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7张PPT)
第六课
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过零丁洋
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
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
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为大汉守节长达十九年
苏武牧羊
气节
人的志气、节操。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
)乎长(
)”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
)直(
)养而无害(
),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
)矣。
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
)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
)之也。必有事(
)焉,而勿正(
),心勿忘,勿助长也。
什么
擅长
用
正直
损害
“惬”,满
意
萎靡不振
把……看成心外之物
预期
集义养气的事
原文研读——第一则
害:
1.伤害,损害。
2.妨碍,妨害。
3.妒忌。(上官大夫与之同列,争宠,而心害其能。)
4.险要的处所。(守位以仁,不恃隘害。)
5.通“曷”。何不。(时日害丧,予及女偕亡。)
袭:
1.突然、一时:~击。~扰。夜~。偷~。侵~。
2.触及:寒气~人。“芳菲菲兮~予”。
3.照样做,照样继续下去:因~。沿~。世~。
4.量词,指成套的衣服:衣一~。
5.重迭:“~朝服”。“山三~,陟”。
6.合,和:“齐秦~”。
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
)其苗之不长而揠(
)之者,芒芒然(
)归,谓其人曰:‘今日病(
)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
)而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
)矣。以为无益而舍(
)之者,不耘(
)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担忧
拔高
疲倦的样子
快步走
疲劳、倦困
少
放弃
耕耘、除草
原文研读——第一则
揠(拔)苗助长,比喻为急于求成,反而坏了事。
公孙丑问:“请问先生擅长于什么呢?”
孟子说:“我知道语言的作用,我善于修养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说:“请问什么叫做浩然之气?”
孟子说:“这很难说透,这种气,最伟大、最刚强,用正直去培养它而不损害它,那就会充满于天地之间。这种气,要配上最佳行为方式和正常的道路,如果不是,就会泄气。它是集聚最佳行为方式在心中所生起的,不是凭偶然的最佳行为方式所能获取的。行为中有不满足于心的,就会泄气。所以我说,告子不一定知道最佳的行为方式,因为他把义看作是外在的东西。如果有事情必然要发生,先不要去纠正,心里面不要忘记它,不要去助长它。千万不要象宋国人那样,宋国有个人担心他的禾苗长不快而把禾苗拔高,累了一天回家,告诉家里人说:‘今天我太担忧,所以帮助禾苗长高了。’他的儿子赶快跑去一看,禾苗都枯萎了。天下不拔苗助长的人太少了。以为没有什么益处而放弃的人,就是不锄草松土的懒汉;帮助禾苗快速成长的人,就是拔苗助长的人;他们这样做,不但没有什么好处,反而会伤害事情的发展。”
译文
何谓“浩然之气”
?(用原文回答)
“至大至刚”
“塞于天地”
“配义与道”
强大、刚健。合乎道与义,是充满正义、仁义的正气和大气,是一种崇高的道德境界,完满的精神境界,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
培养浩然之气要注意什么问题?
原文研读——第二则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确实,的确)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这,这个)焉(怎么,哪里)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男子)之冠也,父命(训导)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告诫)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留神,当心,谨慎),无违夫子!’以(把)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居(居住)天下之广居(住宅),立天下之正位,行(固守;坚持)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遵从,遵照)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使…迷惑),贫贱不能移(使……改变),威武不能屈(使……屈服)。此之谓大丈夫。”
景春说:“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没有战事。”
孟子说:“这怎么能算大丈夫呢?你没有学习社会行为规范吗?男子行成年礼,父亲对他有所嘱托;女子要出嫁,母亲有所嘱托并送到大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自己的家,必须恭敬,必须谨慎,不要违抗丈夫。’以顺从作为准则,是为人妻妾的人生道路。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如果得志,让人民遵从遵照;如果不得志,就自己走自己的道路。富贵时不能扰乱他的心,贫贱时不能改变他的节,威武不能压服他的志,这才叫大丈夫!”
译文
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曰:“丈失生而愿为之有室,女子生而愿为之有家。父母之心,人皆有之。不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钻穴隙相窥,逾墙相从,则父母国人皆贱之。古之人未尝不欲仕也,又恶不由其道。不由其道而往者,与钻穴隙之类也。
孟子说:“男孩生下来就希望为他找到妻室,女孩生下来就希望为她找到夫家,父母的这种心情,是人人都有的。但要是没有父母的许可,没有媒人的介绍,就钴洞偷看,爬墙相爱,那么父母、国人都会看不起他们。古时候的人不是不想出来做官,但讨厌不通过正道。不通过正道而做官的,就跟钻洞爬墙相类似。”
浩然之气与大丈夫气概的关系
没有浩然之气,就不可能抵制各种诱惑,自然也就不会有大丈夫气概。
只有有了浩然之气,才能有大丈夫气概。
都是对仁义道德的持守和坚定的践履
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
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
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
气节
“朝闻道,夕死可矣”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英雄生死路,却是壮游时”
气节和信念,是数千年来支撑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弱而复强、衰而复兴的灵魂和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