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绿色植物与生物圈中的碳—氧平衡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共60分)
1.
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所需要的原料是
?
A.
无机盐、水
B.
二氧化碳、水
C.
氧气、水
D.
二氧化碳、氧气
2.
能够把细胞中的有机物分解,同时释放能量供给细胞利用的结构是
?
A.
细胞核
B.
叶绿体
C.
线粒体
D.
液泡
3.
科学家推测大气中氧气的积累来自于
?
A.
光合作用
B.
呼吸作用
C.
化学合成
D.
原始大气
4.
下列储存环境中,不利于延长大豆储存期的是
?
A.
干燥环境
B.
低氧环境
C.
温暖环境
D.
无菌环境
5.
害虫啃食农作物叶片,将导致减产的主要原因是
?
A.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减少
B.
呼吸作用分解的有机物减少
C.
蒸腾作用减弱,散失的水分减少
D.
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减少
6.
下列各项能正确表示光合作用的是
?
A.
B.
C.
D.
7.
呼吸作用最重要的意义在于
?
A.
分解有机物
B.
呼出二氧化碳
C.
消耗氧气
D.
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8.
呼吸作用过程的正确表达公式是
?
A.
有机物
氧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B.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
氧
能量
C.
水
氧
二氧化碳
有机物
能量
D.
有机物
二氧化碳
氧
水
能量
9.
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的是
?
A.
维持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氧的平衡
B.
直接或间接的为地球上生物提供食物和能量
C.
通过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
D.
促进生物圈的水循环发挥重要的作用
10.
下列生产生活动措施中应用的原理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
在密封包装的水里中充加氧化碳气体
B.
小麦种子晒干入库
C.
低温储存疏菜
D.
移栽植物时去掉部分枝叶
11.
下表表示甲、乙两地的气温差別,现在两地栽培甜瓜,假设其他条件基本相同,下列分析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甲地甜瓜含糖量较高
B.
甲地甜瓜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较强
C.
乙地甜瓜含糖量较高
D.
乙地甜瓜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较弱
12.
甲乙两地盛产同一品种甜瓜,甲地的甜瓜比乙地的含糖量高,经调查,在甜瓜生长季节,两地除温度差别外,其他条件基本相同,详见表,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甲地夜间温度低,呼吸作用弱,消耗的有机物少
B.
甲地比乙地光合作用强,制造有机物多
C.
两地甜瓜白天都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D.
甲地昼夜温差大,积累有机物多,因此甲地甜瓜含糖量高
13.
小明参加学农活动后,总结了下列有关生产实践的说法,其中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提高产量
B.
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可减少植物体内有机物的消耗
C.
贮藏水果时应适当降低温度或氧浓度
D.
移栽植物时剪去部分枝叶的目的是降低光合作用
14.
下列有关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比较,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B.
C.
D.
15.
如图为探究植物呼吸作用时,某小组设计的实验装置和主要操作步骤,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
②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消耗氧气
③甲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④乙组试管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16.
蔬菜和水果堆放久了,会引起发热的原因是
?
A.
呼吸作用放出热量
B.
空气不流通引起发热
C.
光合作用放出热量
D.
蒸腾作用放出热量
17.
国家粮食部门明确规定,粮食储存到规定年限(一般
年)后,不能再作为粮食出售,其依据主要是因为粮食储存过久
?
A.
种子萌发而无法食用
B.
种子的胚死亡,影响种子的萌发
C.
粮食生虫消耗掉大量有机物而无法食用
D.
呼吸作用消耗掉大量有机物而造成营养成分缺乏
18.
下列不能进行呼吸作用的是
?
A.
煮熟的黄豆
B.
农田中的玉米
C.
采摘下的果实
D.
刚孵出的小鸡
19.
下列有关植物光合作用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叶绿素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场所
B.
植物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光
C.
绿色植物制造的有机物养育了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
D.
农作物种植越密,对光利用越充分,产量就越高
20.
科学家将天竺葵放在暗处
小时后,将部分叶片用锡箔(不透光)遮住。经过一段时间光照后,用碘蒸汽处理叶片,发现叶片的见光部分显蓝色,遮光部分显棕色(如下图)。该实验可以证明
?
①光合作用需要水
②光合作用需要光
③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④光合作用能产生淀粉
A.
①②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4小题;共40分)
21.
甲图表示发生在植物体内的某些生理过程,乙图是植物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中①、②表示相关气体,
、
、
、
表示根尖的不同部位。
据图分析回答:
(1)若气体②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是通过植物的
?作用产生的。
(2)果实中的糖分主要是叶通过
?作用制造的,并通过
?(填“导管”或“筛管”)输送到果实中储藏起来的。
(3)果实中的水分主要是由乙图中的[
?]
?吸收的。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
?作用,并参与了生物圈的水循环。
22.
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三个实验装置:暗处理过的植物、培养液、隔板、光照等条件都完全相同,根据实验回答问题:
(1)检测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应选择
?两组进行对照实验。
(2)三个装置在光下照射几个小时后,透明钟罩内壁上有水珠出现,它们是从叶片的
?散发出来的。
(3)甲、乙、丙的叶片脱色后,滴入碘液,叶片不会变蓝的是
?。
(4)丙装置放于黑暗处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一段时间后,将装置中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现象是澄清的石灰水变
?。写出呼吸作用的表达式
?。
23.
观察下面“绿叶在光下制造淀粉”实验操作环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你在此实验中的操作过程,将图中操作环节正确排序:
?。
(2)请说明出现图①现象的原因:
?。
(3)在我们的实验室里利用这盆植物不适合完成下列哪项实验
?。
A.观察叶片结构
B.探究二氧化碳是光合作用的原料
C.探究光合作用产生氧气
D.探究叶片正面和背面的气孔数目
24.
下式表示光合作用的过程:
(1)其中,
为
?,
为
?,
为
?。植物的光合作用有助于维持生物圈中的
?平衡。
(2)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内隔水加热的目的是
?
A.溶解淀粉
B.煮沸淀粉
C.除去二氧化碳
D.使叶绿素溶于酒精
(3)植物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部位是
?
A.所有绿色部分
B.整个植物体
C.只有茎和叶
D.只有绿叶
答案
第一部分
1.
B
2.
C
3.
A
【解析】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在细胞的叶绿体里。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释放氧气。同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在制造的有机物中的过程。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和叶绿体。产物是有机物和氧气。只有绿色植物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出的氧气。是大气中氧气的主要来源。维持空气中的碳氧平衡。满足其它生物的需要。
故选:A。
4.
C
5.
D
6.
A
【解析】光合作用反应式可表示为:
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场所是叶绿体;条件是光;产物是:淀粉和氧。
故选:A。
7.
D
8.
A
【解析】解呼吸作用的概念是细胞内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能量的过程。这一过程用反应式表示为: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故选:A。
9.
C
【解析】A、绿色植物能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维持了生物圈中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即碳
氧平衡,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A不符合题意;
B、绿色植物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是生物圈中的生产者,是所有生物的食物来源、氧气来源和能量来源,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B不符合题意;
C、绿色植物利用光能,能吸收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而通过呼吸作用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不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C符合题意;
D、绿色植物通过吸水和蒸腾作用影响生物圈的水循环,属于绿色植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
A
11.
A
12.
B
【解析】通过对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因为既是同一种甜瓜,甲乙两地的光照条件和栽培措施又基本相同,白天的温度也相同,所以两地的甜瓜通过光合作用制造的有机物的量应该是基本相同的。在夜间,乙地的温度高,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多,甲地的温度低,通过呼吸作用消耗的有机物少,因此甲地的甜瓜积累的有机物比乙地的甜瓜多,含糖量就高,吃起来就甜,B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
13.
D
【解析】合理密植是使作物的叶片充分地接受光照,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产量的目的,故A不符合题意;降低夜间温度,可以减弱呼吸作用,减少有机物的消耗,有利于有机物的积累,能增高产量,故B不符合题意;温度和氧气是植物正常呼吸的重要因子,温度过低,氧气不足直接影响呼吸速度,也影响到呼吸的性质,在贮存蔬菜、水果时降低氧气浓度或降低温度,能延长果蔬贮藏期,故C不符合题意;移栽植物剪去部分枝叶,降低了蒸腾作用,减少水分散失,提高成活率,故D符合题意。
14.
D
15.
D
【解析】植物的呼吸作用吸收氧气,分解有机物为二氧化碳和水,释放出能量,能量为生命活动提供能量。煮熟的种子和未煮熟的种子形成一组对照实验,甲组是实验组,乙组是对照组,该装置可以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产生二氧化碳,甲装置中,在试管内加入石灰水变浑浊,乙试管内是煮熟的种子,没有进行呼吸作用,不产生二氧化碳。
16.
A
17.
D
18.
A
【解析】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共同特征,为生物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所以只要是活的细胞都需要能量,就都要进行呼吸作用。而煮熟的黄豆,种子以死亡,没有生命现象了,因此煮熟的黄豆不能进行呼吸作用。
19.
C
【解析】由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而不是叶绿素,A错误;由分析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条件是光,B错误;光合作用把无机物转变成有机物,一部分用来构成植物体的自身,另外其它生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所以也为其它生物提供了基本的食物来源,同时释放氧气供生物呼吸利用,C正确;合理密植是增加作物产量的重要措施。种植农作物时,如果过稀,使阳光照到地面,造成浪费,会减产;如果过密,植物叶片互相遮挡,不能充分进行光合作用,也会减产。所以应合理密植,D错误。
20.
C
第二部分
21.
(1)
呼吸
??????(2)
光合;筛管
??????(3)
;成熟区(根毛区);蒸腾
22.
(1)
甲、乙
??????(2)
气孔
??????(3)
乙
??????(4)
浑浊;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能量
23.
(1)
②⑦③⑥⑤④①
??????(2)
叶片见光部分产生淀粉,淀粉遇碘变蓝(或未见光部分没有产生淀粉,所以遇碘不变蓝)
??????(3)
C
24.
(1)
二氧化碳;叶绿体;氧气;碳
氧
【解析】光合作用反应式为:,所以
为二氧化碳,
为叶绿体,
为氧气。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在呼吸过程中大多要吸收氧气和呼出二氧化碳,人们在生产和生活中燃烧各种燃料时也要产生二氧化碳,绿色植物在光合作用中制造的氧,超过了自身呼吸作用对氧的需要,其余的氧都以气体的形式排到了大气中;绿色植物还通过光合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这样就维持了生物圈中二氧化碳和氧气的相对平衡(碳氧平衡)。
??????(2)
D
【解析】酒精能溶解叶绿素,而且酒精是易燃、易挥发的物质,直接加热容易引起燃烧发生危险。使用水对酒精进行加热,起到控温作用,以免酒精燃烧发生危险。因此“在‘绿叶在光下制造有机物’的实验中”,把叶片放入酒精中隔水加热的目的是“溶解叶绿素,避免酒精燃烧起来”。
??????(3)
A
【解析】光合作用的场所是叶绿体,因此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只在含有叶绿体的部位进行,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能够吸收光能,叶绿素呈现绿色,所以植物体的绿色部分能够进行光合作用。
第1页(共10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