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简单运动教案
课题
运动与静止
学科
物理
年级
八年级
做课教师
教材分析
机械运动的现象很普遍,学生也非常熟悉.因此,教材中首先出示了一组有趣的图片,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列举了许多机械运动的例子,说明了运动的普遍性;通过课文内容使学生体验类似的场景,说明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介绍了参照物的概念.教学中教师应引导学生结合身边实例通过分析思考,理解运动物体的共同特点(即它们位置的改变),掌握机械运动的概念,通过学生简单的实验及对实验的分析,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进而理解参照物的概念,并能根据指定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会根据物体的运动情况判断参照物,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在小学科学课上对物体的冷热有了初步的认识。八年级的物理学生有一定的好奇心,对学习物理有一定的兴趣。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
2.知道什么叫参照物,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需要选定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知道什么是匀速直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获得应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重点
机械运动;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难点
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
教具
投影仪、录像机及录像资料.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理念
引课一、机械运动二、参照物三、匀速直线运动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观看高台跳水比赛的录像资料,并请一位同学用章首语作解说词配合图象解说.
各种各样的体育活动都不仅仅是一项运动,同时也都是一门科学.学好关于运动的科学,不仅能深入认识体育,还能深入地了解自然.从今天开始同学们就要开始学习关于运动的科学.什么是机械运动?
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定义: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变化叫做机械运动。特点: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既然运动是普遍的,为什么又常常说房屋、桥梁是静止的,河水、船只等是运动的?
[实验]
请同学们将书本放在课桌上,把钢笔放在书本上,用手缓慢地推动书本,使书本载着钢笔沿桌面向前移动,思考下面问题:
(1)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2)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有无变化?
(3)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有无变化?
书本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变化;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
书本和钢笔相对于桌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说明书本和钢笔是运动的.
钢笔相对于书本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说明钢笔是静止的.
一个说钢笔是运动的,另一个又说钢笔是静止的,他们矛盾吗?请同学们讨论.
如果以桌面作标准,书本和钢笔就都是运动的.如果以书本作标准,钢笔就是静止的.
选择作标准的物体不一样,同一个物体的运动情况就不一样,因此他们并不矛盾.
比如老师站在讲台上,如果以教室的墙壁作标准,老师就是静止的,如果选择太阳作标准,老师就是运动的,因为老师站在地球上不动,但地球在绕着太阳转动.
我们大家都一样,如果以坐在教室中的椅子作标准是静止的,如果以太阳作标准都是运动的.
同学们讲得都很好.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
[板书]在研究机械运动时,所选的作为“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
请同学们每人都来描述某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看看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的.
放学后和同学一起回家时,以同学为参照物,我就是静止的,以房子为参照物,我就是运动的.
在河堤上行走时,以自己在水中的倒影为参照物,则自己是静止的,以河岸为参照物,则自己和影子都是运动的.一个人在公路上行走,如以路旁的树木作参照物,他是从西向东走,这时如果从他身后开过一辆汽车,以汽车为参照物时,这个人就是在从东向西走.匀速直线运动:1、直线运动与曲线运动1、定义:快慢不变,沿着直线的运动叫匀速直线运动。
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
请同学们根据机械运动的概念来判断书本和钢笔的运动情况.旅游坐车的时候,如果以车厢作标准,坐着的人是静止的,如果以路边的树或大楼作标准,车内的人就是运动的.
举例提问大家分析得很好,还有类似的例子吗
布置作业
书后作业:1题、2题、3题拓展作业:
板书设计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三、匀速直线运动
课后反思:
针对这节课设计到的实际情景较多,我在提出问题方面下了大功夫仔细斟酌,学生们基本上都能在任务的驱动和问题的激励下,自己得出许多有价值的结论。如:怎么让运输机给战斗机在空中加油?从而让学生自然
(?http:?/??/?www.unjs.com?/?Special?/?dazirandeqishizuowen?/?"
\t
"_blank?)而然地得出:同快慢和同方向的相对静止的“同步
(?http:?/??/?www.unjs.com?/?Special?/?xiaoxueshengtongbuzuowen?/?"
\t
"_blank?)”结论。诸如此类,提高了教学的效果。
这节课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上课时我的注意力有时会被几个回答流畅的同学
(?http:?/??/?www.unjs.com?/?Special?/?nanwangdetongxue?/?"
\t
"_blank?)吸引,会不自觉地经常提问到他们,其实还有一些学习困难的学生可能还没能跟上,所以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加大关注面!在实例的挑选上要精炼,在今后的教学上,我希望能从观念和教学方式、方法
(?http:?/??/?www.unjs.com?/?Special?/?xuexifangfa?/?"
\t
"_blank?)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