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 教 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数学人教A版(2019)必修第一册第二章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第二课时) 教 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A版(2019)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09:45:1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2.3 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
(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模型的过程,体会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现实意义,提升数学建模的核心素养.
2.能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中的一元二次不等式解法.
教学难点:从实际问题所蕴含的不等关系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知识回顾
问题1: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解集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你完成下面的表格。
师生活动:学生默写,完成之后教师展示,学生互相检查纠错.
预设的答案:
Δ>0 Δ=0 Δ<0
y=ax2+bx+c(a>0)的图象


ax2+bx+c=0(a>0)的根 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x1,x2(x1<x2) 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x1=x2=- 没有实数根
ax2+bx+c>0(a>0)的解集 {x|x<x1,或x>x2} {x|x≠-} R
ax2+bx+c<0(a>0)的解集 {x|x1<x<x2}

教师讲解:
(1)函数的角度: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表示二次函数y=ax2+bx+c的函数值大于0,图象在x轴的上方;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即二次函数图象在x轴上方部分的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方程的角度:一元二次不等式ax2+bx+c>0的解集的端点值是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根.
设计意图:复习旧知识,并通过默写的形式让师生都了解是否掌握了,为本节课的学习扫清知识障碍。
问题2: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步骤是怎样的?
师生活动:学生写出步骤,教师用如下的程序框图呈现.
预设的答案:
设计意图:本节课重点依然是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学生需要借助三个“二次”的联系,获得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性解法,从整体上把握所学内容,让学生明确不等式解法,有助于学生良好认知结构的建立和完善,并为后面知识的学习提供帮助.
二、新知探究 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
例1 一家车辆制造厂引进一条摩托车整车装配流水线,这条流水线生产的摩托车数量x(单位:辆)与创造的价值y(单位:元)之间有如下的关系:

若这家工厂希望在一个星期内利用这条流水线创收60000元以上,则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多少辆摩托车?
问题3:这个实际问题中蕴含的不等关系是什么?求解不等式的步骤是什么?对于实际问题还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分析题目,得出一元二次不等式,并求解。完成之后展示交流,师生点评修改,教师给出解答示范.
预设的答案:
解:设这家工厂在一个星期内大约应该生产x辆摩托车,根据题意,得

移项整理,得

对于方程,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像,结合图像得不等式的解集为.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追问:本题中x的实际意义是什么?如何理解解集?
师生活动:学生独立思考后回答.
预设的答案:
因为x只能取整数,所以当这条流水线在一周内生产的摩托车数量在51~59辆时,这家工厂能够获利60000元以上.
设计意图:对实际问题深入分析,确定不等关系,解不等式,感受到由“形”到“数”的转换过程.通过问题体会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不等式、一元二次方程的关系,体会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意义,并总结掌握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
例2 某种汽车在水泥路面上的刹车距离s(单位:m)和汽车刹车前的车速v(单位:km/h)之间有如下关系:

在一次交通事故中,测得这种车的刹车距离大于39.5 m,那么这辆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多少(精确到1 km/h)?
问题4:该问题中的不等关系是什么?求解不等式的步骤是什么?
师生活动:教师给学生充足的时间独立思考并作答,再做课堂展示,教师巡视,对有困难的同学进行个别指导.
预设的答案:
解:根据题意,得

移项整理,得

对于方程,方程有两个实数根

画出二次函数的图象,结合图象得不等式的解集为,从而原不等式的解集为.
因为车速车速,所以.而,所以这辆汽车刹车前的车速至少为80 km/h.
追问1:解决实际问题应该注意什么?比如本题中速度v应满足怎样的“实际意义”?
预设的答案:实际生活中速度v应该大于0 km/h.所以不能取负值。而且介于实际情况,最低车速也不能定成,而应该是不小于它的正整数。
追问2:现在你能完成教科书37页问题2了吗?请你试一试。
师生活动:学生自主完成,小组讨论展示.
预设的答案:
解:不等式①经移项整理,得.用上述方法解这个不等式得.所以当每本杂志的定价不低于2.5元且不超过4元时,提价后的销售总收入不低于20万元.
设计意图: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步骤,并再次体会相关变量所具有的“实际含义”,避免今后做题过程中在此处出错.
归纳小结、布置作业
问题5: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要经历哪些步骤?需要注意什么?
师生活动:学生总结,教师帮助梳理.
预设的答案:
基本步骤:(1)审:认真审题,把握问题中的关键量,找准不等关系.
(2)设:引进数学符号,用不等式表示不等关系.
(3)求:解不等式.
(4)答:回答实际问题.
需要注意的是问题中的变量所具备的“实际意义”,须结合实际将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集转化成最终问题答案.
设计意图:本节课由学生所熟悉的现实生活问题或具体情景,抽象出数学问题,并利用一元二不等式表示出数量关系,求其结果并讨论结果的意义,经历“实际问题—数学问题—不等式—求出结果并讨论实际意义”的模式,经历数学建模的完整过程.通过梳理本节课的内容,能让学生更加明确如何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牢记此类问题的易错点:忽略变量的实际意义.体会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作业布置:教科书习题2.3第4,6题.
四、目标检测设计
1.国家原计划以2 400元/吨的价格收购某种农产品m吨.按规定,农户向国家纳税为:每收入100元纳税8元(称作税率为8个百分点,即8%).为了减轻农民负担,制定积极的收购政策.根据市场规律,税率降低x个百分点,收购量能增加2x个百分点.试确定x的范围,使税率调低后,国家此项税收总收入不低于原计划的78%.
2.某校园内有一块长为800 m,宽为600 m的长方形地面,现要对该地面进行绿化,规划四周种花卉(花卉带的宽度相同),中间种草坪,若要求草坪的面积不小于总面积的一半,求花卉带宽度的范围.
设计意图:考查学生利用一元二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答案:
1.解:设税率调低后“税收总收入”为y元.根据题意,得
,.
根据题意,得,即,解得.
根据x的实际意义,可知x的范围为.
2.解:设花卉带的宽度为x m,则中间草坪的长为 m,宽为 m.
根据题意可得,
整理得,即,
所以或,而不符合题意,舍去.
故所求花卉带宽度范围为是大于0米不超过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