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歌行

文档属性

名称 长歌行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21.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0-03-08 22:38:00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长歌行
汉乐府民歌
乐府是秦汉时期官方设立的音乐机构。汉武帝时曾经大规模地扩建乐府,并从全国各地收集民间诗歌,配乐演唱。后来,把这些为配乐采集来的诗歌也称为“乐府”。这样,乐府就由机构名称转变成为一种诗歌体裁名称了。
《乐府诗集》是宋代郭茂倩编的一部乐府诗总集,全书一百卷,分十二类。上起汉魏,下迄五代,兼有秦以前歌谣十余首。除收入封建朝廷的乐章外,还保存了大量民间入乐的歌词和文人创造的新乐府诗。全书各类有总序,每曲有题解,对各种歌辞、曲词的起源和发展,均有考订。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写万物盛衰有时,光阴一去不复返,人应及早努力。其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长歌行》是一首汉代乐府诗歌,是为乐府的曲配的唱词。
歌行是我国古代诗歌中的一种体裁,分为“长歌行”和“短歌行”。
这首诗以景寄情,由情入理,将“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的人生哲理,寄寓于朝露易干,秋来叶落,百川东去等鲜明形象中,使所表达的哲理既发人深省,又明白易懂。
青青园中
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
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
焜黄华叶衰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园;园圃,种蔬菜、花果、树木的场所。葵:我国古代重要蔬菜之一。有紫茎、白茎二种,以白茎为胜。大叶小花,花紫黄色。朝露:清晨的露水.待:动词,等待。日:太阳。晞:晒干。
园中有碧绿的葵菜, 露水将要被早晨的阳光晒干。
描绘葵的形象。托物起兴。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阳春:温暖的春天。布:动词,这里是散布的意思。德泽:恩惠。春天把阳光、雨露带给万物,因而说是一种恩惠。万物:大地上的各种生物。生光辉:形容万物生机盎然、欣欣向荣的样子
春天的阳光把温暖布满大地,万物都焕发出勃勃生机。比喻人的青春年华。
用了什么修辞?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常:副词,时常。恐:动词,担心。秋节:秋季。至:动词,到。秋气肃杀,万物多因长成而趋于衰败、死亡,故担心。焜黄:颜色衰败的样子。华:同“花”。衰:衰败。
只担心瑟瑟的秋天来到,树叶儿枯黄而漂落百草凋零衰亡。由春而秋,植物完成一次生命过程。比喻人年老体衰。
又比喻什么?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无数条江河奔腾着向东流入大海,什么时候才能够重新返回西方?
由季节转换联想到时间飞逝。
百川:泛指所有的河流。东:方位名词用作动词,表示向东。海:大海。何:疑问代词,什么。时:名词,时候。复:副词,可译作“重新”“又”。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西。归:回。这句意思是光阴像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少:少年时期。壮:成年时期。合起来指人生命力旺盛的前半生。努力:把力量尽量使出来。意即勤奋。老大:指人生命力衰败的时期。徒:副词,可译为“空,白白地”。伤悲:悲伤。
年少时如果不珍惜时间努力向上,到老只能白白地悔恨与悲伤。关于生命价值的感悟。表达了诗人劝导世人要珍惜时光,努力向上,不要虚度光阴之情。
少 壮 不 努 力
老 大 徒 伤 悲
千古名句:
长歌行
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联想



联想



联想
收集“惜时”的名言、谚语
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宜自勉,岁月不待人 。 --陶渊明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愈《进学解》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朱熹的《偶成》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满江红》
“燕子去了,会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可是我们的日子,却是一去不复返的。”
——朱自清
杀了“现在”,也便杀了“将来”。
——鲁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