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

文档属性

名称 爱莲说
格式 rar
文件大小 9.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11-09-27 05:14:12

文档简介

(共18张PPT)
爱莲说
古浪县大靖初级中学 张佳龙
周敦颐
周 敦 颐
爱莲说
文学常识
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往往通过叙述、描写、议论等多种表达方式来表明作者的观点、见解或主张。
周敦颐(1017~1073)字茂叔,北宋通州营道(今湖南道县)人。因他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书,世称其为“濂溪先生”。他是宋代理学的鼻祖,北宋著名的理学家程颐、程颢都是他的学生。
朗读——疏通文意
速读——整体感知
选读——细部探究
品读——感悟真情
学法导航
朗读——疏通文意
1、请同学们先听老师范读课文,注意字的读音和停顿。
2、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你不懂的词、句勾画出来。
      爱 莲 说
       周敦颐
  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余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本课重点字词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3、濯清涟而不妖
4、不可亵玩焉
染:动词的被动用法,被玷污
2、菊之爱
之: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
之:宾语前置的标志
濯:洗涤。
妖:美丽而不端庄。
亵:亲近而不庄重。
5、陶后鲜有闻
少,鲜为人知 寡廉鲜耻
速读——整体感知
作者在文中写了哪几种花,它们各自象征什么?
作者写了莲、牡丹、菊三种花。
莲——君子
牡丹——富贵者
菊——隐逸者
选读——细部探究
找出文中描写莲的句子,看看作者是从哪几方面来描写的,表现了莲花怎样的品质?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环境
形体
香气
姿态
出淤泥——不染
濯清涟——不妖
中通外直
不蔓不枝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廉洁庄重
通达事理
坚守节操
美名远扬
洁身自好
品读——感悟真情
作者写牡丹和菊的目的是什么,作者对三种花各持怎么的情感态度?
运用衬托手法突出对莲的赞美之情
莲——不慕名利,洁身自好(赞美)
牡丹——追名逐利 (鄙弃)
菊——遁世隐居,寄情田园(惋惜)
聚沙成塔
【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 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
依依惜别
【采莲曲】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 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 闻歌始觉有人来。
依依惜别
依依惜别
【青阳渡】
晋·乐府 青荷盖绿水,芙蓉披红鲜。
下有并根藕,上有并头莲。
再 见
北师大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课件
制作:大靖镇中语文组 黄天龙 o:y噀 z11r矁魦.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