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共43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共43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5.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10-11 17:46: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原因
导火线
经过
结果
性质
历史意义
英国的殖民统治严重阻碍了北美资本主义的发展
波士顿倾茶事件
1.开始:
2.建军:
3.建国:
4.转折:
5.胜利:
6.独立
结束:
来克星顿的枪声
任命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
《独立宣言》
发表
萨拉托加大捷
约克镇英军
投降
英国承认美国独立
制定1787年宪法,建立联邦政府
既是民族解放运动又是资产阶级革命
1.结束了英国的殖民统治,实现了国家的独立。
2.确立了比较民主的资产阶级政治体制,有利于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3.对以后欧洲和拉丁美洲的革命也起了推动作用。
领导阶级
资产阶级和种植园主阶级(领导人物:华盛顿)
温故知新
巴黎四大代表建筑:星形广场凯旋门,艾菲尔铁塔,卢浮宫和卢浮宫博物馆,巴黎圣母院
法国皇帝拿破仑·波拿巴为纪念奥斯特利茨战争的胜利而建立,1806年8月15日奠基,1836年7月29日落成。它是欧洲100多座凯旋门中最大的一座。
1889年,法国大革命100周年,巴黎举办了大型国际博览会以示庆祝。它成为当时席卷世界的工业革命的象征。
卢浮宫,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大、最著名的博物馆之一。路易十六在位期间,在卢浮宫“竞技场”院子里建立了1789年法国大革命的第一个断头台。拿破仑将卢浮宫改名为拿破仑博物馆,巨大的长廊也布满了他掠夺来的艺术品。在卢浮宫里,拿破仑的光彩持续了12年,一直到滑铁卢战役的惨败。对拿破仑来说,每一幅天才的作品都必须属于法国。
巴黎圣母院是一座哥特式风格的教堂,1802年,拿破仑重新赋予巴黎圣母院宗教之职。1804年12月2日,拿破仑在此加冕,仪式由七世教皇主持。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学习目标
1.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2.通过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等人物功过的分析,培养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3.认识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
4.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1.启蒙运动的背景
18世纪开始,法国封建制度日益腐朽没落,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一:旧制度的危机
2.发起时间、国家:18世纪,法国
3.性质:反对旧制度(封建制度)的思想解放运动
4.代表人物:
(1)伏尔泰:启蒙运动的旗手,推崇英国的政治制度
(2)孟德斯鸠:最博学的启蒙学者,提倡分权制衡的
政治模式(如美国的三权分立)
(3)卢梭:主张最大限度地让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伏尔泰
孟德斯鸠
卢梭
地位:法国启蒙运动的开拓者
主张
反对天主教会和封建制度
强调自由平等
倡导君主立宪制
孟德斯鸠:三权分立
(行政权、立法权、司法权)三种权力相互独立而又相互监督。
最先实践的国家:美国
主张自由平等
人民主权说
社会契约论
他否定封建王权,认为如果统治者违背民意,撕毁大家都应遵守的社会契约,人民就有权利推翻他
“启蒙”的法语意思是“光明”,思想家们借用它代指智慧和理性
6.影响:是一场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为法国大革命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进步,为美国的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拉美独立运动、中国的戊戌变法、日本的明治维新
奠定了思想基础。
伏尔泰
孟德斯鸠
5.核心思想:理性主义
二 法国大革命
1.背景原因:
(1)根本原因:法国封建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2)直接原因:对外战争(支持美国独立战争)致使财政危机严重
(3)理论基础:启蒙运动为其作了重要的理论准备
(4)国际因素:英国和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鼓舞
2.时间:1789—1793年
3.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代表:罗伯斯庇尔)
三级会议 
法国社会分为三个等级:教士属于第一等级,掌握精神权力,享有免税权,不受世俗法庭审判;贵族属于第二等级,也有免税特权;余下的大多数法国人属于第三等级。三级会议由这三个等级分别推举代表组成。通常三级会议最重要的议题是税收,即当国王要征税时,才召集级会议。因此,会议是不定期的。






深受压迫的农民
旧法规宣称:僧侣以祷告为国王服务,贵族以宝剑为国王服务,第三等级以财产为国王服务
资产阶级、手工业者、农民、商人
3.革命的导火线:1789年5月 三级会议的召开 






召开原因
旧制度对经济发展的制约,致使法国各种社会矛盾激化。支持美国独立战争使法国政府债台高筑,财政危机更加严重。为此,国王路易十六不得不于1789年5月召开三级会议,讨论征税问题。
法国已经有175年未召开过三级会议了。为解决严重的财政危机,举债无门的国王路易十六被迫召开了三级会议,想通过它来筹款。
1788年3月的《财政预算报告》: 财政收入为5.03亿锂,支出为6.29亿锂,国债45亿锂, 应偿付的国债利息为3.18亿锂。
为了支持美国独立战争,法国付出了20亿里弗尔的巨额资金。
任务: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发展资本主义
三级会议 






召开时间
1789年5月,讨论征税问题
第三等级要求提高政治权利
第三等级坚决要求增加自身的政治权利,主张三个等级合并开会,①实行一人一票的表决制度。
第三等级代表自行成立“国民议会”,作为民众的唯一代表,②提出制定宪法的要求。
第三等级代表趁开会时机,提出坚决反对专制统治,取消等级区分等要求,与国王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三级会议 
国王的应对
国王被迫让步,一方面同意国民议会改名为“制宪议会”要求第一等级和第二等级的代表都加入;另一方面却暗中调集军队,企图以武力控制局面。
消息传开,巴黎民众不断聚集并武装起来,支持制宪议会。
(1)开始标志 




1789年7月14日,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1789年7月14日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法国大革命的序幕。
经过四个小时激战,巴黎人民终于以200人死伤的代价,攻克了城堡。为纪念这一天,7月14日成了法国的国庆日。
巴士底狱原为城堡,后作为国家监狱,囚禁政治犯(包括大名鼎鼎的铁面人和伏尔泰),由8个塔楼组成,深沟高墙,成为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象征。
4.法国大革命的经过(巴黎人民三次起义):
攻占巴士底狱
巴士底狱建于14世纪,原先是一座军事堡垒,后来改为监狱,是国王囚禁政治犯的地方。伏尔泰就曾被关押在这里。所以,在法国人民心中,巴士底狱一直是封建专制的象征。据说,当起义群众攻占了巴士底狱后,路易十六惊恐地问身边大臣: “这是一场叛乱吗?”大臣回答:“不,陛下,这是一场革命。”
攻占巴士底狱
巴黎人民第一次起义
内容:宣告了人权、法治、自由、分权、平等和保护私有财产等基本原则
性质:是资产阶级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法国大革命的进程
大革命成果
(2)1789年制宪议会颁布《人权宣言》
“新社会的出生证书”
意义:①体现了反对君主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的思想,②确立了资本主义制度的一些基本原则,③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和民主思想,④对于动员法国人民参加反封建斗争起了重要作用。
人权宣言》是《人权和公民权宣言》的简称,由拉法夷特等起草,制宪会议颁布,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其核心内容是阐明资产阶级的人权要求和以法治国的主张。
机构
阐明了人权、民主、平等和法治的观念,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
局限性:用财产的不平等代替了出身的不平等。

(3)制宪:1791年,制宪议会制定宪法,全面废除旧制度,确立新制度的基本框架。
(4)建立共和国:1792年废除君主制,建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自由
平等
博爱
1791年宪法把《人权宣言》置于正文之前,基本落实了宣言的原则,但并不完全一致。
(5)处死路易十六:
1793年,国王路易十六被以叛国罪送上断头台。
在广大人民的强烈要求下,1793年1月18日,国民公会以叛国罪判处路易十六死刑。1月21日,年仅39岁的路易十六在巴黎革命广场被处死。9个月后,38岁的王后也被送上了断头台。
1793年春,英国纠合普、奥、荷、意、西等国,以法国处死路易十六为借口,组成反法同盟,对法国发动了战争,干涉法国大革命。
1793年,处死法国国王路易十六
(6)革命高潮:雅各宾派当政
2..雅各宾派采取了哪些措施将革命推向高潮?
3.你是怎样评价雅各宾派专政的?
罗伯斯庇尔
法国大革命时期的著名政治活动家、雅各宾派专政期间的主要当权者。1789年当选为第三等级代表,次年成为雅各宾俱乐部主席。以其严峻态度、高度原则性和简朴生活博得“不可腐蚀的人”的称号。
成立救国委员会,采取一系列严厉措施,平息了国内叛乱,打退了反法联军。
雅各宾派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打击面过宽,搞得人人自危,最后被政变推翻。
(7)革命结束:热月政变,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
1雅各宾派上台的原因:①欧洲封建君主害怕革命传播,决定绞杀法国革命。英、荷、西、普、奥等国组成反法联盟。进攻法国。②国内保王党妄图复辟。形势严峻。
5.法国大革命的影响(意义)
地位:法国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规模最大、最彻底的资产阶级革命。
①摧毁了法国的封建君主统治,②传播了资产阶级自由民主思想,具有世界性影响。③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的封建制度的基础,④推动了欧美的资产阶级革命进程。
简述法国大革命的过程;评价雅各宾派专政。
1、开始:巴黎市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2、宣言:颁布《人权宣言》(1789.8.26)
3、制宪:制定1791年宪法
4、共和:法兰西第一共和国建立,(1792)
5、断头:处死国王路易十六(1793年)
6、高潮:雅各宾派专政(1793)
7、高潮结束:罗伯斯庇尔被送上断头台(1794)
评价雅各宾派专政:一方面采取维护国家独立、捍卫资产阶级政权,把革命推向高潮;一方面伤及无辜、争权夺利。总论:从历史发展潮流看,基本予以肯定。
领导阶级:资产阶级,主力:人民群众。
法国大革命
地形
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
法国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
根本原因
革命经过
开始标志:巴黎民众攻占巴士底狱
废君建国:法兰西第一共和国
重要文件:《人权宣言》
推向高潮:罗伯斯庇尔(雅各宾派)
法国大革命
历史意义:摧毁了…传播了…具有…
革命性质:资产阶级革命
原因相同:资产阶级都想掌权,为其发展扫清道路上的障碍;
领导阶级相同:都由资产阶级领导;
革命动力相同:人民群众在两国革命中都起了推动作用;
影响相同:都促进了本国资本主义发展,都对其他国家的 革命产生了刺激和推动的作用。
法国大革命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相同点和不同
相同点
国别
领导阶级不完全相同
特点不同
意义不同
英国
法国
不同点
除了资产阶级,还有新贵族
资产阶级各政治派别
经过反复曲折的过程,建立了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共同执政的君主立宪制。
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最典型的资产阶级革命。
揭开了欧美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开辟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新时代。
扫荡了国内的封建势力,动摇了欧洲其他国家封建制度的基础。
项目
《权利法案》
《独立宣言》
《人权宣言》
国家
英国
美国
法国
主要内容
  
法律由议会制定,法律一旦制定,国王就不能中止。
痛斥英国的殖民暴政,宣布人们生而平等,有生存、自由和追求幸福等不可转让的权利。宣告美国脱离英国独立
在权利方面,人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所有公民有权参与法律的制定。
历史意义  
反对封建统治或者殖民统治,反映了当时当地资产阶级和民众的要求,具有明显的进步性。
英、法、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的法律文献的比较
(一)建 立
1.背景: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后,资产阶级希望稳定统治秩序,但对外战争仍在进行,人民生活没有摆脱困境,政局依然动荡。
2拿破仑崛起:平息国内叛乱、抗击外国侵略、展示军事才能;控制法国军权
3.夺取政权:1799年11月,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了政权。
三:拿破仑帝国(1804-1815)
1799年11月9日,拿破仑发动“雾月政变”,夺取政权,建立了执政府。1804年,拿破仑加冕称帝,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的拿破仑帝国(性质),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
背景
西




Napoléon Bonaparte
1769.8.15~1821.5.5
1769年 出生于地中海科西嘉岛
15岁 到巴黎军校深造
16岁 加入军队并成为炮兵少尉
24岁 平定土伦叛乱,提升为少将
26岁 平息王党叛乱晋升为巴黎卫戍区司令(中将)。
27岁 独自率军打败了反法联盟军队,成为军团司令。
人物档案
科西嘉雄狮——拿破仑
4.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巩固政权的举措):
内:(1)重视改善财政和发展经济,
大力发展工商业和农业。
(2)颁布《拿破仑法典》巩固资产阶级统治;
外:对外多次打败欧洲反法联军。
5.如何评价《拿破仑法典》?
(1)体现了自由平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等原则,
体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2)于1804年颁布实施,后
来成为很多国家民法立法的参照蓝本。
对内:颁布《拿破仑法典》
《拿破仑法典》封面
“我真正的光荣并非打了四十次胜仗,滑铁卢之战抹去了关于这一切的记忆,但是有一样东西是不会被人忘记的,它将永垂不朽——那就是我的民法典。”
——拿破仑
体现的原则:自由平
等和私有财产神圣不
可侵犯
5.法兰西第一帝国建立
1804年,经公民投票,法国改为帝国,史称“法兰西第一帝国”,拿破仑加冕称帝。
1804年,拿破仑在巴黎圣母院加冕称帝。他并不是由教皇庇护七世加冕,而是自己将皇冠戴到了头上,还把妻子约瑟芬·博阿尔内加冕为皇后。1805年,他又在意大利由教皇加冕为意大利国王。拿破仑成为法国无庸争辩的君主。


西




性质:资产阶级军事独裁政权
(二)覆 灭
1. 1812年,拿破仑率军远征俄罗斯,元气大伤
2. 1814年,拿破仑被欧洲反法联军赶下台,法国的封建王朝在外国军队的保护下复辟。
3. 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1815年3月,拿破仑从监禁地返回巴黎,轻而易举就推翻了波旁王朝的统治,重登皇位。 英、俄、普、奥等国立即组成反法同盟 。6月18日,双方在滑铁卢展开了大规模的会战。拿破仑两面受敌,法军全线溃败。拿破仑的政治生命从此结束。

拿破仑重登王位,建立“百日王朝”但滑铁卢战役的失败.1815年,法兰西第一帝国覆灭
滑铁卢战役(1815年)
身后哀荣
一代枭雄拿破仑“文”能制定资本主义社会立法规范的《拿破仑法典》,“武”能驰骋东西,战绩辉煌,建立起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辽阔疆域。
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双重性质:既是反侵略的正义战争,又是非正义的侵略战争。
进步性:捍卫了法国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其他地区的封建制度,传播了资产阶级思想。 具有正义性质的民族解放战争。
局限性:在战争后期对被占领国家的人民进行压榨和掠夺,侵犯了欧洲其他国家的主权,激起当地人民的反抗。变为军事侵略性战争。
如何评价拿破仑?
(1)法国杰出的资产阶级革命家和政治家,上台后,
制定《法典》,维护了资产阶级的利益,促进了资本
主义的发展。(2)拿破仑早期对外战争打击了欧洲
封建势力,促进了欧洲人民觉醒;后期对外战争给被
侵略国家和人民带来了巨大的灾难。
拿破仑的优秀品质:
(1)政治抱负远大;(2)卓越才能;(3)意志坚强。
华盛顿和拿破仑的相同点:
(1)都掌握了国家最高领导权;(2)都制定了法律;
(3)都有丰富的作战经验;(4)都有坚强的意志;
(5)都推动了欧美近代社会的发展。
拿破仑帝国灭亡的原因
欧洲民族意识的觉醒;
战争使法国国内矛盾激化;
根本原因: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远远大于资产阶级势力。
拿破仑帝国影响
积极:巩固了法国大革命的革命成果,传播了资产阶级的自由、民主等思想,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
消极:后期战争具有侵略性,给欧洲各国带来民族压迫,对被侵略地区人民的压榨和掠夺,激起了普遍的不满和反抗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法国
大革命
拿破仑
帝国
爆发标志: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789.7.14)
成立法兰西第一共和国(1792年)
革命高潮:雅各宾派掌握共和国政权
夺权:1799年,拿破仑通过政变夺得共和国政权
称帝:1804年,共和国变为“法兰西第一帝国”
转折:1812年兵败俄国
成就
理论准备:启蒙运动
根本原因:封建专制制度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重要文献:1789年《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
文:《拿破仑法典》
武:横扫欧洲
覆灭:1815年帝国覆灭
课堂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