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件(32张PPT)+教案+课时练习+素材

文档属性

名称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课件(32张PPT)+教案+课时练习+素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9.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10-12 15:47:21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课题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单元
呼吸与消化
学科
科学
年级
四年级
科学概念目标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目标解读通过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在口腔里的变化,初步了解牙齿、舌和唾液在口腔里对食物起到的消化作用。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特征、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目标解读这个角色扮演模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入思考口腔里的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以及各种器官之间的协同合作。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认真仔细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重点
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难点
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视频《用餐》导入。思考:食物在口腔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思考并回答。
激趣导入
新知探究
聚焦:食物在口腔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小结: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消化。吃食物时,食物首先进入我们的口腔。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对教师所提问题展开思考。
温故知新勤思考,聚集焦点解新疑。
新知探究
探索一: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观察目的:观察馒头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过程。观察准备:馒头、镜子。观察方法:1、咬一口馒头,咀嚼1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接着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2、将口腔中的馒头咀嚼3次,对着镜子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3、再将口腔中的馒头再咀嚼5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观察分析:1、牙齿用来撕咬、切碎、嚼烂食物。2、舌用来搅拌食物。3、唾液有溶菌酶、淀粉酶等,除了用来清洁口腔、消化食物,还有润滑作用。观察结论:口腔中的(
)、(
)、(
)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播放视频《一分钟了解唾液》探索二:观察牙齿1、牙齿的分类2、牙齿的功能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比骨头还要硬),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立事牙”),在18~30岁萌出,有的不萌出或部分萌出。
通过观察发现,门齿可将馒头、饼干、水果等整块的食物分次切割下来,便于在口腔里咀嚼;犬齿形状尖利,能将猪蹄、牛筋等多纤维的韧性食物撕裂开来;臼齿能将各类食物磨碎,磨细。不同形状的牙齿非常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咀嚼工作。小结:门齿像菜刀
犬齿像尖刀
臼齿像磨探索三: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1.
要求说明。(1)请8位学生扮演牙齿(4对“门齿”、2对“犬齿”、2对“臼齿”),1位学生扮演“馒头”,1位学生扮演“舌”。(2)扮演牙齿的学生统一左手拿下排牙齿的牙龈处,右手拿上排牙齿的牙龈处。(3)其他学生作为“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评价扮演者是否科学操作。2.
观察牙齿排列。请模拟牙齿的学生按实际牙齿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排列是否有问题。(1)观察牙齿模型是否紧挨着并整齐排列。(2)观察牙齿模型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咬合情况符合。3.
观察牙齿的运动。请一位学生给口腔运送食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牙齿吃食物时是如何运动的?他们的表演与我们平时吃食物时牙齿的运动是否一样?(1)观察同排牙齿模型是否一起运动。
(2)用镜子观察:平时吃食物时,上下排牙齿是否都在运动。4、观察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1)回忆自己在吃馒头的过程中,馒头在口腔中里经历了哪些过程?(都有哪些牙齿参与了馒头的消化)(2)负责扮演“舌”的同学,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移动到相应“牙齿”位置。(3)负责扮演“牙齿”的同学,根据“舌”的指挥上下移动“牙齿”。思考:馒头在口腔里面经历了哪些过程?小结:馒头在口腔里经历了被牙齿切割、撕碎、磨碎,被舌传送和搅拌的过程。思考: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小结:牙齿的功能是切割、撕碎、咀嚼食物,舌的功能是传送和搅拌食物。
通过角色扮演模拟活动,旨在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进一步深入思考口腔里的牙齿、舌和唾液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特别是器官结构与功能的联系以及各种器官之间的协同合作。
科学探索求真知,教师点拨解疑难。
研讨探究
研讨一: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小结:食物在口腔里的牙齿、舌和唾液共同作用下变成湿软细小的食物糜[mí]。在口腔里经过牙齿撕咬、切碎、嚼烂;舌配合传送和搅拌食物;唾液使食物湿润,并通过溶菌酶、淀粉酶等初步消化食物。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变小、变软、水分变多等变化。研讨二: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小结:牙齿中的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咀嚼食物,舌起到传送的搅拌食物的作用。研讨三: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小结: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口腔会在咀嚼的过程中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多种消化酶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研讨四: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小结: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咀嚼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预先消化一部分食物,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唾液分泌还有利于食物湿软,不至于伤害到食道,有利于下咽。科学零距离:吃东西要“细嚼慢咽”我们知道,胃是身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但食物要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并加入适量唾液初步处理之后才能进入胃,实验表明,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状态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数是固体的,因此需要咀嚼将其磨碎,咀嚼得越碎,食物越容易转化成液体状态,人体对其营养吸收的比例就越高。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每口能咀嚼30次最好。
利用所学知识,对提出的问题展开讨论。
相互交流共分享,集体讨论达共识。
拓展延伸
龋齿的危害和保护牙齿的方法1、什么是蛀牙。人口腔中牙菌斑或唾液中的细菌利用糖类发酵,经过新陈代谢后产生酸,长时间与牙齿接触进而破坏牙齿表面,使牙齿产生脱钙及龋蚀。2、保护牙齿的方法。(1)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坚持早晚必须刷牙、漱口。有条件者,每餐之后应立即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昨睡前刷牙最为重要。(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刷牙时要注意不能有遗漏的区域,不能只刷牙齿的外面,要彻底地刷干净牙,用力要轻柔。(3)不要过多地吃甜食。过多地吃甜食容易出现蛀牙,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口腔黏膜的抗病能力,同时对牙齿起到机械洗刷和摩擦的作用。播放视频《如果长期不刷牙会怎样》播放视频《正确刷牙的方法及步骤》
拓宽领域探新知,知识运用巧迁移。
课堂练习
幻灯呈现
应用所学
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回顾本课所学
建立知识体系
板书
回顾本课所学
建立知识体系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共34张PPT)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教科版
四年级上
导入新课
用餐
新知探究
食物在口腔里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聚焦
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消化。吃食物时,食物首先进入我们的口腔。口腔是人体的消化器官之一。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探究

探索
观察目的:观察馒头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过程。
观察准备:馒头、镜子。
观察方法:
1、咬一口馒头,咀嚼1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接着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2、将口腔中的馒头咀嚼3次,对着镜子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3、再将口腔中的馒头再咀嚼5次,对着镜子先观察馒头的变化,并感觉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探究

探索
观察记录:
食物图片
跟开始的馒头完全不一样了,湿湿黏黏的,有甜味
馒头有点硬,舌头上感觉有许多馒头渣
馒头被轻易地咬开,软软的
我们的感觉
碎块已经变得稀烂了,很湿
完整的馒头被分成许多的小碎块,碎块黏在一起了,又湿润了一些
嘴里的馒头被咬开,有一些湿润
食物的状态
咀嚼5次
咀嚼3次
咀嚼1次
观察并感觉馒头的软硬、湿润程度、是否黏在一起以及味道。
要点提示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探究

探索
观察记录:
观察分析:
1、牙齿用来撕咬、切碎、嚼烂食物。
2、舌用来搅拌食物。
3、唾液有溶菌酶、淀粉酶等,除了用来清洁口腔、消化食物,还有润滑作用。
观察结论:口腔中的(
)、(
)、(
)在咀嚼食物时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
牙齿

唾液
咀嚼一块馒头,观察、描述馒头发生了什么变化。
新知探究

探索
一分钟了解唾液
观察牙齿
新知探究

探索
1、牙齿的分类。
牙齿的种类
牙齿的形状
牙齿的作用
门齿
门齿的形状薄,就像切刀
切割食物
犬齿
形状尖利
撕碎食物
臼[jiù]?齿
表面宽大凹凸不平,就像磨盘
咀嚼食物
观察牙齿
新知探究

探索
2、牙齿的功能。
牙齿是人体最硬的器官(比骨头还要硬),除担负切咬、咀嚼等功能外,还起保持面部外形和辅助发音等作用。人一生要萌出两次牙齿。第1次萌出的叫乳牙,上下颌左右侧各5个,共20个,由出生后6个月开始至3岁左右长全。6~7岁时乳牙开始脱落。第2次萌出的叫恒牙,上下颌左右侧各8个,共32个。6~7岁时萌出第1磨牙,并开始更换乳牙;至13~14岁乳牙全部换完。但第3磨牙(又称“智齿”或“尽头牙、立事牙”),在18~30岁萌出,有的不萌出或部分萌出。
观察牙齿
新知探究

探索
2、牙齿的功能。
通过观察发现,门齿可将馒头、饼干、水果等整块的食物分次切割下来,便于在口腔里咀嚼;犬齿形状尖利,能将猪蹄、牛筋等多纤维的韧性食物撕裂开来;臼齿能将各类食物磨碎,磨细。不同形状的牙齿非常协调地组合在一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咀嚼工作。
门齿像菜刀
犬齿像尖刀
臼齿像磨
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探索
1.
要求说明。
(1)请8位学生扮演牙齿(4对“门齿”、2对“犬齿”、2对“臼齿”),1位学生扮演“馒头”,1位学生扮演“舌”。
(2)扮演牙齿的学生统一左手拿下排牙齿的牙龈处,右手拿上排牙齿的牙龈处。
(3)其他学生作为“观察员”,负责观察和评价扮演者是否科学操作。
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探索
2.
观察牙齿排列。
请模拟牙齿的学生按实际牙齿的分布排列好,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们的排列是否有问题。
(1)观察牙齿模型是否紧挨着并整齐排列。
(2)观察牙齿模型是否与实际牙齿上下排咬合情况符合。
3.
观察牙齿的运动。
请一位学生给口腔运送食物,其他学生仔细观察牙齿吃食物时是如何运动的?他们的表演与我们平时吃食物时牙齿的运动是否一样?
(1)观察同排牙齿模型是否一起运动。
(2)用镜子观察:平时吃食物时,上下排牙齿是否都在运动。
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探索
4、观察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1)回忆自己在吃馒头的过程中,馒头在口腔中里经历了哪些过程?(都有哪些牙齿参与了馒头的消化)
(2)负责扮演“舌”的同学,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经历移动到相应“牙齿”位置。
(3)负责扮演“牙齿”的同学,根据“舌”的指挥上下移动“牙齿”。
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和“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探索
馒头在口腔里面经历了哪些过程?
牙齿和舌在消化过程中,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我将馒头切割
我将馒头撕碎
我将馒头磨碎
我负责传送和搅拌食物
我移动的次数最多
馒头在口腔里经历了被牙齿切割、撕碎、磨碎,被舌传送和搅拌的过程。
牙齿的功能是切割、撕碎、咀嚼食物,舌的功能是传送和搅拌食物。
新知探究
食物在口腔中发生了什么变化?经历了哪些过程?

研讨
食物在口腔里的牙齿、舌和唾液共同作用下变成湿软细小的食物糜[mí]。在口腔里经过牙齿撕咬、切碎、嚼烂;舌配合传送和搅拌食物;唾液使食物湿润,并通过溶菌酶、淀粉酶等初步消化食物。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需要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食物在口腔中经历了变小、变软、水分变多等变化。
根据“馒头在口腔中的消化”模拟活动,说一说牙齿和舌都担负了什么工作。

研讨
我将馒头切割
我将馒头撕碎
我将馒头磨碎
我负责传送和搅拌食物
我移动的次数最多
牙齿中的门齿切割食物、犬齿撕碎食物、臼齿咀嚼食物,舌起到传送的搅拌食物的作用。
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还有其他参与者吗?

研讨
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过程中,除了牙齿和舌以外,口腔会在咀嚼的过程中分泌唾液,唾液中的多种消化酶将分子结构复杂的食物水解为分子结构简单的营养素。
新知探究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为进一步消化提供了哪些便利条件?

研讨
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咀嚼过程所起到的作用是预先消化一部分食物,减轻消化道的负担。唾液分泌还有利于食物湿软,不至于伤害到食道,有利于下咽。
新知探究
吃东西要”细嚼慢咽“
我们知道,胃是身体的主要消化器官,但食物要在口腔里经过咀嚼并加入适量唾液初步处理之后才能进入胃,实验表明,食物只有转化成液体状态才有机会被人体吸收,固体食物是不容易被人体吸收的。我们所吃的食物大多数是固体的,因此需要咀嚼将其磨碎,咀嚼得越碎,食物越容易转化成液体状态,人体对其营养吸收的比例就越高。从营养学角度来讲,每口能咀嚼30次最好。
科学零距离
拓展延伸
龋齿的危害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1、什么是蛀牙。
人口腔中牙菌斑或唾液中的细菌利用糖类发酵,经过新陈代谢后产生酸,长时间与牙齿接触进而破坏牙齿表面,使牙齿产生脱钙及龋蚀。
蛀牙是如何形成的
拓展延伸
龋齿的危害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2、保护牙齿的方法。
(1)常刷牙,保持口腔清洁。
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坚持早晚必须刷牙、漱口。有条件者,每餐之后应立即刷牙。每次刷牙时间不少于3分钟,昨睡前刷牙最为重要。
(2)掌握正确的刷牙方法。
刷牙时要注意不能有遗漏的区域,不能只刷牙齿的外面,要彻底地刷干净牙,用力要轻柔。
(3)不要过多地吃甜食。
过多地吃甜食容易出现蛀牙,应多吃蔬菜和水果,因为蔬菜和水果可以增强口腔黏膜的抗病能力,同时对牙齿起到机械洗刷和摩擦的作用。
拓展延伸
龋齿的危害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2、保护牙齿的方法。
如果长期不刷牙会怎样
拓展延伸
龋齿的危害和保护牙齿的方法
2、保护牙齿的方法。
正确刷牙的方法及步骤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1、口腔里的唾液会把食物磨成小块。


一、判断对错
2、食物要靠牙齿咬碎,所以口腔中只有牙齿最重要。


解析:牙齿会把食物磨成小块。
解析:口腔中的牙齿、舌和唾液要互相配合,协同工作,它们是同样重要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一、判断对错
3、经常刷牙可以预防龋齿。


解析:经常刷牙保持口腔干净是可以预防龋齿的。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1、(
)起到对食物搅拌的作用。
A.牙齿
B.舌
C.唾液
B
解析:舌起到传送食物搅拌的作用。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2、(
)主要起到掑碎食物的作用。
A.门齿
B.犬齿
C.臼齿
B
上21世纪教育网
下精品教学资源
课堂练习
二、选择题
3、我们一直嚼米饭,过一会儿,觉得米饭很甜是因为(
)。
A.我们太饿了,出现幻觉
B.米饭中的淀粉在唾液的作用下转化为糖
C.米饭本来就甜
B
解析:唾液中有唾液淀粉酶,它把米饭中的淀粉转化为糖。
课堂总结
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
板书设计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牙齿

唾液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有大把高质量资料?一线教师?一线教研员?
欢迎加入21世纪教育网教师合作团队!!月薪过万不是梦!!
详情请看:
https://www.21cnjy.com/help/help_extract.php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一、填空题
1、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
),这一过程叫作(
)。
2、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门齿用来(
)食物;臼齿用来(
)食物;犬齿用来(
)食物。
3、通过分角色扮演的模拟实验,我们发现舌能够将食物在口腔中进行(
)和(
),这样能够让食物被牙齿充分地切碎、磨碎,让(
)和食物充分地混合。
二、判断题。
1、一般情况下,每个人的口腔中有32颗牙齿。(

2、门齿、犬齿、臼齿分工明确,互相之间没有联系。(

3、牙齿可以帮助消化,所以它也是消化器官。(

4、牙槽脓肿会使牙髓坏死,所以要讲究口腔卫生。(

5、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保护牙齿,所以每天要刷一次牙。(

三、选择题。
1、食物进入口腔后,和
(
)充分混合,开始消化。
A.舌头
B.唾液
C.牙齿
2、我们说,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主要是指(
)。
A.牙齿切碎食物
B.舌头搅拌食物
C.唾液分解食物
3、米饭经过一段时间的咀嚼会(
)。
A.消失
B.
有甜味
C.
越来越硬
4、当米饭进入口腔时,(
)。
A.要充分咀嚼
B.要快速下咽
C.
咀嚼多少无所谓
四、简答题
牙齿的作用和意义是什么?
五、综合应用
1、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请写出牙齿的名称并分别说出它们的功能。
(1)是(
),作用是(
)。
(2)是(
),作用是(
)。
(3)是(
),作用是(
)。
2、下图是龋病牙(蛀牙)示意图,请你在可能发生龋病的位置填写文字说明。
3、“细嚼慢咽”有助于营养的吸收。专家提出,充分咀嚼食物可使营养物质更好地被肠道吸收,减轻胃肠负担。实验发现,两个人吃同一种食物,细嚼的人会比粗嚼的人多吸收13%的蛋白质、12%的脂肪、43%的纤维素。请结合口腔的作用解释为什么提倡“细嚼慢咽”。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
答案及解析
一.
1、能量
消化
2、切割
咀嚼
撕碎
3、传送
搅拌
唾液
二.
1、√
2、×
解析:在吃食物时,只用到一种牙齿的情况很少,大多数情况下,需要几种牙齿的相互配合才能完成工作。
3、√
4、√
5、×
三.
1、B
2、C
解析:口腔中的唾液含有一种酶,可以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将淀粉变成麦芽糖。
3、B
4、A
四、
牙齿是我们身体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我们一生的健康很有意义。
五、
1、(1)门齿
切割食物
(2)犬齿
撕碎食物
(3)臼齿
咀嚼食物
2、
3、食物进入口腔是消化的开始,“细嚼慢咽”可以使接下来的消化和吸收更加顺畅。
(牙菌斑及牙石)
(龋齿)
(2)


(1)
(1)
(3)


(3)
(2)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