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丁中学“双自主”分层教学九年级物理学案设计
课题
4.4
光的折射
主备人
课型
新
授
使用人
学
习目
标
1、知道光发生折射的条件,能列举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2、经历探究光的折射规律的过程,并了解折射的初步规律。3、用光的折射规律解释相关现象
学习重难点方法指导
重点:光的折射规律
难点:根据光的折射规律定位光线自主预习、小组交流、实验探究、总结归纳
学
习
过
程
教师修订学生感悟
一、自主预习1、根据现象画出光的折射的光路图,明确图中的几个概念:①入射点是:
;
②法线是:
;③入射光线是:
;
④折射光线是:
;⑤入射角是:
;
⑥折射角是:
;⑦反射角是:
;⑧界面是
二、实验探究:光的折射规律注意事项:不可将激光笔对准人眼,激光对眼睛有伤害探究1:光从空气射入玻璃中(1)测量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实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2)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2:光从玻璃射入空气(1)测量出每次入射角和折射角的大小填入下面的表格。实验次数123入射角折射角(2)根据观察的现象和记录的数据,你得出的结论是:
(3)如何探究三线是否在同一平面内?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3:光路是否可逆
你打算如何验证光路是否可逆?你看到了什么?能得出的结论是:
探究4:当光线垂直入射时,传播方向
,折射角=入射角=
从以上实验现象中,对比光的反射规律,归纳光的折射规律:光的反射规律光的折射规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从空气射入玻璃,折射光线
法线,(靠近/远离)
折射角
入射角;从玻璃射入空气,折射光线
法线(靠近/远离)
折射角
入射角;入射角增大,折射角
。
三、小组交流:(三人行,必有我师。交流就是进步的过程)1、做出下面的光路图2、潭清疑水浅,池水为什么看起来变浅了?四、小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课后反思
中丁中学“双自主”分层教学九年级物理当堂达标题
课题
4.4
光的折射
审核人
出题人
学生姓名
(人生伟业的建立
,不在能知,乃在能行)必做题(填空1分,选择2分,作图2分,共12分)1、下列现象由光的折射形成的是( )A.桥在水中形成“倒影”B.手在灯光下形成影子C.池水看起来比实际浅D.汽车后视镜可扩大视野2、一束光由空气斜射入水中,入射角逐渐增大,则折射角(
)A.逐渐减小
B.逐渐增大,但总小于入射角
C.不变
D.
逐渐增大,可能大于入射角3、岸边的渔民看到水中的“鱼”,实际上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鱼的 像;有经验的渔民知道,用鱼叉插鱼时要朝着所看到的“鱼”更 (选填“深”或“浅”)一些的位置插去,才能插到鱼.?4、如图所示,小明将一枚硬币放在碗的底部,眼睛在A处恰好看不到它.(1)小明看不到硬币,这是因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 传播;?(2)将平面镜放到碗边适当的位置,小明在A处通过平面镜看到了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3)沿碗壁缓缓向碗中加水,小明在A处也能看到硬币的虚像,这是利用了光的 现象.?5、完成如图所示的折射光路图.选做题(共8分)1、下列事实或现象中属于光折射的现象的是(
)
A、人在湖边看到对岸的树木在水中的倒影
B、人在河边看到水底的石头
C、司机从后视镜看到汽车后面的景物
D、小孔成像2、如图所示,正确表示光从水斜射入空气中的光路是( )3、一束光线跟水平面成45°角从空气斜射至水面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之间夹角是(
)A.
等于90°
B.
小于90°
C.
大于90°
D.
无法确定4、如图,一束光线斜射入容器中,在P处形成一光斑。向容器里逐渐加满水的过程中,光斑将(
)A.
向左移动后静止
B.
向右移动后静止C.
先向左移动后向右移动
D.
仍在原来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