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3
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探究2
--------之增长率、下降率问题
案例实施背景分析
本节课是在一个乡村中学的多媒体教室里上的一节课,而参与上课的数学优秀生、中等生及后进生都有,所用教材为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上册)。
案例描述(过程再现)
本节课是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一章第3节内容中的一个问题——探索增长率、下降率,它是一元二次方程知识的实际应用,它是该章内容的延伸与实际生活的有力结合,更是在中考中常常出现的一个得分题,对于中考生而言有着重要的意义。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生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孩子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合作交流的的学习形式是培养孩子积极参与、自主学习的有效途径。
本节课将以“生活·数学”,“活动与思考”“表达·应用”为生活开展课堂数学,让学生通过基本的生活素材创设问题情境,从而引导学生活动,思考、积极探索,主动获取数学知识,从而促进学生研究性学习方式形成,同时通过小组内学生相互协作研究,培养学生合作性学习精神。
案例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根据具体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一元二次方程并求解,能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结果是否合理。
过程与方法:
1、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为数学问题的过程,探索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并能运用一元二次方程对之进行描述。
2、通过成本降低、能源增长等实际问题,学会将实际应用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发展实践应用意识。
3、联系实际,让生活进一步经历“问题情境?建立等量关系-求解-与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从而使学生形成数学与生活的链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让学生体验数学的乐趣,也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勇于探索的精神。
案例重点、难点
重点:
1、利用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解决问题
2、一元二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列方程、解应用题。
难点:
1、理清增长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
2、会用含未知数的代数式表示题目里的中间量(简称关系式);能根据问题中的实际意义,检验所得的结果是否合理。
案例教学用具
教具:多媒体平台及多媒体课件
案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上一节课我们学习了连续传播的问题,感受了“一传十,十传百,百传千千万”的威力。今天我们继续来探究这类问题的新类型。请同学们思考四个小问题。
某厂今年1月份的总产量为100吨,平均每月增长20%,则:
二月份总产量为吨;三月份总产量为吨。(填具体数字)
某厂今年1月份的总产量为500吨,设平均每月增长率是x
,则:
二月份总产量为吨;三月份总产量为吨。(填含有X的式子)
某种商品原价是100元,平均每次降价10%,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_元;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元。(填具体数字)
4、某种商品原价是100元,平均每次降价的百分率为x,则:第一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_元;第二次降价后的价格是_______元。(填含有X的式子)
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分小猪讨论,请四位同学回答,师生共同完善,引导学生发现问题的联系。
学生活动:学生思考、讨论,发表意见。
如果学生讨论后只会由第一个空的结果推算出第二个空的答案,则引导学生列出式子从而发现它们的联系。
(为学生创设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问题思考情境,为探究活动做好铺垫。)
(二)合作探究,得出规律
通过上面四个小问题的探究发现,请同学们小显身手试一试:
1、某种商品原价是100元,经过两次提价后的价格是120元,求平均每次提价的百分率。设平均每次提价的百分率为x,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100(1+x)2=120
B、100(1-x)2=120
C、120(1+x)2=100
D、120(1-x)2=100
上海世博会的某种纪念品原价是168元,连续两次降价x%后售价为128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168(1+x)2=128
B、168(1-x)2=128
C、128(1+x)2=168
D、128(1-x)2=168
对比增长与减少的问题,你有什么发现?与同学交流,
板书
归纳:平均增长率(或平均减少率)问题:
原数(1
+
平均增长率)2
=
新数
原数(1
-
平均减少率)2
=
新数
鼓励学生合作交流,引导学生语言清楚、准确的表达规律。
(学生可能能正确的选择答案,但是在表述规律时可能会表达不清,在讨论中可能合作意识不强。)
通过这两个问题的对比学生很容易发现两个方程的联系和区别,进而发现规律,促使学生继续探究。
(三)自主学习理解教材
课本P46,多媒体出示探究2
问题1:你是如何理解下降额与下降率的?他们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试举例说明
问题2:在该题中,若设甲种药品成本的平均下降率为x
,请填下表
甲种药品
两年前1吨甲种药品成本
一年后甲种药品成本
两年后甲种药品成本
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问题3:请解出①,得X1
=;X2
=。
问题4:对问题3的结果你还有什么见解吗?
问题5:根据下表请求出乙种药品的年平均下降率,比较两种药品哪个的年平均下降率大。
乙种药品
两年前1吨乙种药品成本
一年后乙种
药品成本
两年后乙种
药品成本
根据题意列出一元二次方程
请解出②,得
X1=;
X2=。
问题6:经过这个问题的解决,你对下降额与下降率有了新的认识吗?
分别请两位同学完成问题1、2,注意鼓励与评价,独立解决问题3,组织学生讨论问题4引导学生根据具体问题的实际意义,检验结果是否合理。完成后,学生独立完成问题5,组织学生讨论问题6,关注学生的语言表达,引导学生举例形成认识。
学生思考,举例说明。因为有活动(二)的基础,请两位同学分别完成问题1、2.学生可能问题不大。在解方程的时候,学生可能会因为没有计算器而无法开方,我给予一定的提示。对于问题6学生回答问题时可能语言表达不够准确。
学生通过探究与讨论,感受连续两次两次降低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巩固方程的解法,并领会解的实际意义,感受下降额与下降率的联系与区别。
(四)知识归纳
师生共同归纳
:
经过计算发现:变化额与变化率不同,成本下降额较大的产品,它的成本下降率不一定大,应结合实际问题综合考虑。
增长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模式:若平均增长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量为a,增长(或降低)前的量为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a(1+x)2=b或a(1-x)2=b
(五)巩固练习
教师出示习题:学生先独立思考,分小组讨论完成;教师对全部学生的分数归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有的放矢。
1、某厂今年一月份的总产量是500吨,三月份的总产量是720吨,设平均增长率是x,可列方程为:——
2、某校去年对实验器材的投资是2万元,预计今明两年的投资总额是8万元,若该校今明两年对器材投资的平均增长率是x,则可列方程为:——
(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引导学生注意审题。请一位同学展示结果,与同学分享。
学生可能还是会马虎大意,不注意题目求的是增长额还是增长率,造成混淆答题,引导学生注意审题。
在充分的理解掌握问题的解题方法后,学生自然会产生动手实践的欲望,给学生展示与挑战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六)布置作业:(1)教科书第21页6、7两题为作业
(2)预习下一节图形设计问题。
(七)板书设计
21.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2)
平均增长率(或平均减少率)问题:
增长率问题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有一定的模式:若平均增长率为x,增长(或降低)前的量为a,增长(或降低)前的量为b,则它们的数量关系可表示为
a(1+x)2=b或a(1-x)2=b