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 1.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八年级上册物理 1.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word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22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10-11 22:49: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 机械运动
1.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1.下列单位换算中,不正确的是(  )
A.1.7m=1.7m×100cm=170cm
B.6.9m=6.9×100cm=690cm
C.8.8km=8.8×1000m=8800m
D.5.4m=5.4×1000mm=5400mm
2.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  )
A.教室的高度 B.课桌的高度
C.物理课本的宽度 D.中学生的身高
3.PM2.5是指空气中直径很小的颗粒,其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二十分之一.PM2.5中的“2.5”是表示颗粒直径的数值,关于它的单位,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米 B.分米
C.厘米 D.微米
4.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如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一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为 (  )
A.2mm  B.2cm  
C.6mm  D.6cm
5.如图,甲、乙、丙三图为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的三种不同方法,其中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A.图甲正确   B.图乙正确  
C.图丙正确   D.都不正确

6.如图,小君用刻度尺测量的物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是(  )
A.0.80cm   B.2.00cm  
C.2.80cm  D.3.60cm
7.如图,用A、B两把刻度尺同时测量一个木块的长度,则A、B的读数分别为(  )
A.A:3.80cm,B:3.80cm B.A:2.80cm,B:2.8cm
C.A:2.80cm,B:2.80cm D.A:2.8cm,B:2.8cm
8.测得某同学的身高为1.580m,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   B.测量结果准确到1cm
C.测量结果准确到1mm   D.最后一位数字是准确数字
9.2019年8月某市最大降水量为12.7mm,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是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的“7”不是估读的
C.是用分度值为1cm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10.小明为了给窗子配上一块玻璃,在以下的测量工具中,你认为选用哪种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  )
A.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10cm的学生用尺
B.分度值是1mm、量程是0~2m的钢卷尺
C.分度值是1cm、量程是0~15m的皮卷尺
D.分度值是0.1mm的游标卡尺
11.甲、乙两位同学用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去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的记录为37mm,乙的记录为37.3mm.已知两人的测量操作和记录都是正确的,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测量得更仔细 B.甲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
C.乙所用的刻度尺精度高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2.在日常生活中,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在物理实验中,长度的测量往往要求精确些,读数时必须估读到____________________.记录测量结果时,除了写出数字,还必须写明________,否则记录是无用的.
13.完成下列单位的换算:
(1)120km=________m=________mm. (2)125nm=________μm=__________mm.
(3)5.4×108m=________km=________mm. (4)4.8cm=________mm=________m.
14.在下列数字后填上适当的单位:
(1)世界上最高的山峰——珠穆朗玛峰海拔高度为8844.43________.
(2)我国最长的河流——长江长约6400________.
(3)2018年我国制造的世界最薄玻璃的厚度仅有0.12________.
(4)绝大多数细菌的直径大小在0.5~5________.
15.有两个测量数据分别为28.4cm和50.30cm,试判断:(1)第一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2)第二个数据测量时所用工具的分度值是________,准确值是________cm,估计值是________.
16.如图所示刻度尺,它的测量范围为________cm;若小超用此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记录结果为5.170cm,此记录结果是________(选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17.某同学练习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
(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
(2)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
18.如图所示,用刻度尺甲、乙分别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甲刻度尺测得的结果是________cm,乙刻度尺测得的结果是________cm,两次测量结果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为了减小测量长度过程中的误差,可以采用的办法有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一条即可).
19.B 有六名同学使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作业本的长度,六次测量记录分别是L1=18.82cm、L2=18.83cm、L3=18.28cm、L4=18.81cm、L5=18.82cm、L6=18.805cm.
(1)这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2)测量结果错误的是________.
(3)记录结果不合理的是________. (4)这本作业本的长度是________.
20.如图所示,小伟同学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粗心的他在实验中出现了错误,其中图甲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乙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图丙中的错误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1.如图所示是两把按不同比例尺进行刻度的尺子,每把尺子的刻度都是均匀的,已知两把尺子在刻度10处是对齐的,且上面尺子在刻度15处与下面的尺子在刻度18处也刚好对齐,则上面尺子的刻度16在下面尺子对应的刻度是________.
参考答案
1~11: AADBD CBBABC
12.刻度尺 分度值的下一位 单位
13. (1)1.2×105 1.2×108 (2)0.125 1.25×10-4 (3)5.4×105 5.4×1011
(4)48 0.048
m km mm um
1cm 28 0.4cm 1mm 50.3 0.00cm
16.0~10 不正确
17.(1)量程 分度值 零刻度线 (2)1mm 3.80
18. 2.7 2.70 分度值不同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或用分度值较小的刻度尺测量)
19. 0.1cm L3 L6 18.82cm
20. 零刻度线没有与圆的边缘对齐,刻度线没有过圆心 线圈之间存在缝隙 零刻度线没有与球体下端对齐
21.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