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语文(上)《走月亮》练习题
一、看拼音,写词语。
zhuāng jia pú táo chéng shú qiǎo shǒu
43053003810029241753810016573503810056197538100
é luǎn shí kēng wā fēng sú tiào yuè
27622541275424815041275302895041275180975041275
二、给下面加点字选 出正确读音。用“√”标出来。
1、这辆火车的载(zāi zài)重量是1000吨。
2、这本书上记载(zāi zǎi)了甲骨文这种古老的文字 。
3、人物传(chuán zhuàn)记是通过对典型人物的生平、生活、精神等领域进行系统
描述、介绍的一种文学作品形式。
4、放学后,奶奶经常 给我讲一些古老的传(chuán zhuàn)说。
5、优优每天放学回家,第一件事是做作(zuò zuō)业。
6、街道里新开了一家豆腐作(zuǒ zuō)坊。
三、我能写好字。
40005066675
四、比一比,组词语。
淘( ) 牵( ) 填( ) 俗( ) 熟( )
掏( ) 牢( ) 镇( ) 浴( ) 塾( )
鹅( ) 稼( ) 坑( ) 稻( ) 渐( )
饿( ) 嫁( ) 抗( ) 蹈( ) 惭( )
五、选词填空。
明亮 柔和
1、月盘是那样( ),月光是那样( )
铺满 洒满
2、乐乐喜欢在( )月光的小路上散步,凉风吹来,枯黄的树叶( )了地面。
运载 搬运
3、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服,而我,用树叶做小船,( )许多新鲜的花瓣……
4、他们几个人成立了一个( )小组,在班级里非常 受欢迎。
奇妙 美妙
5、多么( )的夜晚啊,我和阿妈走月亮。
6、贝多芬指尖流淌着( )的音乐。
六、下面句子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填在括号里。
1、从果园那边,飘来了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都有。( )
2、现在的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田像一片月光镀亮的银毯。 ( )
3、月盘是那么明亮,月光是那么柔和,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村头的大青树,也照
亮了村间的大道和小路…… ( )
七、按要求写句子。
1、月光照亮了高高的点苍山。
改成“把”字句:
改成“被”字句:
2、用“照亮了……照亮了……照亮了……”写句子。
3、我突然看见美丽的月亮牵着那些闪闪烁烁的小星星。(缩句)
八、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村道已经修补过,坑坑洼洼 的地方,已经 碎石和新土,就要庄稼了,收庄稼前,要把道路修一修,补一补,这是村里的风俗。秋虫 着,夜鸟 翅膀,鱼儿
水面,泼刺声里银光一闪……从果园那边,飘来果子的甜香。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上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吃的果子挂满枝头。沟水汩汩,很满意地响着。是啊,它旁边 ,是它浇灌过的稻田。哦,阿妈,这不就是我们爱的地吗?春天,我们种油菜,种蚕豆。我在豆田里找兔草,我把蒲公英吹得飞啊,飞……
收了豆,栽上水稻。看,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suì shuì)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dù duó)亮的银毯。哦,阿妈,我们到田埂(gěng gēng)上去吧,你不是说学校放假了,阿爸就要回来了吗?我们采哪一塘新谷招待阿爸呢?
1、给文中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习俗—( ) 满足—( ) 灌溉—( )
3、把下列词语填在短文横线上。( 唱 跃出 拍打 填上)
4、照样子,写词语。
坑坑洼洼 、 、
沟水汩汩 、 、
修一修 、 、
5、“是雪梨,还是火把梨?还是紫葡萄?都有,在坡头那片月光下的果园里,这些好
吃的果子挂满枝头”这句话用了 的修辞手法。
6、“阿妈,这不就是我们家的地吗?”这句话是 句,把它改成陈述句是:
7、“稻谷就要成熟了,稻穗低垂着头,稻田像一块月光镀亮的银毯”中的“低垂”改
“耷拉”好不好,为什么?
附参考答案
一、看拼音,写词语。庄稼,葡萄,成熟,巧手,鹅卵石,坑洼 ,风俗,跳跃
二、选正确读音。1、 zài,2、zǎi,3、zhuàn,4、chuán ,5、zuò,6、zuō,
三、我能写好字。略
四、比一比,组词语。淘洗,掏出,牵手,牢固,填满,镇守,风俗,沐浴,成熟,私塾
鹅毛,饥饿,庄稼,嫁人,坑洼,抵抗,稻谷,舞蹈,渐渐,惭愧
五、选词填空。1、明亮,柔和,2、铺满,洒满, 3、运载,4、搬运,5、奇妙,6、美妙
六、1、设问,2、比喻,3、排比,
七、1、月光把高高的点苍山照亮了。 高高的点苍山被月亮照亮了。
2、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大地,照亮了高山,照亮了整个人间。
3、我看见月亮牵着星星。
八、阅读、1、suì,dù,gēng
2、风俗,满意,浇灌,
3、填上,唱,拍打,跃出
4、平平整整,干干净净,男男女女
溪水淙淙,流水潺潺,洪流滚滚
补一补,换一换,走一走。
5、设问。
6、反问,阿妈,这就是我们家的地。
7、不好,改成“耷拉”与当时作者的心情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