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加减混合》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简析
《加减混合》属于数与代数领域里数的运算。本单元共分5个部分编排,而本课内容《加减混合》是本单元教学的难点,主要是让学生根据实际生活情境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顺序,理解加减混合算式的实际意义,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同时本课又是以后学习四则混合运算的基础,也是学习两步计算的实际问题的基础。
学情分析:
本课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10以内的加减法及连加连减计算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根据图画提供的情境用语言表述自己对情境图的理解。但一年级学生注意范围狭窄,精力容易分散,所以在课堂教学活动中,创设了有趣的闯关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掌握加减混合的运算顺序,并能正确计算。
知识要点: 1.加减混合算式的实际意义。2.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教学目标: 1.联系生活情景,理解加减混合运算的含义和运算顺序。
2.创设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问题情景,把计算融合于解决实际问题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同时感受数学的价值。
3.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学会倾听和采纳他人的意见,善于与他人合作,从多角度欣赏他人的优点。
教学重点: 联系实际情境,体会加减混合计算的意义和理解计算顺序,学会计算。
教学难点: 理解加减混合计算的含义。
教学准备: 课件、口算卡片5个
教学过程
课前激趣谈话,讲清活动规则。
复习铺垫,情境导入。(第一关:抢车票)
1.17 +3 -4 -3 +5 -2
电脑出示题目,师扮演:聪明的小猴子说,让我先出第一关吧!参加寻宝活动要有票,只要你做对这些题,小猴子就把票送给你们 。
2. 4+2+3= 10-5-3=
第二题,谁来?师追问:你算得真快,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呢?
师:大家答得很好,车票送给你们了。
我们计算连加和连减时都是按什么顺序来算的呢?(从左往右)师相机贴出四个字。好,我们把这四个重要的字读一次。
(设计意图:复习铺垫,为学习新知识做准备,使学生体会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二、探究新知
(一).教学例14(第二关:文明上下车)
1.出示主题图
师:拿到票,我们去探险了。哇,这里的景色好美啊!公共汽车到站了。
小朋友,请仔细看图,你从这幅图中收集到了什么数学信息呢?
引导学生说出:车上有7人)我们一起来数数,1,2,3,,,,,。相机板书“7”。
出示图2.
问:后来发生什么事了呢?哦,有2个小朋友下车了。板书“2”。
出示图3:
问:接着又发生什么事了?有3个小朋友上车,板书“3”。
(设计意图:把例题设计成动态的画面,能帮助学生结合图意说清楚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知道:车上有7人,到站后,先下车2人,接着上车3人。)
师:谁能把刚才的三个信息连起来读一遍?根据这3个信息你们能提一个问题吗?现在我们全班把3个信息和这个问题连来读一遍。
(设计意图:第斯多惠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重要。”所以这个环节着重指导学生根据信息提一个问题,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
2.列式计算
(1)引导列式
师:求现在有多少人?谁会列算式?追问:你为什么写7-2呢?(引导说:因为下车的2人是从原来车上的7人里走下来的,所以写7-2)再追问:为什么再加3?(引导生说:又有 3人上车了,所以再加3)
揭示课题,读算式
师:小朋友,这道算式它有什么法?又有什么法?像这样加和减混在一起的算式,我们给它取个名字吧。板书:加减混合。这里有个新字,读作hun。请大家跟老师读2遍。
师再指着7-2+3=问,那这道加减混合算式谁会读?
(3)计算
7-2+3=你们会算吗?请你在练习本上算一算。
师:谁来告诉小白兔你是怎么算的?(引导学生说:7-2+3=8我是先算7-2=5,再算5+3=8。)第一步先算什么用一根横线画出来,这样方便记住第一步的得数。师追问全班:先算7-2=5表示什么意思?(引导生说:车上原来有7人,下车2人,车上还有5人)再追问:5+3=8表示什么意思?(引导说:车上的5人再加上车的3人,现在车上有8人。)请全班把计算过程说一遍。
同学们说得真好,师出示6+3-5贴在白板问全班:你们会算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师:刚才我们已经算了2道加减混合的式子了,观察一下,我们是怎样计算的呢?是按什么顺序来计算的?(从左往右)对,不管加法在前面,还是减法在前面,我们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那连加和连减又是按什么顺序计算呢?是的,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都是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的。
(设计意图:“列式计算”这个环节通过引导学生结合具体情境图的图意列出式子,理解式子的实际意义与运算顺序,体会加减混合算式的含义,并学会按顺序计算。)
刚才我们学习的内容就在书本74页,请同学们打开书本,把例题14下面的方框补充完整。
(二)试一试(第三关:计算桥)即第3题
师:第二关我们顺利通过了,现在来到了独木桥,小松鼠说:要想过桥,得先过我这关。请你们马上计算数学书的第3题。看谁是今天的计算能手。
指名算得快的2人板演,指名1人说出计算过程。并评选计算能手。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独立自主地计算,计算后的汇报反馈,使学生体会到连加、连减与加减混合在运算顺序上的一致性,提高计算能力,形成计算技能。)
活动,第四关:狗熊丛林
师:小朋友,快起来我们来做手指操吧。
设计意图:针对低年级儿童年龄特征,做手指操放松休息1分钟继续学习)
三、巩固拓展
1.第五关(野鸭湖)
师:现在我们到了野鸭湖,野鸭蹦蹦说:你能把我们玩耍的情景说成3句话吗?(动画演示)(引导学生说:湖里原来有6只鸭,游来了3只,又游走2只。)根据这3个信息谁会提一个问题?现在湖里还有几只鸭?(电脑出示:想一想,该怎样列算式? 怎样计算?)师巡视。你的算式是?追问:你为什么写6+3?为什么再-2?
和同桌说说你是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想想做做第一题。(第六关:老虎山。)
师:游过野鸭湖,第六关的老虎大王说:俺可是森林之王,我出的题目,你们可得小心地做,做错了要留下来帮我工作哦。
我们先来观察第一幅图,地上原来有什么?男孩子拿来了什么?第二幅图又发生什么事了?(引导学生理解事情的发生发展过程)请你们仔细观察图,然后在书上列式计算。
师巡视,指名一人板演,并说清算式表示的意思和计算过程。
(设计意图:此环节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提高学生的看图能力,在联系情境图填写算式并进行计算的过程中,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加减混合式题的意义。)
第七关:蟒蛇洞讲数学故事
师:闯过老虎山,后面的更惊险了,现在我们来到了蟒蛇洞,善良的小白兔说:大蟒蛇最喜欢听故事了,他听到好听的故事就睡着了,你们就可以过山洞了。小朋友,今天的数学故事会开始了,谁能根据6+3-5这道算式说一个数学故事呢?老师也想参加,我先说。树上有6只小鸟,飞来了3只,又飞走了5只,现在树上还有几只小鸟?
评选故事大王。
(设计意图:此环节引导学生通过一道算式讲出一个简单的数学故事,既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又能使算式结合学生自己编的、具体有趣的故事,学生觉得自己是小老师了,学得快乐高兴,兴趣盎然。)
五、总结,评价
1.总结
今天你们玩得开心吗?那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呢?计算加减混合时要按什么顺序来计算?对,计算加减混合和连加连减一样都要按从左往右的顺序来计算。
经过努力我们终于到藏宝阁了,里面有什么宝贝呢?哇,好多礼物啊!(电脑演示礼物图)教师出示礼物盒子里的礼物。
师:今天的寻宝活动到此结束,下课.
(设计意图:总结评价使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学习数学的乐趣,更加喜欢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