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1-6的乘法口诀求商,体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简便性,以及除法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体会乘法与除法运算意义的联系与区别,会应用乘法或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积极探索算法的学习活动,积累数学活动经验,获得探索算法的成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比较熟练地运用乘法口诀求商。
难点:怎样才能找到合适的商,理解乘法与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目标导入
1、说出得数,并说出用哪句口诀。
2×( )=8 ( )×3=18 5×( )=15 ( )×2=6
2×( )=4? ?? 3×( )=6? ?? 4×( )=8
( )×3=12? ?? ?( )×4=20? ?? ???5×( )=15
说一说( )里的数是用哪句乘法口诀想出来的。
从6里面连续减2,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从12里面连续减3,减去( )次,正好全部减完。
3、把12个○卡片平均分一分,并写出除法法算式。 请同学交流自身的分法和写出的除法算式。
二、自主学习
1、出现例1放大图,讲述小朋友们打乒乓球的事。8个小朋友打乒乓球,每2人一组,可以分成几组?
提出第(1)个问题:8个小朋友,每两个一份,可以分成几组? 请同学列出除法算式:8÷2。
2、合作交流:研讨计算方法。
(1)引导:我们会用动手分一分的方法解决“可以分成几组”的问题。假如不动手操作学具,怎样算出结果呢?请各小组研讨计算方法。 (2)交流。请同学说一说研讨出的计算方法。 (3)根据同学研讨的情况,给予积极评价。并且,突出强调:可以用乘法口诀想商。
3、尝试用乘法口诀求商。 (1)出示例1的问题,并让同学列出算式。 (2)请同学用乘法口诀想:商几? (3)交流。请同学说一说想商的过程和使用了哪句口诀。 (4)交流想商的过程。 根据同学的交流,教师重述:求8÷2的商,想2和几相乘得8,因为二四得八,所以商是4。
4、完成“试一试”让同学说一说用到的口诀,再计算,巩固用口诀求商的方法。
三、检测提升 1、练习,学生总结:积÷一个乘数=另一个乘数。
2、易错提醒,让同学说一说题意,错在哪里?为什么?再计算。
3、检测提升的第1、2题依据画面请同学解决“平均每天吃多少个”、“可以分给几个班”的问题。 (1)让同学根据画面信息,说说怎样理解题意。 (2)让同学独立填写除法算式。 (3)交流。请同学说一说除法算式的实际含义,并说出,用哪句口诀想商。
4、检测提升的第3题。 按题意游戏,说明要求:认真计算,商是几,看谁算的又对又快。并想一想,这些除法算式有什么特点。促使同学发现:几的口诀,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四、总结
1.请同学谈收获。
2.教师总结:今天我们一起研讨了除法的计算方法。我们发现,可以用乘法口诀来求商。计算时,看除数和几相乘得被除数,就用那句口诀求商。我们在游戏中还发现,几的口诀,被除数、除数和商之间的变化是有规律的。这节课小朋友学会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除法计算,我相信小朋友会有更多的收获。
五、板书设计 ? ?? ?? ?? ?? ?? ?? ?? ?? ?? ?? ?? ?? ?? ?? ?? ?? ?? ?? ???
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
12÷3=(??4 ) ? ?? 三四十二 ? ?? ???12÷4=(??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