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 第四章 光现象 4.5 光的色散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 第四章 光现象 4.5 光的色散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74.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1 16:49:1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课时练
第四章
光现象
4.5
光的色散
一、单选题
1.下列现象中,仅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是(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插在水中的铅笔“折断”了
D.手影
2.下列关于图中所示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正确的是
A.图甲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图乙中,人配戴的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图丙中,白光通过三棱镜要分解成红、橙、黄、绿、蓝、灰、紫七色光
D.图丁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3.下列图中关于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不正确的是(  )
A.甲图中小孔成的是倒立的虚像
B.乙图中凹透镜可以矫正近视眼
C.丙图中白光通过三棱镜会分解成多种色光
D.丁图中漫反射的光线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4.如图是我们熟悉的二维码的图片,现在,无论是大街上、网络上还是生活中二维码已经随处可见.二维码也成为手机生活服务的重要入口,扫一扫可团购餐饮,扫一扫可拿到打折电影票等等,手机扫描二维码的原理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拍一张照片,识别软件正是依靠颜色的深浅来完成对二维码识别,关于涉及到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二维码中各个区域对各种色光的反射能力相同
B.扫描仪获取二维码信息,是二维码反射的光经过摄像头对光的折射而成像
C.二锥码中的黑色部分能反射所有色光
D.扫描仪能识别二维码本身发出的亮暗不同的光
5.如图所示,将一束太阳光投射到玻璃三棱镜上,在棱镜后侧光屏上的AB范围内观察到了不同颜色的光,则
A.A处应是紫光
B.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B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C.将照相底片放到AB范围B的外侧,底片不会感光
D.将温度计放到AB范围A的外侧会看到温度上升很快
6.如图所示,只含红光和紫光的复色光束PO,沿半径方向射入空气中的玻璃半圆柱后,如果被分成OA、OB、OC三光束沿图示方向射出,则
A.OA为红光,OB为紫光
B.OA为紫光,OB为红光
C.OA为红光,OC为复色光D.OA为紫光,OC为红光
7.光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关于以下光现象,说法正确的是(  )
A.小孔成像利用了光的反射
B.游泳池注水后,看上去好像变浅了,这是光的色散
C.人能看到物体,是因为从人眼发出的光照到了物体上
D.太阳光通过棱镜后被分解成各种颜色的光,这是光的色散
8.雨过天晴,关于空中出现的彩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它是光的色散现象
B.彩虹的外侧是紫色,内侧是红色
C.彩虹的外侧是红色,内侧是紫色
D.它是被空中的水珠折射两次和反射一次形成的
二、填空题
9.如图所示,电视遥控器发出遥控电视______(填“红外线”或“紫外线”),这种看不见的光能使被照射的物体温度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10.看电影时,因为电影幕布发生_______反射,所以各个方向的观众都能看到画面;看话剧时,一位演员穿红色上衣,在蓝色灯光的照射下,观众看到她的上衣是_______色.
11.如图所示,一束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被分解成七种颜色的光,在白色光屏上形成一条七彩光带,这个现象叫_____;如果在白色光屏前放置一块红色玻璃,我们在白屏上能看到_____;如果将白色光屏换成绿色纸板.我们能看到_____.
12.如图所示是济宁市2013年中考试卷答题卡中用来识加别考生信息的条形码(样码).当条形码扫描器照射它时,黑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白条纹将光_____(选填“反射”或“吸收”),再通过电脑解码就可以获取考生相关信息.
13.红色光与绿色光混合的颜色是______,红色颜料与黄色颜料混合的颜色是______。
14.雨后的天空,常常出现彩虹,这属于光的________现象,我们通常让一束太阳光通过一种光学元件来研究此现象,如图.图中方框内的光学元件是________,实验中,位于光屏________处以外(选填“a”或“b”)的光能使温度计示数明显升高,光屏上呈现的红、绿、________三种色光称为光的三原色.
三、作图题
15.如图所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被分解为不同的色光,请画出紫色光线的大致位置.
16.给你盛水盆、平面镜和光屏,怎样组合才能得到太阳的色散现象.画出装置图.
四、实验题
17.钞票的某些位置用荧光物质印上了标记,在紫外线下识别这些标记,是一种有效的防伪措施.某同学在较暗的环境中做了下列三次实验:
(1)如图甲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面值为100元的钞票,看到“100”字样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使________发光.
(2)如图乙所示,他用紫外线灯照射一块透明玻璃,调整透明玻璃的位置和角度,看到钞票上的“100”字样再次发光.这表明紫外线能被透明玻璃________.???
(3)如图丙所示,他把这块透明玻璃放在紫外线灯和钞票之间,让紫外线灯正对玻璃照射,在另一侧无论怎样移动钞票,“100”字样都不发光.他做这次实验是为了探究________.
18.小红在学习了光学的相关知识后,在暗室进行了一些实验探究.
(1)实验一:让一细束太阳光照射三棱镜,射出的光射到竖直放置的白屏上.如图所示,白屏Ⅱ区上出现了彩色光带,这是光的________现象.将灵敏温度计放在________(选填“Ⅰ”
或“Ⅲ")区,温度计示数会明显升高,是因为________;
(2)实验二:将一束蓝光照在穿白上衣、红裙子的洋娃娃身上,小红看到了洋娃娃上衣呈________色,裙子呈________色;
(3)实验三:通过学习,小红知道红、________、蓝是光的三原色,它们自身________(选填
“能”或“不能”)由其它色光混合而成.她将亮度相等的这三种色光叠加在一起,看到了________光.
19.“关爱生命,安全出行,争当安全模范公民”的教育活动,在全国各地轰轰烈烈地展开.“红灯停,绿灯行”是公民的基本素质.
交通信号灯用红、绿灯,而不用蓝色、紫色等其它颜色的灯.对此,小明、小华、小宇三位同学展开讨论:
①小明说: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用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容易引起视觉反应,可以提高人们的警惕性,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
②小华说:红光穿透能力比蓝色、紫色等其它的色光强,很远处就能看到;人的眼睛对绿色光敏感.
③小宇说:红绿灯作为交通指挥灯,是国际通用的,并不具有科学依据.
(1)雾天,小明、小华和小宇一起在远处观看路口的红绿灯,收集有关“红色光穿透能力强”的证据.小明和小宇看到红灯亮时,小华却认为红灯不亮.此事实说明红色光引起的视觉效果与________有关;三位同学向路口的红灯走近,都感到红色光强度逐渐增强,表明色光的穿透能力与________有关.影响色光穿透能力的因素还有________(至少答出一条).
(2)依据你的生活体验,并结合学过的物理知识,对小宇的说法作出评价:________.
(3)红绿色盲的人不能分辨红绿灯颜色的变换.请你描述现行交通信号灯是如何让色盲的行人做到“红灯停、绿灯行”的或提出一条合理化建议.________(回答一条即可).
五、综合题
20.阅读短文,回答下面的问题.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
红外线防盗报警器是利用红外线工作的防盗报警装置,主要是由红外发射器、红外接收器,喇叭组成(如图).其原理是:红外发射器发出一束较强的红外线,红外接收器可接收红外线,当盗贼遮挡在红外线发射器和红外接收器之间,即挡住红外线,此时红外接收器无法接收到红外线,便驱动喇叭报警,从而达到防盗的目的.
(1)喇叭发出的声音是通过______传入人耳的.
(2)红外线是人眼看不见的光,具有显著的______效应,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____________m/s.
(3)红外线发射器发出的一束较强的红外线是沿______是传播的.
(4)红外线______(填“能”或“不能”)穿透人体.
(5)红外线看不见,摸不着,你怎样说明红外发射器和接收器间是否有红外线?请简述:_______.
21.空调与冰箱都能给我们制造低温的环境,而且它们的工作原理也几乎相同.都是由蒸发器、压缩机、冷凝器、毛细管等部件组成(如图甲),工作时利用致冷剂氟利昂(一种既容易汽化又容易液化的化学物质)在蒸发器中吸收热量,在冷凝器中放出热量,从而使蒸发器的温度降低.冰箱的蒸发器和冷凝器装在同一箱体内,而空调则是把两者分别装室内机和室外机里.
根据以上材料,回答下面的问题:
(1)氟利昂的液化发生在空调机的________
(选填“室内”或“室外”)机.
(2)氟利昂若扩散到空气中会破坏臭氧层,从而不能阻止紫外线辐射到地球,过多的紫外线会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请列举生活中紫外线的一个应用:________

(3)空调的室内机安装在房间的________
方冷却效果更好些.(选填“上”或“下”)
(4)夏天开空调时,常会在玻璃窗上出现水珠,则这水珠应出现在玻璃窗的________
(填“内侧”或“外侧”).
【参考答案】
1.A
2.B
3.A
4.B
5.D
6.B
7.D
8.B
9.红外线
升高
10.漫

11.光的色散
红光
黑色
12.吸收
反射
13.


14.色散三棱镜a蓝
15.如下图所示
16.
17.荧光物质
反射
紫外线能否透过玻璃
(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吸收能力;或玻璃对紫外线的反射能力等)
18.色散

红外线具有热效应


绿
不能

19.各个不同的人
距离
空气的质量
不正确.红色光穿透能力强,人的眼睛对红色光、绿色光比较敏感
采用灯光图形或者语音提示等方法提醒行人
20.空气

3×108
直线
不能
用温度计测温度的变化,利用热效应
21.室外
验钞机

外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