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冀教版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6.1.1 整十数加. 减整十数冀教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59.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13:49:0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教学设计
授课人 高敏 授课
内容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授课
时间
教学 目标
(凸显主题研究策略) 1、学生掌握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口算。
2、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
3、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通过练习培养学生认真审题和细心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
教学重难点 1、学会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2、理解相同数位上的数才能相加减的道理。
教具 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苹果纸片
教学流程
教学设计 学情预设 应对策略 设计意图
(简要说明主题研究思路的渗透)
一、复习铺垫 1复习10以内的加减法。
3+2 2+7 4+5
7-3 9-4 6-3
2复习数的组成。
(1)8个十是( ),
5个十是( )。
(2)60里面有( )
个十,100里面有( )个十。
二、探索新知
1整十数加整十数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水果吗?喜欢什么水果啊?
师:苗苗幼儿园的老师为小朋友买来了2箱苹果,(出示图片)谁来说说图中的数学信息?
谁能提一个加法问题?
师:谁能把这道题完整的说一说?
师:谁会列式?
师:你是怎么得到结果的?
师:那我们用手里的小棒摆一摆,算一算。
师:你是怎么摆的?
师:3捆小棒表示什么?2捆小棒呢?合起来是?
师:你能连起来说一说吗?
师:谁能再学着他的样子说一说?
师:考考你们40+20,你能用刚才的方法说一说吗?30+30呢?
师:我们知道了幼儿园一共买了50个苹果,分给小班20个,还剩多少个?谁会列式?
师:同学们再拿出小棒摆一摆。
师:再说说你是怎样摆的?
师:5捆小棒表示?
2捆呢?连起来怎么说?
谁还愿意上来说一说?2人
同学们动动手,边摆边说。
考考你们,70-20
80-40,说说你是怎么做的?
师:好,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三、巩固练习
1、师:老师看到你们学得这么好,想考考你们。(混合练习9个)摘苹果,如果你算对了,这个苹果就属于你了。
30+60 50-10 10+40 80-20 20+70 60-40
10+50 80-40
60+30
师:树上的苹果被你们摘完了,你们是怎么做到又对又快呢?师总结:几个十加减几个十,看看得到几个十,就是几十。
2、师:小猴子最爱吃桃子,但是需要你们的帮助,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的说出得数。10+20
30-20 50-10
30+50 40-20
70+20 60+40
3、30+50 80-30
50+30 80-50这两组算式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3、打开书做第1题,认真做一做?
生:3个一加2个一 是5个一。
生1: 8个十是(80),
5个十是(50)。
生2:60里面有(6)个十,100里面有(10)个十。
生:喜欢,苹果,西瓜,香蕉
生:一箱苹果30个,一箱苹果20个。
生:一共买来多少个苹果?
(师板书)
生重复完整题目。
生:30+20 =50
3个十加2个十得5个十,是50。
生动手摆小棒。
生:先摆3捆小棒,再摆2捆小棒,合起来是5捆小棒,是50根。
3捆小棒表示3个十,
2捆小棒表示2个十,
合起来是5个十。
3个十 和2个十 合起来是5个十,是50。
2人上台说
生:4个十加2个十是6个十,是60。
生:3个十加3个十是6个十,是60。
生:50-20=30
生:先摆5捆小棒,从中拿走2捆小棒,还剩3捆小棒。
生:5捆小棒表示5个十,2捆小棒表示2个十
5个十减2个十是3个十,是30。
板书课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订正。
学生回答时,要强调计数单位。
引导学生认真观察情境图,交流发现的数学信息,鼓励学生提问题。
师板书:一共买来多少个苹果?
师板书:30+20=50

鼓励学生把方法说完整。
教师给回答正确的学生。发“苹果”

复习旧知识,以便在教学时充分利用学生原本有的生活经验和计算基础,让学生在开放的“数学活动”中学会本课知识。
了解并交流数学信息,为后面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巩固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利用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推理出整十数减整十数的计算计算方法。
小学生大多都喜欢小动物,借助动物的活动进行巩固知识。
板书设计: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
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还剩多少个苹果?
30+20=50(个) 50-20=30(个)
教学反思:
??? 今天刚刚结束了《整十数加、减整十数》的教学以后,静下心来仔细回顾了一下整堂课的教学过程,有很多反思,记录如下:?
1、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学习计算,培养学习兴趣和计算意识。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是两位数计算的起始课,是学生进行100以内加?减法的基础,所以本节课是计算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老师应该重视。但是“计算”常与“枯燥”、“机械重复”相连,这是由传统教学上的缺陷造成的。计算的知识是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原本是十分生动的教学活动。为了避免计算课的枯燥,我在本节课中运用了生动的多媒体和一系列游戏活动并利用教材中提供的资源,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丰富多彩的活动既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算方法,又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本堂课的教学目的再很轻松的氛围中得以完成。?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
???????课程标准认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在“探究新知”这一过程中,创设了有意义的情境和数学活动,激励每一个学生在动脑观察中独立思考,鼓励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与同伴进行交流进而,引导学生思考计算方法,组织学生交流计算方法,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中明白了算理,掌握了算法。?
?3?、组织好练习,进一步培养计算能力。
?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任务。要达到这个目标,除了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掌握算法,还需要组织好练习。因此,本课的练习设计注意到了这样几点:a.讲究练习的形式;b.多进行口头练习;c.突出难点,讲究实效。?
4、存在的问题?
教学环节虽然进行的很顺利,学习目的最终也完成了,但是有问题还是值得深思。在当堂检测上一些练习临时调换了顺序,根据孩子们的学习情况把小猴摘桃子的游戏放在了对比算式异同点的前面,这样临时调换有点浪费时间,下课时间铃响起的时候孩子们没有做完书上的练习题。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很多孩子虽然可以正确的算出结果,可是,当我问到“你是怎么想的”的时候,很多人都会,但是不敢表达。说明了学生说的少了,应该让学生多说。?我自己的语言还需要精炼,还需要规范,要挤出时间还给学生。?通过我们教研组对课堂练习形式的多样性的研究,让我深深地体会到对于练习的形式,方法的指导,都应好好设计,练习是为了巩新知的,精心的练习设计会带来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后的教学中,对于练习的设计,我会更好的吃透练习的目的,并结合低年级学生的身心特点,设计出他们喜欢的小游戏形式,让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练习中来,在欢乐中巩固学习的新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