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1.1 加法的验算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3.1.1 加法的验算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6.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1 09:25:0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新区小学数学教学设计模板
基本信息
课题 加法的验算
学校 中仰陵小学 焦伟洁
教材分析
加法的验算是冀教版二年级数学下册第六单元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已经学过了用竖式计算加、减法,基本掌握了加、减法的计算法则的基础上学习的,便于学生灵活运用加减的知识选择不同的验算方法。教材创设买东西的生活实际问题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加强计算教学与实际应用的联系,使学生感受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学情分析
二年级学生已经掌握了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的方法,但学生计算的正确率还有待提高。做题经常因为一个小小的马虎而出错,而验算可以发现计算中的错误,提高做题的正确率。从学生的年龄特点考虑,单纯的计算对学生而言比较枯燥,无法引起学生的兴趣。所以,本节课主要通过创设生活情境,学生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掌握加法验算的方法,激发学生对验算的兴趣。
教学目标
基于新课标提出的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的四维教学目标,制定本节课教学目标为: 1、结合买衣服的具体情境,经历自主探索、交流加法验算方法的过程。
2、会用减法验算加法,初步感知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3、感受验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对验算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验算的重要意义,知道多样的加法的验算方法,会用减法验算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验算的意义,能够熟练地进行多样加法验算。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预设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复习导入。
二、创设情境,学习新知。
三、巩固练习,加深认识。
全课小结,拓展延伸。
五、板书设计。
开展小比赛:看哪位同学可以不计算马上说出得数。
25+8=33
8+25=()
33-25=()
33-8=()
创设情境
(出示情景图)
。教师:上周日是母亲节,红红和妈妈一起去逛商场,红红想用自己的压岁钱给妈妈买一身漂亮的衣服。
2、请学生说一说:你从图中知道了哪些信息?
3、出示红红和售货员计算的两个式子。请学生用自己的方法验算一下,看谁算的对。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自主探索,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教师巡视。
组织全班交流。
重点分析减法验算加法这个方法,让学生明白总的价钱减一件上衣的价钱等于裤子的价钱,抽象出和减一个加数等于另一个加数。
此环节老师板书竖式及验算,强调学生注意验算的书写格式。
展示。
5、小结方法并说一说验算的意义。
出示练习题。
练一练:P65页第1题。708+235= 268+197=
2、我是小医生。(要求用减法验算。)
3、看图回答问题。
4、根据下面是式子,分别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526+77=603 202+359=561
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和感想?
2、课后思考:减法怎样进行验算呢?
学生快速说出答案,并讨论: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
学生回答。
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质疑:那到底是红红算的对,还是售货员阿姨算的对呢?
学生自主探索,自己思考验算方法,看谁算的对。然后再进行小组讨论交流。
让学生分享交流验算的方法。
学生讨论后,汇报讨论结果,用投影让学生展示,生生对话。
1)可以把加数199和86交换一下位置,看得数是275还是285。
199+86 86+199
2)用竖式计算。
3)把199看作200计算。(简便算法)
4)可以把得数减去其中一个加数。 285-86=199或285-199=86。
学生小结方法并说一说验算的意义。
从以上探讨中,验算加法的计算结果一般用三种方法。第一种是把加数的位置交换后再加一遍,看结果是不是相同。第二和第三种都是用和减一个加数,看得数是不是等于另一个加数。要做到计算的正确,我们要掌握验算的方法,并自觉地在计算中运用这些方法。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你是用什么方法验算的?通过验算看出你的计算结果正确吗?
教师适时引导学生总结加、减法之间的关系,为下一步的教学做下铺垫。
用买东西的生活实例引出验算问题,目的是创设实际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验算的意义和作用,体验计算与生活的联系,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用数学的眼光发现数学问题,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数学问题,并把教材情景图上的问题抛给学生,放手让学生解决问题,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让学生从具体的总的价钱-一件上衣的价钱=裤子的价钱,抽象出和-一个加数=另一个加数。从具体到抽象,初步体会加法和减法之间的联系。
教学中结合有关教学内容,设计了合作、讨论的学习情境,在进行这些内容的学习时,留给学生充裕的时间,让学生进行自主地探索、讨论和交流。在交流中,教师适当引导,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和看法,在学生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究的基础上,通过让学生理解利用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来对加法进行验算,方法集中出现,以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加法的验算方法,体现方法多样化。
学习新课内容后让学生及时进行巩固练习,以达到检测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
要求学生用验算的方法找出错题,既巩固了验算,又巩固了计算。
通过小结,帮助学生整理知识脉络,内化加、减法的互逆关系和加法验算方法的多样化。
为了突现本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我精心设计了简明扼要、规范合理的板书,便于学生观察,明规范学生书写格式,让学生通过板书明白知识的形成过程。
板书设计
加法的验算 199+86=285(元) 199+86=275(元)
. . . . . .
1 9 9 验算:2 8 5 或 2 8 5 验算: 2 7 5
+ 181 6 - 1 9 9 - 8 6 - 1 9 9
———— ———— ———— ————
2 8 5 8 6 1 9 9 7 6
教学反思
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这些内容都是学生学习验算的基础,便于学生灵活运用加减的知识选择不同的验算方法。本课的开展是通过创设买东西的生活实际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产生质疑,这既让学生感到亲切,吸引了他们的注意力,又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加法验算的意义和作用。因为学生是初次接触验算,所以先让学生自主探索,再引导小组讨论交流,得出加法的验算方法,经历一个探索新知识的过程。 在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不足之处:
1、学生没有很好的区分计算与验算的区别,不明白验算是对前面计算的一个检验。在巩固练习题中,老师要求学生先计算再验算,有一部分学生直接列竖式,把这一步直接当成了验算,说明学生对验算的意义理解还是不够透彻。
2、学生的书写格式还不太规范,要强调验算书写格式以及书写要整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