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间纽带---创建超链接》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学会设置自定义动画,学会为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掌握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的操作和协作探讨,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通过知识的再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作品展示于评价,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的创造热情;通过小组的协作,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设置自定义动画,学会为幻灯片添加切换效果,掌握在演示文稿中设置超链接的方法
教学难点:会熟练设置自定义动画效果,掌握对文字及图片建立超级链接的方法,能够利用超级链接实现简单的交互。
【教法学法】
1. 学法:自主探究、合作学习。
2. 教法:任务驱动、课件辅助、讲解演示、强化达标。
【课 时】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 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 情景
引入
课题 1.教师播放已经设置好动画效果的《诗词配画欣赏》演示文稿,让学生欣赏并观察分析。
师:如何让媒体演示文稿动起来? 学生欣赏演示文稿并思考回答 通过创设情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
讲解
学习
新知 同学们观察得都很仔细,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如何在幻灯片中设置动画效果
请同学们猜一猜,我们的设置动画效果会在哪个菜单栏里面呢?
我们一起来看看是不是?
果然是的。
我们在幻灯片上添加好内
容后,单击菜单栏“幻灯片放映”,选择“自定义动画”选项。
?2、右边弹出“自定义动画”对话框。(选择“幻灯片放映”——自定义动画也可以)
(注意:要先选中你要设置效果的对象,比如文本框、图片等)
?3、选择你所需要的效果
??4、单击效果选项,根据自己的需要设定动画效果。
我请一个同学上来演示一下。
幻灯片放映
演示 出示课题:设置动画效果。
让学生明白一个知识点并不是只有一种解决的办法,可以多方面考虑解决途径
自主 学习
初步
尝试 现在就请同学们打开《诗词配画欣赏》演示文稿(无动画效果),自己给他做一些动画效果吧!
学生操作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的能力。让学生自我演绎、归纳、发现,突出教学过程的主体性、开放性和实践性。
师生 合作
探讨
新知 现在我们来看看一些同学做的效果怎么样?你给他做一些评价吧!(对于有些比较新、有同学提到的操作进行讲解)
比如:强调、路径、速度、调整顺序、设置时间等。
学生交流、评价
学生讲解自己的操作方法。
学生讨论和教师讲解可以结合进行,教师参加学生的讨论,在讨论中把需要讲解的内容穿插进来。这样做比较自然,既节约时间,又灵活机动。
再次 尝试
学习
新知 再次把我做的两个演示文稿进行比较(有切换与没有效果的)
引出“幻灯片切换”请同学们自己来尝试做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学生操作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动手实践操作能力
引导 创新
展示
成果 1.在巡回检查指导学生操作的过程中,发现好的作品,集中展示。
2.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设计意图和满意程度,请其他同学评议,指出优缺点。 ①按小组交流作品;
②每小组评选一个较有特色的作品在全班展示; 通过展示作品,对比发现自己的不足。在互评中取长补短。通过教师的鼓励和肯定,进一步激发学生制作动态网页的兴趣。
反思 小结
巩固
提高
今天我们学习了设置动画效果的两种方法,请同学们用自己的作品给周围的同学做一个宣传,让更多的同学参与到植树节活动中来吧!好不好? 通过教学总结,让学生更清楚地了解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第二课时:
教师活动 学生
活动 设计意图
复习 检测 1、视图工具栏常用的视图按钮的有哪些? 学生操作 在视图工具栏按钮间切换,了解按钮名称及功能,做到心中有数,用起来才能得心应手。
情
境
导
入
教师出示无切换效果和已用不同切换方式的“福娃奥运漫游记.ppt”演示文稿并播放,请同学们观赏两个相同内容的作品,让学生自己对比,说出心中感受,引导学生希望做出富有动感的作品,再系统总结二者的联系与区别,激发其进一步学习的兴趣。
师:之所以有不同之处。是因为其中一个文件设置了不同的幻灯片切换方式从而改变了播放效果,还在其中加入了声音效果,图文并茂,有声有色。同学们,你们想不想学啊? 观
看
并
思
考 让学生思考为什么这个演示文稿会有那么多种的切换方式,它们又是怎么实现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
教
学
过
程 1.任务一:改变换页方式
细心的同学已经看出老师是采用了不同种类的切换方式,这是怎么实现的呢?
(边演示边操作)
①打开无任何切换方式的“福娃奥运漫游记.ppt”演示文稿,单击“视图”选项 ,切换至“幻灯片浏览视图”。
②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幻灯片切换(T)”命令,弹出“幻灯片切换”对话框。
③单击需要设置切换效果的幻灯片,在“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选择切换效果
学生自主完成以下任务:打开 ,设置幻灯片的切换效果。
第1张:水平百叶窗;
第2张:垂直百叶窗;
第3张:横向棋盘式;
第4张:纵向棋盘式;
第5张:水平梳理;
第6张:垂直梳理。
方法:
1、练习: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评价:任务完成后小组长做好小组评价,向老师反馈评价结果
学生观看教师操并思考
学生思考问题的原因。
学生操作
,并回答问题
学生互相帮助发挥学习小组的作用
演示给学生看,并提醒他们记住老师是如何操作的。
观察他们对“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不同切换效果的使用。
让学生亲自动手,从而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记忆。
教
学
过
程
2.任务二:修改切换效果,让幻灯片切换时加入声音并改变切换速度
①观察并思考:教师出示已经设置了切换速度和加入了声音的幻灯片,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学生采用小组合作方式,自主完成以下切换效果设置任务:
第1张:水平百叶窗,快速,风铃效果;
第2张:垂直百叶窗,慢速,风铃效果;
第3张:横向棋盘式,慢速,鼓掌效果;
第4张:纵向棋盘式,慢速,激光效果;
第5张:水平梳理,中速,照相机效果;
第6张:垂直梳理,中速,打字机效果。
温馨提示:效果设置完后记得“保存”
教师:小组评价
学生观看教师操并思考
学生操作巩固学习效果
让学生思考幻灯片切换时,速度和声音的设置是怎么实现的,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欲。
观察他们对“幻灯片切换”对话框中设置“速度”和“声音”的切换效果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从而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印象。
教
学
过
程 3.任务三:修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换片方式”
①观察并思考:教师出示已经设置了“换片方式”的幻灯片,学生观察并思考
②教师演示设置方法,学生自主完成“换片方式”设置任务:
学生任务:
修改幻灯片切换效果的“换片方式”为“每隔?时间”
第一张(00:05)第二张(00:02)
第三张(00:05)第四张(00:10)
第五张(00:02)第六张(00:06)
2、单击“幻灯片放映(D)”菜单中的“观看放映”,体会“换片方式”中的时间控制切换效果
温馨提示:效果设置完后记得“保存”
方法:
1、练习:学生操作,教师巡视,并做个别指导
2、评价:任务完成后小组长做好小组评价,向老师反馈评价结果
学生观看教师操并思考
学生操作巩固学习效果
小组评价
让学生思考幻灯片切换时,不同的“换片方式”设置是怎么实现的,激发学生的探索欲。
观察他们对“换片方式”设置效果的掌握情况。
让学生自己动手探索,从而加深他们对新知识的印象。
做好小组评价,掌握学生学习效果
综 合 练 习 打开“嫦娥奔月.ppt”,完成以下任务:
第1张:切换效果:水平百叶窗;速度:快速;声音:风铃;
第2张:切换效果:中央向左右展开;速度:慢速;声音:照相机;
第3张:切换效果:顺时针回旋,2根轮幅;速度:中速;声音:鼓掌效果;
其它幻灯片自己设置效果
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幻灯片“换页方式”对幻灯片播放效果的作用,并且掌握了如何加入声音和改变切换速度以及“换片方式”的设置方法。只要同学们合理运用设置,就能够制作出理想的演示文稿作品,老师期待着你们的成功!
作业 进一步完善“嫦娥奔月.ppt”中其它的幻灯片
第三课时
复习检测
为对象设置自定义动画设置
完成方法:学生完成,师生正误
二、引入
诗词曲斌知多少?
诗是一种“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艺术形式,它用丰富的情感反映生活。诗也是对生活的高度“浓缩”的反映。 “在经典中浸润,在诗海中徜徉”是每一位同学的精神享受。颂读中华经典诗词,可引领我们走进积淀着五千年民族精神的中华文化,让我们在成长的旅程中“以千年文化为伴、与中华经典同行”。
【任务展示】
任务一:什么是超链接?它的作用是什么?
完成方法:自己阅读P38页超链接学习内容,归纳完成。
[归纳]
所谓的超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或目标)指向另一个网页(或目标)的连接关系,这个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一个图片,一个电子邮件地址,一个文件,甚至是一个应用程序。
作用: 改变幻灯片的线性播放顺序
任务二:设置摮?唇訑效果
1.方法:教师演示 学生观看并练习
2.步骤:
第一步:选定需要设置超链接的对象
第二步:点击“插入”菜单,选择“超链接”
第三步:从弹出的“插入超链接对话框”中选择超链接目标(本文档中的位置)
第四步:确定、放映观看效果
做一做:
打开“诗词曲斌知多少”演示文稿,为诗词目录添加对应的超链接效果
方法:学生自己完成
每一组选一位同学,展示自己的作品。
【强化练习】
打开“天净沙·秋思”幻灯片,为天净沙·秋思目录设置超链接效果。
【自我评价】
打开“学习效果自我评价表”,评价今天的学习效果
【小结及作业】
请同学们将“天净沙·秋思”演示文稿中超链接效果,进行编辑、删除、复制和粘贴练习。
【作 业】
P40 实践与提高 1 2
【附 录】
教学资料及资源:
1.登录甘肃省信息技术课程网站(网址:http://ITC.gsedu.cn)下载相关章节课程配套资料。
2.自已制作已修饰好的《诗词配画欣赏》演示文稿,供上课向学生展示,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自我评价】
从学生提交的演示文稿来看,多数作品仅是将搜索到的信息进行堆砌,没有表现出对所研究内容的更深层次的思考。其实现在的学生对问题是有自己的认识的,那么如何进一步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是有待考虑的。
部分学生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即定的任务或小组合作不好,出现不同意见。最终作品效果也不能完全反映出个人水平。并不能按即定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合作学习的乐趣。虽然教学中已经多次强调合作的重要性,但对部分学生似乎不能起到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