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地理晋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章2.2使用地图同步练习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共40.0分)
下图为我国东南丘陵某地等高线图。读图,完成下列题。
???????
该地位于(?
?
)
A.
北寒带
B.
北温带
C.
热带
D.
南温带
图中甲河段的流向大致是(?
?
)
A.
由东北向西南
B.
由北向南
C.
由西北向东南
D.
由东向西
乙处果树林位于(?
?
)
A.
山谷
B.
山脊
C.
山峰
D.
陡崖
图中的耕地分布在(?
?
)
A.
高原地区
B.
丘陵地区
C.
山地地区
D.
平原地区
一般情况下,南北纬10°范围内的地区。往往终年高温多雨,雨林广布,但也有特殊情况。如两图中,图1为图2(非洲局部)中广大热带稀树草原的照片。此热带稀树草原区降水量远小于热带雨林区。读图完成问题。
如图示地区主要地形类型是( )
A.
平原
B.
高原
C.
丘陵
D.
盆地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
山地和丘陵
B.
高原和盆地
C.
山地和高原
D.
平原和丘陵
学校准备在周六组织一次地理野外考察,如图是该地区等高线地形图。通过查询天气预报得知,该地区周五夜间阴有小雨并伴有4-5级偏北风,周六白天转晴。据此,完成问题。
如图所示地区的地形类型为( )
A.
山地
B.
丘陵
C.
高原
D.
盆地
陆地表面地形多种多样,不仅有山地、高原、平原,还有盆地和丘陵。据此,完成问题。
下列对盆地地形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广阔平坦
B.
海拔一般在200米以上,地面广阔平坦
C.
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
D.
中间低,四周高,海拔在500米以上
小敏班上准备组织一次登山活动,同学们个个都兴高采烈。为了安全,老师拿出一张等高线图说:“这是我们要登的山,它比较高,大家注意……”接着,强调了安全事项,顺便复习了等高线地形图的有关知识,要求同学们上山后留心观察这些地形区。据此完成问题。
老师强调图中有一个悬崖很危险,希望大家上山时一定要注意。请判断悬崖在哪个地方( )
A.
丙地
B.
戊地
C.
己地
D.
丁地
某小组选择了北京首批历史文化街区--南锣鼓巷作为实践活动考察地。实地走访后,他们发现南锣鼓巷主街是南北走向,东西各有8条胡同,从主巷向西可以到达地安门外大街,往东是交道口南大街。整个街区犹如一条大蜈蚣,所以又称蜈蚣街,据说以前在南锣鼓巷的最北处有两眼古井,恰好就成了这条蜈蚣的两只眼睛。结合实地考察,他们手绘了一幅“南锣鼓巷导览图”。读图,完成问题。
根据“南锣鼓巷导览图”,可以帮助其他前往南锣鼓巷进行实地考察的小组( )
A.
计算到古井的距离有多远
B.
读出南锣鼓巷的海拔有多高
C.
设计寻找古井位置的路线
D.
查找出行当天的游客数量
受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1月27日晚8时,武汉已经封城4天.多个小区在夜幕中齐唱国歌,表达对祖国的热爱和对战胜病毒的信心.如图,回答问题.
小明打算在疫情结束后去武汉旅游,适合他在当地出行使用的地图是( )
A.
世界政区
B.
武汉旅游交通图
C.
中国旅游交通图
D.
武汉地形图
北京和张家口联合举办2022年冬奥会。如图为张家口某滑雪场等高线地形图。据此完成问题。
关于滑雪场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滑雪场地形以高原为主
B.
C点海拔为1710米
C.
服务大厅位于滑雪赛道区的北方
D.
B点看不到高速公路南端的E处
如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单位:m),读图,完成问题.
该地区的地形类型主要是( )
A.
山地和丘陵
B.
高原和盆地
C.
山地和高原
D.
平原和丘陵
学校地理小组成员准备到小林的家乡进行野外实践考察活动,如图为小林家乡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图中②③两地的相对高度可能是( )
A.
30米
B.
40米
C.
45米
D.
60米
小明准备到城市旅游,请为他选择正确的地图( )
A.
交通旅游地图
B.
等高线地形图
C.
地方政区图
D.
中国政区图
玲玲想知道武汉在我国的具体位置,应该查看( )
A.
世界政区图
B.
世界气候分布图
C.
中国政区图
D.
中国地形图
青岛气候宜人,景色优美,旅游资源丰富,是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读如图,完成问题.
假期,几位同学相约到青岛市博物馆参观。他们利用手机中的电子地图,查询了博物馆的位置,以及到达的路线。这一过程依次利用了电子地图的功能是( )
A.
路线规划--定位--搜索
B.
定位--搜索--路线规划
C.
搜索--路线规划--定位
D.
搜索--定位--路线规划
读图回答小题.
该城区所在的主要地形是( )
A.
平原
B.
丘陵
C.
山地
D.
高原
学校地理小组成员准备到小林的家乡进行野外实践考察活动,如图为小林家乡附近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完成下面问题.
考察结束后,大家提议小林家乡开设攀岩这一户外活动项目,大致位于( )
A.
①处
B.
②处
C.
③处
D.
④处
地图是学习地理很重要的工具,所以学会阅读地图尤为重要。结合相关知识回答下面问题。
有关地图的正确叙述是( )
A.
地图上方总是北方
B.
等高线上的数值均为相对高度
C.
等高线闭合的地区,表示的是山地
D.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代表水体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0分)
读如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______米.
(2)图中C地的地形部位名称是______;①②两条线,表示山谷的是______线.
(3)若甲山与乙山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两山的实地距离为______千米.
(4)A、B两地比较,降水较多的是______地.
如图为福建平潭岛君山附近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要修建一条从君山到虎头山的索道,该索道的长度是______千米,最大落差不超过______米.
(2)小明开车沿着图中公路兜风,正午12点,发现太阳位于其车窗的右侧,此时车辆由______地驶向______地.
(3)若要避免隧道口积水,图中虚线修建隧道的方案______(合理/不合理),理由是______.
五一假期,三明(26.13°N
117.36°E)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进行野外考查,如图是考察区等高线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同学们量得A到山顶⑦的图上距离是6厘来,则实地距离是______千米。
(2)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______,a和b两处支流水流更急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3)图中①所在的地形类型是______,考察后认为②处适宜开发攀岩、蹦极运动,因为该处为______(填地形部位)。
(4)兴趣小组同学在④处测得气温是25°C,则此时山顶⑦的温度是______℃.(保留一位小数)
(5)同学们刚好是正午时分下山,此时他们的影子朝向是______。
读我国某地地形图,图中道路为某次山地自行车越野赛的线路及行进方向(箭头指示方向)。完成下列各题。
(1)地形部位名称:甲是______,乙是______。
(2)该次越野赛的行进方向大致为向______,量得A、C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______米。
(3)丁处有一个深坑,该深坑底部的海拔髙度不低于______米。
(4)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判断AB、BC中骑行最省力的路段是______,判断理由是______。
答案和解析
1.【答案】
【小题1】B
【小题2】A
【小题3】B
【小题4】D
【解析】
1.【分析】
本题考查五带的范围,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根据图示信息判断所处温度带是解题关键。
【解答】
从图中可看出该地区位于28.6度北纬附近。地球上五带的划分为23.5度南纬到23.5度北纬为热带,23.5度南纬到66.5度南纬为南温带,23.5度北纬到66.5度北纬为北温带,66.5度南纬到90度南纬为南寒带,66.5度北纬到90度北纬为北寒带。故图中区域位于北温带。
故选B。
2.
【分析】
本题考查地图上方向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在经纬网的地图上一般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以此来判断方向。题中易错点忽略甲河段的题干要求。
【解答】
在经纬网的地图上一般用经线指示南北,纬线指示东西。找到图中标示的甲河段,利用图中经纬网,可判断甲河段的流向为自东北到西南。
?故选A。
3.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山地不同部位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分析信息的能力。等高线凸向高处为山谷,等高线凸向低处为山脊。易错点为凸向的判断是指数值高处或低处而不是图形的高处或低处。
【解答】
图中乙处等高线凸向数值低处为山脊。
?故选B。
4.
【分析】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中地形类型的判断。旨在考查学生对信息的获取和分析能力。高原为海拔500米以上地形平坦的地区,丘陵为相对高度小于200米地势崎岖的地区。山地为海拔高于500米,地势起伏较大的地区。平原为海拔低于200米,地势平坦的地区。
【解答】
从图中可看出耕地分布的地区海拔低于100米,地势平坦,为平原地区。
?故选D。
5.【答案】B
【解析】解:由图2中等高线信息可判定,图示地区海拔较高,地面较平坦,是高原地形。
故选:B。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地形类型的判读及陆地地形的特点,属于中考常考题,要引导学生会读图。
6.【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该地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和平原。
故选:D。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据图中数据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陆地地形的特点,据图中信息解答即可。
7.【答案】B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所示地区的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该地地形主要是丘陵。
故选:B。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掌握不同地形的特点读图解答即可。
8.【答案】C
【解析】解:盆地四周高中间低,四周被山岭、高原环绕,中间为平原或丘陵。
故选:C。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解答此题关键是熟记山地、高原、平原、盆地和丘陵的特征。
9.【答案】C
【解析】解:依据位置,读图可知,丙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戊地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己地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丁地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由此可判定,悬崖在己地。
故选:C。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地形部位判读方法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0.【答案】C
【解析】解: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根据“南锣鼓巷导览图”,可以帮助其他前往南锣鼓巷进行实地考察的小组设计寻找古井位置的路线;图中没有比例尺、地势高低数据及游客数量的信息,ABD无法计算,故选项C符合题意。
故选:C。
我们要学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如:查找世界国家和地区的位置,选择世界政区图;查找旅游景点的位置,选择旅游图;查找地形的分布,选择地形图;查找气候类型分布,选择气候图;查找工业的分布,选择工业图等。
本题考查地图的应用,学生需要认真读图,从中提取解题信息,分析解答。
11.【答案】B
【解析】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去武汉旅游,适合在当地出行使用的地图是武汉旅游交通图。
故选:B。
地图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人们从地图上可以直接获得大量有用的地理信息。我们要掌握使用地图的方法,在日常生活中养成经常读图、用图和收集地图的好习惯。
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查找国家、省区等要运用政区图,在当地旅游可选用当地旅游交通图,理解解答即可。
12.【答案】D
【解析】解:读图分析可知:
图示等高距为30米,可判定图示海拔在2100-2130米之间,地势起伏大,以山地为主,故A错误。
C点的海拔介于1710--1740米之间,故B错误。
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服务大厅位于滑雪赛道的西方,故C错误。
BE之间有山脊阻挡视线,故B点看不到高速公路南端的E处,故D正确。
故选:D。
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等高距是指相邻两条等高线之间的高度差,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海拔的估算、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方向的判定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13.【答案】D
【解析】解:读图可得,图中部分地区地势平坦,部分地区地势有起伏,但起伏不大,海拔高度在500米以下,该地地形类型主要是丘陵和平原。
故选:D。
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据图中数据信息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不同陆地地形的特点,据图中信息解答即可。
14.【答案】D
【解析】解:图中的等高距是50米,根据数值的海拔变化规律,②的海拔在350-400米之间,③的海拔在250-300米之间,所以两地的相对高度范围在50-150米之间。选项中符合条件的只有60米。
故选:D。
等高线地形图是表示某个区域地形地势状况,通常包括山峰、山脊、山谷、陡崖和鞍部五种地形类型,在同一幅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距相同,结合等高距可以推断某一区域的海拔高度。
考查两地的海拔高度差,结合等高距判断出两地的高度解答即可。
15.【答案】A
【解析】解:在庞大的地图家族中,有自然地图和社会经济地图。自然地图包括地形图、气候图、水文图、植被图等,社会经济地图包括工业图、农业图、商业图、交通图、人口分布图等。依据各种地图的作用,想了解某城市旅游资源的分布,最合适地图的是交通旅游地图。
故选:A。
依据地图的种类和作用来解答此题.
此题考查了在不同情况下如何选择合适的各类地图,常见基础题.
16.【答案】C
【解析】解:日常生活中,我们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合适的地图。想知道武汉在我国的具体位置,应该查看中国政区图。
故选:C。
中国政区图就是在中国地图上标注行政区域划分的地图,在该类型的地图上可以清楚的显示我国各个省区的位置及各个省区内重要城市的位置。
本题考查地图的运用,理解解答即可。
17.【答案】D
【解析】解:电子地图具有搜索、定位、路线规划等功能。题干中,“利用手机中的电子地图,查询了博物馆的位置”利用了电子地图的搜索、定位功能;“到达的路线”利用了电子地图的路线规划功能。依据题意。
故选:D。
电子地图即数字地图,是利用计算机技术,以数字方式存储和查阅的地图。可依据电子地图的功能解答此题。
本题考查电子地图的功能,在把握电子地图功能的基础上,依据题干信息分析选择即可。
18.【答案】A
【解析】解:读图可知,该区域所在等高线稀疏,且高度大都在200米以下,所以该城区所在的主要地形是平原。
故选:A。
人们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平原、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五种基本类型。丘陵海拔较低,地面有起伏,坡度和缓,相对高度一般不超过200米。平原海拔较低,一般在200米以下,地面平坦辽阔。山地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坡度陡峻,沟谷较深。高原海拔较高,一般在500米以上,地面坦荡,边缘比较陡峻。盆地四周高中间低。
本题考查陆地地形的特点,解答此题需要把握陆地地形的特点及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19.【答案】D
【解析】解:图中的④地位于等高线重合处,是陡崖部位,该地可以开展攀岩运动,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等高线是指把海拔高度相等的点连接起来的线,地图上同一条等高线上的各点,海拔高度相同,等高线密集,坡度陡,等高线稀疏,坡度缓,陡崖的部位可以开展攀岩运动。
本题考查等高线的特点,结合图示掌握判断规律,理解解答即可。
20.【答案】D
【解析】解:有指向标的地图,上方不一定表示北方,需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定方向。故A错误。
等高线图上的山地标高均为海拔高度。故B错误。
等高线闭合的地区可能是山地,也可能是盆地。故C错误。
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水体。故D正确。
故选:D。
(1)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蓝色表示海洋,绿色表示平原,黄色表示高原,褐色表示高山等。
(2)在地图上,有指向标的按指向标箭头指向北定方向,没有指向标的,一般为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定方向。
(3)海拔是地面某一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4)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低四周高则为盆地。
本题主要考查对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该题综合性强,需要仔细分析。
21.【答案】150?
鞍部?
①?
75?
A
【解析】解:读图可知:
(1)依据相对高度的含义,图中甲山与乙山的相对高度是1320米-1170米=150米。
(2)依据位置,图中C地位于两山顶之间相对低洼的部位,为鞍部;①线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②线等高线向海拔低处凸,为山脊。
(3)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若甲山与乙山的图上距离为1.5厘米,则两山的实地距离为1.5厘米÷1/5000000=1.5厘米×5000000=75千米.
(4)据图可知:A地位于山地的迎风坡,降水较多;B地位于山地的背风坡,降水较少。
故答案为:(1)150;(2)鞍部;①;(3)75;(4)A。
相对高度是指地面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即两个地点之间的高度差。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山谷为集水线,易形成河流;山脊为分水线,不易形成河流。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在山地,迎风坡,降水较多;背风坡,降水较少。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相对高度的含义、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比例尺的计算、山地降水的特点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2.【答案】1.5?
200?
甲?
乙?
不合理?
C隧道口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降水时水流容易汇集,造成隧道口积水
【解析】解:读图可知:
(1)由图例信息可知,图中比例尺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1千米,量得君山和虎头山之间的图上距离是1.5厘米,因此两山之间索道长度是1.5千米;该等高线地形图的等高距为100米,君山的海拔位于400-500米之间,虎头山的海拔位于300-400米之间,两地相对高度位于0-200米之间,因此,图中索道的最大落差不会超过200米。
(2)因为正午12点,太阳位于正南方向;根据题干信息可知,此时太阳位于车窗的右侧,说明此时汽车自西向东行驶,车辆行驶在图中甲至乙路段上。
(3)由图示信息可知,若要避免隧道口积水,图中虚线修建隧道的方案是不合理的;因为隧道口南端的C位于山谷部位,常发生洪水或有河流发育。
故答案为:(1)1.5;200;(2)甲;乙;(3)不合理;C隧道口处等高线向高处凸出,是山谷,降水时水流容易汇集,造成隧道口积水。
(1)依据比例尺和相对高度的计算公式解答;
(2)依据方向的判定方法解答;
(3)依据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比例尺和相对高度的计算、方向的判定、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3.【答案】12?
自西南向东北?
a?
a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
盆地?
陡崖?
23.5?
向北
【解析】解:读图可知:
(1)由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可得实地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同学们量得A到山顶⑦的图上距离是6厘来,则实地距离是6×2千米=12千米。
(2)依据指向标判断方向,图中河流干流的大致流向是自西南向东北。a和b两处支流水流更急的是a,理由是a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
(3)依据位置,图中①所在的地形四周高中间低,为盆地;②处等高线重合的地方为陡崖,适宜开发攀岩、蹦极运动。
(4)图中④地海拔为300米,山顶⑦海拔为557米,两地高差557-300=257米,温差257÷100×0.6℃≈1.5℃,若④处测得气温是25°C,则此时山顶⑦的温度是23.5℃。
(5)图示区域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时分,太阳位于南方,因此,同学们正午时分下山时,他们的影子朝向是向北。
故答案为:(1)12;(2)自西南向东北;a;a等高线密集、坡陡,流速快;(3)盆地;陡崖;(4)23.5;(5)向北。
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可利用比例尺计算实地距离;在有指向标的地图上,用指向标指示方向,指向标箭头的指向一般为北方;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山体部位有山顶、山脊、山谷、鞍部、陡崖、盆地等,可根据等高线排列规律来判断各种地形部位;可依据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判断坡度的陡缓,等高线密集表示坡陡,等高线稀疏表示坡缓;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升高100米,气温下降0.6℃,可依据某地的相对高度和气温,计算另一地的气温。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在把握比例尺和气温的计算、方向的判定、地形类型和地形部位的判读方法、等高线疏密和坡度陡缓的关系等知识的基础上,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24.【答案】山谷?
山顶?
东北方向?
200?
395?
BC?
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
【解析】解:(1)读图可得,甲处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出,是山谷,乙是山顶。
(2)据图中箭头方向可得,该次越野赛的行进方向大致是向东北方向,量得A、C两地的图上距离约为4厘米,则两地的实地距离是4×50=200米。
(3)丁处有一个深坑,该深坑底部的海拔髙度不低于395米,不高于400米,该图的等高距是5米。
(4)根据题干可知,车手保持匀速骑行,则需要地势起伏小,较为平坦的区域。读图可知,图中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
故答案为:(1)山谷;山顶;(2)东北方向;200;(3)395;(4)BC;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
(1)在等高线地形图上,等高线闭合且等高线数值中间高四周低则为山顶;等高线向海拔高处凸为山谷。
(2)据图中箭头方向可得该次越野赛的行进方向;比例尺是指图上距离与实地距离之比。
(3)该图的等高距是5米,据此解答。
(4)图中BC段线路未穿越图中等高线,且大致与等高线平行,地势起伏小,骑行较省力,据此解答。
本题考查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记等高线地形图中不同地形部位的特点及等高线稀密的特点,读图理解解答即可。
第2页,共2页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