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
?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平均分”的基础上学习除法,认识除号,掌握除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体会除法的意义。
(2)通过摆一摆、读一读、写一写几小组合作的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从现实生活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全过程。
(3)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与人分享、交流的乐趣,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书写工整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使学生在动手、动口中体会除法的意义,认识除号,并初步掌握除法栓市的写法和读法。
教具准备:课件
学具准备:12个竹笋小卡片,4个盘子小卡片,18块饼干小图片。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1、可见出示动画:小熊猫在森林里嬉戏玩耍的情景。
谈话:小朋友,你们看。谁来到了我们的课堂。你们喜欢大熊猫吗?
2、提出问题:
师:今天,熊猫妈妈遇到了难题,要请咱们小朋友来帮帮忙。
课件播放熊猫妈妈动画及配音:我想把12个竹笋平均分给我的四个孩子,每个孩子的几个呢?
3、强调“平均分”。
师:把12个竹笋平均分给4只小熊猫,“平均分”是什么意思?(每只小熊猫分得同样多)
二、动手操作、自主探究。
1、操作:请小朋友们借助学具,帮助熊猫妈妈分一分。(学生操作)
2、展示:学生分得过程。(学生可能出现不同方法,但结果都应是每盘3个)
3、小结: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几个?(每盘3个)
(板书: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
三、学习除法。
1、揭题:小朋友真能干,刚才咱们运用平均分的办法,帮熊猫妈妈解决了难题。其实这样的问题,还可以通过一种方法直接计算,小朋友们想学吗?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除法。(板书课题:除法)
2、认识除号。
加、减、乘都有自己的运算符号,除法的运算符号是什么呢?
就是“”,叫除号。(板书: )
指导学生写 :写时先画一条横线,上下各点一个小圆点。横线要画直,上下的小圆点要圆而且要对齐。
3、教学除法算式的读写。
(1)? 教学写法:
除号我们已经会写了,那么要把“12个竹笋平均放在4个盘子里,每盘放3个”用除法算式表示出来,应该怎样写呢?
生1:要分12个竹笋,把“12”写在除号的前面。
生2:平均分成4分,把“4”写在除号的后面。
生3:每份3个,把“3”写在等号的后面。
(2)? 教学读法:
这个算式读作:12除以4等于3。(齐读→指名读→同桌互读)
四、分成练习、巩固提高。
1、“分享小礼物”。(书18页做一做)
谈话:熊猫妈妈为了感谢我们小朋友,给我们送来了一些礼物,是什么呢?(课件出示:18块饼干图)
提问:熊猫妈妈要我们把18块饼干平均分成3份、2份、6份,咱们一起来分一分吧?
(组织学生分一分并填写结果和除法算式。)
2、“挑战擂台”。(书20页第1题)
课件出示除法算式,学生读一读、比一比,评选“朗读之星”。
3、“助人为乐小帮手”。
小动物都来请咱们帮忙了,小朋友愿意帮助他们吗?
(1)书20页第2题。
6个苹果平均分给2只小熊,每只小熊的几个?(课件出示题目和图片)
(2)书20页第3题。
10西瓜平均分成2份,每份几个?(课件出示题目和图片)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全做对的同学获得一颗“助人为乐”太阳花。
五、课堂小结。
小朋友,今天在咱们共同的努力下,我们认识了一种新的计算方法——除法,并且学会了除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更重要的是小朋友们运用今天学的知识帮助小动物解决难题,都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希望今后大家都能像今天一样表现出色。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