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角的初步认识
教学目标:
1.学生通过观察、动手操作来感知直角的特点,初步认识直角,并能从生活中发现直角,了解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直角的画法,并会用三角板判断直角,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并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去观察周
围的世界。
教学重点:认识直角,建立直角的空间观念。
教学难点:画直角。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展台、三角尺、圆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初步感知
1、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请谁来做客了?课件出示:喜洋洋图片。聪明的喜洋洋给我们带来了什么数学问题?这些图形都叫什么?(生:角)
2、请指出这些角的顶点和边。
3、你最喜欢这三种角中的哪种角?(因为中间的角直直的,好看,可能大部分同学喜欢中间的角。)
4、既然这么多同学喜欢中间的角,那我们就把两边的角先藏起来吧!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这个角,然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它是什么样子的?
5、同学们的想象真丰富,像这样的角叫什么角?有人知道吗?(生:直角)
你们知道的真多,对!是直角!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和直角交朋友。(板书:直角的初步认识)
6、为了认清它,我们再给它加上一个特别的记号吧!这就是直角符号。(课件出示直角并标注直角符号)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直角已经完整的呈现在学生面前,以学生喜欢的卡通形象为
载体创设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既复习了旧知,又巧妙的引出了新知。
二、自主探究,丰富认知
1.看一看(认识直角)。你们听,谁在说话呢?课件播放录音:同学们,你们好!我是直角,看,我坐得多直呀,我呀,还会变呢!不信,你们瞧!(课件出示不同形状的直角)
看了直角的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预设:直角,你变来变去,还是直角呀。
【设计意图】这是对“变形”的匠心处理,画外音加上动态演示,引发了学生对直角的好奇和极大的关注,促使学生积极的进行数学思考,使其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掉非本质特征,正确认识直角。
2.找一找(找直角)。找一找我们身边哪些物体上有直角,小组内活动,说一说、指一指你身边或生活中的物体上的直角在哪里。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使学生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会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生活,使其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
折一折(折直角)。
活动要求:1、拿出圆形纸,先想一想,怎样才能折出一个直角?
折好后再顺着直角的两条边摸一摸、看一看,欣赏一下你自己折出的直角。
学生汇报展示,在展示台上演示折直角的过程。
【设计意图】抓住学生的年龄特点进行数学活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
学生演示巧妙再现用圆形纸折直角的方法,形象、直观、动态、清晰,强化了学生对新知的认识。
4.比一比(判断直角)。
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这可是一个特别有用的画图工具。请你们也拿出自己的三角板,再看一看、摸一摸三角板上的直角。
老师忽然想到了一个问题,要知道一个角是不是直角,除了用眼睛看,有没有更准确的方法?
(课件演示用三角板判断直角的方法)
学生活动:用三角板“比一比”学习单上的直角。
5画一画(画直角)。
我们认识了直角,会判断直角,那怎样画直角?想一想,并在小组内交流。
学生活动:(i)画直角。
(2)展示直角。
(3)针对同学评价,修改直角。课件演示用三角板画直角的方法:
(4)每组选2份已经画好的直角,贴在黑板上。
【设计意图】在学生思考的基础上,引领学生掌握正确的画法,动态、清晰地呈现画直角的方法,有效地突破了难点,使学生印象深刻地掌握正确的画直角的方法。把评价纳入课堂教学,既强调画的方法与规范,又展现了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培养了学生的数学表达能力,帮助学生正确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三、自主练习,发展认知
1.基础练习。
同学们学到了这么多本领,我们看一看喜洋洋到哪了?告诉你们吧!它呀,在智慧宫里请教智慧爷爷呢!只有判断准确才可以打开智慧公的大门呢!看看谁最聪明?
自主练习。
(1)钟面上几时整,时针和分针形成的是直角?观察钟面上时针和分针所形成的角,哪些是直角,哪些比直角大,哪些比直角小?
(2)剪直角。拿出长方形纸剪去一个直角,可能还有几个直角?课件动态演示三种情况
(3)观看图片,感受角带来的美
【设计意图】此题为开放题,有多种答案,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动态的课件演示,引领学生多角度的思考问题,体现课堂教学的开放性。
四、学习回顾,课外延伸
同学们,只要你肯动脑,智慧宫的大门就会永远为你们敞开着。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总结:这些直角原来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下课后请你们再仔细观察,用你们的火眼金睛看一看在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有直角,然后把它们画下来,名字就叫“我看到的直角”。
【设计意图】课标要求在教学中应注重所学知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这里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画画来探寻生活中的直角,引导其回到现实生活中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通过观察生活、再现生活,获得对数学知识的深刻认识,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