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乐音与噪声
[学习目标]
1、了解乐音的特点
2、知道乐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不同的发声体发出的乐音的音色不同
3、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 4、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
[学习重、难点]
1、了解乐音的特征及与什么有关 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复习铺垫]
1、音的发生的原因。 2、声音靠什么传播? 3、声速是多少?
4、声速由大到小排列。 5、听到回声条件。
[新课导学]
一、乐音特征的三个要素
1、音调
(1)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我们把“声音的 叫做音调”。
(2)“物体 叫做频率”。
“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 决定,频率越 ,音调越高,频率越 ,音调越 ”
(3)随堂实验:P39图3-21
2、响度
(1)我们把"声音的 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 有关。
(2)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 有关。
(3)减小声音的分散,增大响度可以采用哪些办法:
3、音色(又叫音品)
除以上音调、响度外, 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
平常人们常说:“未见其人,先闻其声”,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 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
二、噪声的防治
1、噪声的来源
2、噪声的危害 声音的强度用 表示:符号是: 。
3、噪声的防治途径:(①防止噪声的产生,在 减弱噪声;②阻止噪声的传播,在 减弱噪声;③阻止噪声的接收,在 减弱噪声。)
[随堂练评]
1、乐音特征的三个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发声体____________越高,音调也越高;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_______也越大。
3、钢琴和笛子不可能发出相同声音的:( )
A、频率 B、响度 C、音色 D、音调
4、扬声器的喇叭常常做成圆锥形状,这是为了:( )
A、减小声音的响度 B、减小声音的分散
C、增大声音的振幅 D、增加声音的音色
5、在听熟人打电话时,从声音的特点,容易辩别对方是谁,其原因是( )
A、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调不同 B、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频率不同
C、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音品不同 D、不同的人说话时,声音的响度不同
6、为了保护听力,在一般情况下应该控制噪声不超过( )
A、30分贝 B、50分贝 C、90分贝 D、110分贝
7、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在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
C、在耳孔中塞上一团棉花 D、关闭所有的声源
[课外作业]
1、女高音比男高音尖脆,是因为女子声音的____________比男子高;而男高音比女高音洪亮,是因为男子声音的____________比女子大。
2、音调是人们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频率是物体在1s内________________。音调与发声体的频率有关,频率越大,音调_____________。
3、响度是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__________,振幅是物体在振动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响度与发声体的________有关,振幅越大,响度________。响度还与_________________有关。
4、对人们来说,_________dB到_________dB的声音是较理想的安静环境。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dB;为了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dB;为了保证休息和睡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_________dB。
5、减弱噪声的途径有三条,它们是: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在_______________处减弱。
5、听朋友打电话,凭说话声就能知道他是谁,这主要是因为不同的人发出声音特征中的什么不同? ( ) A、音调 B、音色 C、响度 D、无法判断
6、有关声波的叙述,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声音的传播不需要条件 B、使劲打鼓,响度增加,声速也变快了
C、女人的音调高,故谈话的声速快 D、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340m/s
7、取两个相同的橡皮圈,用嘴同时咬住两个橡皮圈的一端,手指插在圈中将橡皮圈拉长,其中一根橡皮圈张得紧些,另一根橡皮圈拉得松些。用另一只手依次拨动两个橡皮圈。这两个橡皮圈振动快慢相同吗?两次发出的音调有什么不同?由此说明音调的高低与什么有关?
8、人听到声音的条件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