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节选)》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老人与海(节选)》学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10-12 06:58: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老人与海(节选)
1.《老人与海(节选)》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为了把捕获的一条大马林鱼带回家,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与鲨鱼顽强搏斗的历程。请依据文本内容,填出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及其数量

两条铲鼻鲨

两条铲鼻鲨

老人的搏击工具
渔叉


短棍
短棍、舵柄
结果
杀死;大鱼被咬掉约四十磅肉;他的手受伤

杀死;刀刃被折断;他骨子里累了

被打散;大鱼只剩下残骸;自己被击垮,累
2.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圣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在塑造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笔力主要集中在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再现这一场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文中有大量的独白,这些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1)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助读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A2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word\\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马珊珊\\2020\\同步\\看ppt\\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司)\\word\\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司瑞晴\\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司瑞晴\\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语文资源\\高中\\图书配套传备课\\步步高\\2020\\8.29\\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三版)8.25\\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A26.TIF"
\
MERGEFORMAT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约翰·肯尼迪总统称他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代表作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2)作者轶事
①站着写作的文坛硬汉
海明威非常勤奋,每天早晨六点半,他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十二点半。为了便于修改,他喜欢用铅笔写作。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有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
②读自己的讣闻
海明威一生中,曾经经历过两次飞机事故,两次事故他都幸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两度飞机失事,两度死里逃生,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奇迹。当时,美联社、《纽约每日镜报》、《纽约先驱论坛报》等世界各地的通讯社和报纸都纷纷报道了海明威的“死讯”。大难不死的海明威把各种各样的讣闻仔细地存入剪贴簿里,用斑马皮和狮子皮包好,当作难得的阅读材料。这些玩意儿给他受伤后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和谈资。据说他给自己定下的治疗方案是:香槟、讣闻和药丸。
2.《老人与海》简介
(1)背景展示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一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他以此为素材写了《老人与海》这篇小说。
(2)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马诺林的孩子和他在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一英里深的海里。突然,浮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没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在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漂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
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鲨鱼攻击,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渔叉扎,用刀、短棍、舵柄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副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马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3)名家评《老人与海》
①由于他精湛的小说艺术——这在其《老人与海》中有充分表现——同时还由于他对当代文体的影响。——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语
②《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
③《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
④《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当代作家王小波
3.文学常识
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后来,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这种创作理论就是所谓的“冰山理论”,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构成“冰山理论”的四大要素: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附:积累卡片
字词知识
(1)读准字音
词语
读音
背鳍

系紧

嘎吱
ɡā
zhī
船舷
xián
一簇簇


黏液
nián
咬啮
niè
参差不齐
cēn

桅杆
wéi
(2)解释词语
词语
释义
豁然
形容开阔或通达。
肆意妄为
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吞噬(shì)
①吞食,②并吞。
游弋(yì)
①(舰艇等)巡逻。②泛指在水中游动。
摩挲(mó
suō)
用手抚摩。
残骸(hái)
人或动物的尸骨,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械、车辆等。
老人与海(节选)
1.《老人与海(节选)》讲述了老人圣地亚哥为了把捕获的一条大马林鱼带回家,在离岸很远的湾流中与鲨鱼顽强搏斗的历程。请依据文本内容,填出下表。
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第四次
第五次
攻击者及其数量

两条铲鼻鲨

两条铲鼻鲨

老人的搏击工具
渔叉


短棍
短棍、舵柄
结果
杀死;大鱼被咬掉约四十磅肉;他的手受伤

杀死;刀刃被折断;他骨子里累了

被打散;大鱼只剩下残骸;自己被击垮,累
答案 ①一条灰鲭鲨(尖齿鲨) ②杀死;大鱼被咬掉四分之一;他的手流血 ③一条铲鼻鲨 ④伤得不轻;大鱼的一半身子被毁了;他的手感到活生生的疼痛 ⑤鲨群
2.老人与鲨鱼的搏斗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鲨鱼是大自然的象征,是不幸、厄运、困境和挑战,具有巨大的力量;而人在大自然面前是弱小的,却敢于向大自然挑战,永不屈服,永不言败。老人与鲨鱼的搏斗就是人类与自然、与困难的抗争,表现了人类的进取精神。
3.圣地亚哥是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孤独、背运、贫穷、年老体衰,但是他乐观、自信、坚忍;忍着饥饿、疼痛、贫穷,竭尽全力,不屈不挠,顽强抗争;他是一个面临厄运甚至绝境,永不屈服、永不放弃的硬汉子。
4.作者在塑造圣地亚哥这一形象时,笔力主要集中在老人与鲨鱼搏斗的场景上。那么,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再现这一场景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主要运用了动作描写和心理独白的手法。作者善于从感觉、视觉、触觉着手去刻画形象,在简单、迅速的动作描写中塑造人物。
5.文中有大量的独白,这些独白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些独白忠实地记录了圣地亚哥的内心活动,写出他在海上漂泊的这几天的心态,通过自由联想的方式,真实地再现了老人的思想与感受。
(2)这些内心独白不仅深刻揭示了主人公内心的自豪感、坚毅以及寻求援助的孤独感,而且闪烁着深邃丰富的哲理光彩,丰富了小说的思想,构成了小说的重要特色。
6.分析下列句子的语言特点和效果。
(1)这条鲨鱼的出现并不是一个偶然。当那一大片暗沉沉的血渐渐下沉,扩散到一英里深的海水里的时候,它就从深处游了上来。鲨鱼莽莽撞撞地一下子冲过来,划破了蓝色的水面,豁然出现在太阳底下。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条鲨鱼一齐紧逼而来,他一看见离他最近的一条张开嘴,咬住了大鱼银色的体侧,就高高举起棍子,重重地落下去,打在鲨鱼宽阔的脑袋顶上。棍子敲上去的时候,他觉得像是打在坚韧的橡胶上,但他也感到了坚硬的骨头。趁鲨鱼从大鱼身上往下溜的时候,他又狠狠地打在鲨鱼的鼻尖上。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但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他说,“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这段描写鲨鱼刚出现时的情景,语言平实自然,主要借助一系列的动词,就把鲨鱼来势的凶猛快捷、形势的紧迫立刻展示在读者面前,使人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2)这段文字写老人与鲨鱼搏斗的情景,多用动词,鲜明生动,给人以惊惧、紧张感,但这种感情不直露,而是凝结在简单迅速的动作中,蕴含在自然的行文中,由读者自己去体会,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
(3)这句话生动地揭示了圣地亚哥的内心世界和人生追求。人生下来虽然面临种种自然与社会的挑战,但一个人只要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在任何艰难险阻面前不屈服的精神,就永远是胜利者。小说中的老渔夫圣地亚哥虽然最终没能保住大鱼,但在与鲨鱼搏斗的过程中,他表现出无与伦比的力量和勇气,不失人的尊严,是精神上的胜利者。
附:助读资源
1.走近作者
(1)作者简介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A26.TIF"
\
MERGEFORMA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word\\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E:\\马珊珊\\2020\\同步\\看ppt\\语文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司)\\word\\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司瑞晴\\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二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司瑞晴\\g\\司瑞晴\\2020\\同步\\语文\\语文
新教材选择性必修上册
(第三版)\\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D:\\语文资源\\高中\\图书配套传备课\\步步高\\2020\\8.29\\语文
部编版
选择性必修上册(新教材)(第三版)8.25\\全书完整的Word版文档\\第三单元
历史文化的丰富多彩?外国作家作品研习\\A26.TIF"
\
MERGEFORMATINET
INCLUDEPICTURE
"A26.TIF"
\
MERGEFORMAT
海明威(1899—1961),是20世纪上半期美国著名作家和记者,也是当时“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家,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生于乡村医生家庭,从小喜欢钓鱼、打猎、音乐和绘画,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61年,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他开枪自杀,走完了辉煌的一生。约翰·肯尼迪总统称他为“本世纪(20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
代表作有小说《太阳照样升起》《乞力马扎罗的雪》《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2)作者轶事
①站着写作的文坛硬汉
海明威非常勤奋,每天早晨六点半,他便聚精会神地站着写作,一直写到中午十二点半。为了便于修改,他喜欢用铅笔写作。有人说他写作时一天用了20支铅笔,他说没有这么多,写得最顺手时一天只用了7支铅笔。海明威在埋头创作的同时,每年都要读点莎士比亚的剧作,以及其他著名作家的巨著;他还精心研究奥地利作曲家莫扎特、西班牙油画家戈雅、法国现代派画家谢赞勒的作品。他说,他向画家学到的东西跟向文学家学到的东西一样多。
②读自己的讣闻
海明威一生中,曾经经历过两次飞机事故,两次事故他都幸存下来,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两度飞机失事,两度死里逃生,对于一般人来说是难以想象的奇迹。当时,美联社、《纽约每日镜报》、《纽约先驱论坛报》等世界各地的通讯社和报纸都纷纷报道了海明威的“死讯”。大难不死的海明威把各种各样的讣闻仔细地存入剪贴簿里,用斑马皮和狮子皮包好,当作难得的阅读材料。这些玩意儿给他受伤后的生活平添了不少乐趣和谈资。据说他给自己定下的治疗方案是:香槟、讣闻和药丸。
2.《老人与海》简介
(1)背景展示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一战”结束后,海明威移居古巴,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沉没,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
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他以此为素材写了《老人与海》这篇小说。
(2)故事梗概
古巴的一位老渔夫圣地亚哥已经连续84天没打到鱼了。头40天还有个叫马诺林的孩子和他在一起,后来孩子的父母嫌老头背运,就叫孩子搭了别的船。老人睡觉不像年轻时总梦见海浪、沙滩,而常常梦见狮子。
第85天一大早,孩子为老人准备了沙丁鱼和鱼食,送老人出海。这天天气很好。老人决定到更远的大海深处捕鱼。黎明时,他已在钓丝上装上沙丁鱼,放到适当深处,让小船随海水漂流。
老鹰在上空打着旋,老人把钓丝插到一英里深的海里。突然,浮在水面上的绿色竿子急遽地没到水里,他知道,这是一条马林鱼正在吃钓尖和钩把子上的沙丁鱼。老人灵巧地握着钓丝,感到下面的分量越来越重。中午时分,大鱼终于上钩了,老人用双手拼命收着钓丝,但依然不能提上一英寸,渔船和人都在慢慢漂流。太阳落山了,大鱼依然未浮出水面。老人想:我拿它没有办法,它拿我也没有办法。
太阳又升起来了,鱼依然向北游。老人疲惫不堪,左手在抽筋,他吃些生鱼以增强力量。鱼终于跳出海面,比小船还长两英尺哩。老人放出更多的钓丝,紧紧拽住,手已皮开肉绽,涌出鲜血。第三天,大鱼开始打转,最后银花花的肚皮终于翻出水面,老人使尽平生的力气把它杀死,并将它绑在船边。那家伙足有1
500磅,或许更重。
死鱼的血腥味引来了一次又一次的鲨鱼攻击,它们围着船打转。老人用渔叉扎,用刀、短棍、舵柄等与鲨鱼拼死搏斗。他深信:“人不是为失败而生的,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被打败。”最终,鲨鱼吃掉了他千辛万苦得来的大马林鱼的肉,仅仅留下一副大鱼骨架。
子夜时分,老人终于驶进小港,回到他的小茅棚。天亮后,当人们对着那大鱼的骨架发出惊叹的时候,马诺林送来了热咖啡,并告诉老人,以后和他一起出海。
路边的小茅棚里,老人又睡着了。他依旧脸朝下睡着,孩子在一旁守护他。老人正梦见狮子。
(3)名家评《老人与海》
①由于他精湛的小说艺术——这在其《老人与海》中有充分表现——同时还由于他对当代文体的影响。——海明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评语
②《老人与海》是一部异常有力、无比简洁的作品,具有一种无可抗拒的美。
——瑞典文学院院士霍尔斯陶穆
③《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大海就是大海,不是拜伦式的,不是麦尔维尔式的,好比荷马的手笔:行文又沉着又动人,犹如荷马的诗。真正的艺术家既不象征化,也不寓言化——海明威是一位真正的艺术家——但是任何一部真正的艺术品都能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这一部短小但并不渺小的杰作也是如此。——美国艺术史家贝瑞孙
④《老人与海》讲了一个老渔夫的故事,但是在这个故事里却揭示了人类共同的命运。我佩服老人的勇气,佩服他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也佩服海明威。——当代作家王小波
3.文学常识
冰山理论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第一次把文学创作比作漂浮在大洋上的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而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后来,大家在研究任何文学作品的时候,总是首先要搞清楚水下的“八分之七”,因为这一部分是冰山的基础。
这种创作理论就是所谓的“冰山理论”,即用简洁的文字塑造出鲜明的形象,并把自己的感受和思想藏在形象中,使情感充沛而又含而不露,让读者通过对鲜明形象的感受去发掘作品的思想意义。构成“冰山理论”的四大要素:简洁的文字、鲜明的形象、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思想。
附:积累卡片
字词知识
(1)读准字音
词语
读音
背鳍

系紧

嘎吱
ɡā
zhī
船舷
xián
一簇簇


黏液
nián
咬啮
niè
参差不齐
cēn

桅杆
wéi
(2)解释词语
词语
释义
豁然
形容开阔或通达。
肆意妄为
不顾一切地由着自己的性子去做。
吞噬(shì)
①吞食,②并吞。
游弋(yì)
①(舰艇等)巡逻。②泛指在水中游动。
摩挲(mó
suō)
用手抚摩。
残骸(hái)
人或动物的尸骨,借指残破的建筑物、机械、车辆等。
1
/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