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外古诗词
第三单元
一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文本背诵
戌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赏析: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这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赏析:“露从今夜白”,既写景,也点明时令。那是在白露节的夜晚,清露盈盈,令人顿生寒意。“月是故乡明”,也是写景,作者所写的不完全是客观实景,而是融入了自己的主观感情。明明是普天之下共一轮明月,本无差别,偏要说故乡的月亮最明;明明是作者自己的心理幻觉,偏要说得那么肯定,不容质疑。因为它深刻地表现了作者微妙的心理,突出了对故乡的感怀。
?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赏析:尾联紧承颈联进一步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亲人们四处流散,平时寄书尚且常常不达,更何况战事频仍,生死茫茫当更难逆料。含蓄蕴藉,一结无限深情。
?
理解性默写:
1.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抒发内心的忧虑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表达诗人思亲思乡情感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寄书长不达 况乃未休兵
露从今夜白 月是故乡明
3.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感叹离乱所造成的亲人离散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戍鼓断人行 边秋一雁声
有弟皆分散 无家问死生
二 长沙过贾谊宅
刘长卿
文本背诵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寒林空见日斜时。
汉文有道恩犹薄,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三年谪宦此栖迟,万古惟留楚客悲。
赏析:上下句意钩连相生,呼应紧凑,给人以抑郁沉重的悲凉之感。“此”字,点出了“贾谊宅”。“栖迟”,像鸟儿那样的敛翅歇息,飞不起来,这种生活本就是惊惶不安的,用以暗喻贾谊的侘傺失意,是恰切的。“楚客”,流落在楚地的客居,标举贾谊的身份。一个“悲”字,直贯篇末,奠定了全诗凄怆忧愤的基调,不仅切合贾谊的一生,也暗寓了刘长卿自己迁谪的悲苦命运。
?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寂寂江山摇落处,怜君何事到天涯!
赏析:一阵秋风掠过,黄叶纷纷飘落,在枯草上乱舞。它象征着当时国家的衰败局势,与第四句的“日斜时”映衬照应,加重了诗篇的时代气息和感彩。“君”,既指代贾谊,也指代刘长卿自己;“怜君”,不仅是怜人,更是怜己。
?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何事到天涯”,可见二人原本不应该放逐到天涯。这是对强加在他们身上的不合理现实的强烈控诉。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满腹牢骚,对历来有才人多遭不幸感慨至之,更是将自己和贾谊融为一体。
?
理解性默写:
1.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奠定了全诗抑郁沉重的感情基调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渲染了寂寥的氛围,为下文抒发感慨做铺垫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年谪宦此栖迟 万古惟留楚客悲
秋草独寻人去后 寒林空见日斜时
3.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运用了借古讽今的手法,借贾谊屈原的被贬暗示自己的遭遇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刘长卿的《长沙过贾谊宅》中写诗人联系与贾谊遭贬的共同的遭遇,心理上更使眼中的景色充满凄凉寥落之情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汉文有道恩犹薄 湘水无情吊岂知
寂寂江山摇落处 怜君何事到天涯
三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
韩愈
文本背诵
一封朝奏九重天,夕贬潮州路八千。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知汝远来应有意,好收吾骨瘴江边。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赏析:颈联语意双关,明写天气寒冷,暗写政治气候恶劣。上一句是回顾,诗人不独系念家人,亦伤怀国事。下一句是前瞻,立马蓝关,大雪寒天,联想到前路的艰危,因而徘徊不前。“马不前”其实是人不前,三字中流露出英雄失落之悲。
?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
赏析:颔联直书“除弊事”,申述自己忠而获罪和非罪远谪的愤慨,韩愈之刚直胆魄可见一斑。目的明确,动机纯正,后果怎样,终亦不顾。此联有表白,有愤慨,而表达却颇为含蓄。“肯将衰朽惜残年”,大有为匡正祛邪义无反顾的勇气。
?
理解性默写:
1.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以景来寓前途坎坷难料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明韩愈效忠朝廷的态度和决心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云横秦岭家何在 雪拥蓝关马不前
欲为圣明除弊事 肯将衰朽惜残年
3.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表示获罪之快,人生变化无常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韩愈的《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吐露了凄楚难言的激愤之情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封朝奏九重天 夕贬潮州路八千
知汝远来应有意 好收吾骨瘴江边
四 商山早行
温庭筠
文本背诵
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名句理解
默写自测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赏析:诗人来到院子里,远处传来雄鸡的啼鸣,看看天色,一弯残月还高悬于幽暗的天际;收拾行装上路,路上十分空旷、沉寂,板桥上铺满白霜,留下行人的踪迹。作者选取了鸡鸣、残月、茅店、寒霜、板桥等富有特征的景物,极其生动鲜明地描绘出一幅立体的荒山早行图。凄清、寂寞的环境,有力地烘托出出行的艰辛,衬托出思乡的深切。此联每字一种物象,合在一起意蕴无穷,真正达到了“状难言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境地,而且对仗工整,音韵和谐,是千古名句。
?
理解性默写:
1.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诗人通过想象写成群的凫雁在水中嬉戏,表现欢乐的气氛,从而反衬旅居在外的游子思乡之悲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把早行情景写得历历在目,称得上“意象俱足”的佳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思杜陵梦 凫雁满回塘
鸡声茅店月 人迹板桥霜
3.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点明“早行”的典型情景,引起旅行者感情共鸣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温庭筠的《商山早行》中描绘诗人刚上路所见的景物的诗句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晨起动征铎 客行悲故乡
槲叶落山路 枳花明驿墙
感谢聆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