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6张PPT)
近代中国
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回顾前面所学,想想中国近代前夜的经济结构如何?
1、占统治地位的经济:
①手工业(与农业、商业等相对应):
②资本主义萌芽(与封建经济相对应):
那么,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发生了哪些变动呢?
自然经济(也是古代农业经济和封建经济)
2、其它经济:
依然手工操作
弱小而又迟滞
一、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的表现
(一)表现之一: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仍占统治地位)
1、背景
(1)西方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扩大对华侵略(最直接、最主要)
(2)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的冲击(小农经济的落后性和脆弱性)
2.表现:以家庭为单位,以耕织结合为特点的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①个体农业和家庭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②农民和手工业者破产
③逐渐依附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列强的商品市场和原料产地。
男耕女织
自给自足
洋布大量进口,
传统纺织业破产
耕织分离
原料产地
廉价原料大量出口
大量洋货涌入,物美价廉,国货滞销
商品市场
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这种“解体”的含义是
A.大批洋货涌入中国
B.外国资本主义经济控制了中国市场
C.自然经济被近代资本主义企业取代
D.封建农业和手工业逐渐分离并日益商品化
3.影响:
1)消极—给农民带来的是灾难和痛苦;中国依附于世界资本主义体系,沦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
2)积极—破产农民进入城市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和市场;农业商品化瓦解着顽固自然经济,这都为资本主义产生奠定了基础;经济结构的变化还导致社会结构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兴的社会阶层,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逐渐形成了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凡土人晓习夷语,夷人买卖从中为之说合者,名曰:‘孖毡’。其始不过受雇在洋行,藉作经纪。近有‘孖毡’自出资本与夷人交易,货物出口,则搭洋行代为输税,而洋行亦利其抽分,名曰‘搭报’。此中良莠不一,遂有串合夷人,违禁售私等弊。更有卑鄙棍徒,名曰孖毡,实系汉奸,朝夕出入夷楼,所有售卖鸦片及过付银两,皆其勾串。”
问题:材料中的“孖毡”指的是什么人?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还给中国带来哪些影响?
读材料思考
五口通商后,迅速兴起一个新的社会阶层——买办。
买办是指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里替外国资本家在本国市场上经营企业、推销商品的代理人。随后他们进一步渗透到政治领域,并凭借着对西方的了解,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诸方面发挥了较大影响。
1、资本主义入侵是最直接也是最主要的原因。
2、国内市场的不断扩大是前提条件。
3、小农经济自身的落后性和脆弱性,抵挡不了先进的资本主义经济的冲击
简答:什么原因促使自然经济解体
史海拾贝
中国政府第一次正式派代表参加的是1876年的美国费城世博会。中国代表李圭在详细考察了费城世博会后发出了:“机器正当讲求”的呐喊。
中国人创办机器工业起步于何时?
图说历史
二、洋务运动
(一)背景:
⑴清政府面临严重的内忧外患
⑵清政府内部的有识之士认识到学习西方先进技术的重要性
(二)目的:
(19C50S、60S
——
19C90S)
自强、求富
维护清政府的统治
(三)性质:
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
洋务派都创办了那些洋务企业?
快速阅读
(四)洋务运动的内容:
1.创办军用企业---(自强)
创办者
代表企业
地位
经营方式
性质
军用企业
官办
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近代工业
第一家官办军用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起步
曾国藩
李鸿章
安庆内军械所
江南制造总局
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官办军用企业
企业类型
企业
创办人
地位
经营方式
性质
民用企业
2.创办民用企业---(求富)
轮船招商局
开平矿务局
洋务派创办的第一家民用企业
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官督商办
李鸿章
李鸿章
含有资本主义成分的近代工业
安庆内军械所
1861年创建,是中国第一家官办的军用企业。1862年,中国人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台实用的蒸汽机在此问世,标志着中国近代工业的起步。
安庆内军械所旧址
军事企业
近代的含义:
经济——工业化,
采用大机器生产
注意:此官办与传统官办的不同?
江南制造总局
1865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是当时国内规模最大的一所官办军用企业。
李鸿章
江南制造总局大门
军事企业
民用企业
1881年投产的开平煤矿是中国第一个使用机械开采的煤矿。
办海军—组建近代化的海军
创办近代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创办京师同文馆,培养近代科学人才
第一批留美幼童
京师同文馆
(五)结果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的战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六)洋务运动失败的原因
1、根本原因:只学习西方技术,没有改变封建制度。
2、西方列强不允许中国走向富强。
3、顽固派的阻挠和破坏。
4、洋务派自身组织不力。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
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为什么?
(七)评价
1、局限性:
没有实现自强、求富的目的。
2、积极性:
①洋务运动对抵御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
略有一定作用。
②对中国的早期近代化起到了不小的推动
作用。
③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发展。
问题思考
为什么说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起步?
提示
(1)为中国近代化发展提供物质条件和管理
经验;(2)刺激了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3)一定
程度上抵制了外国资本主义经济侵略;(4)培养了
一批近代化人才,为军事等近代化创造了条件;
(5)加速了自然经济的解体;(6)促使中国的阶级
结构发生变化,壮大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
要点探究
? 探究点一 洋务运动在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作用
(1)促进了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洋务运动中,湘军、淮军逐渐取代了八旗绿营等旧式军队,兴建北洋、南洋和福建等三支海军,促进了我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军事工业的发展,举办了一批军事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金陵制造局、福州船政局、天津机器局、湖北枪炮厂等。
│
要点探究
(2)洋务运动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近代化进程:洋务运动筹办民用厂矿企业,这些企业包括采矿、冶炼、交通运输及纺织业等。较重要的有福州船政局、开平矿务局、电报总局和上海机器织布局、汉阳炼铁厂、湖北织布局等。这些企业采取了机器大生产,引进了大量的机器设备与技术,同时中国也有了自己的近代化工业,生产出了自己的工业产品,也在一定程度上抵制了西方的经济侵略,刺激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洋务派举办的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中,产生了大量的产业工人。
│
要点探究
(3)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文化教育的近代化进程:为培养新式洋务人才,洋务派创办新式学堂,如京师同文馆等一批“西文”“西艺”学堂;兴办了一批专门培养军事、科技、制造、矿务等方面专门人才的学堂,如邓世昌、刘步蟾毕业的福州船政学堂;派遣留学生,为我国培养了一大批近代人才,如著名工程师詹天佑曾留学美国。这一切,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起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4)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思想的近代化:“师夷长技以自强”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且在19世纪80—90年代,洋务派中分化出来早期维新派,如冯桂芬、王韬、郑观应等,提倡设议院,从更深层的政治制度方面进行改革。
史海拾贝
1915年,在美国举办的巴拿马世博会上,烟台张裕公司的“可雅白兰地”获得世博会金奖。张裕葡萄酒厂是中国食品行业为数不多的百年老店之一,在民族工业的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瑞蚨祥创始人孟鸿升是山东章丘人。1870年孟鸿升在济南开设了瑞蚨祥布店,生意兴隆,规模日益扩大。
案例分析
1873年荣宗敬出生于无锡。14岁时来到上海,从一介学徒做起,三十几年间和弟弟荣德生(荣毅仁之父)一起创办了21家棉纺、面粉企业。获得了“面粉大王”的桂冠。
荣宗敬
荣德生
三、民族资本主义的出现与艰难发展
(一)时间:19世纪70年代前后
(二)条件:
①列强入侵导致自然经济解体
②外资企业高额利润的刺激
③洋务企业的诱导
④一些商人、官僚、地主投资近代企业
发昌机器厂
南海继昌隆缫丝厂
贻来牟机器磨坊
(三)代表性企业:
分布特点:
集中在沿海通商口岸城市
孟氏家族第二代孟洛川1904年在青岛胶州路设立瑞蚨祥分号,迅速占领青岛市场。此后又在全国各地设立了十几家分号。
案例分析
1、初步发展原因:
①甲午战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
②1903年清政府设立商部,奖励工商。
③社会上兴起实业救国的热潮
中国人民掀起收回利权运动
④列强资本输出进一步破坏中国自然经济
(四)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
问题思考
中国早期民族工业的发展呈现出哪些特点?
提示
(1)从企业的产生来看,中国民族工业是在
列强入侵,破坏了自然经济前提下,直接从外国输入
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先天不足
(2)从工业部门的结构上看,比例失调,主要集中在
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几乎空白。---结构失调
(3)从工业分布来看,发展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东南
沿海地区。---分布不均
(4)从企业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来看,深受外国资本
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发展缓慢,中国民
族工业同二者既有矛盾性又有依赖性,是其最重要
特点。--夹缝成长、发展缓慢
2、民族工业产生的特点:
直接从外国输入机器、技术创办起来的
轻工业为主,重工业为辅
集中在沿海、沿江大城市
⑷生产水平较落后:
⑴产生途径特殊:
⑵产业结构不合理:
⑶区域分布不合理:
杭州纺织厂在办厂过程中,很多民众认为机器代替手工缫丝纺织,恶果必多:
男女同厂工作有伤风化
工厂冒烟,有伤风水
操纵机器,必定伤人
……攻击污蔑接踵而至。
习惯守旧势力的阻挠
3、艰难发展
丁家祖先克服了重重困难,几年后,生意开始兴隆,杭州官府见机存心勒索。……丁家祖先不甘心忍受压迫到官府去讲理。结果,官府给他扣上“私设厂房”、“哄闹官署”等罪名,革去他的举人功名,丁氏纺织厂被迫关闭。
封建主义的压迫
发昌机器厂制造小火轮船时虽“俱用华人”,但自身的技术力量还很薄弱,“发动机系英国造”。到80年代,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发昌机器厂日趋衰落。后来,被英商在上海开办的耶松船厂吞并。
受外商企业的排挤和压迫
思维延伸
结合漫画谈一下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是否一帆风顺?-----特点、积极作用
民
族
工
业
外
国
资
本
主
义
本
国
封
建
势
力
压制
阻碍
依赖
庇护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决定
妥协性
革命性
民族工业步履维艰、发展缓慢
积极影响:
①经济:改变了中国的经济结构,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对外国资本主义的经济入侵有一定的抵制作用。
②政治:促使民族资产阶级形成并发展壮大,为资产阶
级的政治运动提供了阶级条件。
③思想文化:有利于西学的传播,特别是为资产阶级民
主思想的传播奠定了阶级基础。
△回归本课标题——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鸦片战争以前
鸦片战争以后
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商品经济起补充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手工业依然手工操作
用机器生产的近
代工业开始出现
资本主义萌芽弱
小而又发展迟滞
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民族资本主义出现
外商企业出现
列强入侵
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企业诞生
民族工业产生
资本主义萌芽夭折
近代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总结:清朝晚期,中国出现了哪些新式企业?
外资企业、洋务企业、民族资本主义企业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变动
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
1.鸦战后,随着外国商品的大量涌入(商品输出),中国日益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成为列强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2.面临内忧外患,地主阶级发起了洋务运动,引进西方先进科技,创办近代企业,标志着中国近代化历程的起步。
3.19世纪60至70年代,在外资企业和洋务运动的刺激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列强商品输出
外企洋务运动刺激
统治阶级自救运动
小农经济开始解体
洋务运动
民族资本主义产生
思考:鸦片战争后和21世纪中国融入世界市场有什么不同?
参考答案:前者是被迫进入世界市场,贸易来往是在不平等的基础上进行的主要是适应外国资本主义的需要,其结果是中国成为外国的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中国社会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社会经济发展受到极大阻碍。
21世纪的入世是我国基于自身经济发展需要的自主决策,在相对平等的前提下进行,主要是为了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趋势,加快自身发展的决策,其结果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总的来说,必将加快我国对外开放的步伐,促进我国经济向世界水平迈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