依据是音色,阻断声音的传播是从传播途径处减弱噪声。
19. 音调;距离发声体的远近
解:同一小锤用相_??????????????????_一鼓面的不同部位,振动的快慢不一样,发出的声音的音调不一样。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同一鼓面时,鼓面振动幅度越大,响度越大;离鼓越远,声音越弱,这表明声音的响度还跟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越远,响度越小。
【分析】声音的高度是音调,声音的阿信是响度,响度和振幅有关,和到声源的距离有关。
20. 响度;传播过程中;噪声
解:“大声喧哗_???????????°é?????_响度大。关紧窗户是从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小明播放的音乐声影响了邻居的休息,那么对邻居来说,属于噪声。
【分析】响度描述声音的强弱,物体的振动幅度、传播距离和分散程度都会影响声音的响度;噪声会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要对噪声进行防治;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防治噪声,从声源处、传播过程中和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同途径对应着不同的具体措施。www-2-1-cnjy-com
三、实验探究题
21. (_1???3
???2_)不能;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或直径相同
(3)轻推使其摆动;管子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管子的摆动产生的;管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子摆动产生的
解:(1)由_è?¨??????é????°???_可知,3号管子的频率最小,故3号管子的音调最低。(2)探究管子发出的声音的频率与管子长度、直径的关系应采用控制变量法,由表中实验数据可知,实验中没有控制管子的长度相同而直径不同或管子的长度不同而直径相同,即没有采用控制变量法,不能根据表中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3)实验方案:将金属管悬挂,然后轻推使其摆动,听管子是否发声。判断方法:如果管子不发声,说明金属管发出的声音不是由管子的摆动产生的,如果管子发声,说明管子发出的声音是由管子摆动产生的。
【分析】(1)振动的频率越低,音调越低;(2)探究振动频率和长度关系,要保持其他因素相同;(3)探究摆动的物体是否发声,则只让其摆动,听是否发声。
四、解答题
22. 解:减弱噪声的途_??????????§??????¨_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第一个同学采取的办法可以阻断噪声的传播,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第二个同学采取的办法可以防止噪声进入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第三个同学采取的办法是防止噪声产生,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分析】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种:在声源处减弱噪声;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_21?????????è?????(www.21cnjy.com)_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